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课 抗美援朝(学案)
2022年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知道抗美援朝,理解其对巩固人民民主政权的意义。 历史解释:通过了解美国侵略朝鲜和对中国的挑衅,分析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原因,理解抗美援朝是保家卫国的正义战争。 时空观念:通过《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至第三次战役示意图》,了解抗美援朝战争的大致过程。 唯物史观:通过分析中国政府派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原因,理解抗美援朝的必要性和历史意义。 家国情怀:通过邱少云、黄继光的主要事迹,感悟抗美援朝中涌现的英雄人物所体现出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革命乐观主义、革命忠诚及国际主义精神。
活动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必要性和正义性
设问1:新中国刚刚成立,为何要参与抗美援朝?(p9材料研读)
原因:①美国的侵略活动 ;
(表现:战火烧到鸭绿江边,轰炸东北边境城市,阻止解放台湾)
②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
设问2:简述抗美援朝的过程,并说说有何意义?
2.目的:为了
3.时间: 年10月— 年7月 性质:中朝军民反对侵略的 战争
4.司令员: 军队: 和朝鲜军民—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
5.结果: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朝人民取得胜利。
6.意义:①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
② 。
活动二:黄继光、邱少云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英雄事迹
设问3:说说黄继光、邱少云的英雄事迹,从他们身上学到哪些精神?
1. :在上甘岭战役中,用胸膛堵住敌人机枪,为战友开辟前进道路,英勇牺牲。
2. :为了保证战斗的胜利和潜伏部队的安全,严守纪律,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
3.“最可爱的人”:中国人民志愿军发扬高度的 主义、 主义和 主义精神。
小组合作探究+展示(小组互评)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抗美援朝战争中国为什么能够取得胜利?
(答案见课件)
【总结感悟】-构建知识体系
构建要求:(1)理清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2)全员参与,主动参与,及时巩固基础知识。(3)熟练展示。
第2课 抗美援朝
知识点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1.时间:1950 年10月至1953年7月。
2.背景
(1)以美军为主的所谓“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一直打到中国边境鸭绿江边;美军飞机入侵中国领空,轰炸扫射中国东北边境城市;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
(2)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
3.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4.经过:1950年10月,以① 彭德怀 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朝鲜军民并肩作战,连续发动五次大规模战役,把美国侵略军赶回到“三八线”附近。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朝人民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5.胜利意义: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知识点二、战斗英雄黄继光和邱少云
战斗英雄
(1)人物:黄继光、邱少云。
(2)战斗精神: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被誉为②“ 最可爱的人 ”。
【拓展提示】
1.从中国历史的角度看,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与土地改革的开展都有利于新生人民政权的巩固;从中美关系的角度看,抗美援朝战争反映的是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对中国的敌视与对抗。
2.歌曲“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反映的是抗美援朝战争。
【图片解读】
解读:平壤、鸭绿江、上甘岭等 是抗美援朝战争中的重要地 点;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把美国侵略军赶回到“三八线”附近。沉重打击了美国的侵略扩张政策,捍卫了亚洲和平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西宁)“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抵御了帝国主义侵略扩张,捍卫了新中国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和平生活。”这段话旨在说明抗美援朝战争( )
A.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B.化解了中美之间的矛盾
C.洗雪了中国的百年国耻
D.打开了思想解放的闸门
2.(贵阳)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谱写了气吞山河的英雄壮歌,涌现出30多万英雄功臣。其中,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掩护战友歼敌致胜的英雄是( )
A.赵登禹 B.佟麟阁 C.董存瑞 D.黄继光
3.(青岛)新中国的几代人,都把自己对一场战争的感受,把一个民族的尊严,浓缩进了《谁是最可爱的人》,浓缩进了《英雄儿女》和《上甘岭》。下列属于这场战争中涌现出的英雄是( )
A.杨靖宇 B.左权 C.邱少云 D.雷锋
4.(烟台)朝鲜战争结束之后,西方一个经典的评价是:在涉及国家安全问题上,新中国再也不会退让。最关键的一个,打出了中国在这个世界上的发言权。该评价认为朝鲜战争( )
A.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
B.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C.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D.推动了世界多极化趋势
5.(铜仁市)历史学家金冲及认为,抗美援朝使全世界重新认识了新中国:中国人已不再像过去那样任人欺凌,已不再是以往西方人眼中的“东亚病夫”;她热爱和平,但决不能容忍别人强加于自己的威胁和侵略。这说明抗美援朝( )
A.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
B.确立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C.推动了我国工业发展
D.影响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6.(乌鲁木齐)70多年前的那一场战争中,黄继光用胸膛堵住枪眼为战友冲锋开道,罗盛教跃入冰河以生命换得朝鲜少年安然无恙……他们用生命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史诗。他们身上表现出的是( )
A.红船精神 B.长征精神
C.抗战精神 D.抗美援朝精神
7.(甘孜州)如图两位英雄人物的壮举体现的共同精神是( )
图1:黄继光 图2:邱少云
A.开天辟地、立党为公 B.自力更生、丰衣足食
C.实事求是、开拓创新 D.保家卫国、不怕牺牲
8.(常德)秦基伟将军在回忆录中写道:“上甘岭战役不仅从军事上打垮了敌人的攻势,也打出了我军的指挥艺术、战斗作风和团结精神,打出了国威军威。以后有人说过,美国人真正认识中国人,是从上甘岭开始的。”由此可知( )
A.上甘岭战役的地理位置在朝鲜半岛中部
B.在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全歼了侵朝美军
C.在上甘岭战役中我军主要处于进攻地位
D.上甘岭战役创造了现代战争史上的奇迹
9.(重庆)1950年6月28日,毛泽东发表谈话,严厉谴责美国对朝鲜和中国领土台湾的侵略,号召全国和全世界的人民团结起来,打败美帝国主义的任何挑衅。10月3日,周恩来请印度驻华大使转告美国政府:“如果美军越过‘三八线’,我们不能坐视不顾,我们要管。”这表明( )
A.新中国为了正义的事业不畏强敌
B.新中国成立后工业水平迅速提高
C.新中国团结起亚非国家共同作战
D.三大改造后新中国国力大大提升
10.(云南)历史叙述包括史实与评价。下列关于“抗美援朝”内容的叙述,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
A.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
B.1953年7月,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C.抗美援朝战争捍卫了新中国安全,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D.上甘岭战役历时40多天,志愿军击退敌军900多次冲击
二.材料题(共1小题)
11.(钢城区)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如图:
(1)客观叙述和分析历史,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是“历史解释”素养的要求。图1、图2是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见证,请结合所学知识对其进行客观叙述和分析。
材料二: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操纵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指责北朝鲜为“侵略者”,宣布武装援助南朝鲜。不久,美国令其海军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插足中国的领土台湾,后来更是把战火烧到中朝边境。10月初,应朝鲜劳动党和朝鲜人民民主共和国的请求,中国党和政府决定入朝作战。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现代史编》
(2)根据材料二,概括抗美援朝的原因。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答案】A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抗美援朝战争,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依据题干信息“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抵御了帝国主义侵略扩张,捍卫了新中国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和平生活。”并结合所学可知,抗美援朝战争抵御了帝国主义侵略扩张,为中国争取到了相当长时期的和平建设的环境,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A项正确;抗美援朝没有化解了中美之间的矛盾,排除B项;材料主旨是说明抗美援朝战争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没有体现洗雪了中国的百年国耻,排除C项;材料主旨是说明抗美援朝战争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没有体现打开了思想解放的闸门,排除D项。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抗美援朝战争,侧重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
2.【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抗美援朝战争的相关内容,掌握基础知识。
【解答】A.七七事变爆发后,日军调集大批军队,入侵中国,保卫北平的战斗异常激烈,赵登禹在与日军的战斗中壮烈牺牲,排除A。
B.佟麟阁将军在抗日战争中壮烈殉国,排除B。
C.董存瑞是解放战争时期的烈士英雄,排除C。
D.根据材料“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掩护战友歼敌致胜的英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反映是黄继光。黄继光是上甘岭战役中的一位战斗英雄,他用胸膛堵住疯狂扫射的敌人地堡机枪眼英勇牺牲,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识记抗美援朝战争的相关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3.【答案】C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抗美援朝战争,重点掌握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英模人物。
【解答】“《谁是最可爱的人》”“《英雄儿女》和《上甘岭》”与抗美援朝战争有关,属于这场战争中涌现的英雄是邱少云。据所学知识可知,抗美援朝战争中,为了保证战斗的胜利和潜伏部队的安全,邱少云严守潜伏纪律,纹丝不动,直至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C项正确;杨靖宇组织东北抗日联军抗击日本侵略者,排除A项;抗日战争时期,在反“扫荡”作战中,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将军血洒疆场,排除B项;雷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英雄人物,是解放军好战士,排除D项。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抗美援朝战争,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答案】B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意义,解题的关键是正确识读题干材料。
【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7月,美国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抗美援朝战争结束;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抵御了帝国主义侵略扩张,捍卫了新中国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和平生活;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根据材料“在涉及国家安全问题上,新中国再也不会退让。最关键的一个,打出了中国在这个世界上的发言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捍卫了我国的安宁,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民主专政,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因此材料内容认为朝鲜战争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B项正确;朝鲜战争的胜利结束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但材料内容没有强调朝鲜战争对维护亚洲与世界和平方面的影响,排除A项;中华民族的觉醒是在中国近代史上,不符合题干时间,排除C项;随着二战后日本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中国的崛起、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等促进了世界多极化趋势,朝鲜战争没有推动世界多极化趋势,排除D项。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5.【答案】A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抗美援朝。理解抗美援朝的影响。
【解答】根据材料“中国人已不再像过去那样任人欺凌,已不再是以往西方人眼中的‘东亚病夫’”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抗美援朝的影响,说明抗美援朝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A项正确;抗美援朝是在1950﹣1953年,当时我国还没有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排除B项;抗美援朝的胜利为我国经济发展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但材料没有反映推动了我国工业发展,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抗美援朝的胜利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不能说明影响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排除D项。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抗美援朝的影响。
6.【答案】D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抗美援朝战争,需要考生掌握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英模人物及抗美援朝精神的内涵。
【解答】根据题干中“70多年前”“黄继光……罗盛教”,结合所学知识,黄继光和罗盛教都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1950﹣1953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革命乐观主义、革命忠诚及国际主义精神,锻造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D项正确;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充分展现了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这就是红船精神,排除A项;长征精神是1934﹣1936年红军长征过程中表现出的英勇顽强,无坚不摧,一往无前的精神,排除B项;抗战精神是1931﹣1945年抗日战争期间,中国人民身上不怕牺牲、勇于抗战的爱国精神,排除C项。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抗美援朝战争,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答案】D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抗美援朝精神,需要考生掌握抗美援朝的英模人物及抗美援朝精神的内涵。
【解答】黄继光、邱少云是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战斗英雄,他们体现的共同精神是保家卫国、不怕牺牲,D项正确;“开天辟地、立党为公”是建党精神的内容,排除A项;“自力更生、丰衣足食”是延安精神的内容,排除B项;“实事求是、开拓创新”与题干人物不符,排除C项。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抗美援朝精神,考查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以及调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8.【答案】D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抗美援朝战争相关知识,重点掌握抗美援朝战争的目的、经过以及历史意义。
【解答】根据题干“上甘岭战役不仅从军事上打垮了敌人的攻势,也打出了我军的指挥艺术.战斗作风和团结精神,打出了国威军威。以后有人说过,美国人真正认识中国人,是从上甘岭开始的。”可知,这是秦基伟将军对上甘岭战役的高度评价。结合所学知识,中国人民志愿军取得了上甘岭战役的胜利,创造了现代战争史上的奇迹,D项正确;题干没有说明上甘岭战役的地理位置在朝鲜半岛中部,排除A项;题干没有说明上甘岭战役志愿军全歼了侵朝美军,排除B项;从题干中不能得出在上甘岭战役中我军主要处于进攻地位,排除C项。
故选:D。
【点评】重点掌握抗美援朝战争的目的、经过以及历史意义,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9.【答案】A
【分析】本题考查了抗美援朝。注意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美国发动的侵朝战争严重威胁新中国的国家安全。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朝鲜军民并肩作战,连续发动五次大规模战役,五战五捷。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朝人民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抗美援朝的胜利粉碎了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阴谋,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周边环境,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威望。材料体现了新中国为了正义的事业不畏强敌,A是正确的选项;材料没有体现新中国成立后工业水平迅速提高、新中国团结起亚非国家共同作战、三大改造后新中国国力大大提升,排除BCD。
故选:A。
【点评】解答本题需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抗美援朝,在此基础上,结合分析各个说法,选出正确答案。
10.【答案】C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历史史实与历史叙述的区别,根据材料“历史叙述包括史实与评价”及所学知识分析作答。
【解答】据所学可知,历史史实是指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观叙述,历史评价则是指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观的评判表达。“抗美援朝战争捍卫了新中国安全,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是对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评价,属于历史评价,C项正确;ABD项内容都是对抗美援朝相关史实的客观叙述,属于历史史实,排除ABD项。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历史史实与历史叙述的区别,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二.材料题(共1小题)
11.【答案】(1)1950年10月,应朝鲜党和政府请求,中国党和政府决定入朝作战。毛泽东派遣以彭德怀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战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与朝鲜军民并肩作战。经过艰苦卓绝的战斗,1953年7月,美国不得不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朝军队打败了武装到牙齿的对手,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抵御了帝国主义侵略扩张,捍卫了新中国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和平生活;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
(2)美国干涉朝鲜内政;美国侵犯中国领土主权,威胁中国安全;朝鲜请求中国援助。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抗美援朝,需要考生掌握抗美援朝的背景、起止时间、目的、战争进程及影响等。
【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可以从抗美援朝的起止时间、目的、战争进程及影响等方面进行说明。如:1950年10月,应朝鲜党和政府请求,中国党和政府决定入朝作战。毛泽东派遣以彭德怀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战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与朝鲜军民并肩作战。经过艰苦卓绝的战斗,1953年7月,美国不得不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朝军队打败了武装到牙齿的对手,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抵御了帝国主义侵略扩张,捍卫了新中国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和平生活;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
(2)根据材料“……宣布武装援助南朝鲜。不久,美国令其海军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插足中国的领土台湾,后来更是把战火烧到中朝边境。10月初,应朝鲜劳动党和朝鲜人民民主共和国的请求,中国党和政府决定入朝作战”归纳得出美国干涉朝鲜内政;美国侵犯中国领土主权,威胁中国安全;朝鲜请求中国援助。
故答案为:
(1)1950年10月,应朝鲜党和政府请求,中国党和政府决定入朝作战。毛泽东派遣以彭德怀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战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与朝鲜军民并肩作战。经过艰苦卓绝的战斗,1953年7月,美国不得不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朝军队打败了武装到牙齿的对手,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抵御了帝国主义侵略扩张,捍卫了新中国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和平生活;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
(2)美国干涉朝鲜内政;美国侵犯中国领土主权,威胁中国安全;朝鲜请求中国援助。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抗美援朝,侧重于考查考生阅读和提取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史料实证、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的学科素养。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