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 人教版(2024) 三年级上册 3 测量 毫米、分米的认识《认识毫米》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学数学 人教版(2024) 三年级上册 3 测量 毫米、分米的认识《认识毫米》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2-14 09:11: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认识毫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初步认识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能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
通过估一估、猜一猜、量一量等多种活动,培养学生几何直观、几何想象、几何测量的能力。
让学生充分经历“猜想、验证、结论”的学习过程,感受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体验毫米在生活中的应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多种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的价值,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感受学数学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建立1毫米的长度概念,并能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以及建模的数学思想。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激发兴趣。
1、师:孩子们,今天这么多老师和我们一起学习,高兴吗?(高兴)和我们一起学习的,还有一位陪伴我们数学学习多年的老朋友,它就是我们的-----数学书。
出示数学书,认识数学书的长宽厚
师:孩子们,拿出我们的数学书,用手摸一摸数学书的长,再用手摸一摸数学书的宽,还用手摸一摸数学书的厚。今天我们就用数学的眼光去研究我们的数学书,测量我们数学书的长宽厚。
3、师:孩子们,想一想,测量长度我们一般用什么工具呢?板书:工具(尺子)。
4、师:回忆一下,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呢?板书:米,厘米。
5、师:测量我们数学书,我们选择什么单位合适?(厘米)
6、师:谁还记得怎样用尺子去测量物体的长度呢?
多媒体演示尺子测量物体的方法
板书,左端对准零,右端对几就是几厘米
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一)估计数学书的长宽厚
1、师:孩子们,观察数学书的长宽厚,我们来一个挑战性学习,怎么样?(好)请看大屏幕:(挑战规则,先估一估数学书的长宽厚,然后在用尺子去测量,估计的结果与实际测量相近即挑战成功)。
2、师:明白挑战规则没有。下面就拿出我们的数学书,不用尺子量,快速的估计出数学书的长宽厚各是多少厘米,把你估计的结果填在作业单上,。
学生独立思考,自主估计数学书的长宽厚
3、师:完成了就做端正。孩子们,都和旁边的同学说一说你估计的情况。(同桌交流)谁来把你估计的结果分享给全班同学。(全班交流)
小结:我们估计数学书长在( )之间,宽在( )之间 ,厚不足1厘米。
(二)建立认知冲突,引出课题
1、师:下面我们就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测量数学书的长、宽、厚,把我们测量的结果填也在作业单上。
学生小组活动,共同测量数学书的长宽厚
2.师:孩子们,完成了吗?
多媒体投影展示学生测量的方法
谁来量一量数学书的长是多少厘米。谁再来量一量。两位同学的测量一样,说明我们数学书的长就是26厘米。孩子们,你估计的数学书的长与实际的结果26厘米接近吗?挑战成功的孩子把掌声送给自己。
3、师:孩子们,数学书的宽谁来量?请学生上台量数学书的宽。孩子们,发现什么问题啦?(左端对准“0”,有右端超过了18又没有到19,到底是多少厘米呢?)孩子们,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他吗?(毫米是个什么单位?)
小结:数学书的宽不是整厘米数,要想测量结果更精确,数学家们就创造了一个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毫米)
4、师:在测量数学书的厚,我们也有同样的发现。谁来测量数学书的厚?发现了什么?
小结:数学书的厚不足1厘米,要想测量出数学书的厚,也需要一个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
板书(毫米)
师生一起读:毫米
5、师:(板书)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可以用毫米(mm)作单位。孩子们读一读这句话。
孩子们打开数学书,翻到第21页,21页最下边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孩子们,自己边读边勾画,你觉得哪些词语特别重要,提醒我们大家引起注意呢?
抽生读: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可以用毫米(mm)作单位。
板书课题:认识毫米。
(三)认识1毫米
1、师:孩子们,1毫米究竟有多长呢?拿出我们的厘米尺,在0~1之间还有很多的小格子,你们看到了吗?
多媒体出示尺子
我们放大了来看,1厘米中的每一个小格子长度是1毫米。
我们一起说一说。
2、师:依次找出1厘米中的每一个1毫米。
3、找不同位置的一毫米。
小结:厘米尺上的每一个小格长度都是1毫米。
4用手势表示1毫米,建立1毫米的表象。
师:孩子们看着你的厘米尺,仔细观察每个小格的长度。你能用大拇指和食指之间的距离表示出1毫米吗?
师生一起用手势表示出1毫米。
师:睁大眼睛,认真观察这一毫米的长度。给它拍拍照,闭上眼睛把这个1毫米记在我们的脑海中。看着这个1毫米想一想,我们生活中你在哪里见过1毫米呢?
硬币的厚度,身份证的厚度、、、、、、都是1毫米
展示生活中大约1毫米的物体
孩子们,观察有的同学没有比准,如果再给你一次机会,你能快速的用手势表示出1毫米吗?用你的左手拇指和食指表示出1毫米。
(四)认识1厘米=10毫米
师:1毫米的长度都非常的短,很短很短。孩子们,你能用你的右手拇指和食指表示出1毫米。看着1毫米和1厘米的具体长度,你大胆的猜一猜,1厘米中有几个等于1毫米?我们一起来数一数,验证一下。
多媒体演示10个1毫米是1厘米
师:孩子们猜的真准。
板书:1厘米=10毫米。
师:谁会读?谁会背啦?一起大声背背。
8.用手势表示10个1毫米,1厘米的食指宽去验证1厘米=10毫米。
9.巩固1毫米的认识
师:孩子们认识了1毫米,猜一猜,像我们数学书这样的纸,几张纸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学生猜测。
师:把纸捏紧,动手验证你的想法吧!
学生验证自己的猜想。
小结:像我们数学书这样的纸,把它捏紧,10张纸大约厚就是1毫米。
(五)解决问题,
1、测量测量数学书的厚
师:猜一猜,我们的数学书60张纸大约厚几毫米?(6毫米)
师:拿出我们的厘米尺,再次验证一下。
多媒体出示量的数学书的厚
数学书有六个1毫米的小格,六个小格就是六毫米,所以数学书厚六毫米。
师:假如一本书只有5个小格,那么这本书厚几毫米?假如只有3个小格,那么这本书厚几毫米?
小结:有几个小格就是几毫米。
测量数学书的宽
媒体出示量的数学书的宽
师:知道了数学书厚6毫米。刚才我们再来测量数学书的宽的时候,发现超过了18厘米又没有到19厘米,应该怎样来表示数学书的宽呢?。
小结:测量时,如果超过了几厘米的刻度线后,还有一些小格,就是几厘米几毫米。
(六)知识小结
师:孩子们,在我们今天研究数学书长宽厚的过程中,通过测量,我们认识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毫米。
巩固练习
多媒体展示
教材第22页“做一做”第1题,填一填。
( )厘米( )毫米 ( )厘米( )毫米
教材第22页“做一做”第2题,量一量。
( )毫米 ( )毫米 ( )毫米
3、画一条3厘米6毫米的线段。
4、拓展练习
铁钉长()厘米()毫米
5、拓展练习
在( )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一支新铅笔长约16( )。
一块橡皮厚15( )。
李强的身高是140( )。
门高约2( )。
小结:米、厘米、毫米,都是表示长度的单位。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还将学习更多的长度单位。
全课总结
梳理总结
师:孩子们,这节课你学得怎么样?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