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英语学科
Unit 2 Travelling around the world 课时教学设计
本单元第5课时 Focusing on culture, Cross-curricular & Project 课型 阅读拓展和跨学科项目课
语篇研读
What---语篇主题和主要内容 文本围绕国家公园展开,介绍了中国的大熊猫国家公园和美国的黄石国家公园。包括公园的基本信息,如面积、地理位置等;公园内的自然景观和野生动物,如大熊猫国家公园的大熊猫、金丝猴、豹等;黄石国家公园的火山温泉、熊、狼等;还提及了在公园内可以进行的活动,如观赏野生动物、徒步、划船、骑马等。此外,跨学科链接部分介绍了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独特山峰的形成过程,涉及大自然力量使沙子变成石头、陆地上升等知识。 Why---语篇传递的主题意义 通过介绍不同国家的国家公园,让学生了解世界各地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增强学生对自然保护的意识,同时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跨学科内容则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科学知识与英语学科的联系。 How---文体结构、语言特点及功能 先以提问 “是什么使一个旅游目的地受欢迎?” 引入国家公园这一主题,接着分别从基本信息、景观和活动等方面介绍两个国家公园,层次清晰。跨学科链接部分通过讲述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山峰形成的故事,将地球科学知识与英语阅读相结合,丰富了文本内容。
学情分析
【已知】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英语基础词汇和简单句式,对旅游相关话题有一定的认知,可能了解一些常见的动物和自然景观的英文表达。 【未知】对于国家公园这种特定旅游目的地的详细英文介绍,以及一些专业词汇如 “national park” “protected area of nature” “endangered” 等可能比较陌生。对于跨学科知识中涉及的地质变化过程的英文表述和理解可能存在困难。 【能知】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学生能够理解文本中关于国家公园的介绍,掌握相关重点词汇和句式,通过阅读和思考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并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将自然科学知识与英语学习相结合。
核心素养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 语言能力:能够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式描述国家公园的特点、景观和活动,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准确获取文本中的关键信息,并且能够用英语进行简单的讨论和交流。 学习能力: 学会运用阅读技巧,如扫读、精读等获取信息,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讨论等方式拓展知识,提高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思维品质: 通过对比不同国家公园的差异,培养学生的比较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在思考跨学科问题时,如张家界山峰的形成,锻炼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 文化意识: 了解不同国家的自然文化遗产,增强对自然环境保护的意识,拓宽国际视野,培养跨文化意识和尊重不同文化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重点词汇和短语,如 “national park” “a protected area of nature” “set up” “such as” “endangered” “in the wild” 等,以及核心句式。 理解文本中关于中国大熊猫国家公园和美国黄石国家公园的介绍,包括基本信息、景观和活动等内容。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国家公园进行简单的描述和讨论。 教学难点: 1. 理解和运用一些专业词汇和复杂句式来描述国家公园的特征和生态环境。 2. 理解跨学科内容中关于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山峰形成过程的英文表述和科学原理。
教学方法
英语教学活动观,情境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
教学工具
PPT课件,多功能白板,教案
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学习活动 效果评价
学习理解: 激发学生对国家公园主题的兴趣,引入本节课话题。激活学生背景知识,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预测,为阅读做准备。 任务一: Lead in Watch and answer. 教师播放国家公园纪录片片段,涵盖多样的自然景观与野生动物活动场景。播放结束后,提问学生: Q: What impressive things did you see in the video Q: Have you ever dreamed of visiting such a place 引导学生自由分享感受与想法,激发学生对国家公园的兴趣,自然引出本节课主题。 任务二:Pre-reading 1.Look and match. 教师展示中国大熊猫国家公园和美国黄石国家公园的标志性图片,让学生观察并猜测这两个公园的名称、所在国家及可能的特色。 2.Look and answer. Q: What do you think we can see in these national parks Q: What activities can we do there 任务一: 观察学生参与分享的积极性,能否清晰表达自己在视频中的所见所感以及对国家公园的向往,以此判断学生对主题的兴趣是否被有效激发。 任务二: 观察学生对图片的观察细致程度,能否合理猜测公园相关信息,以及回答问题时的参与度和回答内容的合理性,判断学生对背景知识的激活程度和预测能力。
设计意图 通过播放纪录片片段,以直观生动的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通过图片观察和问题引导,让学生自主思考,培养其观察和预测能力,同时增加对两个国家公园的初步了解。
教学目标 学习活动 效果评价
应用实践: 培养学生获取文章主旨大意和细节信息的能力,梳理两个国家公园的差异。巩固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拓展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和分享交流能力。实现跨学科知识融合,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和知识迁移能力。 任务三: While-reading 1.Read and answer. 学生快速浏览文章,回答问题: Q: How many national parks are mentioned in the article Q: What a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arks 培养学生获取文章主旨大意的能力。 2.Read and fill. 填写对比表格,梳理中国大熊猫国家公园和美国黄石国家公园的差异。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True or False. 学生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加深对文章细节的理解。 任务四:Post-reading 1.Answer the questions below with the information from the article on page 30. (1) What are the heights of the highest mountains in each of the two national parks (2) Which national park is bigger (3) What can people see and do in each national park 2. Complete the sentences with the words and the phrase below, Change the form if necessary.
3. Watch and answer. Q: What have you learnt about the Grand Canyon from the video clip Q: What are some ways of exploring the Grand Canyon 4.Read and think.
Do you know any other famous national parks in China or abroad Share your ideas with your classmates. 任务五: Cross-curricular connection 1. Read and correct order. 2. Read and write. 3.Let’s retell the story. 任务三: 通过学生回答问题的准确性、表格填写的完整性和正误判断的合理性及理由阐述,评价学生对文章主旨和细节的理解能力,以及信息梳理和分析能力。 任务四: 通过学生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句子完成的正确性、对视频内容的理解和分享交流时的语言表达及内容丰富度,评价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巩固程度、知识拓展情况以及语言运用和交流能力。 任务五: 通过学生排序的准确性、写作内容的逻辑性和故事复述的完整性和流畅性,评价学生对跨学科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设计意图 通过不同形式的阅读任务,让学生逐步深入理解文本,掌握阅读技巧,同时提高信息整理和分析能力。通过多种练习和问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同时通过观看视频和分享交流,拓宽学生视野,提高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通过与地球科学等学科知识的连接,让学生从不同学科角度理解自然景观的形成等知识,拓宽学生思维和知识面。
教学目标 学习活动 效果评价
迁移创新: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和项目展示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总结本节课重点内容,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把握。 任务六:Project Make a country fact file. Step1: Discuss. Step2: Plan. Step3: Create. Step4: Present. 任务七:Summary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任务六: 观察小组讨论的活跃度、计划的合理性、文件创作的质量和展示的效果,评价学生的团队合作、自主探究和展示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任务七: 观察学生在总结过程中的专注度和反应,通过课后小测等方式检查学生对重点内容的掌握情况,评价总结环节的效果。
设计意图 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一个国家概况文件,从讨论、计划到创作和展示,全面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所学知识,形成系统的知识框架,加深记忆。
课时教学板书设计
评价量表
课时作业设计
作业内容 作业目标 设计意图
基础题: 抄写重点词汇和短语,并背诵。 巩固重点词汇和短语的拼写、含义和用法,强化记忆。 通过抄写和背诵,帮助学生熟悉新学词汇,通过填空练习检验学生对词汇的掌握程度,为后续的语言运用打下基础。
提高题: 根据梳理的内容,用英语写一段不少于 5 句话的短文,对比两个国家公园的不同之处。 锻炼学生运用英语进行比较和表达观点的能力,提升写作水平,强化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运用。 对比短文写作能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两个国家公园的特点,加深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同时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连贯性。
拓展题: 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国家公园,通过网络或书籍查找资料,用英语写一篇短文介绍该公园。 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让学生在自主查找资料和写作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国家公园的了解,提高英语写作水平和信息收集能力。
课后反思(实施后填写)
亮点:教学内容丰富,将国家公园的介绍与跨学科知识相结合,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阅读、讨论、自主探究等,培养了学生的多种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不足:在跨学科知识讲解过程中,由于涉及专业的科学知识,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可能导致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课堂上留给学生展示和分享查找资料成果的时间较少,未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改进:在讲解跨学科知识时,采用更直观、形象的方式,如图片、视频等,帮助学生理解。同时,简化语言表述,降低理解难度。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增加学生展示和分享的环节,给予学生更多的表达机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