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高中创新联盟2025届高三模拟卷一 历史试题( 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省新高中创新联盟2025届高三模拟卷一 历史试题( 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2-14 09:57:00

文档简介

绝密★启用前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模拟卷一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
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素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考古学者在黄河流域某史前遗址发掘出大量石器和陶器,有石斧、石镰、石刀、罐、钵等生产生
活用品。这些石器、陶器制作比较精细,石斧平滑光亮,斧刃非常锋利:陶器是灰黑色,有兰
纹、曲折纹、方格纹等纹饰。据此推断,该遗址所属文化类型最可能是
A.红山文化
B.河姆渡文化
C.龙山文化
D.兴隆注文化
2.《左传》载,晋悼公欲北向伐戎,魏绛曰:“劳师于戎,而楚伐陈,必弗能救,是弃陈也,诸华必
叛。”又载:“狄人伐邢(邢:周朝姬姓封国之一)。管敬仲言于齐侯曰:‘…诸夏亲呢,不可弃
也。’”上述言论
A.折射出宗法分封制瓦解
B.体现了华夏认同意识
C.说明民族交融趋势初显
D.蕴含了天下一家理念
3.有学者在对东晋、宋、齐曾任尚书事等重要官职的人物进行身份统计时发现,南朝宋士族门阀
占总数的64%,这一比例比东晋下降了15%,南朝齐时期继续下降至55%,而宗室占比则在
稳步回升。这一变化可用于说明
A.皇权呈现复兴倾向
B.政体呈现多元化趋势
C.封建统治基础扩大
D.皇权与士族互相依赖
4.唐武德七年(624年),法令规定“所授之田,十分之二为世业,八为口分。世业之田,身死则承
户者便授之。”在实际推行中,民户有身死、家贫无以供葬者,可听卖世业田;五品以上勋官的
世业田可听其买卖。这种情况
A.着力于保障自耕农经济的发展
B.突出反映了社会矛盾的缓和
C.极大压制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D.为土地兼并的加剧埋下隐患
【模拟卷一·历史第1页(共6页)】
25-X-007C-1
5.元代散曲《庄家不识勾栏》载:“正打街头过,见吊个花碌碌纸榜”。石君宝《诸宫调风月紫云
亭》杂剧第四折:“您那秀才凭学艺,他却也男儿当自强,他如今难当,目写在招子上。”“纸榜”
“招子”上以醒日的形式标注主要演员的姓名、演出节日名和曲日中经典桥段内容。据此可
知,当时
A.政府放宽对商业的限制
B.文娱活动渗入经营意识
C.城市经济功能显著增强
D.民众休闲方式丰富多样
6.乾隆二十年至四十八年(1755~1783年)间,朝廷组织重新翻译《四书》《书经》《易经》《诗经》
《礼记《春秋》等典籍,交武英殿修书处,以满汉文合璧形式刊印。乾隆帝此举旨在
A,保证科举考试公平规范
B.确立儒家思想主流地位
C.促进满汉文化相互借鉴
D.巩固大一统的政治局面
7.1877年,洋务派官僚刘瑞芬认为:“自同治十一年奉宪台奏设轮船招商局…为渐收利权之
计。”1887年,李鸿章指出:“创设招商局十余年以来,中国商民得减价之益,而水脚(水路运输
费用)少人洋商之手者,奚止数千万。”据此可知,轮船招商局的创办
A.抵制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
B.实现了洋务新政的目标
C.维护了传统朝贡贸易体系
D.契合了自强求富的要求
8.20世纪20年代初,在中国共产党的引领下,一大批关注妇女问题的进步团体涌现,社会各界的
进步女性还成立了各式各样的妇女组织。同时,重视妇女问题的刊物如雨后春笋般遍布全国各
地,如《新妇女《妇女评论》等。这些团体和刊物的涌现
A.反映出女性已实现彻底解放
B.利于拓宽民主革命的社会基础
C.印证党的工作中心发生转移
D.表明女性成为革命的主要力量
9.1940年11月1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在《关于建立与巩固华中根据地的指示》中强调,华中根
据地的建设要根据“三三制”原则推进,区村级主要行政人员一定要是党员与进步分子。这一
指示的提出旨在
A.维护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保障人民革命政权建设
C.完善根据地基层干部选拔机制
D.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度
10.20世纪60年代中期,重庆实行国家计划单列体制,以重庆为中心的常规兵器基地逐步建
成,配套民用工厂也陆续迁建至此。1983年,中央赋予重庆省级经济管理权限,引进了二十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先进技术,城市工业不断转型升级。这反映出
A.国防安全是国家经济建设核心战略
B.西部地区工业布局得到显著改善
C.国家战略是推动城市化的重要动力
D.重庆经济模式主导技术引进方向
11.下面为古巴比伦时期的一段楔形文字内容的解读。这可用于说明当时
为购买一些健壮的库捉奴隶,通过伊里乌萨捉之子卢伊什库尔(中间人),将军乌图勒伊什塔尔(买
主)把等同于20为“锱”银的3“斛”42斗54%升的芝麻油交给了…(卖主)。(卖主)在一个月内要把几
个健社的库提人奴隶带过来。(如果)一个月内他没有带来(奴隶),(中间人)将向这一泥板收据的持有
者(将军)称出20 “锱”的银子(退回货款)。(证人略)日期:阿米察杜卡王第10年(公元前1637年)
【模拟卷一·历史第2页(共6页)】
25-X-007C-1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模拟卷一·历史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C考查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根据材料“黄河流域”“大量石器和陶器,有石斧、石镰、石刀、罐、钵等生产生
活用品。这些石器、陶器制作比较精细,石斧平滑光亮,斧刃非常锋利”可知,其属于新石器时代遗址。龙山
文化的代表器物是黑陶,“陶器是灰黑色,有兰纹、曲折纹、方格纹等纹饰”可推测其为龙山文化遗存,故C项
正确。红山文化位于北方辽河流域,故排除A项:河姆渡文化位于长江流域,故排除B项:兴隆洼遗址位于
今内蒙古赤峰市境内,故排除D项。
2.B考查先秦时期华夏认同观念。材料“是弃陈也,诸华必叛”“诸夏亲昵,不可弃也”体现出晋国、齐国统治者
拥有华夏共同体意识,认识到当时华夏诸国实则“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破坏宗
法分封制,管敬仲的言论实质上是维护封国的存在,故排除A项;在春秋之前,民族交融现象已经显现,故排
除C项;材料中的言论体现了华夷有别,并非“天下一家理念”,故排除D项。
3.A考查魏晋南北朝政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自三国、西晋以来,一些声名显赫的士大夫家族世代把持官
位,享受政治、经济等方面特权,这些门阀士族对政治、经济资源的垄断和对朝廷及地方的影响力,逐渐形成
了对皇权的挑战和削弱,影响皇权统治力。从材料中的数字对比可以看出,南朝高官中出身于士族门阀的比
例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这反映出南朝统治者重用宗室力量,抑制门阀势力,目的是加强皇权,说明皇权呈
现出复兴的倾向,故A项正确。封建社会政治体制始终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故排除B项:材料未反映
出其他阶层进入统治阶层,因而无法得出封建统治基础的扩大,故排除C项:“互相依赖”材料无法体现,故排
除D项。
4.D考查唐朝土地政策。根据材料“世业之田,身死则承户者便授之”“可听卖世业田;五品以上勋官的世业
田可听其买卖”,可知世业田可由子孙继承,且在一定情况下特定官僚群体允许买卖,这为均田制下的土地国
有制的崩遗埋下了隐患,为土地兼并行为创造条件,故D项正确。唐代初期推行均田制是封建国家土地所有
制,其目的不是保障自耕农经济发展,故排除A项;材料只反映出均田制下永业田推行情况,未反映出社会
矛盾缓和,故排除B项:均田制下国家将掌握的无主荒地分配给农民耕种,农民死后由政府收回的田地称为
口分田,永为世业、不在收授之限的田地称为永业田,永业田由农民自己所有,有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故排除C项。
5.B考查元代文学艺术。根据材料“‘纸榜·招子’上以醒目的形式标注主要演员的姓名、演出节目名和曲目
中经典桥段内容”,可以得出“纸榜”“招子”是演戏的广告,演出广告以醒目的形式吸引受众,招徕观众,这体
现出文娱活动渗人经营意识,注重对演出的宣传,故B项正确。文娱活动渗入经营意识,不能说明“政府放宽
对商业的限制”,故排除A项;仅从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出城市功能的变化,故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呈现具体
的休闲方式,无法得出“民众休闲方式丰富多样”的结论,故排除D项。
6,D考查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乾隆组织翻译汉文儒家经典,并以满汉文合璧的形式
刊印,这有助于满汉文化双向交流,进而巩固大一统的政治局面,故D项正确。材料所述与规范科举考试无
直接关系,故排除A项;汉武帝时期确立儒家思想主流地位,故排除B项;C项所述并非材料主旨,故排除。
7.D考查洋务运动。根据材料“为渐收利权之计”“中国商民得减价之益,而水脚少入洋商之手者,奚止数千
万”可知,洋务派官僚将轮船招商局的创办视为抵制列强的经济侵略、维护国家利权的重要举措,契合了洋务
运动自强求富的目标,故D项正确。“抵制了”说法过于绝对,夸大了洋务企业的实际作用,且甲午中日战争
后,西方列强侵华从商品输出为主转为资本输出为主,故排除A项;B项所述与史实不符,故排除:材料并未
休现“传统朝贡贸易体系”,故排除C项
8.B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根据材料可知,这一时期进步团体和刊物非常关注妇女问题,这有利于动员妇
参加革命,拓宽了民主革命的社会基础,故B项正确。“已实现彻底解放”不符合史实,故排除A项:材料主
要讨论的是妇女问题,未涉及中共工作中心问题,故排除C项;女性是民主革命的“重要”力量,但仅从材料无
法体现其“主要力量”的地位,故排除D项。
9.A考查抗日战争。根据材料“‘三三制'原则”“一定要是党员与进步分子”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
时期,中国共产党主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抗日,但共产党人必须掌握边区民主政权,推动抗日民主政
权建设,维护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故A项正确。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边区建立的是抗日民主政权,
中国共产党建立人民革命政权是在土地革命时期,故排除B项:C项不是推行“三三制”的根本目的,故排除: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实行减租减息政策,故排除D项。
10.C考查新中国经济建设与城市化。根据材料“以重庆为中心的常规兵器基地建成”“城市工业不断转型升
级”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三线建设战略的提出,重庆国防工业的建设,带动了城市工业发展,而改革开
放后,在对外开放战略的引领下,重庆实现了工业转型升级,为城市化发展提供了重要动力,这表明国家战
略推动了重庆城市化发展,故C项正确。材料阐述的是国家战略对重庆经济和城市化的作用,而非强调是
国家经济建设的核心,故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出工业布局改善,故排除B项;“主导技术引进方向”说法过
于绝对,且材料未反映出,故排除D项
11.D考查商业契约与古巴比伦文明。根据材料可知,古巴比伦王国时期,买卖奴隶的双方签订的买卖协议,
【模拟卷一·历史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
25-X-007C-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