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出生了》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在学习本单元的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对多种多样的动物进行了初步的观察和研究,初步了解了一些动物的生活习性,但对系统地观察动物的生活习性还缺乏相应的技能和持之以恒的耐心。虽然有的学生养过蚕,有一些养蚕的经验,但是还缺乏科学的饲养知识以及在饲养过程中进行思考的意识。本单元通过养蚕这个充满趣味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既能获得一些养小动物的技能,又能对蚕进行系统的观察和思考,了解蚕从生到死的过程。这也是一个训练学生有目的地、系统地、持之以恒地进行某项科学研究活动的过程。此外,养蚕也是一次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价值观教育的良好机会。通过养护可爱的小生命,能够增强学生对生命的关爱和责任感;通过合作完成探究任务,能够培养学生乐于合作与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通过解决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能够培养学生的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创造和创新能力。
本课在观察蚕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尝试孵化蚕卵,然后观察蚕卵的变化过程,并观察蚁蚕的特点,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学生有目的的,有顺序,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以及表达与交流能力。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
能用感官和放大镜、直尺等工具观察蚕卵和蚁蚕,并对
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描述。
了解蚕卵孵化需要的条件,能正确孵化蚕卵。
科学思维:
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学生有目的的,有顺序,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
以及表达与交流能力。
科学探究:
了解写养蚕日记的方法,能用自己的办法记录观察、调查、测量的
现象或数据,以及产生的问题或想法。
责任态度:
对养蚕中的科学实践活动表现出较强的探究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蚕卵孵化需要的条件,能正确孵化蚕卵。
〖教学难点〗
了解写养蚕日记的方法,能用自己的办法记录观察、调查、测量的
现象或数据,以及产生的问题或想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通过观看丝绸制作的视频创设情景,引出蚕和养蚕
讲述新课:
一、观察蚕卵
导入:蚕通过蚕卵的孵化产生下一代。蚕卵是什么样的?
1、观察准备
蚕卵、放大镜、直尺、有颜色的卡纸、铅笔。
2、观察方法
(1)把蚕卵放在有颜色的卡纸上,便于观察。
(2)看看蚕卵的样子。
(3)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蚕卵的形态、大小、颜色。
(4)用直尺测量蚕卵直径。
3、计算方法
一粒蚕卵有多大?我们怎样测量和描述它的大小?
明确:
先测量排成一行的几粒蚕卵的长度,再除以粒数,就得出一粒蚕卵的长度。
4、观察记录
5、观察结果
蚕卵呈扁平的椭圆形,中间略有凹陷,淡灰色或紫黑色,长约1.3毫米,宽约1毫米,厚度仅为0.5毫米,很像芝麻粒,蚕卵是蚕生命的开始。快孵出的蚕卵会变大,变白,卵壳接近透明,已能够看清蚕宝宝蜷曲在里面的样子。
二、孵化蚕卵
1、孵化工具
喷水壶、硬纸板、孵化盒。
2、孵化方法
在蚕卵上喷洒少量水后放到孵化盒里,再把孵化盒放到25 ℃左右的通风环境中。
注意不要把蚕卵直接放在孵化盒里喷水,容易造成积水。
3、孵化观察
每天观察并记录蚕卵的变化,我们有什么发现?
注意接触蚕卵和蚕之后要把手洗干净。
三、观察蚁蚕
1、观察准备
毛笔、羽毛、养蚕盒、桑叶、放大镜。
2、怎么观察?
刚出壳的蚕很弱小,如果想要挪一下地方,应该用毛笔或羽毛帮助它。
用羽毛或毛笔将刚孵出的蚁蚕扫到养蚕盒里,观察蚁蚕的样子。
可借助放大镜把刚出壳的蚁蚕扫到硬纸板上,然后扫到铺好桑叶的养
蚕盒里,记录蚁蚕的样子。
注意桑叶要新鲜干净!
3、蚁蚕观察记录
蚕从蚕卵中孵化出来时,身体的颜色是褐色或赤褐色的,极细小,且多细毛,样子有点像蚂蚁,所以叫蚁蚕。蚁蚕长约2毫米,体宽约0.5毫米,它从卵壳中爬出来后,经过2~3小时就会进食桑叶。
四、作业布置
蚕出生后,持续观察它们的生长变化,将观察到的现象和有趣的
发现记录下来。
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能用感官和放大镜、直尺等工具观察蚕卵和蚁蚕,并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描述。了解蚕卵孵化需要的条件,能正确孵化蚕卵。了解写养蚕日记的方法,能用自己的办法记录观察、调查、测量的现象或数据,以及产生的问题或想法。(共20张PPT)
蚕 出 生 了
人教鄂教版四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养蚕》
导入新课
这些柔软的丝绸是用什么做出来的?
导入新课
蚕丝是怎么一步步变成丝绸的?
新知讲解
我们的祖先在很早以前就开始种桑、养蚕、缫丝、织绸了。2000多年前,西汉的张骞开辟了通往西域的交通要道后,逐步形成了一条沟通东西方的商贸通道,其中,丝绸是中外贸易最重要的商品。这条商贸通道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
新知讲解
养蚕不仅是一项生产劳动,还是一项有趣的科学活动。通过养蚕,可以观察蚕一生的生长变化,从中发现很多科学奥秘。
实验探究
幼蚕白白胖胖的,不停地吃着桑叶。蚕是怎样出生的?
一、观察蚕卵
观察一下
蚕通过蚕卵的孵化
产生下一代。同学们
观察一下蚕卵是什么
样的?
观察一下
观察蚕
观察方法
(1)把蚕卵放在有颜色的卡纸上,便于观察。
(2)看看蚕卵的样子。
(3)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蚕卵的形态、
大小,颜色 。
(4)用直尺测量蚕卵直径。
测一测
先测量排成一行的
几粒蚕卵的长度,再
除以粒数就得出蚕卵的
长度了!
观察记录
观察结果
蚕卵呈扁平的椭圆形,中间略有凹陷,淡灰色或紫黑色,长约1.3毫米,宽约1毫米,厚度仅为0.5毫米,很像芝麻粒,蚕卵是蚕生命的开始。快孵出的蚕卵会变大,变白,卵壳接近透明,已能够看清蚕宝宝蜷曲在里面的样子。
新知讲解
二、孵化蚕卵
孵化工具:喷水壶、硬纸板、孵化盒
孵化方法
卵上喷洒少量水
放到孵化盒里
孵化盒放到25 ℃左右
的通风环境中
刚出壳的蚕很弱小,
如果想要挪一下地方
应该用毛笔或羽毛帮助它!
用羽毛或毛笔将刚孵出的蚁蚕扫到养蚕盒里,观察蚁蚕的样子
蚁蚕观察记录
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能用感官和放大镜、直尺等工具观察蚕卵和蚁蚕,并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描述。了解蚕卵孵化需要的条件,能正确孵化蚕卵。了解写养蚕日记的方法,能用自己的办法记录观察、调查、测量的现象或数据,以及产生的问题或想法。
布置作业
蚕出生后,持续观察它们的生长变化,将观察到的现象和有趣的发现记录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