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生物学科
3.2.3心脏和血管的保护 分层作业
1.高血压这种心血管疾病若不加以控制,可能会引起以下哪种严重后果( )
A. 骨折 B. 肾功能衰竭 C. 关节疼痛 D. 口腔溃疡
2.关于心血管疾病,以下哪项描述是正确的( )?
A. 心血管疾病只影响老年人
B. 心血管疾病通常没有严重后果
C. 心血管疾病可能导致心绞痛
D. 心血管疾病可以轻易治愈,无需担心
3.在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蚤的心率与酒精浓度没有关系
B. 酒精浓度越高,水蚤心率越快
C. 酒精浓度越低,水蚤心率越快
D. 一定范围内,酒精浓度越高,水蚤心率越慢
4. 在“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实验中,选用的水蚤应该是( )
A. 个体大小不同的水蚤 B. 个体大小相同的水蚤
C. 年龄不同的水蚤 D. 随意选择的水蚤
5. 对保护心脏和血管有益的生活方式是( )
A. 长期服用保健品 B. 经常吃辛辣食物
C. 每天进行适量的体育活动 D. 经常吃夜宵
6. 吸烟和酗酒分别是如何影响心脏和血管健康的?
7. 简述影响心血管健康的因素有哪些?
8.当今社会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第一杀手”是( )
A.心血管疾病 B.癌症 C.肺结核 D.艾滋病
9.为了保护心脏和血管,饮食上应注意( )
A. 多吃咸的食物 B. 多吃高糖食物
C. 控制盐和脂肪的摄入 D. 少吃蛋白质
10.关于心血管疾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患者逐年增多,且出现低龄化倾向
B.只要坚持体育锻炼就不会患心血管疾病
C.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的时期,心血管疾病与青少年无关
D.只要膳食合理就不会患心血管疾病
11.下列生活习惯中,容易导致冠心病的是( )
A.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 B. 经常食用高脂肪食物
C. 不吸烟、不喝酒 D. 保持乐观的心态
12.预防冠心病的有效方法是( )
A. 高脂肪饮食 B. 多吃盐 C. 经常熬夜 D.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13.心脏和血管疾病是危害我国人民身体健康的第一杀手。下列抢救突发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A.立即移到别处
B.尽可能少移动患者,及时拨打120
C.给患者做人工呼吸
D.立即盲目地给患者喂药
14.近年来,青少年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请分析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并提出针对青少年的心脏和血管保护建议。
1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中国心”我国自主研制出世界上最小的人工心脏,重量不到180克,大小和乒乓球差不多,被医学界亲切地称为“中国心”。人工心脏技术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代人工心脏以电机作为血液循环的动力源,并在心脏和主动脉接口处加上单向“阀门”以保证泵血效率。但因体积和重量大,手术创伤大等不足已停止使用。
第二代人工心脏改进电机,利用磁场驱动叶轮旋转产生抽吸力,将衰竭心脏的血液抽出并“泵”到主动脉,保证血液供应。但叶轮磨损后,会形成血栓。
“中国心”是第三代人工心脏,采用全磁悬浮技术,叶轮完全悬浮旋转,血液顺畅流动,避免了对血细胞的碾压,解决了血栓的困扰,且装置体积更小,性能也更稳定。目前,“中国心”已完成部分临床试验,它有望成为心脏衰竭患者的重要选择。从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有效的预防心血管疾病。
(1)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在心脏的冠状动脉时,会造成______供血不足,引发心绞痛,严重时会引发心肌梗死,危及生命。
(2)第一代人工心脏中的单向“阀门”是模拟______,可以防止血液倒流,提高泵血效率。
(3)第三代“中国心”完美解决了第二代中因叶轮磨损会形成______,它还有______等优点,因而有望得到发展应用。
(4)“中国心”安装的位置是紧贴于心脏四个腔中的______,它将含氧丰富的动脉血泵到主动脉后,开始正常进行体循环。
(5)结合文中资料,请为自己所在的社区医院设计一则有助于心血管健康的宣传语:______。
16.下图为人体血液循环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氧气进入血液后,通过血液循环汇入[⑥]___________,最先到达心脏的[⑦] ___________。
(2)在为脑部供血时,⑤中的血液来自心脏的[⑧]________,流经大脑进入①,①中的血液经过某些血管流回心脏的[③]__________。血液流经脑部的毛细血管网时,不仅为细胞运来营养物质和___________,还会带走二氧化碳等废物。
(3)下列各项中,不能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
A.每天运动1小时 B.多吃动物类脂肪 C.控制摄盐量 D.保持心态平和
【分层作业】
1.B 2.C 3.D 4.B 5.C
6. 吸烟时,烟草中的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质会刺激交感神经,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同时,这些物质还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使血小板更容易聚集,形成血栓,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几率。酗酒会使血压升高,长期酗酒还会导致心肌变性,心肌收缩力减弱,引发心肌病;酒精还会影响脂质代谢,使血脂异常,进一步危害心脏和血管健康 。
7. 影响心血管健康的因素众多,可分为先天性因素和后天性因素。先天性因素主要是遗传,某些遗传基因可能使个体更易患心血管疾病。后天性因素包括:饮食方面,长期摄入高盐、高脂、高糖食物,会使血液中胆固醇、甘油三酯等含量升高,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长期大量吸烟,香烟中的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质,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还会使血液黏稠度增加,易形成血栓;过量饮酒会使血压波动,损伤心肌细胞,影响心脏功能;缺乏运动可导致身体代谢减缓,脂肪堆积,体重增加,血压、血脂、血糖升高,增加心血管负担;长期精神紧张、压力过大,会使体内激素失衡,促使血压升高,影响心血管健康。
8.A 9.C 10.A 11.B 12..D 13.B
14.(1)原因分析:
a.饮食结构不合理:青少年普遍喜欢吃高热量、高脂肪、高糖的食物,如快餐、油炸食品、饮料、糕点等,而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的食物摄入不足。这种不合理的饮食结构会导致肥胖、高血脂、高血糖等问题,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b.缺乏运动: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青少年的运动量明显减少。他们长时间坐在电脑前、玩手机游戏、看电视等,缺乏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缺乏运动不仅会导致体重增加,还会使心脏功能减弱,血管弹性降低,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c.生活作息不规律:许多青少年存在熬夜、晚睡晚起等不良生活作息习惯。熬夜会打乱人体的生物钟,影响身体的正常代谢和内分泌功能,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增加心脏负担。长期熬夜还会使身体处于应激状态,增加炎症反应,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d.学习压力大:青少年面临着较大的学习压力,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这种精神压力会导致体内激素失衡,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2)保护建议:
a.合理饮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三餐定时定量,不挑食、不偏食。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高糖食物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鱼类、豆类等富含营养的食物。控制零食和饮料的摄入量,避免过度饮用含糖饮料。
b.适量运动:每天保证至少1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如跑步、跳绳、篮球、足球、游泳等。每周进行3 - 5次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等,每次运动30分钟以上。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身体免疫力,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c.规律作息: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每天保证8 - 9小时的睡眠时间。晚上尽量在10点前入睡,早上7点左右起床。避免熬夜和晚睡晚起,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
d.减轻压力:学会合理调节自己的情绪,缓解学习压力。可以通过听音乐、看电影、与朋友聊天、参加兴趣小组等方式放松身心,减轻精神压力。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
e.定期体检: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潜在的健康问题。特别是对于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的青少年,更要加强体检,关注自己的心脏和血管健康。
15.(1)心肌
(2)瓣膜
(3)血栓体积小,性能稳定(或避免了对血细胞的碾压)
(4)左心室
(5)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控制高血压等(合理即给分)
16.(1)肺静脉 左心房(2)左心室 右心房 氧气 (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