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4.3 海气相互作用及其影响
课型 新授 课时 1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海-气相互作用的概念,知道物质交换和能量传输是海-气相互作用的重要途径。 2.阅读图表资料,从整体性视角分析海洋对大气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 3.阅读图表资料,分析海-气相互作用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与区域认知。 4.结合案例,比较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与人地协调观。
学习重点 1.海气相互作用的概念; 2.海洋对大气的作用; 3.大气对海洋的作用; 4.海-气作用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 5.厄尔尼诺和拉尼娜
学习难点 1.海-气作用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 2.厄尔尼诺和拉尼娜
学情分析 海洋的知识在地理必修一学过一些,大气的知识在必修一和选择性必修一学习过,学生有知识基础,而本节组要将两者整合,综合分析两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对学生的思维层次要求较高,所以在学习和讲解时要注意案例的应用,用案例说明其相互关系,领会海-气相互作用的意义,以加深对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地球圈层间的物质能量流动等基本原理的认知。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的形成机制很复杂,但是可以利用板书绘图的形式来讲解其形成机制。这样的形式可以使得学生掌握其形成原因,后再对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引起的气候异常,进而可能导致自然灾害的发生。
核 心 知 识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设计 (含情景设计、问题设计、学生活动设计等内容) 教师个人复备
【导入】阅读教材84页引言图文材料,提问:你知道厄尔尼诺是怎样产生的吗?厄尔尼诺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了什么影响? 引出话题: 实际上,厄尔尼诺是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的结果。你知道海-气是怎样相互作用的吗? 组织同学阅读教材84至91页图文材料,完成以下任务: 1.熟悉并绘制海-气相互作用模式图、北半球海洋热量收支随纬度变化图。 2.文字梳理海-气相互作用、海-气相互作用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 3.理解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成因图,梳理两现象产生的影响。 提问、课件展示同学绘图成果。 学生发言:略。 教师归纳小结,梳理归纳如下: 一、海—气相互作用 1.含义:海洋与大气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海洋与大气之间进行水热交换的形式 注:海洋对大气的作用是热力的,大气对海洋的作用是动力的。 2.海洋对大气的作用 (1)提供热能:通过长波辐射和蒸发潜热 (2)提供水汽:暖流海区和低纬海区的气候相对湿润。 (3)调节气温 (4)缓解温室效应 3.大气对海洋的作用 (1)通过大气运动推动海水运动,影响海水性质。 (2)通过参与海陆间水循环,影响海水性质。 (3)通过降尘向海洋提供营养元素。 4.海—气相互作用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 (1)过程 (2)意义 a.促进水平衡:地球上多年平均降水量等于多年平均蒸发量,总水量基本不变。 b.促进热量平衡:通过大气环流和洋流共同实现高低纬地区间的热量输送。 [思考] 影响海—气水热交换的因素有哪些? 提示:纬度因素、洋流因素。如下图: 二、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 1.厄尔尼诺现象 (1)含义:指赤道东、中太平洋海水温度持续异常增温的情况,大约每隔2~7年发生一次,每次持续1~2年,发生年份称为厄尔尼诺年。 (2)表现 ①赤道东太平洋沿岸地区往往降水增加,发生暴雨、洪涝灾害的概率增大。 ②赤道西太平洋沿岸地区往往降水减少,出现干旱的概率增大。 ③世界许多地区会出现气候异常甚至发生自然灾害。 厄尔尼诺发生于圣诞节前后,表现为赤道逆流增强向南流动,造成秘鲁沿海异常增温,对全球产生很大的影响,具体分析如下表所示: 正常年份厄尔尼诺发生年份形成 图示洋流秘鲁寒流沿秘鲁沿岸向西北流温暖海水沿赤道附近向东流动,迫使秘鲁寒流上涌减弱或停止生物秘鲁寒流造成深层海水上升,带来丰富的饵料,形成渔场该海区水温升高,营养物质减少,浮游生物和鱼类、鸟类大量死亡大气 环流存在对流性环流,赤道附近的太平洋西岸气流上升,东岸气流下沉形成增强型对流,赤道附近的太平洋中部气流上升,西岸气流下沉,东岸气流下沉因水温升高而减弱天气和 气候赤道附近的太平洋西岸降水较多,东岸降水较少,形成荒漠太平洋西岸的澳大利亚以及印度尼西亚等地出现严重旱灾,东岸荒漠地带暴雨成灾
[思考] 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对秘鲁渔民有何影响? 提示:影响秘鲁渔场,渔民的渔获产量降低,渔民的收入减少。 2.拉尼娜现象 (1)含义:指赤道东、中太平洋海水温度异常偏低的情况。 (2)表现 ①赤道东太平洋沿岸地区往往降水减少,发生干旱的概率增大。 ②赤道西太平洋沿岸地区往往降水增多,出现暴雨、洪水的概率增大。 拉尼娜现象正好与厄尔尼诺现象相反,赤道太平洋东西部海水的温差比正常年份要大,也会引起全球气候的异常变化。 拓展: 厄尔尼诺现象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厄尔尼诺现象对我国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热带气旋减少,即在西北太平洋生成和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减少;二是我国北方夏季易出现高温、干旱;三是我国南方易发生低温、洪涝,在厄尔尼诺发生的次年仍发生洪涝灾害,百年来,我国发生的严重洪涝灾害,如1931年、1954年、1998年洪灾都出现在厄尔尼诺发生的次年;四是厄尔尼诺发生后的冬季,我国北方多出现暖冬。 拉尼娜现象对我国产生哪些影响 一般而言,受拉尼娜影响的冬季,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比较频繁,中东部和大部地区气温偏低的概率比较高。 我国易出现冷冬热夏,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个数比常年多,出现“南旱北涝”现象,亚洲高压非常活跃,不断形成冷气团南下影响我国,造成大范围大风、降温天气。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限时训练本节内容2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