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冀少版(2024)生物七下 3.2.3 心脏和血管的保护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冀少版(2024)生物七下 3.2.3 心脏和血管的保护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3.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冀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2-14 15:01: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生物学科
课题名称 3.2.3心脏和血管的保护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分析 1、教材地位与作用 本节是河北少年出版社(2024)版初中生物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二章第三节《心脏和血管的保护》。本部分内容是是冀少版七年级下册“人体的物质运输和能量供给”单元中的重要内容。心脏和血管作为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其健康直接关系到人体的生命活动和整体健康。通过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到保护心脏和血管的重要性,为后续学习人体的生理调节以及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奠定基础。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将生物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2、教学分析 本节课内容是河北少年出版社(2024)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二章第三节。教材涵盖了心脏和血管的常见疾病,像冠心病、高血压这些,还介绍了影响它们健康的因素,比如饮食、运动、吸烟喝酒等。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同学们能理解心脏和血管的健康是受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帮助大家从生物学的角度去认识健康和疾病的关系,明白生活习惯与身体生理机能之间的紧密联系,也能让大家学会如何运用生物学知识来指导自己的日常生活,保护好心脏和血管。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常见心血管疾病的成因和预防措施;理解生活方式对心脏和血管健康的影响。 难点: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实验设计与分析;如何让同学们真正将保护心脏和血管的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对人体生理结构有一定好奇心和基础知识,但对心脏和血管复杂的结构与功能理解有限。他们正处于生活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需要引导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培养健康生活意识。
学情目标 生命观念: 理解心脏和血管在维持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观念,明白健康生活对心脏和血管健康的重要意义。 科学思维: 在探究心脏和血管保护知识过程中,培养大家观察、分析、归纳和推理的能力,学会用科学思维去理解心血管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健康问题。 探究实践: 通过参与实验、调查分析等活动,提升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步骤。 态度责任: 认识到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对保护心脏和血管的重要性,增强关爱生命、维护自身和他人健康的社会责任感。
学习评价 自我评价
项目 评价内容 掌握情况
很好 一般 不好
科学知识 1 理解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即严重后果。
2 理解心血管疾病的成因及影响因素。
探究能力 通过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实验,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实验调查收集心血管疾病及其防治的资料,提高调查合作交流和实践能力。
科学态度 培养学生关注食品安全,形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小组评价表
评价内容 得分标准 成员一 成员二 成员三
团队精神 5分:能高效分工合作完成任务 3分:重大问题能有效沟通 1分:各自独立,不能完成任务
实施能力结果展示能力 5分:能准确设计详细的实验过程和所用实验道具。 3分:能设计出大概方框架,但不够准确和详细。 1分:不能设计出任何过程和方案。
结果展示能力 5分:表述清晰完整,科学、客观、简洁。 3分:表述完整度和清晰度一般。 1分:不能有效表述实验结果和结论。
总分
设计思路 以问题为导入,激发学生兴趣,通过模型观察、实验探究等直观教学法,让学生理解心脏和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结合生活实际分析影响因素和保护措施,引导学生讨论并将知识应用于生活,最后通过练习和总结巩固知识。
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温固知新 【回顾旧知识】“同学们,之前我们学习了人体血液循环的路线,哪位同学能来黑板上画出体循环和肺循环的简单示意图?”引导学生回顾血液循环相关知识。 【提出问题】提问:“血液循环离不开心脏和血管,那大家还记得心脏和血管有哪些基本特点吗?” 【创设情境】“同学们,我国每年有数百万新发病的脑卒中和冠心病患者,由此导致的家庭、医疗和经济负担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心血管疾病的致病原因是什么 如何保护心脏和血管,使其健康地工作呢 ” 一名学生上台画血液循环示意图,其他同学在座位上思考并回答心脏和血管的基本特点。 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对新课内容产生好奇 复习旧知,为学习新知识做铺垫,同时检验学生对之前知识的掌握程度。 从社会现状入手,引发学生兴趣,自然导入新课。
探究实践 【调查思考】接下来,请同学们收集心血管疾病及其防治的资料。请大家通过自己的家人、亲属和邻居等熟悉人群,了解有哪些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通过上网、到图书馆等途径,收集心血管疾病造成的主要危害,以及相应防治措施的资料。然后将收集到的信息填入下表。 【提出问题】根据获得的证据思考下列问题。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有哪些 心血管疾病能造成哪些严重后果 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创设情境】结合收集的资料,介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有高血脂、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死、心肌炎、脑血栓、脑出血等。高血脂是导致动脉硬化和高血压的主要因素。高血压是引起其他一些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 【提出问题】想一想,“由高血压引起的疾病有哪些呢?” 【新知探究】介绍心血管疾病造成的严重后果。即心血管疾病会对心脏和血管造成损伤,导致血液循环功能障碍,进而引发其他器官、系统疾病,有很高的致残率。心血管疾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劳动能力,甚至会增加猝死的风险。 【提出问题】“同学们,我们了解了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那在生活中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它们的健康呢?大家想想,经常熬夜、爱吃油腻食物、不爱运动,这些对心脏和血管会有什么影响?”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思考,组织小组讨论,然后请小组代表发言。大家可以讨论一下,发表自己的见解。”接着总结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与人们的生活习惯有密切的关系。营养过剩,过于肥胖,会增加心脏负担。高脂饮食,容易造成心脏和血管壁脂类堆积(如图),影响其正常功能,甚至引发动脉硬化、冠心病、高血压、脑血栓、脑出血等疾病。偏食、厌食会造成营养不足,体质虚弱,抵抗疾病的能力下降,病毒、细菌等侵入人体易引发心肌炎等疾病。酗酒对心脏和血管也会有较大伤害。持续大量的饮酒会导致心肌细胞纤维化,使心肌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减退,出现心律失常、心悸、憋气等症状,甚至会造成心绞痛和心源性猝死。此外,长期精神紧张、嗜烟、缺少体育运动等也可能引发心脏和血管疾病。 【提出问题】“那遇到心血管突发疾病是该如何做?又该如何预防心血管疾病呢?”。【新知探究】当遇到心血管疾病突发情况,未查明确切病因时,不要盲目给患者用药。在不影响患者呼吸的前提下,尽量少移动患者,并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请专业医生诊治处理。冠心病患者应坚持每日用药,并注意随身携带急救药物,以便在发病时急用。青少年要注意保护心脏和血管,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平衡膳食,可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豁达开朗的性格和积极乐观的心态,也会大大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经常参加适宜的体育运动,可以促进心脏和血管健康。 【实践探究】大家都知道,酒精对人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那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对心脏的影响。心脏的跳动关乎着我们的生命,而心率是反映心脏功能的一个重要指标。那酒精到底是如何影响心脏跳动,也就是影响心率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通过实验来探究的问题——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老师来给大家详细讲解一下实验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1)用吸管吸取水蚤滴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选一只水蚤并找到跳动的心脏(2)用吸管吸取清水或一定浓度的酒精,在盖玻片一侧缓缓滴加,在盖玻片的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3)在显微镜下计数水蚤在10秒内心脏跳动的次数并乘6,重复3次,取平均值,做好记录,各组共同完成实验记录表。 【课堂练习】“接下来,我们做几道练习题,巩固一下今天学的知识。”展示几道选择题和简答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请学生回答,进行点评和讲解。 【开眼界】“给同学们详细介绍一下冠心病心脏和其他器官一样,需要从血液中获得营养物质和氧,冠状循环就是心脏本身的血液循环,由它来供给心脏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在心脏的表面覆盖着冠状循环的动脉和静脉。心脏不停地搏动,需消耗很多的能量和氧,因此,冠状循环中毛细血管极为丰富,大致与心肌纤维的数量相当。冠状动脉负责给心脏自身供血。如果冠状动脉硬化或管腔变窄,就会引起冠状循环障碍,心肌得不到充足的血液。心肌暂时缺血可引起心绞痛,患者会感到胸闷或胸前区疼痛。冠状动脉栓塞会引起心肌损伤或坏死,造成心肌梗死,严重者危及生命。” 讨论并记录调查结果,发言分享观察发现。 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认真聆听老师的讲解。思考讨论,做好笔记。 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积极发言。 认真聆听老师讲解,记录关键信息。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积极参与讨论。 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积极发言。认真聆听老师讲解。 认真聆听教师讲解实验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记录重点内容,对不明白的地方提出疑问,得到教师解答后明确实验操作要点。 独立完成练习题,回答问题,听取讲解,纠正错误。 认真聆听老师讲解 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 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出新课。 让学生掌握常见的心血管疾病。 引发学生的思考。 让学生意识到血液循环对生命活动的重要性。 将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让同学们明白维持心脏和血管健康的重要性。 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习惯与健康的紧密联系,培养分析问题能力。 详细的实验操作指导和注意事项强调,能帮助学生规范、准确地进行实验操作,减少实验误差,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通过练习,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 拓展学生的知识体系。
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心脏和血管的保护,哪位同学来总结一下今天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回顾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影响健康的因素以及保护措施,然后教师进行补充和完善,强调重点知识。 【布置作业】请学生调查自己家庭成员的生活方式,分析哪些行为对心脏和血管健康有利,哪些不利,并给家人提出合理的健康建议;另外,查阅资料,了解更多关于心血管疾病治疗的新方法,下节课进行分享。 思考并回答问题,梳理本节课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学生认真聆听教师布置的作业要求,记录作业内容,明确作业要求。 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加深记忆,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 培养学生知识整合与实践能力。
作业设计 调查自己家庭成员的生活方式,分析哪些行为对心脏和血管健康有利,哪些不利,并给家人提出合理的健康建议;另外,查阅资料,了解更多关于心血管疾病治疗的新方法,下节课进行分享。
板书设计 心脏和血管的保护 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 二、心血管疾病造成的影响 三、影响因素 四、预防措施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从同学们的课堂反应来看,实验探究环节比较受大家欢迎,同学们参与度高,积极思考和讨论,这说明将抽象知识与实践、生活相结合的方式是有效的,能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在讲解心血管疾病病理等抽象知识时,部分同学理解起来还是有困难,虽然采用了多种方式辅助讲解,但可能还需要寻找更直观、更简单易懂的方法。另外,在时间把控上还需要加强,课堂练习环节有些仓促,导致部分同学没有充分讨论和消化题目。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针对这些问题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质量,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生物学知识,培养他们的各种能力和健康生活意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