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作业单】7、猴王出世——部编版2024-2025学年五年级语文下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作业单】7、猴王出世——部编版2024-2025学年五年级语文下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58.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2-15 16:39: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核心素养作业单
7、猴王出世
一、基础达标。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楷书(kǎi jié) 顽劣(liè lüè) 镌着(juān xié)
瞑目(mín míng) 迸裂(bìng bèng) 挠腮(náo ráo)
2、给加点词换个说法,句意不变。
(1)石猴喜不自胜,急抽身往外便走,复瞑目( )蹲身,跳出水外,打了两个呵呵道:“大造化!大造化( )!”
(2)石猴却又欠身上桥头,再走再看,却似有人家住处一般,真个好所在( )。
(3)众猴道:“怎见得是个家当( ) ”
(4)碣上有一行楷书大字,镌( )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
3、请帮他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①喜不( )( ) ②天造( )( ) ③( )( )挠腮
④( )( )缩颈 ⑤力倦( )( ) ⑥瞑目( )( )
(1)抓住词语中的关键字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整个词语的意思,例如:词语⑤中最后一个字的含义是 ,这个词形容 ,与其意思相近的词语是 。
(2)上面的词语中,描写心情的词语有 ,描写动作的词语有 。(填序号)
(3)选词填空。(填序号)
①这里物产丰富,山水秀丽,四季如春,真是( )的好地方。
②同学们听到这个好消息都( ),奔走相告。
4、“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 草木, 涧泉, 山花, 树果。”依次填入句中横线处的字,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食 饮 采 觅 B.食 采 饮 觅
C.食 饮 觅 采 D.采 食 饮 觅
5、下列问句的类型与其他不同的一项是( )。
A.里面怎么样 水有多深
B.石猴在山中过着怎样的生活
C.何不拜我为王
D.石猴为什么能成为众猴之王
6、写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1)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 )
(2)见那股涧水奔流,真个似滚瓜涌溅。( )
(3)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 ( )
二、灵活运用。
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少先队员要发挥革命传统。
B.冬天,寒风呼啸着拂面而来,吹得人瑟瑟发抖。
C.听了这段报告,我们懂得了许多道理。
D.任何一切困难都不能吓倒有坚强意志的少先队员。
8、“石猴”后来又有了很多称谓,你知道吗?请你连连线。
美猴王 花果山上
孙悟空 大闹蟠桃会期间
齐天大圣 西天取经路上
弼马温 发现水帘洞后
9、《西游记》歇后语:
猪八戒照镜子——( )
孙大圣拔猴毛——( )
孙猴子坐天下——( )
孙猴子的脸——( )
10、复述故事,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石猴破石而出的场景,要充分渲染,增添故事的神奇色彩。
B.众猴在瀑布前约定谁先进去、不伤身体,大家就拜谁为王,这不是主要内容,可
以省略。
C.石猴率先进入瀑布,发现水帘洞,是他成为猴王的关键,复述时不能省略。
D.石猴威风、气派地端坐在石凳上,众猴俯首称臣的情景要生动地讲述出来。
11、按要求写句子
(1)读懂句意,把句子写得简练些。
众猴听说,即拱伏无违。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都称“千岁大王”。
(2)仿照例句,用动词组成的三字短语描写一种小动物的生活(至少写出四个动词短语)。
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
三、碰撞书本。
12、试着运用多种方法,猜测下列句子的大致意思。
(1)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
“灵通”指通了人性,从字面上可大致猜出这句话是在讲仙石很有 。
(2)内育仙胞, 一日迸裂,产 一石卵,似圆球样大。 因见风,化作 一个石猴。
“内育仙胞”如果一时读不懂,可以先往下看,读到“产一石卵”“化作一个石猴”,就能大致明白这里是说石头里 。
(3)我们今日赶闲无事,顺涧边往上溜头寻看源流,耍子去耶!
联系上文“这股水不知是那里的水”,能大概知道这句话是讲众猴去找 。
1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本文的作者是 ,字 ,号 ,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人。 文学家,曾任长兴县丞、荆府纪善,晚年绝意仕进,专心著述。著有《 》。
(2)《西游记》,我国古典 之一,是一部优秀的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话小说。此书记述的是 、 、 、 保护唐僧 ,历经 ,终于取回 的传奇历险故事。
四、感受阅读。
14、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石猴出世(节选)
众猴听得,个个欢喜。都道:“你还先走,带我们进去,进去!”石猴却又瞑目蹲身,往里一跳,叫道:“都随我进来!进来!”那些猴有胆大的,都跳进去了;胆小的,一个个伸头缩颈,抓耳挠腮,大声叫喊,缠一会儿,也都进去了。跳过桥头,一个个_______盆_______碗,_______灶_______床,_______过来,_______过去,正是猴性顽劣,再无一个宁时,只搬得力倦神疲方止。石猴端坐上面道:“列位呵,‘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你们才说有本事进得来,出得去,不伤身体者,就拜他为王。我如今进来又出去,出去又进来,寻了这一个洞天与列位安眠稳睡,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为王?”众猴听说,即拱伏无违。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都称"千岁大王"。自此,石猴高登王位,将"石"字隐了,遂称美猴王。
(1)将下列动词还原到文中。
占 争 抢 夺 搬 移
(2)写出下面词语的意思。
力倦神疲: 。
(3)文中加下划线的句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
(4)用你自己的话说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的意思。
(5)众猴只顾戏耍玩闹,可石猴却讲出那番话,说明了石猴________,从中可以看出石猴________。
(6)这段话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15、课外阅读(一)。
西游记(节选)
唐僧叫沙僧从包袱内取出纸笔,写了一纸贬书,递于行者道:“猴头! 执此为照!
再不要你做徒弟了!如再与你相见,我就堕了阿鼻地狱!”行者接了贬书道:“师父,不消发誓,老孙去罢。”他将书摺(zhé)了,留在袖中,却又软款唐僧道:“师父,我也是跟你一场,今日半途而废,不曾成得功果,你请坐,受我一拜,我也去得放心。”唐僧转回身不睬道:“我是个好和尚,不受你歹人的礼!”大圣便使个身外法,把毫毛拔了三根,吹口仙气,叫:“变!”即变了三个行者,连本身四个,四面围住师父下拜。那长老左右躲不脱,好道也受他一拜。
大圣跳起来,把身一抖,收上毫毛,却又吩咐沙僧道:“贤弟,你是个好人,却要留
心防着八戒言语,途中更要仔细。倘一时有妖精拿住师父,你就说老孙是他大徒弟。西方毛怪闻我的手段,不敢伤我师父。”唐僧道:“我是个好和尚,不题你这歹人的名字。你去了罢。”那大圣见长老三番两复,不肯转意回心,没奈何才去。
你看他噙泪叩头辞长老,含悲留意嘱沙僧。一头拭进坡前草,两脚蹬翻地上藤。上
天下地如轮转,跨海飞山第一能。顷刻之间不见影,霎时疾返旧途程。你看他忍气别了师父,纵筋斗云,径回花果山水帘洞去。独自个凄凄惨惨,忽闻得水声聒耳,大圣在那半空里看时,原来是东洋大海。 一见了,又想起唐僧,止不住腮边泪坠,停云住步,良久方去。
(1)关注回目是阅读古典名著的好方法。根据内容可知短文出自《西游记》的哪一
章回 ( )
A.悟彻菩提真妙理 断魔归本合元神 B.外道弄强欺正法 心猿显圣灭诸邪
C.花果山群妖聚义 黑松林三藏逢魔 D.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
(2)在阅读短文时我运用了 的方法,猜测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意
思大致是 。
(3)短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对人物的 、 描写,从中可以体会
到大圣内心 。
(4)根据短文内容完成思维导图。
(5)结合短文内容,任选一个人物,分析其性格特点,并说明理由。
16、课外阅读(二)。
助力败魔王 孙行者三调 (节选)
卯时战到辰时后,战罢牛魔束手回。他三个含死忘生,又斗有百十余合。八戒发呆
性,仗着行者神通,举钯乱筑。牛王遮架不住,败阵回头,就奔洞门,却被土地阴兵拦住洞门,喝道:“大力王,那里走!吾等在此!”那老牛不得进洞,急抽身,又见八戒、行者赶来,慌得卸了盔甲,丢了铁棍,摇身一变,变作一只天鹅,望空飞走。行者看见,笑道:“八戒!老牛去了。”那呆子漠然不知,土地亦不能晓,一个个东张西觑,只在积雷山前后乱找。行者指道:“那空中飞的不是 ”八戒道:“那是一只天鹅。”行者道:“正是老牛变的。”土地道:“既如此,却怎生么 ”行者道:“你两个打进此门,把群妖尽情剿除,拆了他的窝巢,绝了他的归路,等老孙与他赌变化去。”那八戒与土地,依言攻破洞门不题。
这大圣收了金箍棒,捻诀念咒,摇身一变,变作一个海东青,飕的一翅,钻在云眼里,倒飞下来,落在天鹅身上,抱住颈项嗛眼。那牛王也知是孙行者变化,急忙抖抖翅,变作一只黄鹰,返来嗛海东青。行者又变作一个乌凤,专一赶黄鹰。牛王识得,又变作一只白鹤,长唳一声,向南飞去。行者立定,抖抖翎毛,又变作一只丹凤,高鸣一声。那白鹤见风是乌王,诸禽不敢妄动,刷的一翅,淬下山崖,将身一变,变作一只香獐,乜乜些些,在崖前吃草。行者认得,也就落下翅来,变作一只饿虎,剪尾跑蹄,要来赶獐作食。魔王慌了手脚,又变作一只金钱花斑的大豹,要伤饿虎。行者见了,迎着风,把头一幌,又变作一只金眼狻猊,声如霹雳,铁额铜头,复转身要食大豹。
牛王着了急,又变作一个人熊,放开脚,就来擒那狻猊。行者打个滚,就变作一只赖象,鼻似长蛇,牙如竹笋,撒开鼻子,要去卷那人熊。牛王嘻嘻的笑了一笑,现出原身,一只大白牛,头如峻岭,眼若闪光,两只角似两座铁塔,牙排利刃。连头至尾,有千余丈长短,自蹄至背,有八百丈高下,对行者高叫道:“泼猢狲!你如今将奈我何 ”行者也就现了原身,抽出金箍棒来,把腰一躬,喝声叫:“长!”长得身高万丈,头如泰山,眼如日月,口似血池,牙似门扇,手执一条铁棒,着头就打。那牛王硬着头,使角来触。这一场,真个是撼岭摇山,惊天动地!
(1)根据短文内容将题目补充完整。
(2)根据短文内容完成思维导图。
(3)我还读过这本书中 的故事,故事梗概是 。
五、拓展延伸。
17、“石猴”后来又有了很多称谓,分别是何时取得的
A.弼马温 B.斗战胜佛 C.美猴王
发现水帘洞后( )
在天庭养马期间( )
保护唐僧取经成功后( )
18、名著知识我知道。
《西游记》中的很多人物都具有多种特性。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石猴集神性、猴性、人性于一体。请你阅读名著或查阅资料,写一写猪八戒的特性。
参考答案
1、kǎi liè juān míng bèng náo
2、闭眼 福气 地方 家产 刻
3、自胜 地设 抓耳 伸头 神疲 蹲 身
(1)疲惫、疲乏、劳累
(2)精疲力竭
(3)① ③④⑥ ② ①
4、A
5、C
6、排比 比喻 对偶
7、C
8、美猴王--发现水帘洞后
孙悟空--西天取经路上
齐天大圣--花果山上
弼马温--大闹蟠桃会期间
9、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孙大圣拔猴毛——变化多端
孙猴子坐天下——毛手毛脚
孙猴子的脸——说变就变
10、B
11、(1)众猴称石猴为“千岁大王”。
(2)我家的小狗可享福了,睡沙发,吃火腿,冲淋浴,穿新衣,是我们一家
人的宝贝。
12、灵性 孕育着一个石猴 水的源头
13、(1)吴承恩 汝忠 射阳山人 明代 《西游记》。
(2)四大名著 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白龙马 西天取经 九九八十一难 真经
14、(1)抢;夺;占;争;搬;移
(2)因太累了而全身无力,精神不好
(3)反问
(4)一个人如果没有信用,不知道他怎么去做人。
(5)聪明、机敏、爽朗、坦率;做事有心计,是天生做首领、头目的材料
(6)主要讲了群猴进洞,拜石猴为王。
15、(1)D
(2)联系上下文 一见到东洋大海,孙悟空又想起了师父,忍不住流下了伤心的泪水,孙悟空停下了前进的脚步,很久才离去
(3)动作 语言 示例:舍不得师父,也很担心师父受伤害,自己实在无奈只能离开,不能再保护师父的复杂心情
(4)有情有义(对师父忠诚) 叮嘱沙僧 保护好师父 思念师父落泪
(5)孙悟空 他是一个有情有义之人。即使被师父误会驱赶,仍是舍不得这师徒之情,临走时也要给师父磕头;他担心师父受伤害,还叮嘱沙师弟保护好师父。
16、(1)八戒 芭蕉扇
(2)离开洞府 斗法 乌凤 赖象 天鹅 大白牛 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
示例:神通广大、机智勇敢
(3)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白骨精变作村姑、老妇人、老父都被孙悟空识破,最终被打死。但唐僧误认为悟空打死好人,便将孙悟空赶走
17、CAB
18、天蓬元帅出身,会变身术,能腾云驾雾。
嘴脸和猪相似,有猪贪吃、贪睡、懒惰的特点。
爱耍小聪明,爱在师父面前说孙悟空的坏话,动不动就喊散伙。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