2025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同步练习--第9章综合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同步练习--第9章综合训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95.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2-16 09:13: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第九章综合训练
一、选择题
1.周末,小童妈妈买了一些“香辣锥螺”,如图所示。小童在吃的时候发现锥螺已被敲掉了尾部,只要对着锥螺的头部吸一下,螺肉就被吸出来了。这里应用到的物理知识是(  )
A.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大气压强
C.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D.连通器原理
2.如图所示的现象中,没有利用大气压的是(  )
3.暑期小雅和父母去甘肃骑了骆驼,骆驼被称为沙漠之舟,能在松散的沙漠中顺利行走而不会陷下去。这是因为(  )
A.骆驼的重力小 B.骆驼跑得快
C.骆驼的重心低 D.骆驼脚掌面积大、压强小
4.下列实例中能用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解释的是(  )
A.拦河大坝设计成上窄下宽 B.列车候车时要站在安全线以外
C.跳伞运动员竖直匀速降落 D.喝饮料时,用吸管把饮料吸进嘴里
5.鱼缸中小金鱼吐出的气泡,在水中上升的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大,则气泡所受压强的变化情况是(  )
A.压强变小 B.压强变大
C.压强不变 D.不能确定
6.如图所示,盛有水的容器中有a、b、c三点,它们受到水的压强分别为pa、pb和pc,则(  )
A.pa=pb>pc
B.paC.pa>pb=pc
D.pa>pb>pc
7.如图所示,甲、乙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装有质量相同的不同种液体,甲管竖直,乙管倾斜,此时两管内的液面相平,则两支试管的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关系正确的是(  )
A.p甲>p乙 B.p甲=p乙
C.p甲8.质量相等且分布均匀的A、B两个立方体,A的边长为B的一半,如图甲、乙所示静置在水平地面上。若甲图中A对B的压强为p1,B对地面的压强为p2;乙图中B对A的压强为p3,A对地面的压强为p4。则下列计算结果均正确的是(  )
①p1∶p2=2∶1 ②p3∶p4=4∶1 ③p1∶p3=1∶2 ④p2∶p4=1∶4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9.(多选)如图所示,形状不同、底面积和重力相等的A、B、C三个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内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容器对桌面的压强最大,C容器对桌面的压强最小
B.液体密度关系为ρA<ρB<ρC
C.A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壁没有压力
D.A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力最小,C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力最大
10.(多选)如图甲所示,一块质量分布均匀的长木板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对长木板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力F,使长木板沿着与桌子边缘平行的方向缓慢向右做直线运动,直到长木板的长度伸出桌面时停止运动,此过程中长木板对桌面的压强p与长木板被推动的距离x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已知长木板宽为0.2 m,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移动过程中,长木板所受摩擦力先不变后增大
B.长木板沿力F方向的长度为0.6 m
C.当x=0.30 m时,长木板对桌面的压力为3.6 N
D.当x=0.25 m时,长木板对桌面的压强为30 Pa
二、填空题
11.右图是家用煤气灶灶头的示意图,使用时打开煤气阀门,拧动点火装置,煤气和空气在进口处混合流向燃烧头被点燃,而煤气不会从进口处向空气中泄漏,其原因是进口处煤气流速大,压强     (选填“大于”或“小于”)外界大气压强。
12.右图为公共汽车配备的逃生锤。挥动逃生锤,使    (选填“A”或“B”)端砸向玻璃窗的边角,与使用另一端相比,此时玻璃窗受到的    (选填“压力”或“压强”)更大,利于破窗逃离。
13.2023年我国的“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四次下潜深度超过万米。当“奋斗者”号潜至海面下10 000 m深处时,其外部0.1 m2的水平舱面上所受的海水压力约为       N。深潜器用比较厚的特种钢板加工而成,说明                          。(海水密度近似为1×103 kg/m3,g取10 N/kg)
14.如图所示,将自制气压计从一楼拿到五楼,观察到玻璃管内水柱    (选填“上升”或“下降”)。驻守在我国青藏高原的边防战士用普通锅连面条也煮不熟,是因为普通锅的密封性能差,锅内气压受外界大气压的影响,使水的沸点    (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100 ℃。
15.质量分布均匀的实心正方体甲、乙放在水平地面上,将甲、乙分别沿水平方向切去高度Δh,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p与Δh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ρ甲=6 g/cm3,l乙=20 cm,则乙的密度是       kg/m3,图中A点的横坐标是     。(g取10 N/kg)
16.如图所示,甲物体重40 N,甲的底面积为20 cm2,乙物体质量为1.6 kg,不计弹簧测力计及绳的自重及摩擦,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甲对地面的压强为      Pa。
三、实验探究题
17.小明外出旅游时偶然看到一辆大货车将路面压至塌陷。善于思考的小明想,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呢 小明同学回到家后,用一块海绵、一张小桌子和一个砝码,做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实验,请注意观察、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小明是通过比较          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大小的,这种科学探究方法是      。
(2)分析比较图乙、丙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                                  。
(3)将该小桌和砝码放在如图丁所示的木板上,比较图丙中海绵受到的压强p丙和图丁中木板受到的压强p丁的大小关系为p丙   (选填“>”“<”或“=”)p丁。
(4)如图戊所示,实验时,如果将小桌换成砖块,并将砖块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小明发现它们对海绵的压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你认为他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              。
18.小彬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
(1)图甲装置是测量液体内部压强的仪器。它的探头是由空金属盒蒙上橡皮膜构成的。如果液体内部存在压强,放在液体里的薄膜就会        ,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就会产生      。
(2)根据图乙、图丙所示现象可以研究:液体内部压强大小与         的关系。根据研究得出的结论,拦河坝应设计成        (选填“下宽上窄”或“下窄上宽”)的形状。
(3)如图丙、图丁所示,保持探头在水中的深度不变,改变探头的方向,观察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变化,得出结论:                                。
(4)为研究液体内部压强大小是否与液体密度有关,小彬接着将浓盐水缓慢倒入图丙所示容器的水中(液体未溢出、探头位置不变),静置待均匀混合后,观察到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发生了变化,得出液体内部压强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的结论。小彬得出结论的实验过程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判断的依据是                  。
四、计算题
19.如图甲所示,将盛有液体的A、B两容器竖直放在水平面上。A中液体未知,B中液体为水,容器的质量和厚度都忽略不计。
(1)若容器A中液体的质量为1.2 kg,受力面积为1.2×10-3 m2,求容器A对地面的压强pA。
(2)若容器B中水的质量为1.5 kg,求B容器中水的体积V水。
(3)如图乙所示,若在容器B中再加入一定水,此时水的深度为0.2 m,将容器B放进容器A中,容器A的液面比容器B的水面高0.05 m。求容器A中液体的密度。
参考答案
第九章综合训练
1.B 2.C 3.D 4.B 5.A 6.B 7.A
8.D 9.BD 10.BC
11.小于 12.A 压强
13.1×107 同种液体,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14.上升 低于 15.2×103 5
16.16 1.2×104
17.(1)海绵凹陷程度 转换法 (2)压力大小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3)= (4)没有控制压力相同
解析 (1)实验中小明是通过比较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大小的,这种科学探究方法是转换法。
(2)分析比较图乙、丙的实验现象,丙图中小桌子倒放的目的是增大受力面积大小;可以得出结论: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将该小桌和砝码放在如图丁所示的木板上,与图丙相比,压力相同,受力面积也相同,因此压强大小相同,只是因为木板不易形变,所以效果不明显。故图丙中海绵受到的压强p丙和图丁中木板受到的压强p丁的大小关系为p丙=p丁。
(4)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要控制压力大小相同,如图戊所示,实验时,如果将小桌换成砖块,并将砖块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压力变小了,他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没有控制压力相同。
18.(1)发生形变 高度差 (2)液体深度 下宽上窄 (3)同种液体、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4)错误 没有控制探头所在深度一定
解析 (1)当将探头放在液体里时,由于液体内部存在压强,金属盒上的薄膜就会发生形变,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就会产生高度差,高度差的大小反映了橡皮膜所受压强的大小,U形管液面的高度差越大,液体内部的压强越大,这用到了转换法。
(2)根据图乙、图丙所示,液体密度相同,深度不同,根据控制变量法,可以研究液体内部压强大小与液体深度的关系。同种液体中,深度越大,液体产生的压强越大,根据研究得出的结论,拦河坝底部深度大,承受的液体压强更大,应设计成下宽上窄的形状。
(3)如图丙、图丁所示,保持探头在水中的深度不变,改变探头的方向,观察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发现高度差不变;这表明:同种液体、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4)小彬保持图丙中金属盒的位置不变,并将一杯浓盐水倒入烧杯中均匀混合后,液体的深度增大,液体的密度增大,U形管左右液面差增大,没有控制探头所在深度一定,不能探究液体压强跟液体密度的关系。
19.(1)1×104 Pa (2)1.5×10-3 m3
(3)0.8×103 kg/m3
解析 (1)容器A对地面的压力为FA=GA=mAg=1.2 kg×10 N/kg=12 N,容器A对地面的压强为pA==1×104 Pa;
(2)若容器B中水的质量为1.5 kg,则容器B中水的体积为V水==1.5×10-3 m3;
(3)容器B在容器A中的深度为h=h水+Δh=0.2 m+0.05 m=0.25 m,此时容器B底的压强为p水=p液,ρ水gh水=ρ液gh,容器A中液体的密度为ρ液==0.8×103 kg/m3。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