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腊八粥》教案和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2《腊八粥》教案和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2-14 14:19:05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2.腊八粥
第1课时
六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精读引领课
活动一:展示任务明目标
活动一:展示确任务,引发阅读兴趣
上节课,我们感受了各地不同的春节习俗,了解了各地过年的风俗。这节课,我们将完成第二个任务:家乡传统美食展。
活动二:整体感知识美食(生字词过关检测)
学习活动提示:
1.同伴互学互查
(1)结合课前预习,借助任务单,互相认读字词,正音正读。
(2)形近字组词。
2.易错字书写指导
腊( ) 熬( ) 肿( ) 缸( )
蜡( ) 螯( ) 仲( ) 卸( )


áo
shì
zhǒng
zhòng
gāng
xiè
试着为下面的生字注音组词。
请同桌两人或者由小组长互相批阅








活动二:整体感知识美食(生字词过关检测)

zhǒng
áo
zhōu
yàn
jiǎo

zāng
腊 月
喝 粥
咽 下
搅 合
肿 胀
熬 粥
甜 腻
脏 水
活动二:整体感知识美食(把握主要内容)
学习提示:梳理思路,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默读,边读边想:课文围绕腊八粥讲了件什么事,重点讲了什么内容?哪部分是详写?哪部分是略写?
(2)选择细腻描写腊八粥的语句,汇报朗读。
等粥
喝粥
学习提示:
1.比较阅读中弄清食材
各地都有煮腊八粥的习俗,北京的腊八粥和湖南湘西的腊八粥食材是否一样呢,从对比中发现了什么?
活动三:详略结合品美食(比较阅读析异同)
这种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杏仁、核桃仁、瓜子、荔枝肉、莲子、花生米、葡萄干、菱角米……)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老舍)
把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仁合拢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沈从文)
都是煮腊八粥,
地域不同,食材不一样。
制作方法是一样的,都是将各种食材放在一起,慢慢熬、煮。
活动三:详略结合品美食(比较阅读析异同)
学习提示:在批注中学“多种方式表现美味”
1.自主学习:食材不同,但对腊八粥的喜爱却是一样的,老舍先生把腊八粥比作“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心里充满了喜爱。沈从文先生是怎么表达喜爱的呢?默读课文,细细感受作者情感,作好批注。
2.小组交流。交流形式:从 词句中,感受到腊八粥的 ,表达了 之情,作者是抓住 、
来写的。
活动三:详略结合品美食(细读文本悟写法)
初学喊爸爸的小孩子,会出门叫洋车了的大孩子,嘴巴上长了许多白胡子的老孩子,提到腊八粥,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出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把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仁合拢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单看它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况是,大碗大碗地装着,大匙大匙朝嘴里塞灌呢!
方式1:抓住感觉、动作写出喜欢
自读:读出喜爱之情。
活动三:详略结合品美食(细读文本悟写法)
这不能不说是奇怪呀,栗子跌进锅里,不久就得粉碎,那是他知道的。他曾见过跌进黄焖(mèn)鸡锅子里的一群栗子,不久就融掉了。饭豆煮得肿胀,那也是往常熬粥时常见的事。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锅巴,正是围了锅边成一圈。总之,一切都成了如他所猜的样子了,但他却没想到今日粥的颜色是深褐。
方式2:运用拟人、比喻等手法写喜爱。
齐读:读出喜爱之情。
活动三:详略结合品美食(细读文本悟写法)
先自主阅读,再小组合作交流:
1.快速浏览课文,看看哪几个自然段写“等粥”,哪几个自然段写“喝粥”。
2.要表现腊八粥的美味,作者却花了大量篇幅写八儿等粥、喝粥的事,为什么这样写?
3.默读“等粥”部分,捕捉八儿语言、动作、神态的语句,用横线画下来,从这些描写中,你想象到了怎样的画面或体会到八儿怎样的心情?
活动三:详略结合品美食(细读文本悟写法)
活动三:详略结合品美食(细读文本悟写法)
分角色朗读人物对话
八 儿
妈 妈
“妈,妈,要到什么时候才……”
“要到夜里!”
迫不及待
急切
活动三:详略结合品美食(细读文本悟写法)
分 粥
①“妈,妈,等一下我要吃三碗!我们只准大哥吃一碗……妈,妈,你吃三碗我也吃三碗……”
②“要不然我吃三碗半,你就吃两碗半……”
活动三:详略结合品美食(细读文本悟写法)
语言描写
讨价还价、得寸进尺,
体会到八儿的天真可爱、贪心不足和他对粥的喜爱。
锅中的一切,对八儿来说,只能猜想:栗子已稀烂到认不清楚了吧,饭豆会煮得浑身肿胀了吧,花生仁吃来总该是面面的了!枣子必大了三四倍——要是真的干红枣也有那么大,那就妙极了!糖若放多了,它会起锅巴……“妈,妈,你抱我起来看看吧!”于是妈妈就如八儿所求的把他抱了起来。
活动三:详略结合品美食(细读文本悟写法)
概括了腊八粥带给八儿的美好体验。
猜 粥
糖:放多了,会起锅巴。
栗子:稀烂到认不清楚。
饭豆:煮得浑身肿胀。
花生仁:已是面面的了。
枣子:必大了三四倍。




活动三:详略结合品美食(细读文本悟写法)
活动三:详略结合品美食(梳理方法)
等粥
喝粥
感觉、动作中透出喜爱
心理描写中表达喜爱
写馋样神态衬托喜爱
运用比喻、拟人写喜爱


侧面描写
尝试概括梳理本文写作方法。
作者笔下的腊八粥让人垂涎欲滴。再读读第1自然段,照样子写一种你最喜爱的食物。
课后作业(共12张PPT)
2.腊八粥
第2课时
六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精读引领课
拓展阅读,品味传统美食
学习提示:回顾课文《腊八粥》的学习方法,阅读丛书中的《鱼香飘飘》和《端午的鸭蛋》,思考并梳理两篇文章各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哪些部分是详写,哪些部分是略写,用心体会详略得当写法的好处。
活动一:迁移应用赏美食
阅读篇目 详写 略写 情感
《鱼香飘飘》
《端午的鸭蛋》
拓展阅读,品味传统美食
合作交流:结合表格内容,交流分享,完善自己的表格内容。
活动一:迁移应用赏美食
阅读篇目 详写 略写 情感
《鱼香飘飘》 捕鱼、吃鱼(制作鱼肉美食) 晒鱼
《端午的鸭蛋》 贴符、放黄烟子、吃“十二红”、挂“鸭蛋络子” 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喝雄黄酒
朗读关键词句,感悟文中情感
冬日里的鱼味之妙,说也说不完,其美味暗藏了故土亲人间的温暖深情,尝到它,犹如邂逅如花一般的幸福,注定要盛开在舌尖,扎根在心里,令人无法忘怀。
——《鱼香飘飘》
活动一:迁移应用赏美食
上海的卖腌腊的店铺里也卖咸鸭蛋,必用纸条特别标明:“高邮咸蛋”。
然而它是孩子心爱的饰物。……孩子一高兴,就把络子里的鸭蛋掏出来,吃了。
——《端午的鸭蛋》
朗读关键词句,感悟文中情感
合作交流:结合表格内容,交流分享,完善自己的表格内容。
活动一:迁移应用赏美食
阅读篇目 详写 略写 情感
《鱼香飘飘》 捕鱼、吃鱼(制作鱼肉美食) 晒鱼 故土亲人间的温暖深情,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端午的鸭蛋》 贴符、放黄烟子、吃“十二红”、挂“鸭蛋络子” 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喝雄黄酒 儿时家乡过端午节的快乐和心中那份浓浓的乡情
回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学习描写一种美食的方法。
学习要求:
1.默读课文,总结写法。
2.同伴互学,分享写法。
活动二:迁移应用写美食(读文本,悟写法)
活动二:迁移应用写美食(读文本,悟写法)
初学喊爸爸的小孩子,会出门叫洋车了的大孩子,嘴巴上长了许多白胡子的老孩子,提到腊八粥,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出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把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仁合拢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单看它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况是,大碗大碗地装着,大匙大匙朝嘴里塞灌呢!
所有人爱吃
食材丰富
样子诱人
好吃的表现
请结合内容说说这一段的写法。
活动二:迁移应用写美食(读文本,悟写法)
总结概括写法
先写所有的人都爱吃腊八粥
再写腊八粥的食材及样子
最后写腊八粥怎么好吃
表达喜爱之情
回顾“读中学写”习得的方法:
介绍美食,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介绍;也可以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直接描写美食的色香味,让美食更具诱惑力;还可以写写我们的馋样儿,从侧面烘托美食的美味,完成“传统美食我来写”的作业。
活动三:迁移应用写家乡美食
活动三:迁移应用写家乡美食
学习提示:
运用梳理的写作方法,修改课前写的家乡的传统美食小练笔,对比修改后在全班展示。
活动四:家乡传统美食展
合作学习提示:
1.在“家乡美食展”上,小组成员依次分享,全员参与。采用解说、分享、表演、视频等形式畅谈,推荐一个最优秀的展示。
2.对标评价,评选“家乡美食代言人”。
评价维度 评价标准 评价星级 自 评 互评 师评
创意表达内容 详略得当,突出重点
过程性交流与探讨 汇报分享形式新颖,吸引人, 积极主动参与、分享。
语言表达能力 运用排比句式、语言流畅。
侧面烘托,写出喜爱。
最优展示榜单
活动四:家乡传统美食展
食材、样子、颜色、味道
人们吃美食的样子
描写语言特色
“馋”美食的表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 腊八粥
一、教学目标
1.会写“腊、粥”等13个字,会写“腊八粥、感觉”等18个词语。
2.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能分清详略并体会详略安排的效果。
3.能找出细腻描写腊八粥的句子,与同学交流感受。
4.能仿照课文第1自然段,写一种自己喜爱的食物,写出其特点及对它的喜爱之情。
二、拓展资源
丛书:《鱼香飘飘》《端午的鸭蛋》
三、课型与课时建议
精读引领课 课时建议: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展示确任务,引发阅读兴趣
上节课,我们感受了各地不同的春节习俗,了解了各地过年的风俗。这节课,我们将完成第二个任务:家乡传统美食展。
在我们班将要举行的“家乡传统美食展”上,作为家乡美食代言人,请你来分享自己喜爱的家乡美食,争做“超级美食小达人”。
学习提示:
1.图文结合、视频展示等方式,推广家乡美食,让别人喜欢。
2.可运用排比、比喻等手法,充分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
活动二:整体感知识美食(生字词过关检测)
学习活动提示:
1.同伴互学互查
(1)结合课前预习,借助任务单,互相认读字词,正音正读。
(2)形近字组词。
腊( là ) 熬( áo ) 肿( zhòng ) 缸( gāng )
蜡( là ) 螯( shì ) 仲( zhǒng ) 卸( xiè )
2.易错字书写指导
3.试着为下面的生字注音组词。
活动二:整体感知识美食(把握主要内容)
学习提示:梳理思路,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默读,边读边想:课文围绕腊八粥讲了件什么事,重点讲了什么内容?哪部分是详写?哪部分是略写?
——详写:等粥,略写:喝粥
(2)选择细腻描写腊八粥的语句,汇报朗读。
活动三:详略结合品美食(比较阅读析异同)
学习提示:
比较阅读中弄清食材
各地都有煮腊八粥的习俗,北京的腊八粥和湖南湘西的腊八粥食材是否一样呢,从对比中发现了什么?
活动三:详略结合品美食(细读文本悟写法)
一、学习提示:在批注中学“多种方式表现美味”
1.自主学习:食材不同,但对腊八粥的喜爱却是一样的,老舍先生把腊八粥比作“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心里充满了喜爱。沈从文先生是怎么表达喜爱的呢?默读课文,细细感受作者情感,作好批注。
2.小组交流。交流形式:从 词句中,感受到腊八粥的 ,表达了 之情,作者是抓住 、 来写的。
——方式1:抓住感觉、动作写出人人都喜欢腊八粥,可见粥的美味。自读:读出喜爱之情。
——方式2:运用拟人、比喻等手法写喜爱。细腻的描述中藏着作者的喜爱,表现了腊八粥的美味。齐读:读出喜爱之情。
二、先自主阅读,再小组合作交流:
1.快速浏览课文,看看哪几个自然段写“等粥”,哪几个自然段写“喝粥”。
2.要表现腊八粥的美味,作者却花了大量篇幅写八儿等粥、喝粥的事,为什么这样写?
3.默读“等粥”部分,捕捉八儿语言、动作、神态的语句,用横线画下来,从这些描写中,你想象到了怎样的画面或体会到八儿怎样的心情?
——我能想象他“喜得快要发疯”的样子,举着双手跑进跑出,头发都给弄乱了。
——我从动作“进进出出灶房”体会到八儿非常急切地想吃到粥,因为我特别着急做什么时也会这样。
——我从语言“妈,妈,要到什么时候才……”“那我饿了”“要哭的样子”,体会到八儿喝不到粥急切的心情。
——从八儿要哭的样子体会到:无奈,只能苦苦等待。
三、分角色朗读人物对话
——此时此刻,八儿的心情既兴奋、好奇、急切又无奈。表现出了八儿对腊八粥的喜爱之情。
①“妈,妈,等一下我要吃三碗!我们只准大哥吃一碗……妈,妈,你吃三碗我也吃三碗……”
②“要不然我吃三碗半,你就吃两碗半……”
——以上是对“分粥”的描写,属于语言描写,分粥时讨价还价、得寸进尺,从这小心思体会到八儿的天真可爱、贪心不足和他对粥的喜爱。(相机指导朗读第9~11自然段)
——概括了腊八粥带给八儿的美好体验。
四、品读描写锅里食材状态的语句。
——这里是关于“猜粥”的描写,写出了八儿的美妙想象。
活动三:详略结合品美食(梳理方法)
尝试概括梳理本文写作方法。
——八儿等粥的心情起起伏伏,不断变化,从盼的迫不及待到想的苦苦等待,到美妙的猜想,又接着看了以后的惊异不已,每处描写都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嘴馋、迫不及待想吃腊八粥的孩子形象,可见腊八粥对一个孩子的诱惑有多大,从侧面烘托了腊八粥的美味。
总之,要想表达对某一种美味的喜爱,我们应该抓住感觉、动作写喜爱之情;通过心理描写表达喜爱之情;描写馋样儿,烘托喜爱之情;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写喜爱之情;这样写出来的美味才能让人垂涎欲滴。下一节课,我们将继续品味传统美食,并介绍自己家乡的美食。
布置作业:
作者笔下的腊八粥让人垂涎欲滴。再读读第1自然段,照样子写一种你最喜爱的食物。
第二课时
活动一:迁移应用赏美食
一、拓展阅读,品味传统美食
1.学习提示:回顾课文《腊八粥》的学习方法,阅读丛书中的《鱼香飘飘》和《端午的鸭蛋》,思考并梳理两篇文章各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哪些部分是详写,哪些部分是略写,用心体会详略得当写法的好处。
2.合作交流:结合表格内容,交流分享,完善自己的表格内容。
3.朗读关键词句,感悟文中情感。
活动二:迁移应用写美食(读文本,悟写法)
一、回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学习描写一种美食的方法。
学习要求:
1.默读课文,总结写法。
2.同伴互学,分享写法(请结合内容说说这一段的写法。)
——所有人爱吃;食材丰富,样子诱人;好吃的表现
3.总结概括写法:
活动三:迁移应用写家乡美食
回顾“读中学写”习得的方法:
介绍美食,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介绍;也可以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直接描写美食的色香味,让美食更具诱惑力;还可以写写我们的馋样儿,从侧面烘托美食的美味,完成“传统美食我来写”的作业。
活动四:家乡传统美食展
评价维度 评价标准 评价星级
自 评 互评 师评
创意表达内容 详略得当,突出重点
过程性交流与探讨 汇报分享形式新颖,吸引人, 积极主动参与、分享。
语言表达能力 运用排比句式、语言流畅。
侧面烘托,写出喜爱。
二、最优展示榜单
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同学习了《腊八粥》这一课,课文里,那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承载着太多情感与民俗韵味。作者沈从文先生用细腻笔触,把八儿盼粥、等粥、喝粥的过程写得妙趣横生,从八儿的视角出发,我们看到了孩子对腊八粥的极度渴望,那望眼欲穿、馋涎欲滴的模样跃然纸上,让我们深切感受到童真童趣。下节课,我们将来到本单元第三站——传统节日诗词大比拼,一起去感受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