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七下科学§3.1质量与密度(3)教学设计
课题 3.1质量与密度(3)……密度 单元 三 学科 科学 年级 七下
教材分析 本课时为浙教版七下第三章第1节的内容,主要介绍密度的概念、内涵及简单计算。密度是一个应用十分广泛的物理概念。也是以后学习压强、大气压强阿基米德原理和物体沉浮条件等内容的必要基础。通过本课时教学应使学生掌握密度的概念,会查密度表,知道水的密度。让学生掌握密度的概念是本课时教学的重点。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是本节的教学难点。教材是通过实验引入密度的,因此,做好实验是本节教学的关键。
学习目标 科学观念:理解密度的意义;知道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密度;知道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能说出密度的两个单位;能根据密度公式解决简单的问题;科学思维:建构密度的概念并运用密度知识解释现象;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辩证思维、创新思维能力;探究实践:通过对物体体积、质量等数据的测量,让学生发现数据中的规律;态度责任: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重点 密度及其单位、简单计算
难点 密度概念的建立,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性质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复习:1、质量是指 ; 2、质量的单位有 等; 3、实验室中测量质量的仪器主要是 ; 4、称量前,使用 调节天平横梁平衡;称量过程中,使用 调节天平的横梁再次平衡; 5、若要称取已知质量的物质,则称量时,应该先放 ,后放 。 导入: 相同体积的铜块、铁块和铝块,它们的质量并不相同,铜块质量最大,铝块质量最小。 同一种物质,体积越大,质量也越大。 那么,对于同一种物质,它的质量与体积有什么样的定量关系?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探究活动:1)取大小不同的若干块铝块,分别用天平测量它们的质量,用直尺测量边长并计算出它们的体积,把测量的数据记录在表3.1-2中,研究铝块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2)以体积(V)为横坐标,质量(m)为 纵坐标,在坐标纸上描点,然后把这些点连起来,看看它们是否大致在一条直线上。 3)根据表3.1-2中的数据以及所作的 图像,可以发现铝块的质量与体积之间的 关系,从中可以得到铝块的质量跟体积的 定量关系。 参考:发现:铝块的质量跟体积的定量关系: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个定值。 讨论交流:如果把铝块换成铜块、铁块或者木块等,它的质量跟体积的定量关系会跟铝块一样吗?参考:因为相同体积的铜、铝、铁和木块的质量是不同的;所以,对铜块、铁块、木块而言,它们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都不同; 不同物质,质量与其体积比值都不同。 不同物质,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这种性质,称为物质的密度。一、密度 1、密度: 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的比,叫作这种物质的密度; (1)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定的; (2)物质不同,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也不同; (3)密度反映了物质的一个特性,反映了物质组成的紧密程度; (4)密度与物质的质量、体积大小无关;主要与物质的种类、状态和温度等因素有关; (5)密度在数值上等于单位体积的物质质量。2、密度的公式: 根据密度的定义,可以得到密度的公式为: 用符号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则密度公式为:3、密度的单位: (1)密度的单位是由质量单位和体积单位组成的。 (2)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基本单位是千克/米3 ,读作“千克每立方米”,符号是kg/m3 。 (3)密度常用单位: 克/厘米3 ,符号是g/cm3 。 1 g/cm3 =1000 kg/m3 (4)水的密度:ρ水= 1.0×103 kg/m3 表示体积为一立方米的水,其质量为1000千克。4、常见物质的密度: 不同物质,具有不同的密度; 讨论交流: 1)阅读教材P100中的表3.1-3“几种常见物质的密度”,说一说有什么发现?参考:发现: ①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 ②固体的密度一般较大,气体密度一般较小; ③常见物质中金的密度很大;氢气的密度很小; ④冰和水的密度不同;说明状态改变时,物质的密度也改变了;⑤4℃时纯水的密度为1.0×103kg/m3; ⑥某些物质的密度与大气压有关; ⑦……。 2) 纯铁的密度为2.7×103 kg/m3 ,试说出它的含义。 参考:体积为一立方米的纯铁,其质量为2700千克。 3)生活中常有人说铁比棉花重,这句话的准确含义是什么? 参考:铁的密度比棉花的密度大。 (相同体积的铁与棉花相比, 铁比棉花质量大。) 5、水结冰,体积变大: (1)水的密度1.0×103kg/m3,冰的密度0.9×103kg/m3; (2)水结成冰后,冰会浮在水面上;(3)水结冰后体积变大: 因质量不随状态的变化而变化,所以,水结成冰时,冰和水的质量相等。但是冰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根据密度公式可知,冰的体积大于水的体积;所以,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 这就是装满水的玻璃瓶放入冰箱的冷冻室后容易被冰胀破,冬天寒冷地区水管易被冻裂的原因。 (3)水结冰导致岩石风化: 在地球表面的许多地方,岩石缝隙和岩层之间总会有一定量的水聚集,当温度下降,水结成冰后体积发生膨胀,会造成岩石的开裂;而当温度升高时,岩石缝隙和岩层之间的冰又会熔化。 水的这种冻融作用会使岩石逐渐开裂、崩解。 思考讨论: 把一瓶乳酸菌饮料放入冰箱的冷冻室内,几小时后,乳酸菌饮料瓶的瓶盖的变化如图 3.1 -13所示。试推断乳酸菌饮料在冷冻前后发生了什么变化,并作出解释。 参考:这是因为乳酸菌饮料中含有水分,当这些水分在冷冻室内被冷却并结成冰时,其体积会增大。 由于水变成冰后的密度变小,而质量保持不变,因此根据公式 ρ=m/V,冰的体积会大于水的体积。这种体积的增加会导致瓶内的压力增大,从而使得瓶盖鼓起来。方法与技能:比值定义二、对密度的理解: 1、对“密度”的理解: ①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同种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变; ②密度是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 密度与物质的质量、体积大小无关;主要与物质的种类、状态及温度等因素有关; ③密度在数值上等于单位体积的物质质量,可利用质量和体积计算出物质的密度。 ④密度单位一般只有“kg/m3”和“g/cm3”两种,使用时单位要统一。2、对密度公式“ρ=m/V”的理解: ①同种物质,ρ不变,则m与V成正比; ②m相同时,V与ρ成反比; ③V相同时,m与ρ成正比; ④对于ρ=m/V,不能说成“质量越大、密度越大”,也不能说成“体积越大,密度越小”; ⑤物质发生热胀冷缩时,一般物质的温度升高,其体积变大,而密度却变小;但水例外,水在4℃时体积最小、密度最大。 3、密度的计算举例:例题:为了测量某油井所产石油的密度,小刚收集了该井所产石油样品进行了如下测量(常温下石油为黏稠的液态)。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调节好天平平衡。先用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为31.2g。然后将石油样品倒入烧杯,放在调节好的天平左盘上称量,当天平重新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石油样品的质量为 。(2)将烧杯中的石油倒入量筒,其示数如图乙所示,石油的体积为 。(3)根据测量数据,该石油的密度为 kg/m3。 参考答案:(1)81.8g (2)46ml (3)1.77讨论交流: 说一说,质量和密度的区别。 (附视频)参考:质量是指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它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kg);质量不会随位置、形状、状态、温度的改变而变化;质量只与物质多少有关; 密度则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反映了在相同体积下不同物质的质量差异;密度不会随质量、体积的改变而变化;密度只与物质的种类与状态有关。科学阅读:极大和极小的密度 通过实验测定并分析得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比为一个定值从而提出密度的概念讲解与归纳:密度的定义、公式由公式得出单位注意:密度单位是一个复合单位,由质量与体积共同决定这是第一次出现,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困难;后续将还会出现一些,如比热单位、压强单位等,所以这种单位所表达的含义与读法一定要熟练密度公式也是学生第一次碰到,三个物理量间的关系,应用控制变量法来说明其中两个量间的关系对于物质的密度。通过读表来发现一些规律,并记住水的密度、知道冰的密度比水小水和冰的密度不同也说明同一种物质,状态改变时其密度也改变了水结冰是一种普遍现象;但其中包含一些有用的知识和应用提升学生兴趣,引起学生关心生活及身边现象 这一部分主要学法指导直接利用密度公式进行计算,帮助学生理解密度公式,记忆各量间的关系及单位统一等后续将进一步强化公式的运用
课堂练习 1、一杯水喝掉一半,剩下的半杯水( B ) A.质量减半,密度也减半 B.质量和体积都减半,但密度却不变C.它的质量、体积、密度都减半 D.体积减半,密度也减半2、下列关于密度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C ) A. 质量相等的实心物体,体积较大的组成物质的密度较小
B. kg/m3、g/cm3和kg/dm3都是密度的单位
C. 从公式p=m/V能得出物质的密度跟质量成正比,跟体积成反比的结论
D.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镂后金石的密度不变3、我国研制的“全碳气凝胶”密度为0.16kg/m3 , 是世界上密度最小的固态材料,则( B ) A. 该材料体积越大,密度越大 B. 1m3的该材料质量为0.16kg
C. 该材料制成的物品带到太空,质量减小 D. 该材料适合做打桩用的重锤4、某兴趣小组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液体的密度,他们根据实验数据绘出如图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 液体甲的密度小于液体乙的密度 B. 液体乙的密度是1.0×103千克/米3
C. 当体积为60厘米时,液体甲的质量为80克 D. 当质量相同时,液体甲与液体乙的体积比是4:55、一种叫做ProFi的特殊材料,属于塑木复合材料,密度为1.16g/cm3,可以制成空心型材。 (1)把一个板材切割为大小不同的两块,大块的密度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小块的密度;若每块塑木板材的面积为2m2,厚度为5cm。则每块板材的质量为________kg;(结果保留2位小数) (2)现有一个密封的塑木板材,其中是空心的.经测量其体积为120cm3,质量为116g,则其空心部分的体积为________cm3。 参考:(1)等于;116 (2)20 及时训练,有利于巩固刚刚学习的新知识。同时还有发现学生理解所学知识中存在的问题,便于及时纠正、修补。
板书设计 帮助学生掌握重点,更加容易的学习。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共32张PPT)
(浙教版)七年级
下
3.1 质量与密度
第三章
“第3课时”
物质的特性
01
学习目标
内容总览
02
新知导入
03
探究新知
04
课堂练习
05
课堂总结
06
分层作业
学习目标
科学观念:理解密度的意义;知道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密度;知道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能说出密度的两个单位;能根据密度公式解决简单的问题;
科学思维:建构密度的概念并运用密度知识解释现象;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辩证思维、创新思维能力;
探究实践:通过对物体体积、质量等数据的测量,让学生发现数据中的规律;
态度责任: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复习:
1、质量是指 ;
2、质量的单位有 等;
3、实验室中测量质量的仪器主要是 ;
4、称量前,使用 调节天平横梁平衡;称量过程中,使用 调节天平的横梁再次平衡;
5、若要称取已知质量的物质,则称量时,应该先放 ,后放 。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克(g)、千克(kg)、吨(t)
托盘天平
平衡螺母
加减砝码或移动游码
砝码
物质
新知导入
相同体积的铜块、铁块和铝块,它们的质量并不相同,铜块质量最大,铝块质量最小。
同一种物质,体积越大,质量也越大。
那么,对于同一种物质,它的质量与体积有什么样的定量关系?
解决问题
探究活动
1)取大小不同的若干块铝块,分别用天平测量它们的质量,用直尺测量边长并计算出它们的体积,把测量的数据记录在表3.1-2中,研究铝块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10
27
2.7
43.2
16
81
30
2.7
2.7
探究实践
2)以体积(V)为横坐标,质量(m)为 纵坐标,在坐标纸上描点,然后把这些点连起来,看看它们是否大致在一条直线上。
3)根据表3.1-2中的数据以及所作的 图像,可以发现铝块的质量与体积之间的 关系,从中可以得到铝块的质量跟体积的 定量关系。
27
54
81
10
20
30
.
.
.
铝块的质量跟体积的定量关系:
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个定值。
讨论交流
如果把铝块换成铜块、铁块或者木块等,它的质量跟体积的定量关系会跟铝块一样吗?
因为相同体积的铜、铝、铁和木块的质量是不同的;所以,对铜块、铁块、木块而言,它们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都不同;
不同物质,质量与其体积比值都不同。
不同物质,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这种性质,称为物质的密度。
探究新知
一、密度
1、密度:
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的比,叫作这种物质的密度;
(1)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定的;
(2)物质不同,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也不同;
(3)密度反映了物质的一个特性,反映了物质组成的紧密程度;
(4)密度与物质的质量、体积大小无关;主要与物质的种类、状态、温度等因素有关;
(5)密度在数值上等于单位体积的物质质量。
2、密度的公式:
根据密度的定义,可以得到密度的公式为:
用符号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则密度公式为:
3、密度的单位:
(1)密度的单位是由质量单位和体积单位组成的。
(2)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基本单位是千克/米3 ,读作“千克每立方米”,符号是kg/m3 。
(3)密度常用单位: 克/厘米3 ,符号是g/cm3 。
1 g/cm3 =1000 kg/m3
(4)水的密度:ρ水= 1.0×103 kg/m3
表示体积为一立方米的水,其质量为1000千克。
探究新知
探究新知
4、常见物质的密度:
不同物质,具有不同的密度;
讨论交流
1)阅读教材P100中的表3.1-3“几种常见物质的密度”,说一说有什么发现?
发现:
①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
②固体的密度一般较大,气体密度一般较小;
③常见物质中金的密度很大;氢气的密度很小;
④冰和水的密度不同;说明状态改变时,物质的密度也改变了;
⑤4℃时纯水的密度为1.0×103kg/m3;
⑥某些物质的密度与大气压有关;
⑦……。
讨论交流
2) 纯铁的密度为2.7×103 kg/m3 ,试说出它的含义。
3)生活中常有人说铁比棉花重,这句话的准确含义是什么?
体积为一立方米的纯铁,其质量为2700千克。
铁的密度比棉花的密度大。
(相同体积的铁与棉花相比, 铁比棉花质量大。)
5、水结冰,体积变大:
(1)水的密度1.0×103kg/m3,冰的密度0.9×103kg/m3;
(2)水结成冰后,冰会浮在水面上;
(3)水结冰后体积变大:
因质量不随状态的变化而变化,所以,水结成冰时,冰和水的质量相等。但是冰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根据密度公式可知,冰的体积大于水的体积;所以,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
这就是装满水的玻璃瓶放入冰箱的冷冻
室后容易被冰胀破,冬天寒冷地区水管易被
冻裂的原因。
(3)水结冰导致岩石风化:
在地球表面的许多地方,岩石缝隙和岩层之
间总会有一定量的水聚集,当温度下降,水结成
冰后体积发生膨胀,会造成岩石的开裂;而当温
度升高时,岩石缝隙和岩层之间的冰又会熔化。
水的这种冻融作用会使岩石逐渐开裂、崩解。
思考与讨论
把一瓶乳酸菌饮料放入冰箱的冷冻室内,几小时后,乳酸菌饮料瓶的瓶盖的变化如图 3.1 -13所示。试推断乳酸菌饮料在冷冻前后发生了什么变化,并作出解释。
这是因为乳酸菌饮料中含有水分,当这些水分在冷冻室内被冷却并结成冰时,其体积会增大。
由于水变成冰后的密度变小,而质量保持不变,因此根据公式 ρ=m/V,冰的体积会大于水的体积。这种体积的增加会导致瓶内的压力增大,从而使得瓶盖鼓起来。
方法与技能
二、对密度的理解
1、对“密度”的理解:
①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同种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变;
②密度是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
密度与物质的质量、体积大小无关;主要与物质的种类、状态及温度等因素有关;
③密度在数值上等于单位体积的物质质量,可利用质量和体积计算出物质的密度;
④密度单位一般只有“kg/m3”和“g/cm3”两种,使用时单位要统一。
2、对密度公式“ρ=m/V”的理解:
①同种物质,ρ不变,则m与V成正比;
②m相同时,V与ρ成反比;
③V相同时,m与ρ成正比;
④对于ρ=m/V,不能说成“质量越大、密度越大”,也不能说成“体积越大,密度越小”;
⑤物质发生热胀冷缩时,一般物质的温度升高,其体积变大,而密度却变小;但水例外,水在4℃时体积最小、密度最大。
3、密度的计算举例:
例题、
为了测量某油井所产石油的密度,小刚收
集了该井所产石油样品进行了如下测量(常温
下石油为黏稠的液态)。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调节好天平平衡。先用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为31.2g。然后将石油样品倒入烧杯,放在调节好的天平左盘上称量,当天平重新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石油样品的质量为 。
(2)将烧杯中的石油倒入量筒,其示数如图乙所示,石油的体积为 。
(3)根据测量数据,该石油的密度为 kg/m3。
81.8g
46mL
1.77×103
知识应用
讨论交流
说一说,质量和密度的区别。
质量是指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它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kg);质量不会随位置、形状、状态、温度的改变而变化;质量只与物质多少有关;
密度则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反映了在相同体积下不同物质的质量差异;密度不会随质量、体积的改变而变化;密度只与物质的种类与状态有关。
视频:质量与密度比较
科学阅读
课堂练习
1、一杯水喝掉一半,剩下的半杯水( )
A.质量减半,密度也减半
B.质量和体积都减半,但密度却不变
C.它的质量、体积、密度都减半
D.体积减半,密度也减半
B
课堂练习
2、下列关于密度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质量相等的实心物体,体积较大的组成物质的密度较小
B. kg/m3、g/cm3和kg/dm3都是密度的单位
C. 从公式p=m/V能得出物质的密度跟质量成正比,跟体积成反比的结论
D.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镂后金石的密度不变
C
课堂练习
3、 我国研制的“全碳气凝胶”密度为0.16kg/m3 ,是世界上密度最小的固态材料,则( )
A. 该材料体积越大,密度越大
B. 1m3的该材料质量为0.16kg
C. 该材料制成的物品带到太空,质量减小
D. 该材料适合做打桩用的重锤
B
课堂练习
4、某兴趣小组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液体的密度,他们根据实验数据绘出如图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液体甲的密度小于液体乙的密度
B. 液体乙的密度是1.0×103千克/米3
C. 当体积为60厘米时,液体甲的质量为80克
D. 当质量相同时,液体甲与液体乙的体积比是4:5
D
课堂练习
5、一种叫做ProFi的特殊材料,属于塑木复合材料,密度为
1.16g/cm3,可以制成空心型材。
(1)把一个板材切割为大小不同的两块,大块的密度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小块的密度;若每块塑木板材的面积为2m2,厚度为5cm。则每块板材的质量为_____kg;(结果保留2位小数)
(2)现有一个密封的塑木板材,其中是空心的.经测量其体积为120cm3,质量为116g,则其空心部分的体积为_____cm3。
等于
116
20
课堂总结
3.1 质量与密度(3)
……密度
一、探究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的质量的大小关系
1、体积相同的铜块、铁块和铝块质量: m铜>m铁>m铝
2、大量实验表明: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并不相等。
二、物质的密度
1、密度: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质量、体积等因素无关。
2、公式:
变形公式:m=ρv
3、单位: kg/m3 , g/cm3 1g/cm3=1000kg/m3
ρ水=1.0× 103kg/m3 = 1g/cm3
表示:体积为1米3的水的质量为1000千克。
分层作业
1、复习本课时主要内容;
2、完成学案中的“课后练习”;
3、预习“密度应用(计算)”相关内容。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让备课更有效
www.21cnjy.com
Thanks!
32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七下§3.1质量与密度(3)学案
姓名
[学习目标]
1、理解密度的意义; 2、知道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密度;
3、知道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4、能说出密度的两个单位;
5、能根据密度公式解决简单的问题。
一、知识点梳理:
1、密度定义: 的某种物质的 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 、 (V)、 (m)无关,与物质的 有关。即对于同一物质而言,密度是 的;不同状态的同种物质的密度 。
①同一物质,质量与体积成 比。
②不同种物质,质量一定,密度与体积成 比。
③不同种物质,体积一定,密度与质量成 比。
2、密度的公式: (公式变形: 、 )
ρ表示密度, m表示质量(单位:千克或克),V 表示体积(单位:米3或厘米3)
3、密度的单位: 或 ;
两者的关系: 1克/厘米3= 千克/米3 ;
水的密度为 千克/米3,它所表示的意义是1米3水的质量为 。
二、例题讲解
例题1、一杯水喝掉一半,剩下的半杯水( )
A.质量减半,密度也减半 B.质量和体积都减半,但密度却不变
C.它的质量、体积、密度都减半 D.体积减半,密度也减半
例题2、下列关于密度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质量相等的实心物体,体积较大的组成物质的密度较小
B. kg/m3、g/cm3和kg/dm3都是密度的单位
C. 从公式p=m/V能得出物质的密度跟质量成正比,跟体积成反比的结论
D.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镂后金石的密度不变
例题3、我国研制的“全碳气凝胶”密度为0.16kg/m3 , 是世界上密度最小的固态材料,则( )
A. 该材料体积越大,密度越大 B. 1m3的该材料质量为0.16kg
C. 该材料制成的物品带到太空,质量减小 D. 该材料适合做打桩用的重锤
例题4、某兴趣小组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液体的密度,他们根据实验数据绘出如图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液体甲的密度小于液体乙的密度 B. 液体乙的密度是1.0×103千克/米3
C. 当体积为60厘米时,液体甲的质量为80克 D. 当质量相同时,液体甲与液体乙的体积比是4:5
例题5、一种叫做ProFi的特殊材料,属于塑木复合材料,密度为1.16g/cm3,可以制成空心型材。
(1)把一个板材切割为大小不同的两块,大块的密度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小块的密度;若每块塑木板材的面积为2m2,厚度为5cm。则每块板材的质量为____kg;(结果保留2位小数)
(2)现有一个密封的塑木板材,其中是空心的.经测量其体积为120cm3,质量为116g,则其空心部分的体积为________cm3。
三、课后练习:
1、“碳海绵”是世界上最轻的一类物质,其中“轻”体现的物理性质是( )
A. 质量小 B. 体积小 C. 硬度小 D. 密度小
2、结合下表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常见物质的密度(单位:千克/米3)(在0℃、标准大气压下)
水银 13.6×103 植物油 0.9×103
铁 7.9×103 纯水(4℃) 1.0×103
冰 0.9×103 氧气 1.43
A. 相同质量的铁与水,铁体积小 B. 固体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的密度大
C. 表中铁的密度最大,氧气的密度最小 D. 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
3、一杯水喝掉一半,剩下的半杯水( )
A.质量减半,密度也减半 B.体积减半,密度也减半
C.它的质量、体积、密度都减半 D.质量和体积都减半,但密度却不变
4、下列对密度公式ρ=m/V的理解,正确的是( )
A.物质的密度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B.物质的密度跟它的体积成反比
C.物质的密度由它的质量和体积所决定
D.用ρ=等可以计算物质的密度,但物质的密度跟它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5、关于密度、质量和体积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B. 密度与体积成反比
C. 某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D. 不同物质,质量与密度成反比
6、关于物质的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由公式ρ=m/V可知.物质的密度跟质量成正比,跟体积成反比
B. 密度是物体的属性.物体不同,密度也不同
C. 不同种类的物质,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
D. 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其大小不随温度、形状、状态的变化而变化
7、下列对密度公式ρ= m/V的理解,正确的是( )。
A.物质的密度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B.物质的密度跟它的体积成反比
C.物质的密度由它的质量和体积所决定
D.用ρ=m/V等可以计算物质的密度,但物质的密度跟它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8、某钢瓶中装有氧气,瓶内气体密度为8千克/米3,一次急救中用去了其中的3/4,则剩下气体的密度为( )
A.2千克/米3 B.4千克/米3 C.6千克/米3 D.8千克/米3
9、下列关于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密度大的物质质量一定大 B. 密度大的物体单位体积的质量一定大
C. 体积大的物体密度一定小 D. 固体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的密度大
10、如图是探究甲、乙两种物质质量跟体积关系的图像。以下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密度小于乙物质的密度 B.20g的甲物体和10g的乙物体密度相同
C.乙物质的密度是2g/cm3 D.由图线可知: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都成正比
(第10题图) (第11题图)
11、三只完全相同的容器,里面分别盛有质量相同的盐水、水和酒精。用塞子将三个容器的口封好,如图所示,则可判定( )
A.甲是酒精,乙是水,丙是盐水 B.甲是酒精,乙是盐水,丙是水
C.甲是水,乙是酒精,丙是盐水 D.甲是盐水,乙是水,丙是酒精
12、水的密度是1.0×103kg/m3 , 表示物理意义是________.将一铁丝钳断后,剩余部分的密度________;在探究真空是否传声的试验中,瓶中的气体抽出一半后,剩余气体的密度________;液态蜡凝固后,中间会凹陷下去.则蜡由液态变为固态时,它的体积将,密度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3、在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的实验中,得出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取等体积的两种物质,则________(选填“甲”或“乙”)的质量大,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体积之比是________.
(第13题图) (第14题图)
14、如图为某容器盛某种液体,液体的体积V与容器和液体总质量m的关系图,请根据图回答:
(1)容器内液体的密度是___________;
(2)当盛100液体时,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是___________kg。
15、如图中甲、乙所示分别表示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关系和物质的密度跟体积的关系。由图甲可知,120gD物质的体积是________,图乙中斜线部分S的面积表示物体的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知识点梳理:
1、 单位体积 质量 形状、体积 、质量 种类(及状态) 不变 不同。
① 正 ② 反 ③ 正
2、 m =ρ/V m=ρV V=m /ρ
3、密度的单位:千克/米3 克/厘米3 1000 1.0×103 1.0×103千克。
二、例题讲解:
例题1、B
解析:一杯水喝掉一半,那么它的质量减半、体积减半,但是由于物质种类没有发生改变,所以剩下半杯水的密度保持不变,故B正确,而A、B、D错误。
例题2、C
解析:A、由ρ= m/V可知,质量相等的实心物体,体积较大的组成物质的密度较小,故A正确;B、密度是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故kg/m3、g/cm3和kg/dm3都是密度的单位,故B正确;C、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其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故C错误;D、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对于给定的一种物质,密度相同,它的体积和质量都变化了,密度也不会变化,故D正确,故C符合题意。
例题3、B
解析:A、“全碳气凝胶”状态和温度不变,密度是不变的,与体积大小无关,故A错误;B、0.16kg/m3表示的意思是:体积是1m3的该材料质量为0.16kg,故B正确;C、该材料制的物品带到太空,位置发生变化,物质多少没有变化,所以质量不变,故C错误;D、该材料的密度特别小,体积相同时质量非常小(重力很小),所以不适合做打桩用的重锤,故D错误;故B符合题意。
例题4、D
解析:A、由图中数据可知,在甲、乙两种液体体积相等时,液体甲的质量大,所以液体甲的密度大于液体乙的密度,A不符合题意;B、当体积为0时,质量是20g,这是量杯的质量。当体积为100cm3时,液体乙的质量为:100-20=80g,所以液体乙的密度: ,B不符合题意; C、当体积为0时,质量为20g,这是量杯的质量。当体积为30cm3时,液体甲的质量为:80-20=60g,C不符合题意;D、由数据可知:液体甲的密度为:1×103kg/m3 ,液体乙的密度为:0.8×103kg/m3 , 当甲、乙质量相同时,液体甲与液体乙的体积比是 ,D符合题意。故D符合题意。
例题5、(1)等于;116 (2)20
解析:(1)把一个板材切割为大小不同的两块,大块的密度等于小块的密度;每块板材的质量为:m=ρV=1.16×103kg/m3×(2m2×0.05m)=116kg;(2)板材实心的体积为:;空心的体积为:V空=V-V实=120cm3-100cm3=20cm3。
三、课后练习:
1、D 2、A 3、D 4、D 5、C 6、C 7、D 8、A
9、B 10、D 11、A
12、体积是1m3的水的质量为1.0×103kg;不变;变小;变大
13、甲;1:2
14、1; 140
15、200cm3;质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