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养评测】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基础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素养评测】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基础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5.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2-15 16:43: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四年级第四单元质量检测
语 文
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试题卷共9页,答题卡共4页。试题卷(试题基础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32道小题,9页。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座位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号。
2.答卷时,试题卷第Ⅰ卷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第Ⅱ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2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第1~10小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磨蹭(zēnɡ) 枝折花落(zhé)
B.雏鸡(chú) 屏息凝视(bǐnɡ)
C.奢侈(yí) 引吭大叫(hēnɡ)
D.欺侮(rǔ) 供养不周(ɡònɡ)
2.下列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犹虑 遭央 解闷 花盆
B.讨厌 田坝 蹄叫 孵化
C.脾气 饭馆 敏捷 譬如
D.局促 附近 待候 昂首
3.下列句子与“因此鹅吃饭时,非有一个人侍候不可,真是架子十足!”所运用的表达方法不同的一项是( )。
A.这样从容不迫地吃饭,必须有一个人在旁侍候,像饭馆里的堂倌一样。
B.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
C.干这种勾当它从不偷偷摸摸,总是从从容容、不紧不慢的。
D.因为附近的狗,都知道我们这位鹅老爷的脾气,每逢它吃饭的时候,狗就躲在篱边窥伺。
4.下列句子表达的感情不同的一项是( )。
A.满月的小猫们就更好玩了,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了。
B.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
C.它永远不反抗公鸡,有时候却欺侮最忠厚的鸭子。
D.它板正的姿势啦,步态啦,和别的公鹅攀谈时的腔调啦,全是海军上将的派头。
5.将下面的句子插入语段中,位置最恰当的一项是( )。
最后分别的时候,我感到莫大的痛苦。
①爱尔莎和我一起生活了三年。②我搂住它的脖子,吻着它;它好像也觉察到什么似的,用它那光滑的身子一个劲儿蹭我。③之后,它恋恋不舍地向森林走去,一次又一次回过头来看,直到我们互相看不见了为止。
A.①之前 B.①②之间 C.②③之间 D.③之后
6.对下列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比喻)
B.到下蛋的时候,它差不多是发了狂,恨不能让全世界都知道它这点儿成绩;就是聋人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了。(夸张)
C.这样一只母鸡难道不伟大吗?(设问)
D.小猫们在花盆里摔跤,抱着花枝打秋千,所过之处,枝折花落。(拟人)
7.下列句子中,冒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你吃饭了吗?”妈妈问:“没有的话,就先吃饭吧!”
B.我看见墙上写着:“请讲普通话”几个字。
C.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
D.我听老师说:明天学校组织春游!
8.以下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 )。
A.他做事情前都会仔细考虑一下,渐渐地我们都称他为“纸老虎”。
B.王明是我们组的“领头羊”,每次都能带着我们出色完成任务。
C.老李头是出了名的“铁公鸡”,对谁都一毛不拔。
D.他善于察言观色,深得领导喜欢,但在我们看来就是一只“变色龙”。
9.按照课文内容,下列句子排列正确的是( )。
①大体上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这相。
②它常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也毫不相让。
③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
④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印度警方的的净角出场。
⑤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
A.③①④②⑤ B.②②①④⑤ C.②⑤③①④ D.③①②⑤④
10.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蜂》的作者是唐代的罗隐。
B.《蜂》这首诗通过对蜜蜂形象的描写,歌颂了不辞辛苦为他人创造幸福生活的人,并讽刺了那些不劳而获的人。
C.“它教鸡雏们啄食,掘地,用土洗澡,一天不知教多少次。”这句话写出了母鸡的负责与辛苦。
D.写字时,字距与行距相等,字的大小基本一致,两边留的空白也大致相等。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80分)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本大题第11~1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1.丰子恺在《白鹅》中说:“好一个高傲的动物!”这句话表达了丰子恺对白鹅的不满和厌恶之情。( )
12.《猫》一文描写了两种不同时期的猫, 都是围绕“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来写的。( )
13.《母鸡》一文中,老舍先生对母鸡态度的变化源于他发现母鸡负责、慈爱、勇敢、辛苦,是伟大的。( )
14.《白鹅》中作者最大的表达特色就是贬词襄用,语言很有趣味。( )
15.“浦、哺、普”三个字的读音相同。( )
三、综合题。(本大题第16~22小题,共34分)
16.把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完成练习。(本题共2小题,每词0.5分,每小题3分,共9分)
生气( )( ) ( )养不周 局( )不安
( )怨( )诉 从容不( ) 一丝不( )
(1)“生气( )( )”是 ABCC 式结构,这样的词语我还知道 、 。
(2)“( )怨( )诉”是 ABAC 式结构,这样的词语我还知道 、 。
17.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空。(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1分,共4分)
只要……就…… 无论……都……
虽然……但是…… 因为……所以……
(1)( )多么贪睡的人( )得起来看看,是不是有了黄鼠狼。
(2)( )我以前讨厌母鸡,( )现在我改变了心思,我爱那孵出小鸡雏的母鸡。
(3)( )小猫是那么生气勃勃,天真可爱,( )你绝不会责打它们。
(4)( )发现了一点儿可吃的东西,它( )召唤儿女们过来吃。
18.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横线上。(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1分,本题共3分)
A.笑面虎 B.应声虫 C.变色龙
D.老黄牛 E.铁公鸡 F.纸老虎
(1)一个人外貌和善,但心地却非常凶狠,我们通常会称之为 。
(2)毫无主见,只知道附和别人的人被称为 。
(3)几十年来,他勤勤恳恳地工作,如 一样,默默奉献。
19.照样子,根据意思写出恰当的三字词语。(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1分,本题共4分)
例:比喻默不作声、踏实工作的人。(老黄牛)
(1)比喻外强中干的人。( )
(2)比喻没有主见,随声附和的人。( )
(3)比喻在团队中起主导作用的人。( )
(4)比喻吝啬钱财,一毛不拔的人。( )
20.把下列句中的画线部分替换为相应的成语,并写在后面的括号里。(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1分,共4分)
(1)白公鹅走起路来动作缓慢,不慌不忙。( )
(2)老舍先生笔下的猫,写得非常逼真,好像活的一样。( )
(3)饭罐已经没有一点儿东西了。( )
(4)刚满月的小猫同样富有朝气,充满活力。( )
21.语句拓展。(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2分,共4分)
(1)每一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地下垂。(缩句)
(2)难道猫的性格不古怪吗?(改成陈述句)
22.根据课文积累填空。(本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6分)
(1)《猫》和《母鸡》的作者都是 ,他是杰出的语言大师,被誉为“人民艺术家”,他的作品有长篇小说《 》、话剧《 》等。
(2)在丰子恺的笔下,白鹅是 的。
(3)《蜂》这首古诗中描写蜜蜂勤劳无私的诗句是:
,
四、阅读理解。(本大题分为两道大题,第23~31小题,共21分)
(一)阅读短文,完成第23~27小题。(本题共10分)
金钱豹的故事
一天,在非洲索马里的热带雨林里,著名动物标本制作师爱克兰正背着猎枪四处张望着。忽然,一只金钱豹趁他不备时对他发起进攻,他被金钱豹咬住了右手腕。
在这危急关头,爱克兰忍着剧痛,举起左手将一枚子弹射入豹子的腹部,鲜血从它的体内不断地流出来。不一会儿,豹子大嘴张开,倒在地上。
爱克兰这才松了口气,跑到附近的一棵大树下,急忙把伤口包扎好。当爱克兰重新回到金钱豹倒下的地方时,发现它已不翼而飞。难道金钱豹没有死?他细细查看,发现草地上有一条长长的血带,断断续续地延伸到远方。他顺着血迹,一步步搜寻过去。
血迹和被压倒的花草痕迹,把爱克兰引到了一棵巨大的松树跟前。他抬头一望,一条长长的豹尾巴和两条毫无生气的后腿从树洞口耷拉下来,鲜血染红了洞口的树干。
爱克兰心中一阵纳闷,这只金钱豹正是刚才和自己搏斗的那只豹子,它是怎么跑到这里来的呢?它又为什么要爬到这个树洞里去呢?爱克兰大胆地踮起脚尖向树洞里望去。啊!他看见两只豹崽(zǎi)儿正依偎在金钱豹的怀里,起劲地吸吮着乳头。它们浑身沾满了血,不时发出咂咂的响声。爱克兰受到了极大的震动,原来是伟大的母爱使这只金钱豹重新回到了自己孩子的身边呀!爱克兰的眼睛模糊了。
后来,爱克兰把两只豹崽儿送给了国家动物园,把那只母豹制成了一个漂亮的标本。
他在标牌上写着:“为了两个刚出生的孩子,这头母豹在弥留之际,竟爬了千余米远,重新回到窝里,用血和剩下的一点乳汁拯救了它的孩子。”
23.(2分)爱克兰射杀金钱豹是因为( )。
A.金钱豹咬他的脖子 B.他想制作动物标本
C.他想捕捉豹崽儿 D.人们喜欢吃野味
24.(2分)母豹爬回树洞是为了( )。
A.在那儿养伤 B.和孩子们在一起
C.躲避追杀 D.给它的孩子喂奶
25.(1分)用“ ”画出文中点明中心的句子。
26.(2分)从“草地上有一条长长的血带,断断续续地延伸到远方”,我们可以推想出什么?
27.(2分)用心读读标牌上的话,你有什么感受?
(二)课外阅读,完成第29~31小题。(本题共11分)
我们院里的麻雀
我的院子里有一株杨树,两株槐树,树荫遮满了院子,树上有许多麻雀。
天刚亮,树上的麻雀就叽叽喳喳地叫开啦,听着听着,有时候好像听到它们在议论 什么,你一声,我一声的,有时却像吵架,叽叽喳喳地乱成一团。如果扔一个土块上去,或者大喊一声,叫声就立刻停了下来,可是不一会儿又叫起来。这些小家伙可真热闹。
有一年,老杨树断了一个大树枝,断裂处成了一个树洞,从那时起,每年都有一对麻雀在里面孵小麻雀,这样,我年年能看到老麻雀喂小麻雀。
你看,老麻雀飞回来了,嘴里衔着小虫,它落在树枝上,警惕地向四面张望,我赶 紧躲起来,不让它发现,没有危险了,老麻雀倏地飞进洞,洞里叽叽喳喳地开了锅,不一会儿,叽叽声停了,老麻雀出了洞口,飞走了。
小麻雀学飞才有意思呢,老麻雀在窝旁叫个不停,小麻雀从窝里出来,小脑袋四处张望着,小嘴角上还有黄口,老麻雀叫一声,小麻雀叫一声,好像老师领着学生读书,叫了一会儿,小麻雀一纵身,飞了起来,可是飞不高就往下落,刚好落在树枝上,老麻雀叽叽喳喳着,不知是批评还是表扬。
麻雀给我的院子带来了生气,也带来了烦恼。你看,这里又是一泡麻雀屎,这是哪个调皮鬼干的?不过,我们的院里少了这些小东西,那不知要寂寞多少呢?
28.(2分)对“这里又是一泡麻雀屎,这是哪个调皮鬼干的?”理解正确的是( )。
A.这是责问,充满了厌恶。
B.表面上是责问,但语气中充满了喜爱。
C.表示赞叹,表达了对麻雀屎的恶心。
D.表达了作者对麻雀打扰自己生活、污染环境的厌烦。
29.(3分)这篇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A.表现了作者对院子里麻雀充满了喜爱之情。
B.表现了作者对院子里麻雀厌烦的态度。
C.表现了作者爱护小动物的高尚品德。
D.表现了作者讨厌麻雀在院子里叽叽喳喳地叫。
30.(2分)短文第 4 自然段主要描写的是老麻雀怎样衔虫回家给小麻雀喂食。作者在观察这一情节时主要运用的是( )。
A.视觉 B.触觉 C.味觉 D.嗅觉
31.(4分)“老麻雀叽叽喳喳着,不知是批评还是表扬。”这句话中,你觉得老麻雀是批评还是表扬?为什么?
五、习作。(本大题第32小题,共20分)
32. 题目:古怪的猫、慈爱的母鸡、高傲的白鹅……在作家笔下,一个个小动物栩栩如生。你一定也有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吧,它有着怎样的特点?请写一写自己喜欢的动物。可以先拟一个题目,如:《我的“汪星人”朋友》《“懒懒”小朋友》等。然后根据下面的提纲进行写作。
要求:1.写出真情实感,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注意运用积累的语言和学过的表达方法;
2.字迹工整, 400 字左右。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四年级第四单元质量检测
语 文【参考答案】
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试题卷共9页,答题卡共4页。试题卷(试题基础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32道小题,9页。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座位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号。
2.答卷时,试题卷第Ⅰ卷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第Ⅱ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2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第1~10小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B )。
A.磨蹭(zēnɡ) 枝折花落(zhé)
B.雏鸡(chú) 屏息凝视(bǐnɡ)
C.奢侈(yí) 引吭大叫(hēnɡ)
D.欺侮(rǔ) 供养不周(ɡònɡ)
2.下列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C )。
A.犹虑 遭央 解闷 花盆
B.讨厌 田坝 蹄叫 孵化
C.脾气 饭馆 敏捷 譬如
D.局促 附近 待候 昂首
3.下列句子与“因此鹅吃饭时,非有一个人侍候不可,真是架子十足!”所运用的表达方法不同的一项是( B )。
A.这样从容不迫地吃饭,必须有一个人在旁侍候,像饭馆里的堂倌一样。
B.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
C.干这种勾当它从不偷偷摸摸,总是从从容容、不紧不慢的。
D.因为附近的狗,都知道我们这位鹅老爷的脾气,每逢它吃饭的时候,狗就躲在篱边窥伺。
4.下列句子表达的感情不同的一项是( C )。
A.满月的小猫们就更好玩了,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了。
B.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
C.它永远不反抗公鸡,有时候却欺侮最忠厚的鸭子。
D.它板正的姿势啦,步态啦,和别的公鹅攀谈时的腔调啦,全是海军上将的派头。
5.将下面的句子插入语段中,位置最恰当的一项是( C )。
最后分别的时候,我感到莫大的痛苦。
①爱尔莎和我一起生活了三年。②我搂住它的脖子,吻着它;它好像也觉察到什么似的,用它那光滑的身子一个劲儿蹭我。③之后,它恋恋不舍地向森林走去,一次又一次回过头来看,直到我们互相看不见了为止。
A.①之前 B.①②之间 C.②③之间 D.③之后
6.对下列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C )。
A.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比喻)
B.到下蛋的时候,它差不多是发了狂,恨不能让全世界都知道它这点儿成绩;就是聋人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了。(夸张)
C.这样一只母鸡难道不伟大吗?(设问)
D.小猫们在花盆里摔跤,抱着花枝打秋千,所过之处,枝折花落。(拟人)
7.下列句子中,冒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C )。
A.“你吃饭了吗?”妈妈问:“没有的话,就先吃饭吧!”
B.我看见墙上写着:“请讲普通话”几个字。
C.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
D.我听老师说:明天学校组织春游!
8.以下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 A )。
A.他做事情前都会仔细考虑一下,渐渐地我们都称他为“纸老虎”。
B.王明是我们组的“领头羊”,每次都能带着我们出色完成任务。
C.老李头是出了名的“铁公鸡”,对谁都一毛不拔。
D.他善于察言观色,深得领导喜欢,但在我们看来就是一只“变色龙”。
9.按照课文内容,下列句子排列正确的是( A )。
①大体上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这相。
②它常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也毫不相让。
③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
④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印度警方的的净角出场。
⑤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
A.③①④②⑤ B.②②①④⑤ C.②⑤③①④ D.③①②⑤④
10.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D )。
A.《蜂》的作者是唐代的罗隐。
B.《蜂》这首诗通过对蜜蜂形象的描写,歌颂了不辞辛苦为他人创造幸福生活的人,并讽刺了那些不劳而获的人。
C.“它教鸡雏们啄食,掘地,用土洗澡,一天不知教多少次。”这句话写出了母鸡的负责与辛苦。
D.写字时,字距与行距相等,字的大小基本一致,两边留的空白也大致相等。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80分)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本大题第11~1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1.丰子恺在《白鹅》中说:“好一个高傲的动物!”这句话表达了丰子恺对白鹅的不满和厌恶之情。( × )
12.《猫》一文描写了两种不同时期的猫, 都是围绕“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来写的。( √ )
13.《母鸡》一文中,老舍先生对母鸡态度的变化源于他发现母鸡负责、慈爱、勇敢、辛苦,是伟大的。( √ )
14.《白鹅》中作者最大的表达特色就是贬词襄用,语言很有趣味。( √ )
15.“浦、哺、普”三个字的读音相同。( × )
三、综合题。(本大题第16~22小题,共34分)
16.把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完成练习。(本题共2小题,每词0.5分,每小题3分,共9分)
生气( 勃 )( 勃 ) ( 供 )养不周 局( 促 )不安
( 如 )怨( 如 )诉 从容不( 迫 ) 一丝不( 苟 )
(1)“生气( )( )”是 ABCC 式结构,这样的词语我还知道 得意洋洋 、 怒气冲冲 。
(2)“( )怨( )诉”是 ABAC 式结构,这样的词语我还知道 自由自在 、 自言自语 。
17.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空。(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1分,共4分)
只要……就…… 无论……都……
虽然……但是…… 因为……所以……
(1)( 无论 )多么贪睡的人( 都 )得起来看看,是不是有了黄鼠狼。
(2)( 虽然 )我以前讨厌母鸡,( 但是 )现在我改变了心思,我爱那孵出小鸡雏的母鸡。
(3)( 因为 )小猫是那么生气勃勃,天真可爱,( 所以 )你绝不会责打它们。
(4)( 只要 )发现了一点儿可吃的东西,它( 就 )召唤儿女们过来吃。
18.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横线上。(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1分,本题共3分)
A.笑面虎 B.应声虫 C.变色龙
D.老黄牛 E.铁公鸡 F.纸老虎
(1)一个人外貌和善,但心地却非常凶狠,我们通常会称之为A 。
(2)毫无主见,只知道附和别人的人被称为 B 。
(3)几十年来,他勤勤恳恳地工作,如 D 一样,默默奉献。
19.照样子,根据意思写出恰当的三字词语。(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1分,本题共4分)
例:比喻默不作声、踏实工作的人。(老黄牛)
(1)比喻外强中干的人。( 纸老虎 )
(2)比喻没有主见,随声附和的人。( 应声虫 )
(3)比喻在团队中起主导作用的人。( 领头羊 )
(4)比喻吝啬钱财,一毛不拔的人。( 铁公鸡 )
20.把下列句中的画线部分替换为相应的成语,并写在后面的括号里。(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1分,共4分)
(1)白公鹅走起路来动作缓慢,不慌不忙。( 从容不迫 )
(2)老舍先生笔下的猫,写得非常逼真,好像活的一样。( 栩栩如生 )
(3)饭罐已经没有一点儿东西了。( 空空如也 )
(4)刚满月的小猫同样富有朝气,充满活力。( 生气勃勃 )
21.语句拓展。(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2分,共4分)
(1)每一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地下垂。(缩句)
肚子下垂。
(2)难道猫的性格不古怪吗?(改成陈述句)
猫的性格古怪。
22.根据课文积累填空。(本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6分)
(1)《猫》和《母鸡》的作者都是 老舍 ,他是杰出的语言大师,被誉为“人民艺术家”,他的作品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话剧《 茶馆 》等。
(2)在丰子恺的笔下,白鹅是 高傲 的。
(3)《蜂》这首古诗中描写蜜蜂勤劳无私的诗句是:
采得百花成蜜后 , 为谁辛苦为谁甜
四、阅读理解。(本大题分为两道大题,第23~31小题,共21分)
(一)阅读短文,完成第23~27小题。(本题共10分)
金钱豹的故事
一天,在非洲索马里的热带雨林里,著名动物标本制作师爱克兰正背着猎枪四处张望着。忽然,一只金钱豹趁他不备时对他发起进攻,他被金钱豹咬住了右手腕。
在这危急关头,爱克兰忍着剧痛,举起左手将一枚子弹射入豹子的腹部,鲜血从它的体内不断地流出来。不一会儿,豹子大嘴张开,倒在地上。
爱克兰这才松了口气,跑到附近的一棵大树下,急忙把伤口包扎好。当爱克兰重新回到金钱豹倒下的地方时,发现它已不翼而飞。难道金钱豹没有死?他细细查看,发现草地上有一条长长的血带,断断续续地延伸到远方。他顺着血迹,一步步搜寻过去。
血迹和被压倒的花草痕迹,把爱克兰引到了一棵巨大的松树跟前。他抬头一望,一条长长的豹尾巴和两条毫无生气的后腿从树洞口耷拉下来,鲜血染红了洞口的树干。
爱克兰心中一阵纳闷,这只金钱豹正是刚才和自己搏斗的那只豹子,它是怎么跑到这里来的呢?它又为什么要爬到这个树洞里去呢?爱克兰大胆地踮起脚尖向树洞里望去。啊!他看见两只豹崽(zǎi)儿正依偎在金钱豹的怀里,起劲地吸吮着乳头。它们浑身沾满了血,不时发出咂咂的响声。爱克兰受到了极大的震动,原来是伟大的母爱使这只金钱豹重新回到了自己孩子的身边呀!爱克兰的眼睛模糊了。
后来,爱克兰把两只豹崽儿送给了国家动物园,把那只母豹制成了一个漂亮的标本。
他在标牌上写着:“为了两个刚出生的孩子,这头母豹在弥留之际,竟爬了千余米远,重新回到窝里,用血和剩下的一点乳汁拯救了它的孩子。”
23.(2分)爱克兰射杀金钱豹是因为( B )。
A.金钱豹咬他的脖子 B.他想制作动物标本
C.他想捕捉豹崽儿 D.人们喜欢吃野味
24.(2分)母豹爬回树洞是为了( D )。
A.在那儿养伤 B.和孩子们在一起
C.躲避追杀 D.给它的孩子喂奶
25.(1分)用“ ”画出文中点明中心的句子。
26.(2分)从“草地上有一条长长的血带,断断续续地延伸到远方”,我们可以推想出什么?
母豹受了重伤,但仍然坚持爬回树洞,表现出伟大的母爱。
27.(2分)用心读读标牌上的话,你有什么感受?
母豹的母爱让我感动,它为了孩子不惜牺牲自己,这种无私的爱令人敬佩。
(二)课外阅读,完成第29~31小题。(本题共11分)
我们院里的麻雀
我的院子里有一株杨树,两株槐树,树荫遮满了院子,树上有许多麻雀。
天刚亮,树上的麻雀就叽叽喳喳地叫开啦,听着听着,有时候好像听到它们在议论 什么,你一声,我一声的,有时却像吵架,叽叽喳喳地乱成一团。如果扔一个土块上去,或者大喊一声,叫声就立刻停了下来,可是不一会儿又叫起来。这些小家伙可真热闹。
有一年,老杨树断了一个大树枝,断裂处成了一个树洞,从那时起,每年都有一对麻雀在里面孵小麻雀,这样,我年年能看到老麻雀喂小麻雀。
你看,老麻雀飞回来了,嘴里衔着小虫,它落在树枝上,警惕地向四面张望,我赶 紧躲起来,不让它发现,没有危险了,老麻雀倏地飞进洞,洞里叽叽喳喳地开了锅,不一会儿,叽叽声停了,老麻雀出了洞口,飞走了。
小麻雀学飞才有意思呢,老麻雀在窝旁叫个不停,小麻雀从窝里出来,小脑袋四处张望着,小嘴角上还有黄口,老麻雀叫一声,小麻雀叫一声,好像老师领着学生读书,叫了一会儿,小麻雀一纵身,飞了起来,可是飞不高就往下落,刚好落在树枝上,老麻雀叽叽喳喳着,不知是批评还是表扬。
麻雀给我的院子带来了生气,也带来了烦恼。你看,这里又是一泡麻雀屎,这是哪个调皮鬼干的?不过,我们的院里少了这些小东西,那不知要寂寞多少呢?
28.(2分)对“这里又是一泡麻雀屎,这是哪个调皮鬼干的?”理解正确的是( B )。
A.这是责问,充满了厌恶。
B.表面上是责问,但语气中充满了喜爱。
C.表示赞叹,表达了对麻雀屎的恶心。
D.表达了作者对麻雀打扰自己生活、污染环境的厌烦。
29.(3分)这篇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A )
A.表现了作者对院子里麻雀充满了喜爱之情。
B.表现了作者对院子里麻雀厌烦的态度。
C.表现了作者爱护小动物的高尚品德。
D.表现了作者讨厌麻雀在院子里叽叽喳喳地叫。
30.(2分)短文第 4 自然段主要描写的是老麻雀怎样衔虫回家给小麻雀喂食。作者在观察这一情节时主要运用的是( A )。
A.视觉 B.触觉 C.味觉 D.嗅觉
31.(4分)“老麻雀叽叽喳喳着,不知是批评还是表扬。”这句话中,你觉得老麻雀是批评还是表扬?为什么?
老麻雀是在表扬。
小麻雀刚刚学会飞行,虽然飞得不高,但已经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老麻雀的叫声可能是鼓励和表扬。
五、习作。(本大题第32小题,共20分)答案:略
32. 题目:古怪的猫、慈爱的母鸡、高傲的白鹅……在作家笔下,一个个小动物栩栩如生。你一定也有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吧,它有着怎样的特点?请写一写自己喜欢的动物。可以先拟一个题目,如:《我的“汪星人”朋友》《“懒懒”小朋友》等。然后根据下面的提纲进行写作。
要求:1.写出真情实感,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注意运用积累的语言和学过的表达方法;
2.字迹工整, 400 字左右。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