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邓稼先》课时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邓稼先》课时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2-16 13:57: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七下1《邓稼先》课时练
第一课时
一、基础字词与内容理解
1. 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1) 元勋( )
(2) 鞠躬尽cuì( )
(3) 至死不xiè( )
(4) 可歌可泣( )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邓稼先(jià) 元勋(xūn) 氢弹(qīng)
B. 选聘(pìn) 无垠(yín) 殷红(yīn)
C. 开拓(tuò) 署名(shǔ) 彷徨(páng)
D. 挚友(zhì) 难堪(kān) 燕然(yàn)
3.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 谣言 背诵 妇儒皆知
B. 仰慕 暑名 至死不懈
C. 徨恐 宰割 鞠躬尽瘁
D. 奠基 颤抖 马革裹尸
4. 填空
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________和________,被誉为“________”,他领导团队成功研制了________和________,为国防事业做出巨大贡献。
二、人物形象分析
5.下列哪一项最能体现邓稼先的精神品质?( )
A. 追求名利,渴望荣誉
B. 隐姓埋名,无私奉献
C. 独断专行,不听取他人意见
D. 安于现状,畏惧困难
三、简答
6.文中通过哪些具体事例表现了邓稼先的爱国情怀和科学精神?(至少写出两点)

四、句子理解与赏析
7. 赏析句子
“他没有彷徨,没有矛盾。他的一生始终沿着一个方向坚定不移地前进。”
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突出了邓稼先________的品质。
五、深度思考
8. 文中提到邓稼先在艰苦环境中坚持科研工作,你认为支撑他的信念是什么?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第二课时 提升能力 强化训练
一、阅读课文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两弹”元勋
邓稼先于1924年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人们知道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
“文革”初期,他所在的研究院(九院)和当时全国其他单位一样,成立了两派群众组织,对吵对打。而邓稼先竟有能力说服两派继续工作,于1967年6月成功地制成了氢弹。
1971年,在他和他的同事们被“四人帮”批判围攻的时候,如果别人去和工宣队、军宣队讲理,恐怕要出惨案。而邓稼先去了,竟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的队员。这是真正的奇迹。
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1.选段中“这是真正的奇迹”中的“这”指的是什么?

2.作者为什么说“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3.请仿照例句,以“邓稼先”为对象,写一个句子。
例句:闻一多,在敌人的枪口下,大义凛然,用自己的鲜血诠释了什么是民族气节。

4.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奉献精神”的理解。
答案示例:奉献精神就是像邓稼先那样,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不计个人得失,不顾艰难险阻,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事业中,默默付出,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奉献精神是一种高尚的精神境界,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
二、拓展训练 能力提升
黄旭华与邓稼先对比的阅读理解
黄旭华,隐姓埋名三十载,为我国核潜艇事业奉献了毕生精力。他远离家乡,淡泊名利,为了攻克技术难题,默默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和艰辛。在条件艰苦的环境下,他带领团队从零开始,自主研发,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邓稼先,为了中国的核武器事业,同样舍生忘死,在艰苦的戈壁滩上,冒着核辐射的危险,长期从事科研工作。他将个人的安危置之度外,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成功研制出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为国家的国防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
5.黄旭华和邓稼先在各自的事业中面临的共同困难有哪些?请简要概括。
6.从他们的事迹中,可以看出他们具有哪些共同的精神品质?
7.黄旭华和邓稼先的贡献分别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重大意义?
参考答案
第一课时
一、1. (1) xūn (2) 瘁 (3) 懈 (4) qì
2.C。
3.D。
4. 开拓者、奠基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原子弹、氢弹
二、5.B
三、6. (1) 放弃国外优厚条件,毅然回国投身科研;
(2) 在戈壁荒漠隐姓埋名数十年,克服艰苦条件坚持研究。
四、7. 排比(或反复);目标坚定、执着奉献
五、 8.支撑他的信念是对祖国的热爱和科技强国的责任感。作为学生,我们应学习他心系家国、不畏困难的精神,努力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第二课时 提升能力 强化训练
一、1.“这”指的是在邓稼先和他的同事们被“四人帮”批判围攻的时候,邓稼先竟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的队员。
2.因为邓稼先具有中国传统文化中那种忠厚朴实、真诚坦白、没有私心、默默奉献等优秀品质,他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将自己的一切都奉献了出来,所以作者这样评价他。
3.示例:邓稼先,在艰苦的环境中,默默耕耘,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铸就了中国的“两弹”伟业。
4.示例:奉献精神就是像邓稼先那样,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不计个人得失,不顾艰难险阻,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事业中,默默付出,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奉献精神是一种高尚的精神境界,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
二、5.他们面临的共同困难有:①工作环境艰苦,都要在条件恶劣的地方长期工作;②科研任务艰巨,都是从零开始,要攻克众多技术难题;③都要承受巨大的压力,且需隐姓埋名,远离家人,默默奉献。
6.他们共同的精神品质有:淡泊名利,为了国家利益不计个人得失;舍生忘死,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无私奉献,全身心投入到科研事业中,为国家默默付出;勇于担当,面对艰难任务敢于承担责任,带领团队努力攻克难关。
7.①黄旭华的贡献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极大地增强了我国的海防力量,提升了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为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和领土完整提供了有力保障。
②邓稼先成功研制出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为国家的国防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打破了外国的核垄断,使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拥有了更强的话语权,为国家的和平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