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新版教材】花城版音乐六年级下册第4课《马刀舞曲》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新版教材】花城版音乐六年级下册第4课《马刀舞曲》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74.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花城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5-02-17 14:11: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堂教学设计
【课型】
欣赏课型
【教学内容】
花城版六年级下册第4课《舞蹈音乐天地》第2课时《马刀舞曲》
【教材分析】
《马刀舞曲》是花城版六年级下册第4课《舞蹈音乐天地》第1课时欣赏课。 《马刀舞曲》由前苏联作曲家阿拉姆·伊里奇·哈恰图良作曲。该曲为芭蕾舞剧《加雅涅》中的第三幕第二场群舞音乐,作于1939年,首演于1942年,是描写库尔德族出征前的一种战斗舞曲。采用了带再现的三段体结构,节奏强烈,迅疾奔放,表现了库尔德人剽悍粗犷的性格。乐曲以急板奏出热情、活泼的主要主题,旋律富有特色,节奏明快,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清晰的三段体结构,引子、主题、对比中间部及再现部,易于学生理解和把握。
【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音乐基础逐步提升,对音乐有一定感知力和表现力。多数学生能准确把握节奏、旋律,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有所增强。在演唱方面,能较好地把握歌曲情感,部分学生展现出较高的演唱水平。课堂上积极参与音乐活动,但也存在个体差异。部分学生乐感强,对音乐的兴趣浓厚,能主动学习;有的学生在节奏把握、音准等方面存在困难,学习积极性不高。此外,随着年龄增长,学生对音乐的审美逐渐多元,对音乐风格的偏好也各有不同 。
【教学目标】
以2022年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新颁布的课程目标为依据,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注重体现课程性质,重点反映课程理念,我们确立本节课的目标:
(一)审美感知
感受《马刀舞曲》激昂、豪迈的情感,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水平。
(二)艺术表现
了解《马刀舞曲》的背景知识,包括作曲家、创作背景及乐曲特点。
(三)创意实践
能用肢体语言和乐器简单等多种形式表现音乐
(四)文化理解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能从旋律、节奏等方面分析乐曲。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了解《马刀舞曲》的背景知识和情感表达。
(二)教学难点
从旋律、节奏等方面分析乐曲,理解其激昂、豪迈的情感内涵。
【教学准备】
多媒体、钢琴
【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入
教师: 同学们,你们了解哪些中国的舞剧?(展示黄河图片)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中国有《白毛女》、《红色娘子军》等舞剧,什么是舞剧呢?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舞剧是舞台剧的一种,是以舞蹈作为主要表达手段的舞台艺术。舞剧由若干要素组成,其中最主要的是人物、事件、矛盾冲突。舞剧作为舞蹈、戏剧、音乐相结合的表演形式,在我国历史上源远流长。
今天我们走进苏联,欣赏的作品《马刀舞曲》(书写板书《马刀舞曲》)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提问,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后续引出主题奠定基础】
二、师生互动,感受音乐
(一)初步聆听,感受情绪
教师:首先我们聆听音乐,判断该作品的情绪是怎样的?你想到了什么画面?
预设:聆听音乐并回答问题
教师:乐曲节奏强烈,迅疾奔放,表现了库尔德人剽悍粗犷的性格。下面我们了解一下该作品背景:《马刀舞曲》由前苏联作曲家阿拉姆·伊里奇·哈恰图良作曲。该曲为芭蕾舞剧《加雅涅》中的第三幕第二场群舞音乐,作于1939年,首演于1942年,是描写库尔德族出征前的一种战斗舞曲。
再次聆听,说说该作品由几部分组成?(播放音乐)
预设:聆听音乐并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提问,充分发挥学生对作品情绪、速度等音乐要素的初步认知和感受,为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掌握学生学情,在学生的认知基础上开展音乐活动奠定基础。】
教师:采用了带再现的三段体结构,乐曲以急板奏出热情、活泼的主要主题,旋律富有特色,节奏明快,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清晰的三段体结构,引子、主题、对比中间部及再现部。
下面我们聆听引子部分,给你的感受是怎样的?(播放音乐)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乐曲开始是一个短小的引子,由手风琴用极板速度奏出节奏强烈的四小节引子形成炙热的舞曲气氛。下面我们先来听一听A主题的情绪和速度是怎样的?(播放音乐)
预设:聆听音乐回答问题
教师:这段旋律的情绪是乐曲情绪紧张激烈的情绪,下面请同学们用“啦”来跟琴哼唱旋律
预设:哼唱
教师:同学们表现的很棒,下面请同学们再次聆听部分判断A主题在第一部分反复出现了几次?第二次出现有什么不同?(播放音乐)
预设:聆听音乐并回答问题
教师:A主题在第一部分共出现了两次。第二次出现了以后音区变高了。情绪更加热烈了。下面我们聆听B主题,判断B主题表现了怎样的场景?(播放音乐)
预设:聆听音乐并回答问题
教师:通过聆听B主题在情绪和速度上和A主题有什么不同?(播放音乐)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通过聆听,我们知道b主题速度变为快板儿,情绪变得柔和而抒情。下面我们利用乐器用节奏型:xxx|xxx|xxx|为这段旋律伴奏。
预设:乐器伴奏
教师:下面我们聆听最后一个乐段,聆听音乐判断,这段音乐和前面哪段音乐相同?(播放音乐)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乐曲的C部分再现了A部分的音乐。乐曲充分发挥了管弦乐队中各乐器组不同的音色。将全班同学分成三组,分别代表弦乐组、木管组和铜管组。当音乐进行到相应乐器组时,本组同学立即站起来,模仿乐器演奏的姿势。
预设:表现音乐
【设计意图: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表达的情感和意境,培养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三、精彩演绎,自由发挥
教师:下面我们上台边演唱边利用声势动作和乐器为乐曲伴奏
预设:表现音乐
【设计意图:通过上台表演,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让同学们体会舞台的乐趣,让同学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让歌声、语言、动作充分融入到歌曲当中,让音乐教学面对全体学生,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教学当中来。】
四、拓展思路,开阔视野
教师:下面我们欣赏一段视频(播放视频)
预设:欣赏视频
教师:欣赏完视频你们有什么想法
预设:讨论回答
【设计意图: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能从旋律、节奏等方面分析乐曲。】
五、结语
教师引导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教师总结。
六、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深入探讨了《马刀舞曲》这首经典作品,了解了其背后的文
化背景和作曲家哈恰图良的创作风格。通过分析乐曲的旋律、节奏和情感表达,我们感受到了其激昂、豪迈的独特魅力。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不仅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还提高了音乐欣赏能力。此次课题学习不仅丰富了我们的音乐知识,更让我们对民族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热爱。希望同学们能继续关注和欣赏更多优秀的音乐作品。
七、课堂达标
1.《马刀舞曲》是由 (国家)作曲家 作曲。
2.《马刀舞曲》选自于舞剧 。
答案:1.前苏联 阿拉姆·伊里奇·哈恰图良作曲
2.《加雅涅》
【板书设计】
《马刀舞曲》
A+B+A'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