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三年级第四单元质量检测
语 文
本试卷(提优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25题,共9页。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学号填写在本试卷密封线内相应的位置。
2.答卷时,请在试卷对应题目要求上作答,不要在试卷上做任何标记,也不要在密封线内答题。
3.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作答,否则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后,本试卷与答题纸(如有)一并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12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第1~6小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推测(cè) 将近 跨越
B.末端(mò) 谜失 展示
C.比较(jiāo) 记亿 尽管
D.腹部(fǔ) 休建 含笑
2.下面哪句话和课文内容是吻合的 ( )
A.夜来香在晚上九点开花,昙花于十点左右绽放。
B.蜜蜂能辨认方向,靠的既是一种本能,也是超常的记忆力。
C.缸里的小虾十分有趣,“我”还改善了缸内的环境,让它们在缸中更好地生活。
D.小虾的搏斗不激烈,只会在缸内打斗。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熊火中,一位受困者向人们呼救。
B.我们必须改正并发现自己的缺点。
C.广场中挤满了许许多多数不清的人。
D.李老师上课时对我们的态度十分严格。
4.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昙花在晚上九点左右含笑一现。
B.蜜蜂向四面飞散。
C.阳光洒落在水面上,像大大小小的圆镜。
D.小虾舞动着细长的腿,随时准备战斗。
5.借助关键语句,下列哪个句子能概括这段话的大意 ( )
一会儿,太阳公公披着云霞,爬上了东山,染红了天空,照亮了大地。霞光中,小露珠光彩四射,把所有的植物都装点得格外精神金黄的向日葵,碧绿的白杨树,紫红的喇叭花,还有数不尽的鲜花嫩草,都像俊俏的小姑娘一样,戴上了美丽的珠宝,显得更加生机勃勃。小露珠微笑地看着这一切。
A.太阳照亮了大地。
B.霞光中的植物生机勃勃。
C.小露珠微笑地看着所有的植物。
D.在太阳的照耀下,小露珠把植物装点得格外精神。
6.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不同的植物开花的时间不同,与温度、湿度、光照、昆虫活动的时间有关。
B.《蜜蜂》的作者是德国的生物学家法布尔。
C.关键句都是一段话的第一个句子。
D.《滁州西涧》是唐朝诗人韦应物写的,“涧”读“jiān”。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88分)
二、综合题。(本大题第7~12小题,共24分)
7.下面一段话共有四处错误,请用修改符号在语段上修改。(本题共1小题,每处1分,共4分)
我国东晋时期,王羲之博采众长,创造了潇洒清秀的一种书体。这种新书体在南方很快流传。到了唐朝初年,由于唐太宗的建议,他的书法被认为是我国全国的正宗书法,在当时有很大影响。
8.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反义词。(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1分,共4分)
(1)尽管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它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
(2)这些小虾,有的通体透明,像玻璃似的。( )
(3)它们会立即向安静的角落蹦去。( )
(4)昙花要是在白天开花,就有被灼伤的危险。( )
9.选词填空。(本题共1小题,每空1分,共3分)
大约 几乎 准确 确实
法布尔在四公里外放飞了( )二十只蜜蜂,第二天至少有十五只蜜蜂( )无误地回到了家。因此,法布尔认为蜜蜂( )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10.用“烈”字组成不同的词语填空。(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1分,共4分)
(1)在亚运会女子篮球决赛中,经过( )的比赛,中国队以74:72击败日本队,夺得冠军。
(2)他的演讲一结束,台下立即响起( )的掌声
(3)这几天白天阳光( ),牵牛花都被晒蔫了
(4)近年来,我国多地暴雨引发洪水,东北、华北雨势( )。
11.下面是“瓶子能吹气球吗”的实验过程,请你排序,把序号写在括号里。(本题共1小题,每空1分,共5分)
( )通过“漏斗”往气球里加入一勺小苏打。
( )将长方形的纸折成漏斗形放在气球口上。
( )瓶子把气球吹起来了。
( )把气球里的小苏打倒进瓶子里。
( )在空瓶子里倒入小半瓶白醋,把装有小苏打的气球套在瓶子上。
12.按要求,写句子。(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2分,共4分)
(1)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 (仿写反问句)
(2)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 原来,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仿写设问句)
三、课文积累与运用。(本大题第13~14小题,共16分)
13.回忆课文内容,选择正确的答案。(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
(1)“独怜幽草涧边生”中“怜”的意思是( )。
A.怜惜 B.喜欢
(2)在“同读一本书”的活动中,我知道了《昆虫记》是 国昆虫学家的 杰作,记录了他对昆虫的观察和发现。正确答案是( )。 A.丹麦 安徒生 B.法 法布尔
(3)根据( ),植物学家修建了“花钟”。
A.不同的花开放时间的不同 B.昆虫活动时间的不同
(4)蜜蜂被装在纸袋中带到离家四公里之外的地方还能回家是因为( )。
A.蜜蜂有超常的记忆力 B.蜜蜂有辨认方向的本能
1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本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8分)
(1)下午三点,万寿菊 ;下午五点,紫茉莉
;月光花在七点左右 开自己的花瓣;夜来香在晚上八点 ;昙花却在九点左右 ……
(2)法布尔和小女儿一起做的实验,是要证明蜜蜂是否具有
的能力。
(3)“傍晚下雨潮水涨得更急,郊野的渡口没有行人,一只渡船横泊河里。”这是诗句“ 晚来急,
”的意思。
四、阅读理解。(本题分为两道大题,第15~24小题,共28分)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完成第15~19小题。(本题共14分)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烧不破的气球
实验目的 了解气球烧不破的原因。
实验准备 气球、量杯、蜡烛、火柴、漏斗、清水
我的猜想 加了水的气球可能烧不破。
实验过程 1.在气球口装一个漏斗,往里面倒入 100 毫升清水。 2.取下漏斗,对着气球吹气,吹鼓后扎好口子。 3.点燃蜡烛,将气球放在蜡烛上方燃烧,确保气球中的水在蜡烛上方。 4.观察气球是否破裂。
实验现象 气球没有烧破,完好无损。
实验结论 气球中的水能够吸收大量的热量,所以气球不会烧破。
15.(2分)实验“烧不破的气球”需要准备的物品不包括( )。
A.气球 B.蜡烛 C.白纸 D.火柴
16.(2分)本次实验的猜想是( )。
A.了解气球烧不破的原因。 B.加了水的气球可能会烧破。
C.气球没有烧破,完好无损。 D.加了水的气球可能烧不破。
17.(2分)实验过程中,在气球口装好漏斗后,需要往里面倒( )。
A.10毫升清水 B.10毫升牛奶
C.100毫升清水 D.100毫升热水
18.(4分)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将气球放在蜡烛下方燃烧,确保气球中的水在蜡烛下方。( )
(2)气球中的水能够吸收大量的热量,所以气球不会烧破。( )
19.(4分)仔细阅读实验过程,将下面的流程图补充完整。(填序号)
①吹气球 ②倒清水 ③烧气球 ④点蜡烛
装漏斗→→取漏斗→→扎口子→
→→看现象
(二)阅读短文,完成第20~24小题。(本题共14分)
说 鼠
①鼠,俗名耗子,家族庞大,种类繁多。如家鼠、田鼠、香鼠、石鼠、梧鼠、东北山鼠等等,不胜枚举。
②鼠的数量之多,令人咋舌。据专家统计,中国现今约有老鼠 30亿只,占世界总数的 30%。
③老鼠为害之烈,世人皆知。它偷吃粮食。在我国,老鼠每年吃掉的粮食相当于一年粮食总产量的 10% 左右,同我国每年进口的粮食总额几乎相等。它还危害农田和水利设施,破坏草场,咬坏衣物,传播疾病……怪不得人们要群起而攻之了。④诚然鼠有百害,但有时亦可化害为利。
⑤有的国家利用老鼠的灵敏嗅觉,经过一番专门驯养,将它们“派”到邮电部门、海关、仓库侦察爆炸物,战绩十分显赫。
⑥我国北部黑河地区,有一种麝鼠,毛皮呈深棕色,防寒能力很强,比狐皮、貂皮还要珍贵;雄鼠脐下有一白核,其味芬芳,比麝香犹有过之而无不及,麝鼠因此而得名。⑦另外,那短短3寸鼠须制成的毛笔,写字劲挺有力,十分难得,远比黄鼠狼毛制成的狼毫来得珍贵。大书法家王羲之在《笔经》中说:“世传张芝、钟繇用鼠须笔,笔锋强劲有锋芒。”据载,苏东坡对鼠须笔有特殊嗜好。倘若果真如此,那老鼠也是能引以为“毫”了。
20.(3分)请你写出3个带“鼠”字的成语。
( ) ( ) ( )
21.(2分)老鼠的“多”,主要体现在 多和 多。
22.(4分)老鼠的危害有哪些
23.(3分)下列有关老鼠的歇后语中与“群起而攻之”意思相近的是( )。
A.过街的老鼠--人人喊打
B.出洞的老鼠--东张西望
C.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
24.(2分)下列关于短文内容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老鼠的须可以用来制作毛笔。
B.老鼠灵敏的嗅觉可以用于海关、仓库等侦察爆炸物。
C.老鼠百害而无一利,应该把它们都消灭掉。
五、习作。(本大题第25小题,共20分)
题目:《我的一次尝试》
要求:写一写自己的一次科学小实验、一个小制作或一个小窍门等。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的尝试,都可以把它记叙下来,要把过程写清楚。还可以写一写自己在这个过程中的心情或感受。字迹工整,卷面整洁,不少于350字。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三年级第四单元质量检测
语 文【参考答案】
本试卷(提优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25题,共9页。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学号填写在本试卷密封线内相应的位置。
2.答卷时,请在试卷对应题目要求上作答,不要在试卷上做任何标记,也不要在密封线内答题。
3.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作答,否则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后,本试卷与答题纸(如有)一并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12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第1~6小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A.推测(cè) 将近 跨越
B.末端(mò) 谜失 展示
C.比较(jiāo) 记亿 尽管
D.腹部(fǔ) 休建 含笑
2.下面哪句话和课文内容是吻合的 ( C )
A.夜来香在晚上九点开花,昙花于十点左右绽放。
B.蜜蜂能辨认方向,靠的既是一种本能,也是超常的记忆力。
C.缸里的小虾十分有趣,“我”还改善了缸内的环境,让它们在缸中更好地生活。
D.小虾的搏斗不激烈,只会在缸内打斗。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A.熊火中,一位受困者向人们呼救。
B.我们必须改正并发现自己的缺点。
C.广场中挤满了许许多多数不清的人。
D.李老师上课时对我们的态度十分严格。
4.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B )。
A.昙花在晚上九点左右含笑一现。
B.蜜蜂向四面飞散。
C.阳光洒落在水面上,像大大小小的圆镜。
D.小虾舞动着细长的腿,随时准备战斗。
5.借助关键语句,下列哪个句子能概括这段话的大意 ( D )
一会儿,太阳公公披着云霞,爬上了东山,染红了天空,照亮了大地。霞光中,小露珠光彩四射,把所有的植物都装点得格外精神金黄的向日葵,碧绿的白杨树,紫红的喇叭花,还有数不尽的鲜花嫩草,都像俊俏的小姑娘一样,戴上了美丽的珠宝,显得更加生机勃勃。小露珠微笑地看着这一切。
A.太阳照亮了大地。
B.霞光中的植物生机勃勃。
C.小露珠微笑地看着所有的植物。
D.在太阳的照耀下,小露珠把植物装点得格外精神。
6.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A.不同的植物开花的时间不同,与温度、湿度、光照、昆虫活动的时间有关。
B.《蜜蜂》的作者是德国的生物学家法布尔。
C.关键句都是一段话的第一个句子。
D.《滁州西涧》是唐朝诗人韦应物写的,“涧”读“jiān”。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88分)
二、综合题。(本大题第7~12小题,共24分)
7.下面一段话共有四处错误,请用修改符号在语段上修改。(本题共1小题,每处1分,共4分)
“潇洒清秀的一种书体”改为“一种潇洒清秀的书体”。
“谜失”改为“迷失”。“休建”改为“修建”。“我国全国的正宗书法”改为“全国的正宗书法”。
8.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反义词。(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1分,共4分)
(1)尽管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它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熟悉 )
(2)这些小虾,有的通体透明,像玻璃似的。( 浑浊 )
(3)它们会立即向安静的角落蹦去。( 吵闹 )
(4)昙花要是在白天开花,就有被灼伤的危险。( 安全 )
9.选词填空。(本题共1小题,每空1分,共3分)
大约 几乎 准确 确实
法布尔在四公里外放飞了( 大约 )二十只蜜蜂,第二天至少有十五只蜜蜂( 准确 )无误地回到了家。因此,法布尔认为蜜蜂( 确实 )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10.用“烈”字组成不同的词语填空。(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1分,共4分)
(1)在亚运会女子篮球决赛中,经过( 激烈 )的比赛,中国队以74:72击败日本队,夺得冠军。
(2)他的演讲一结束,台下立即响起( 热烈 )的掌声
(3)这几天白天阳光( 强烈 ),牵牛花都被晒蔫了
(4)近年来,我国多地暴雨引发洪水,东北、华北雨势( 猛烈 )。
11.下面是“瓶子能吹气球吗”的实验过程,请你排序,把序号写在括号里。(本题共1小题,每空1分,共5分)
( 2 )通过“漏斗”往气球里加入一勺小苏打。
( 1 )将长方形的纸折成漏斗形放在气球口上。
( 5 )瓶子把气球吹起来了。
( 4 )把气球里的小苏打倒进瓶子里。
( 3 )在空瓶子里倒入小半瓶白醋,把装有小苏打的气球套在瓶子上。
12.按要求,写句子。(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2分,共4分)
(1)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 (仿写反问句)
他们跑得这么慢,怎么能赢得比赛呢?
(2)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 原来,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仿写设问句)
为什么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习性呢?原来,动物的习性与它们的生存环境密切相关。
三、课文积累与运用。(本大题第13~14小题,共16分)
13.回忆课文内容,选择正确的答案。(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
(1)“独怜幽草涧边生”中“怜”的意思是( B )。
A.怜惜 B.喜欢
(2)在“同读一本书”的活动中,我知道了《昆虫记》是 国昆虫学家的 杰作,记录了他对昆虫的观察和发现。正确答案是( B )。 A.丹麦 安徒生 B.法 法布尔
(3)根据( A ),植物学家修建了“花钟”。
A.不同的花开放时间的不同 B.昆虫活动时间的不同
(4)蜜蜂被装在纸袋中带到离家四公里之外的地方还能回家是因为( B )。
A.蜜蜂有超常的记忆力 B.蜜蜂有辨认方向的本能
1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本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8分)
(1)下午三点,万寿菊 欣然怒放 ;下午五点,紫茉莉 苏醒过来 ;月光花在七点左右 舒展 开自己的花瓣;夜来香在晚上八点 开花 ;昙花却在九点左右 含笑一现 ……
(2)法布尔和小女儿一起做的实验,是要证明蜜蜂是否具有
辨认方向 的能力。
(3)“傍晚下雨潮水涨得更急,郊野的渡口没有行人,一只渡船横泊河里。”这是诗句“ 春潮带雨 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的意思。
四、阅读理解。(本题分为两道大题,第15~24小题,共28分)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完成第15~19小题。(本题共14分)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烧不破的气球
实验目的 了解气球烧不破的原因。
实验准备 气球、量杯、蜡烛、火柴、漏斗、清水
我的猜想 加了水的气球可能烧不破。
实验过程 1.在气球口装一个漏斗,往里面倒入 100 毫升清水。 2.取下漏斗,对着气球吹气,吹鼓后扎好口子。 3.点燃蜡烛,将气球放在蜡烛上方燃烧,确保气球中的水在蜡烛上方。 4.观察气球是否破裂。
实验现象 气球没有烧破,完好无损。
实验结论 气球中的水能够吸收大量的热量,所以气球不会烧破。
15.(2分)实验“烧不破的气球”需要准备的物品不包括( C )。
A.气球 B.蜡烛 C.白纸 D.火柴
16.(2分)本次实验的猜想是( D )。
A.了解气球烧不破的原因。 B.加了水的气球可能会烧破。
C.气球没有烧破,完好无损。 D.加了水的气球可能烧不破。
17.(2分)实验过程中,在气球口装好漏斗后,需要往里面倒( C )。
A.10毫升清水 B.10毫升牛奶
C.100毫升清水 D.100毫升热水
18.(4分)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将气球放在蜡烛下方燃烧,确保气球中的水在蜡烛下方。( × )
(2)气球中的水能够吸收大量的热量,所以气球不会烧破。( √ )
19.(4分)仔细阅读实验过程,将下面的流程图补充完整。(填序号)
①吹气球 ②倒清水 ③烧气球 ④点蜡烛
装漏斗→→取漏斗→→扎口子→
→→看现象
(二)阅读短文,完成第20~24小题。(本题共14分)
说 鼠
①鼠,俗名耗子,家族庞大,种类繁多。如家鼠、田鼠、香鼠、石鼠、梧鼠、东北山鼠等等,不胜枚举。
②鼠的数量之多,令人咋舌。据专家统计,中国现今约有老鼠 30亿只,占世界总数的 30%。
③老鼠为害之烈,世人皆知。它偷吃粮食。在我国,老鼠每年吃掉的粮食相当于一年粮食总产量的 10% 左右,同我国每年进口的粮食总额几乎相等。它还危害农田和水利设施,破坏草场,咬坏衣物,传播疾病……怪不得人们要群起而攻之了。④诚然鼠有百害,但有时亦可化害为利。
⑤有的国家利用老鼠的灵敏嗅觉,经过一番专门驯养,将它们“派”到邮电部门、海关、仓库侦察爆炸物,战绩十分显赫。
⑥我国北部黑河地区,有一种麝鼠,毛皮呈深棕色,防寒能力很强,比狐皮、貂皮还要珍贵;雄鼠脐下有一白核,其味芬芳,比麝香犹有过之而无不及,麝鼠因此而得名。⑦另外,那短短3寸鼠须制成的毛笔,写字劲挺有力,十分难得,远比黄鼠狼毛制成的狼毫来得珍贵。大书法家王羲之在《笔经》中说:“世传张芝、钟繇用鼠须笔,笔锋强劲有锋芒。”据载,苏东坡对鼠须笔有特殊嗜好。倘若果真如此,那老鼠也是能引以为“毫”了。
20.(3分)请你写出3个带“鼠”字的成语。
( 鼠目寸光 ) ( 胆小如鼠 ) ( 贼眉鼠眼 )
21.(2分)老鼠的“多”,主要体现在 种类 多和 数量 多。
22.(4分)老鼠的危害有哪些
偷吃粮食;危害农田和水利设施;破坏草场;传播疾病
23.(3分)下列有关老鼠的歇后语中与“群起而攻之”意思相近的是( A )。
A.过街的老鼠--人人喊打
B.出洞的老鼠--东张西望
C.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
24.(2分)下列关于短文内容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老鼠的须可以用来制作毛笔。
B.老鼠灵敏的嗅觉可以用于海关、仓库等侦察爆炸物。
C.老鼠百害而无一利,应该把它们都消灭掉。
五、习作。(本大题第25小题,共20分)答案:略
题目:《我的一次尝试》
要求:写一写自己的一次科学小实验、一个小制作或一个小窍门等。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的尝试,都可以把它记叙下来,要把过程写清楚。还可以写一写自己在这个过程中的心情或感受。字迹工整,卷面整洁,不少于350字。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