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第九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八年级历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将正确选项填入答题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某历史学习小组围绕西藏和平解放、土地改革、抗美援朝进行研究性学习。该小组研究的主题应是( )
A.彻底实现国家独立????????????????????????????????B.巩固新生政权
C.进行社会主义改造????????????????????????????????D.探索社会主义道路
2.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事件是( )
A.中国共产党成立????????????????????????????????????B.三大战役胜利
C.开国大典????????????????????????????????????????????????D.三大改造完成
3.周恩来总理曾说过“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五四运动是爱国运动????????????????????????????B.五四运动到开国大典
C.五四运动是民主革命????????????????????????????D.五四运动向现代转折
4.新中国成立后头三年发生的标志性事件不包括( )
A.第一届政协会议召开????????????????????????????B.西藏和平解放
C.抗美援朝战争????????????????????????????????????????D.土地改革运动
5.时下人们爱用“最美”一词赞美在危难关头舍己救人的英雄人物,如“最美教师”、“最美乡村医生” ……在20世纪50年代人民用“最可爱的人”来赞美抗美援朝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被誉为“最可爱的人”的英雄人物有( )
①邱少云 ②焦裕禄 ③雷锋 ④黄继光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6.新中国改变工业落后面貌,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标志性事件是( )
A.新中国成立????????????????????????????????????????????B.“一五计划”的完成
C.土地改革的完成????????????????????????????????????D.三大改造的完成
7.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有利于推动国家的经济建设。“一五”计划期间,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主要表现在( )
A.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B.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8.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的标志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B.“一五”计划的完成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D.开国大典
9.下图反映的是新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出现图中B点到C点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建设没有计划性????????????????????????????
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D.“文化大革命”扩展到经济领域
10.被誉为“两弹元勋”的人物是( )
A.黄继光????????????????B.王进喜?????????????????C.邓稼先????????????????D.焦裕禄
11. 2016年春节期间,小明在老家听一位老大爷讲述60年前(1956年)的历史,并整理记录了以下内容,其中老人讲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全国开始了“大炼钢铁”运动????????????B.政府很重视重工业建设
C.国家正在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D.当时很多地方都在进行三大改造
12.党的历史上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发生在( )
A.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B.“一五”计划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3.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
A.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
B.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C.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基本路线
D.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导思想
14.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开端的是( )
A.中共八大的召开????????????????????????????????????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D.中共十五大召开
15.下图是1998年为了纪念一次转折性会议召开20周年而发行的纪念章,这次会议是( )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中共八大
C.十一届三中全会????????????????????????????????????D.中共十二大
16.经济特区是对外开放的窗口。在第一批经济特区设立后,1988年,我国又增设的经济特区是( )
A.深圳????????????????????B.汕头?????????????????????C.厦门????????????????????D.海南
17.1979年,凤阳一段花鼓词中唱道:“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包地包产后,家家生活大变样。”凤阳地区“家家生活大变样”的原因是( )
A.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创办乡镇企业????????????????????????????????????????D.改革国有企业
18.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渐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三角洲—内地
C.沿海经济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D.经济三角洲—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19.胡锦涛曾引用诗句“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鼓励和祝福深圳人民。1992年为深圳“扶摇直上”再添动力的是( )
A.一五计划的执行????????????????????????????????????B.大跃进运动的发动
C.经济特区的建立????????????????????????????????????D.南方讲话的发表
20.某校八年级同学收集了一些图片资料,在“学习园地”展出新中国“一五计划”成果。他们找到的下列四幅图片中哪一张图片不适合展出( )
二、组合列举(每空2分,共8分)
21.民主与法制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通过的《 》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2)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
(3)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 》,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4)1982年颁布的 ,是新时期一部比较完善的宪法。
三.改错题(每小题2分,共8分)
22.独立梦、工业梦、强军梦、统一梦…“中国梦”凝聚着各方共识,砥砺国人前行。请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在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社会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伟大胜利。
改正:
【 】(2) 十一届三中全会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改正:
【 】(3)改革开放后,厦门成为“中国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
改正:
【 】(4)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出,集中主要力量发展轻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改正:
四、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含2小题,第23题13分,第24题10分,共23分)
23.某校八年级(3)班的同学在一节历史课上以“改革开放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为主题进行探究活动:回顾历史,总结成就,展望未来。下面是他们收集的材料和提出的问题。请你也参与活动。
材料一: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的崛起座座城。
材料二: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材料三: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上高度评价了35年来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和伟大成就。会议认为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伟大革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
(1)材料一中的“老人”是谁?(2分)他当时在广东划的“圈”分别是哪几个? (3分)
(2)材料二的“旗帜”是指什么?(2分)材料二中当家作主站起来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2分)
(3)材料三中改革开放这一伟大决策是在哪次会议上提出的?(2分)这次会议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什么新时期?(2分)
24、建国后,中国共产党肩负民族复兴重任,领导全国人民进行艰难探索,成功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2年中、印、美人均钢和电的产量对照表
国家
项目
中国
印度
美国
钢产量(千克)
2.37
4
538.3
发电量(千瓦时)
2.76
10.9
2949
材料二 建国后至20世纪末,我国粮食人均产量变化图
材料三 1978-2010年中国国民经济部分年份简表
1978年
1992年
2002年
2010年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3624
20370
102398
421368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支配收入(元)
343.4
1826
7073
28762
(1)依据材料一,分析建国初期我国的工业状况(2分)
(2)依据材料二,导致我国1957-1962年粮食人均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3)材料三中,1978年-2010年中国经济较快增长,尤其是1992年后的迅猛增长,当归功于1978年和1992年中共两次重大会议精神的贯彻,这两次会议分别做出了什么重大决策?(4分)
(4)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2分)
五 综合分析题(21分)
25.某校准备开展以“宣传新中国建设成果”为主题的活动,同学们搜集了下列资料。请你参与,根据要求,解决问题。
【人物篇】
下面图中的历史人物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感动中国的英雄楷模,请你分别写出二位人物的姓名,并用一句话概括他们的事迹。(4分)
(1)图一: 被誉为:
(2)图二: 被誉为:
【探索篇】
下面四幅图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农村的变化。
(3)根据图片信息回答: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农村各开展了哪些重要运动?(4分)党在不同时期实行不同的农村政策最根本的出发点是什么?(2分)
(4)图三农村政策的变化对农业生产严重破坏,对此,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政策的改革对农业生产影响? (4分)
【成就篇】
实现工业化是全国人民追求的目标。为此,党在不同时期领导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5)图一、图二是第一个五年计划实行后实现的建设成就。这一计划是哪一年开始执行的?(2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有何历史意义?(2分)
【感悟篇】
从主题活动中我们可以看出建国头二十年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众多成就,许多工业从无到有。
请回答:
(6)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你从中得到怎样的认识?(3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将正确选项填入答题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C
B
A
D
B
D
C
C
C
A
C
D
B
C
D
B
A
D
D
二、组合列举(每空2分,共8分。)
21.(1)《共同纲领》(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4)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三.改错题(每小题2分,共8分)
22. 【×】(1)将“社会主义革命”改为“新民主主义革命”
【√】(2)
【×】(3)将“厦门”改为“深圳”
【×】(4)将“轻工业”改为“重工业”
四、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含2小题,第23题13分,第24题10分,共23分)
23 (1)邓小平(2分)深圳、珠海、汕头(每个1分,共3分)
(2)邓小平理论(2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2分)
(3)十一届三中全会(2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2分)
24、 (1)我国的工业水平较低,工业基础薄弱(2分)
(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2分)
(3)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分)
(4)本小题答案不具唯一性,或从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角度,或从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角度,答对一点即可得分,要求观点正确,合理合据(2分)
五 综合分析题(21分)
(1)图一:邱少云(1分) 宁可牺牲自己也不暴露队伍的伟大战士(或“最可爱的人”)(1分)
(2)图二:王进喜(1分) 用自己身体搅拌水泥的铁人(“铁人”)(1分)
(3)①土地改革(1分)社会主义改造(1分)
人民公社化运动(1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分)
②发展农村生产力,维护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2分)(意思相近即可)
(4)极大的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4分)
(5)1953年(2分)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2分)
(6)(任选一点得3分)
①改革要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②要有利于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③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④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落实科学发展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