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同步探究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效课堂】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同步探究学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805.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2-14 13:46: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学案)
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①了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开国大典,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对中国和世界历史的伟大意义;②通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认识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内涵及意义。 历史解释:知道毛泽东为人民英雄纪念碑所题文字的历史含义和现实意义。了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职能。 唯物史观:了解开国大典的具体史实,结合中国人民的革命历程,体会“中国人站立起来了”的含义,理解新中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结合史实说明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知道西藏和平解放的基本过程和重要意义。 家国情怀: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培养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感,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远大理想。
问学活动一: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一届政协,新政协暂时代行 )
设问1:请根据书本P2,归纳一届人民政协召开的相关史实,它的召开为新中国成立作了哪些准备?具有怎样的意义?
1.召开: 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 隆重召开。
2.会议中心议题: 。
3.内容(准备):
一个文件 通过了《 》,文件地位: 。
一个政府 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一个主席
一个首都 改北平为
一首代国歌
一面国旗
一个纪年法
一个纪念碑 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建立
意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初步建立了 。
问学活动二:开国大典
设问1:阅读课本概括开国大典的时间、地点、人物、议程及意义。
时间: ; 地点:
人物: 等国家领导人与首都30万军民。
议程:宣告中央人民政府成立,阅兵式和群众游行。
意义:标志着 。
问学活动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设问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1)国内意义: ① 。
② 。
③ 。
(2)国际意义: 。
小组合作探究+展示(小组互评)
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请思考分析它“新”在哪?
(答案见课件)
【总结感悟】-构建知识体系
构建要求:(1)理清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2)全员参与,主动参与,及时巩固基础知识。(3)熟练展示。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知识点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时间:1949年9月。
2.地点:北平。
3.内容
(1)会议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暂时代行将来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① 临时宪法 的作用。
(2)会议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改北平为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五星红旗为国旗;采用公元纪年。决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4.意义: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② 多党合作 和③ 政治协商 制度。
知识点二、开国大典
1.时间:1949年10月1日。
2.经过: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随后,盛大的阅兵式开始。 阅兵式结束后,举行了盛大的群众游行。
3.意义
(1)国内: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④ 新纪元 。 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2)国际: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知识点三、西藏和平解放
1.时间:1951年。
2.经过: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⑤ 阿沛·阿旺晋美 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达成《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⑥ 和平解放 。
3.意义:⑦ 祖国大陆 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易错易混】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了宪法的作用。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3.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我国大陆获得了统一。
解析: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但不是宪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我国从此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3.当时的台湾还在国民党手中。
4.开国大典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但不表明建成了社会主义制度。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成、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三大改造”的完成。
5.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的标志是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不是港澳回归或新中国成立。
【拓展延伸】
用历史事实证明“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唐朝时,文成公主入藏,加强了汉藏两族的友好联系。
(2)元朝时,设置宣政院管理西藏,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
(3)明朝时,设立乌思藏都指挥使司,监督西藏地方行政事务。
(4)清朝时,确立了西藏地区首领达赖和班禅由中央政府册封的制度;雍正时设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乾隆时正式设立“金瓶掣签”制度,监督活佛转世。
(5)民国时,英国殖民者企图分裂西藏,以失败告终。
(6)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7)1965年,西藏自治区正式建立。
【图片解读】
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取得胜利,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中国人民从此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始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历程,中华人民共和国
解读:五星红旗的象征意义是:红色象征革命,旗上的五角星及其相关关系象征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国徽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周围是谷穗和齿轮。它象征中国人民自五四运动以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诞生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前,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要求接送在港民主人士,进入解放区,参加筹备新政协。据统计,从1948年8月到1949年8月,共安排秘密北上的民主人士20批,其中有119人参加了政协会议。中共的这一举动主要是为了(  )
A.团结民主人士筹建新中国
B.协商制定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宪法
C.恢复民主党派的各级组织
D.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
2.第一届全国政协600多名代表讨论《共同纲领(草案)》时,很少没有发言的,也很少有发言不被重视的;凡是紧要且能够办到的建议,都被采纳。这表明,《共同纲领》的制定过程(  )
A.保障了各民族权利平等
B.体现了民主协商精神
C.确定了国家政权的性质
D.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3.(春 乾安县期末)用五星红旗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这一决定是在下列哪次会议上通过的(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C.遵义会议
D.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4.(海珠区二模)1949年10月1日,在开国大典上,五星红旗、北京天安门、《义勇军进行曲》等核心元素所构成的国家形象符号在仪式的操演中确定,标志着新中国正式诞生,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对“新纪元”的理解,正确的是(  )
A.中国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
B.中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C.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D.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
5.(盐城)如图漫画寓意近代中国人民受“三座大山”的压迫。这种现象基本改变的标志是(  )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6.(春 兰考县期中)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如图)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这标志着(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
B.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C.新中国真正成为了独立自主的国家
D.标志着中国从此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7.(春 大安市期末)某中学编导兴趣小组准备剪辑一部反映1949年共和国诞生的微电影。其中标志着“中国历史新纪元”的事件是(  )
A.抗美援朝 B.开国大典 C.三大改造 D.土地改革
8.(春 玉州区期中)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与中央人民政府经过充分协商,达成重要协议。协议的签署表明(  )
A.新中国成立时机成熟 B.祖国统一大业已完成
C.三座大山被彻底推翻 D.西藏获得了和平解放
9.(春 汕尾期末)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签订,宣告西藏和平解放,开启了西藏走向繁荣之路。西藏和平解放(  )
A.粉碎国民党反动势力的统治
B.为夺取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保障
C.壮大了中国工农红军的力量
D.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10.(春 连平县期末)某班的黑板报有这样一段文字: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全权代表同西藏地方政府全权代表在北京签订协议,西藏地方政府积极协助人民解放军进入西藏;1951年10月26日,人民解放军胜利进驻拉萨。这段文字反映的是(  )
A.西藏完成民主改革 B.修建青藏铁路
C.和平解放西藏 D.西藏自治区的建立
二.材料题(共1小题)
11.(秋 宝山区校级月考)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材料一:你新的中国,人民的中国呵/你终于在旧中国的母体内/生长,壮大,成熟/你这个东方的巨人终于诞生了。
——何其芳《我们最伟大的节日》(节选),1949年10月初
材料二:照片《开国大典》
材料三:油画《开国大典》董希文创作于1953年
(1)以上材料共同涉及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2)上述材料中属于文艺作品的是哪两则材料?如果要对“新中国的成立”这一事件展开历史研究,这两则材料能否作为直接证据?
(3)A同学想对“新中国的成立”做进一步研究,你能否为他再补充一则文献史料,并说明理由。
材料四:毛泽东穿着一身新衣服,站在高高的天安门城楼上。一张放大的孙中山肖像在南面微笑着向他发出祝福。几百万人按照天安门广场铺地的石板条上标出的数字站好位置,倾听毛泽东总结斗争的历程并最终宣布:“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
(4)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为什么说“站起来”之后“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答案】A
【分析】本题考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相关内容,解答的关键信息是“据统计,从1948年8月到1949年8月,共安排秘密北上的民主人士20批,其中有119人参加了政协会议”。
【解答】A.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前,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组织接在港民主人士进入解放区,参加筹备新政协。”和“从1948年8月到1949年8月,共安排秘密北上的民主人士20批,其中有119人参加了政协会议”可知,中共的这一举动主要是为了团结民主人士筹建新中国。1949年9月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的目的是筹建新中国,正确。
B.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排除。
C.题干强调的是民主人士参加政治协商会议,而不是恢复民主党派的各级组织的问题,排除。
D.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排除。
故选:A。
【点评】本题以筹建新中国为依托,考查学生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前团结民主人士筹建新中国。
2.【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共同纲领》的相关内容,准确解读材料信息。
【解答】A.题干和各民族权利平等无关,排除A。
B.根据材料“六百多位同仁之中,可以说是很少很少没有发言的,也更很少发言不被重视的”“凡是在目前紧要的、能够办得到的建议,都是被采纳的”等信息可知,《共同纲领》的制定充分体现了民主协商精神,B项正确。
C.题干和确定了国家政权的性质无关,排除C。
D.题干反映的是《共同纲领》的制定过程和作用无关,排除D。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识记理解《共同纲领》的相关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3.【答案】A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内容及作用的相关史实。
【解答】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召开。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解放军、各人民团体、各地区、各民族以及海外华侨等各方面代表600余人出席会议,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会议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会议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为副主席。会议决定改北平为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采用公元纪年。会议还决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以表示对革命先烈的崇敬和缅怀。选项A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相关史实。
4.【答案】D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新中国的成立立开辟了历史的新纪元。
【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10月1日下午,北京30万军民齐集天安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伟大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新中国的成立立开辟了历史的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标志着中国人民受奴役受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已经过去,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ABC表述与新中国成立无关。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5.【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的相关内容,准确解读材料信息。
【解答】A.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排除A。
B.根据所学可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推翻了压在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并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了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故B正确。
C.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对中国和世界都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排除C。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排除D。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识记理解新中国成立的相关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6.【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如图)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这标志着新中国真正成为了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故C符合题意;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排除A;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排除B;1956年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从此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排除D。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7.【答案】B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解答】1949年10月1日的开国大典,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是我国反帝反封建的彻底胜利,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成立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
8.【答案】D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西藏和平解放相关知识的掌握。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大陆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解答】A.新中国成立于1949年,排除A。
B.祖国统一大业至今未完成,排除B。
C.新中国的成立,三座大山被彻底推翻,排除C。
D.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抵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达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西藏获得了和平解放。故协议的签署表明西藏获得了和平解放,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西藏和平解放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时间与影响。
9.【答案】D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西藏和平解放的意义的相关史实。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解答】据所学可知,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 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达成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西藏获得和平解放。至此,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D项正确;西藏和平解放与粉碎国民党反动势力的统治无关,排除A项;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为夺取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保障,排除B项;中国工农红军是中国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项。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西藏和平解放的意义的相关史实。
10.【答案】C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西藏和平解放的有关内容。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大陆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解答】A.20世纪60年代,西藏地区废除封建农奴制,完成民主改革。排除A。
B.青藏铁路1958年开始建设,2006年全线通车。排除B。
C.1951年的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的全权代表和西藏地方政府的全权代表在北京签订《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简称《十七条协议》),宣告了西藏的和平解放。1951年10月,人民解放军胜利进抵拉萨,西藏和平解放。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大陆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C选项符合题意。
D.1965年西藏自治区的建立。排除D。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西藏和平解放的相关史实。
二.材料题(共1小题)
11.【答案】(1)开国大典(或新中国成立)。
(2)材料一、材料三能够从创作者的视角分析材料,辩证地看待文艺作品的证实价值。(言之成理即可)
(3)《共同纲领》,《共同纲领》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颁布的法律文件,是新中国的临时宪法。
(4)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成立,要求学生提取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作出回答。
【解答】(1)综合材料内容可知,这些材料共同涉及了开国大典。
(2)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属于文艺作品的是材料一、材料三。这两则材料从创作者的视角分析材料,要辩证地看待文艺作品的证实价值。
(3)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要对“新中国的成立”做进一步研究可以补充《共同纲领》。因为《共同纲领》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颁布的法律文件,是新中国的临时宪法。
(4)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之所以说“站起来”之后“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是因为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故答案为:
(1)开国大典(或新中国成立)。
(2)材料一、材料三能够从创作者的视角分析材料,辩证地看待文艺作品的证实价值。(言之成理即可)
(3)《共同纲领》,《共同纲领》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颁布的法律文件,是新中国的临时宪法。
(4)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成立,考查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以及调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