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力》 筑基提能同步分层练习设计(能力提升版) 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教科版2024)
一、单选题
1.(2024八下·大余月考) 如图所示,一只小鸭子正在湖中游泳。小鸭子的脚掌向后拨水,自身受力向前运动,该力的施力物体是( )
A.湖水 B.鸭掌 C.鸭子 D.空气
【答案】A
【知识点】力的概念及单位
【解析】【解答】A:小鸭子脚掌向后拨水,水是直接与鸭掌相互作用的物体,根据力的相互性,水会给鸭掌一个向前的反作用力,所以湖水可以作为这个向前力的施力物体。故A正确;
B:鸭掌是对湖水施力的,而不是这个向前力的施力物体,它是受力物体。故B错误;
C:鸭子整体在受力运动,但不是直接施加这个向前力的物体。故C错误;
D:在这个情境中,空气与小鸭子向前运动的力并没有直接关系,不是施力物体。故D错误。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为A。
【分析】 首先明确问题是找出小鸭子向前运动所受力的施力物体。然后分析小鸭子脚掌向后拨水这一行为,根据力的相互作用原理,知道必然有一个物体给鸭掌施加反作用力使其向前运动。鸭掌是主动施力的一方不是受力的施力者,鸭子整体不能说是具体的施力物体,空气在此情况中并非相关因素,而湖水与鸭掌直接相互作用且能提供向前的反作用力,所以确定湖水是施力物体。
2.(2024八下·阳谷期中)关于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个物体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
B.不相互接触的物体也会产生力的作用,说明力可以脱离物体而存在
C.物体是施力物体的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D.物体总是先施加力,然后才受到力
【答案】C
【知识点】力的概念及单位
【解析】【解答】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故A错误;
B.不接触的物体间也会产生力,如磁铁吸引铁钉,但力不能脱离物体存在,故B错误;
C.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体是施力物体的同时也是受力物体,故C正确;
D.相互作用力是同时产生的,没有先后顺序,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给另一个物体力的同时,另一个物体也一定给这个物体一个等大的力。
3.(2024八下·锦州期末)跳高运动员用脚蹬地,运动员就腾空而起,能解释这一现象的是( )
A.运动员的体重很轻 B.运动员具有很出色的脚部力量
C.力的作用是不能离开物体的 D.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答案】D
【知识点】力作用的相互性
【解析】【解答】运动员用脚蹬地,脚对地有一个作用力;同时人受到了地的反作用力,于是人腾空而起,由说明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根据力的作用的相互性分析解答。
4.(2024八下·增城期末)如图,有两艘在水上能自由运动的小船,小明坐在静止的甲船上用力向左推静止的乙船,应会出现( )
A.甲乙两船一起向左运动 B.甲船不动,乙船向左运动
C.乙船不动,甲船向右运动 D.甲船向右运动,乙船向左运动
【答案】D
【知识点】力作用的相互性
【解析】【解答】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小明坐在静止的甲船上用力向左推静止的乙船,乙船受到向左的作用力向左运动,一对相互作用力方向相反,所以,小明及甲船受到乙船对它向右的作用力,甲船向右运动,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根据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在给另一个物体施力的同时,也受到另一个物体对这个物体施加的反作用力。
相互作用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5.(2024八下·益阳期末)下列几种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发生力的作用时,两个物体都要受到力的作用
B.两个物体不接触,就不会发生力的作用
C.单独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D.没有施力物体,物体也能受到力的作用
【答案】A
【知识点】力的概念及单位;力作用的相互性
【解析】【解答】A、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由于发生力的作用时,两个物体都要受到力的作用,故A正确;
B、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发生力的作用时,两个物体不一定接触,故B错误;
C、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发生力的作用时,至少要有两个物体,故C错误;
D、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发生力的作用时,至少要有两个物体;其中受到力的作用的物体叫受力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加了力的物体叫施力物体,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发生力的作用时,至少要有两个物体;其中受到力的作用的物体叫受力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加了力的物体叫施力物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体受到力的同时,也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了力。
6.(2024八下·佛山月考)小明给同学讲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时候,下列所举事例中最恰当的是
A.手压气球,气球会变形
B.手指压笔尖,手指感觉到痛
C.将篮球传给队友
D.从高处下落的重物使沙地凹陷出一个坑
【答案】B
【知识点】力作用的相互性
【解析】【解答】 A.手压气球,气球变形,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故A不合题意;
B.手指压铅笔尖,手指感到疼痛,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B符合题意;
C.将篮球传给队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C不合题意;
D.从高处下落的重锤使沙地凹陷一个坑,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分析】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的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7.(2024八下·南京期中) 下列有关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产生力的两个物体之间一定发生了作用
B.不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一定没有力
C.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就一定不是受力物体
D.力可以离开物体单独存在
【答案】A
【知识点】力作用的相互性
【解析】【解答】A.产生力的两个物体之间一定发生了作用,故A正确。
B.两个不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也会有力的作用如磁铁吸引铁钉,故B不符合题意。
C.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其中一个是施力物体,另一个就是受力物体,故C不符合题意。
D.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故D不符合题意。
【分析】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物体相互接触时会产生力,不接触的物体间也会有力的作用;
产生力的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另一个是受力物体;
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
8.(2017八下·杜尔伯特期中)下面关于力学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A.大力士不能凭空把自己举起来,说明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
B.汽车上坡,没有向上的推力或拉力,车会向下运动,说明车此时没有惯性
C.物体在空中自由下落,速度越来越快,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D.球在草地上越滚越慢,说明力的作用效果只能改变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
【答案】C
【知识点】力的概念及单位;力作用的相互性
【解析】【解答】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所以大力士不能凭空把自己举起来,A不符合题意;
B.汽车上坡,没有向上的推力或拉力,车会向下运动,是因为车受到重力作用,有沿斜面向下的分力,所以B说法错误;
C.物体在空中自由下落,由于受到重力作用,速度越来越快,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C说法正确;
D.力的作用效果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也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所以D说法错误.
所以答案选C.
【分析】本题综合考查了力的概念、惯性、力的作用效果等知识,要结合所学知识认真分析.
二、多选题
9.(2018八下·北京期末)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离开物体就没有力
B.一个受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施力物体
C.马向前拉车,同时车用同样大小的力向后拉马
D.从空中降落的雨滴不受力的作用
【答案】A,B,C
【知识点】力的概念及单位;力作用的相互性
【解析】【解答】A.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离开物体就没有力。A符合题意。B. 一个受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施力物体,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符合题意。C. 马向前拉车,同时车用同样大小的力向后拉马,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C符合题意。D. 从空中降落的雨滴,是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力。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BC.
【分析】什么是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
10.(2021八下·安新期末)如图所示,甲、乙两队正在进行拔河比赛,经过激烈比拼,甲队获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队对乙队的拉力小于乙队对甲队的拉力
B.甲队对乙队的拉力等于乙队对甲队的拉力
C.甲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小于乙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
D.甲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于乙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
【答案】B,D
【知识点】力作用的相互性
【解析】【解答】AB.拔河比赛的过程中,甲队对乙队产生拉力的同时,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乙队也会同时对甲队产生相同大小的拉力,A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CD.比赛过程中哪边能获胜取决于所受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甲队获胜,是因为甲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于乙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D。
【分析】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
11.(2016八下·株洲期中)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下列现象中,利用了这一原理的是( )
A.向前划船时,要用桨向后划水
B.球员射门时,要用力向球门方向踢球
C.人向前跑步时,要用力向后蹬地
D.推车时要用力向前才可以推动
【答案】A,C
【知识点】力作用的相互性
【解析】【解答】解:A、向前划船时,要用桨向后拨水,水同时也会给浆一个向前的力,故船前进,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原理;
B、球员射门时,要用力向球门方向踢球,是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方向,不是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原理;
C、人向前跑步时,要向后下方蹬地,地同时也会给人向前的力,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原理;
D、推车时要用力向前才可以推动,是力改变了车的运动状态,不是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原理.
故选AC.
【分析】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这个物体有力的作用,即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2.生物学中也蕴含了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鱼在水中是靠改变自重来实现浮沉的
B.鱼的表面有黏液可以减小水的阻力
C.鱼前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D.鱼摆尾前行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答案】B,D
【知识点】力作用的相互性
【解析】【解答】解:A、鱼通过鱼鳔改变体积,改变所受浮力实现浮沉,故A错误;
B、鱼的表面有粘液,使其表面变得光滑,可以减小水的阻力,故B正确;
C、鱼前进首先靠鱼鳍向后拨水,水给鱼一个向前的反作用力,所以鱼向前进,故C错误;
D、由C知,鱼前进是靠水给鱼的反作用力,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D正确;
故选BD.
【分析】(1)鱼的浮沉靠的是鱼鳔,通过改变鱼鳔的体积改变鱼所受的浮力;
(2)鱼的表面有粘液有润滑作用,可以减小水的阻力;
(3)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三、实验填空题
13.(2018-2019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8.2 二力平衡 同步练习)某小组同学研究两个物体间相互作用力 F1和 F2的特点.现有器材为:力传感器(相当于测力计)、数据采集器(可将传感器测得数据采集后输送至计算机)、计算机、硬纸板、细绳等.下图(a)、(b)为他们设计的两种实验方案。
(1)应根据图 所示方案进行实验。
(2)图(c)是该组同学正确进行实验,在计算机上得到的实验图线(纵轴分别显示 F1和 F2的大小,横轴表示时间 t)。请依据相关信息,写出两条结论:(A) ;(B) 。
【答案】(1)b
(2)两个物体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是相等的;两个物体间相互作用力是同时产生(消失)的
【知识点】力作用的相互性
【解析】【解答】(1)由图(a)可以知道,此时测力计的两个力是作用在硬纸板上,两个测力计的拉力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故答案为:(b); (2)由图象可以知道:两个物体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是相等的;两个物体间相互作用力是同时产生(消失)的。
【分析】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且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
14.(2016八下·扬州期末)用手边的铅笔可以做很多物理小实验.
(1)如图甲所示,手指压铅笔尖感到疼,因为力的作用是 .
(2)用一根橡皮筋水平匀速拉动放在桌面上的一本书,然后在书下垫几支圆铅笔,再匀速拉动,如图乙所示.根据 比较两种情况下摩擦力的大小,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
(3)如图丙所示,用两手指水平压住铅笔的两端.铅笔静止时,两手指对铅笔的压力 平衡力(选填“是”或“不是”).用力压时,两个手指的感觉不同,说明在压力一定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 有关.
【答案】(1)相互的
(2)橡皮筋的形变大小;其他条件一定时,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
(3)是;受力面积
【知识点】力作用的相互性
【解析】【解答】(1)图甲中手指压铅笔尖,手给铅笔尖一个力,同时铅笔尖给手一个力,使手感到疼,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用一根橡皮筋水平匀速拉动放在桌面上的一本书,然后在书下垫几支圆铅笔,再匀速拉动,此时将滑动摩擦转化成滚动摩擦了,根据橡皮筋的形变比较两种情况下摩擦力的大小,滚动摩擦时,橡皮筋形变的小,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其他条件一定时,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
(3)如图丙所示,用两手指水平压住铅笔的两端,铅笔静止时,两手指对铅笔的压力一个向左,一个向右,大小相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因此是平衡力,用力压时,两个手指的感觉不同,说明在压力一定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受力面积有关.
故答案为:(1)相互的;(2)橡皮筋的形变大小;其他条件一定时,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3)是;受力面积.
【分析】(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手给铅笔尖一个力,同时铅笔尖给手一个力;
(2)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的多,所以用滚动代替滑动可减小摩擦;
(3)在压力一定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受力面积有关,所以用力压时,两个手指的感觉不同.
四、简答与计算题
15.(2021八下·龙岗月考)阅读短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牛顿第三定律
人在甲船上用力推乙船,乙船被推开的同时,甲船也会向后退,如图所示,这说明人在甲船上对乙船施加力的同时,也受到了来自乙船的推力。观察和实验表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时,后一个物体也一定对前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这一对力称之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两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这就是牛顿第三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在生活和生产中应用很广泛。人走路时用脚蹬地,脚对地面施加一个作用力地面同时给脚一个反作用力,使人前进。
(1)下列叙述的几对力中,属于相互作用力的是 ____。
A.人推墙的力与鞋受到的阻力
B.墙对人的力与人受到的向后的力
C.人推墙的力和墙受到的推力
D.人推墙的力与墙对人的力
(2)“以卵击石”,蛋破石不破,石头对蛋的作用力 ____蛋对石头的作用力。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无法判断
(3)摩托车修理行里,工人把后轮架起的摩托车发动,发动机正常运转,而摩托车却不向前行驶,这是为什么呢? 。
【答案】(1)D
(2)B
(3)在摩托车修理行里,工人把后轮架起的摩托车发动,发动机正常运转,后轮空转,由于后轮与地面不接触,故地面对后轮没有向前的摩擦力,所以摩托车不会向前行驶。
【知识点】力作用的相互性
【解析】【解答】(1)A.人推墙的力和墙对人的力为相互作用力,这两个物体必须相互作用,和鞋没有关系,故A错误;
B.墙对人的力与人受到的向后的力,二者方向相同,不是相互作用力,故B错误;
C.人推墙的力和墙受到的推力
D.人推墙的力与墙对人的力,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为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正确。
故选D。
(2)“以卵击石”时,鸡蛋对石头的力与石头对鸡蛋的力为一对相互作用力,二者大小相等,故选B。
【分析】(1)根据相互作用力的条件判断;
(2)根据相互作用力的条件“大小相等”分析;
(3)摩托车行驶是靠地面对后轮向前的摩擦力,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是:①两个物体互相接触;②有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据此分析解答。
16.一个力气很大的举重运动员能不能不借助别的物体,自己将自己举高而停在空中?为什么?
【答案】解:不能,因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没有其它的力或物体来做支撑,举重运动员不可能将自己举高而停在空中.
【知识点】力的概念及单位
【解析】【分析】从力的作用形成的条件来看,必须有两个物体才能产生力的作用,没有外力的作用,运动员是不能将自己举高在空中的.
1 / 17.1《力》 筑基提能同步分层练习设计(能力提升版) 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教科版2024)
一、单选题
1.(2024八下·大余月考) 如图所示,一只小鸭子正在湖中游泳。小鸭子的脚掌向后拨水,自身受力向前运动,该力的施力物体是( )
A.湖水 B.鸭掌 C.鸭子 D.空气
2.(2024八下·阳谷期中)关于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个物体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
B.不相互接触的物体也会产生力的作用,说明力可以脱离物体而存在
C.物体是施力物体的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D.物体总是先施加力,然后才受到力
3.(2024八下·锦州期末)跳高运动员用脚蹬地,运动员就腾空而起,能解释这一现象的是( )
A.运动员的体重很轻 B.运动员具有很出色的脚部力量
C.力的作用是不能离开物体的 D.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4.(2024八下·增城期末)如图,有两艘在水上能自由运动的小船,小明坐在静止的甲船上用力向左推静止的乙船,应会出现( )
A.甲乙两船一起向左运动 B.甲船不动,乙船向左运动
C.乙船不动,甲船向右运动 D.甲船向右运动,乙船向左运动
5.(2024八下·益阳期末)下列几种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发生力的作用时,两个物体都要受到力的作用
B.两个物体不接触,就不会发生力的作用
C.单独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D.没有施力物体,物体也能受到力的作用
6.(2024八下·佛山月考)小明给同学讲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时候,下列所举事例中最恰当的是
A.手压气球,气球会变形
B.手指压笔尖,手指感觉到痛
C.将篮球传给队友
D.从高处下落的重物使沙地凹陷出一个坑
7.(2024八下·南京期中) 下列有关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产生力的两个物体之间一定发生了作用
B.不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一定没有力
C.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就一定不是受力物体
D.力可以离开物体单独存在
8.(2017八下·杜尔伯特期中)下面关于力学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A.大力士不能凭空把自己举起来,说明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
B.汽车上坡,没有向上的推力或拉力,车会向下运动,说明车此时没有惯性
C.物体在空中自由下落,速度越来越快,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D.球在草地上越滚越慢,说明力的作用效果只能改变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
二、多选题
9.(2018八下·北京期末)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离开物体就没有力
B.一个受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施力物体
C.马向前拉车,同时车用同样大小的力向后拉马
D.从空中降落的雨滴不受力的作用
10.(2021八下·安新期末)如图所示,甲、乙两队正在进行拔河比赛,经过激烈比拼,甲队获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队对乙队的拉力小于乙队对甲队的拉力
B.甲队对乙队的拉力等于乙队对甲队的拉力
C.甲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小于乙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
D.甲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于乙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
11.(2016八下·株洲期中)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下列现象中,利用了这一原理的是( )
A.向前划船时,要用桨向后划水
B.球员射门时,要用力向球门方向踢球
C.人向前跑步时,要用力向后蹬地
D.推车时要用力向前才可以推动
12.生物学中也蕴含了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鱼在水中是靠改变自重来实现浮沉的
B.鱼的表面有黏液可以减小水的阻力
C.鱼前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D.鱼摆尾前行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三、实验填空题
13.(2018-2019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8.2 二力平衡 同步练习)某小组同学研究两个物体间相互作用力 F1和 F2的特点.现有器材为:力传感器(相当于测力计)、数据采集器(可将传感器测得数据采集后输送至计算机)、计算机、硬纸板、细绳等.下图(a)、(b)为他们设计的两种实验方案。
(1)应根据图 所示方案进行实验。
(2)图(c)是该组同学正确进行实验,在计算机上得到的实验图线(纵轴分别显示 F1和 F2的大小,横轴表示时间 t)。请依据相关信息,写出两条结论:(A) ;(B) 。
14.(2016八下·扬州期末)用手边的铅笔可以做很多物理小实验.
(1)如图甲所示,手指压铅笔尖感到疼,因为力的作用是 .
(2)用一根橡皮筋水平匀速拉动放在桌面上的一本书,然后在书下垫几支圆铅笔,再匀速拉动,如图乙所示.根据 比较两种情况下摩擦力的大小,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
(3)如图丙所示,用两手指水平压住铅笔的两端.铅笔静止时,两手指对铅笔的压力 平衡力(选填“是”或“不是”).用力压时,两个手指的感觉不同,说明在压力一定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 有关.
四、简答与计算题
15.(2021八下·龙岗月考)阅读短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牛顿第三定律
人在甲船上用力推乙船,乙船被推开的同时,甲船也会向后退,如图所示,这说明人在甲船上对乙船施加力的同时,也受到了来自乙船的推力。观察和实验表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时,后一个物体也一定对前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这一对力称之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两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这就是牛顿第三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在生活和生产中应用很广泛。人走路时用脚蹬地,脚对地面施加一个作用力地面同时给脚一个反作用力,使人前进。
(1)下列叙述的几对力中,属于相互作用力的是 ____。
A.人推墙的力与鞋受到的阻力
B.墙对人的力与人受到的向后的力
C.人推墙的力和墙受到的推力
D.人推墙的力与墙对人的力
(2)“以卵击石”,蛋破石不破,石头对蛋的作用力 ____蛋对石头的作用力。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无法判断
(3)摩托车修理行里,工人把后轮架起的摩托车发动,发动机正常运转,而摩托车却不向前行驶,这是为什么呢? 。
16.一个力气很大的举重运动员能不能不借助别的物体,自己将自己举高而停在空中?为什么?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力的概念及单位
【解析】【解答】A:小鸭子脚掌向后拨水,水是直接与鸭掌相互作用的物体,根据力的相互性,水会给鸭掌一个向前的反作用力,所以湖水可以作为这个向前力的施力物体。故A正确;
B:鸭掌是对湖水施力的,而不是这个向前力的施力物体,它是受力物体。故B错误;
C:鸭子整体在受力运动,但不是直接施加这个向前力的物体。故C错误;
D:在这个情境中,空气与小鸭子向前运动的力并没有直接关系,不是施力物体。故D错误。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为A。
【分析】 首先明确问题是找出小鸭子向前运动所受力的施力物体。然后分析小鸭子脚掌向后拨水这一行为,根据力的相互作用原理,知道必然有一个物体给鸭掌施加反作用力使其向前运动。鸭掌是主动施力的一方不是受力的施力者,鸭子整体不能说是具体的施力物体,空气在此情况中并非相关因素,而湖水与鸭掌直接相互作用且能提供向前的反作用力,所以确定湖水是施力物体。
2.【答案】C
【知识点】力的概念及单位
【解析】【解答】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故A错误;
B.不接触的物体间也会产生力,如磁铁吸引铁钉,但力不能脱离物体存在,故B错误;
C.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体是施力物体的同时也是受力物体,故C正确;
D.相互作用力是同时产生的,没有先后顺序,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给另一个物体力的同时,另一个物体也一定给这个物体一个等大的力。
3.【答案】D
【知识点】力作用的相互性
【解析】【解答】运动员用脚蹬地,脚对地有一个作用力;同时人受到了地的反作用力,于是人腾空而起,由说明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根据力的作用的相互性分析解答。
4.【答案】D
【知识点】力作用的相互性
【解析】【解答】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小明坐在静止的甲船上用力向左推静止的乙船,乙船受到向左的作用力向左运动,一对相互作用力方向相反,所以,小明及甲船受到乙船对它向右的作用力,甲船向右运动,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根据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在给另一个物体施力的同时,也受到另一个物体对这个物体施加的反作用力。
相互作用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5.【答案】A
【知识点】力的概念及单位;力作用的相互性
【解析】【解答】A、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由于发生力的作用时,两个物体都要受到力的作用,故A正确;
B、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发生力的作用时,两个物体不一定接触,故B错误;
C、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发生力的作用时,至少要有两个物体,故C错误;
D、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发生力的作用时,至少要有两个物体;其中受到力的作用的物体叫受力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加了力的物体叫施力物体,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发生力的作用时,至少要有两个物体;其中受到力的作用的物体叫受力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加了力的物体叫施力物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体受到力的同时,也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了力。
6.【答案】B
【知识点】力作用的相互性
【解析】【解答】 A.手压气球,气球变形,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故A不合题意;
B.手指压铅笔尖,手指感到疼痛,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B符合题意;
C.将篮球传给队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C不合题意;
D.从高处下落的重锤使沙地凹陷一个坑,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分析】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的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7.【答案】A
【知识点】力作用的相互性
【解析】【解答】A.产生力的两个物体之间一定发生了作用,故A正确。
B.两个不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也会有力的作用如磁铁吸引铁钉,故B不符合题意。
C.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其中一个是施力物体,另一个就是受力物体,故C不符合题意。
D.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故D不符合题意。
【分析】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物体相互接触时会产生力,不接触的物体间也会有力的作用;
产生力的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另一个是受力物体;
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
8.【答案】C
【知识点】力的概念及单位;力作用的相互性
【解析】【解答】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所以大力士不能凭空把自己举起来,A不符合题意;
B.汽车上坡,没有向上的推力或拉力,车会向下运动,是因为车受到重力作用,有沿斜面向下的分力,所以B说法错误;
C.物体在空中自由下落,由于受到重力作用,速度越来越快,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C说法正确;
D.力的作用效果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也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所以D说法错误.
所以答案选C.
【分析】本题综合考查了力的概念、惯性、力的作用效果等知识,要结合所学知识认真分析.
9.【答案】A,B,C
【知识点】力的概念及单位;力作用的相互性
【解析】【解答】A.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离开物体就没有力。A符合题意。B. 一个受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施力物体,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符合题意。C. 马向前拉车,同时车用同样大小的力向后拉马,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C符合题意。D. 从空中降落的雨滴,是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力。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BC.
【分析】什么是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
10.【答案】B,D
【知识点】力作用的相互性
【解析】【解答】AB.拔河比赛的过程中,甲队对乙队产生拉力的同时,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乙队也会同时对甲队产生相同大小的拉力,A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CD.比赛过程中哪边能获胜取决于所受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甲队获胜,是因为甲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于乙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D。
【分析】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
11.【答案】A,C
【知识点】力作用的相互性
【解析】【解答】解:A、向前划船时,要用桨向后拨水,水同时也会给浆一个向前的力,故船前进,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原理;
B、球员射门时,要用力向球门方向踢球,是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方向,不是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原理;
C、人向前跑步时,要向后下方蹬地,地同时也会给人向前的力,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原理;
D、推车时要用力向前才可以推动,是力改变了车的运动状态,不是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原理.
故选AC.
【分析】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这个物体有力的作用,即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2.【答案】B,D
【知识点】力作用的相互性
【解析】【解答】解:A、鱼通过鱼鳔改变体积,改变所受浮力实现浮沉,故A错误;
B、鱼的表面有粘液,使其表面变得光滑,可以减小水的阻力,故B正确;
C、鱼前进首先靠鱼鳍向后拨水,水给鱼一个向前的反作用力,所以鱼向前进,故C错误;
D、由C知,鱼前进是靠水给鱼的反作用力,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D正确;
故选BD.
【分析】(1)鱼的浮沉靠的是鱼鳔,通过改变鱼鳔的体积改变鱼所受的浮力;
(2)鱼的表面有粘液有润滑作用,可以减小水的阻力;
(3)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3.【答案】(1)b
(2)两个物体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是相等的;两个物体间相互作用力是同时产生(消失)的
【知识点】力作用的相互性
【解析】【解答】(1)由图(a)可以知道,此时测力计的两个力是作用在硬纸板上,两个测力计的拉力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故答案为:(b); (2)由图象可以知道:两个物体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是相等的;两个物体间相互作用力是同时产生(消失)的。
【分析】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且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
14.【答案】(1)相互的
(2)橡皮筋的形变大小;其他条件一定时,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
(3)是;受力面积
【知识点】力作用的相互性
【解析】【解答】(1)图甲中手指压铅笔尖,手给铅笔尖一个力,同时铅笔尖给手一个力,使手感到疼,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用一根橡皮筋水平匀速拉动放在桌面上的一本书,然后在书下垫几支圆铅笔,再匀速拉动,此时将滑动摩擦转化成滚动摩擦了,根据橡皮筋的形变比较两种情况下摩擦力的大小,滚动摩擦时,橡皮筋形变的小,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其他条件一定时,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
(3)如图丙所示,用两手指水平压住铅笔的两端,铅笔静止时,两手指对铅笔的压力一个向左,一个向右,大小相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因此是平衡力,用力压时,两个手指的感觉不同,说明在压力一定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受力面积有关.
故答案为:(1)相互的;(2)橡皮筋的形变大小;其他条件一定时,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3)是;受力面积.
【分析】(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手给铅笔尖一个力,同时铅笔尖给手一个力;
(2)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的多,所以用滚动代替滑动可减小摩擦;
(3)在压力一定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受力面积有关,所以用力压时,两个手指的感觉不同.
15.【答案】(1)D
(2)B
(3)在摩托车修理行里,工人把后轮架起的摩托车发动,发动机正常运转,后轮空转,由于后轮与地面不接触,故地面对后轮没有向前的摩擦力,所以摩托车不会向前行驶。
【知识点】力作用的相互性
【解析】【解答】(1)A.人推墙的力和墙对人的力为相互作用力,这两个物体必须相互作用,和鞋没有关系,故A错误;
B.墙对人的力与人受到的向后的力,二者方向相同,不是相互作用力,故B错误;
C.人推墙的力和墙受到的推力
D.人推墙的力与墙对人的力,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为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正确。
故选D。
(2)“以卵击石”时,鸡蛋对石头的力与石头对鸡蛋的力为一对相互作用力,二者大小相等,故选B。
【分析】(1)根据相互作用力的条件判断;
(2)根据相互作用力的条件“大小相等”分析;
(3)摩托车行驶是靠地面对后轮向前的摩擦力,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是:①两个物体互相接触;②有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据此分析解答。
16.【答案】解:不能,因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没有其它的力或物体来做支撑,举重运动员不可能将自己举高而停在空中.
【知识点】力的概念及单位
【解析】【分析】从力的作用形成的条件来看,必须有两个物体才能产生力的作用,没有外力的作用,运动员是不能将自己举高在空中的.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