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纸的发明》同步练习
一、基础字词
1. 看拼音写词语。
zào zhǐ shù wěi dà jì lù bǎo cún
ā lā bó ōu zhōu shè huì jīng yàn
2. 给下列汉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蔡伦(lún/nún) 创(chuàng/chànɡ)造 欧洲(zōu/zhōu)
控制(zì/zhì) 鲜(xiān/xiǎn)花 鲜(xiān/xiǎn)为人知
劳累(lěi/lèi) 积累(lěi/lèi) 传承(chén/chéng)
促(cù/chù)进
二、词语填空与选择
1. 把下列词语补充恰当的动词。
( )文字 ( )发展 ( )在水里
( )经验 ( )欧洲 ( )造纸术
2. 选词填空。
在姐姐的书架上,我( )了那本我喜欢的漫画书。(发现/发明)
蔡伦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 )了造纸术。(改进/改正)
3. 选择题。
下列选项不是我国四大发明的是( )。
A. 造纸术 B. 指南针 C. 轮子 D. 火药
三、句子练习
1. 古人看书需要用车拉,可以用哪个成语来形容?
2. 把下列句子改成“被”字句。
后来,人们又把文字刻在竹片和木片上。
3. 缩句。
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4. 用关联词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帛比竹片、木片轻便。帛价钱太贵,只有少数人能用,不能普及。
四、课文内容回顾与理解
1.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把文字刻在______上,或者刻在______上;后来,人们又把文字刻在______上;再后来,就可以在______上写字;西汉时代,人们已经懂得了用____来造纸;到了东汉时代,______改进了造纸术,影响了全世界。
2. 按照课文内容排序。
( )后来把文字刻在竹片和木片上,再用绳子穿起来。
( )西汉时代用麻来造纸,但麻纸粗糙不便书写。
( )几千年前记录一件事情,就把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或铸刻在青铜器上。
( )再后来把文字写在帛上,但帛价钱贵,只有少数人能用。
( )东汉时代蔡伦吸收经验改进的造纸术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3. 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
五、课外阅读理解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每年端午节,住在怡保的家婆便大忙特忙。白天,她抹粽叶、洗糯米、腌猪肉、剥栗子、切鱿鱼丝、浸冬菇。忙到子夜,桌上堆起像山一样高的粽子。粽子是厚实的椭圆形,每个足足一斤重。凌晨一时,她正式生起炭火把粽子放入巨型的大锅里煮,彻夜地煮。她自己呢,也彻夜不眠,守在炭炉边,不断地往火堆里添柴,在大锅里加水。垂在耳旁的鬓发,为汗湿透,火光一照,银亮银亮的。此刻,锅里的粽子,在她眼里,不是食物,而是“艺术品”。脸上那股专注而执著的神情,让我想起烧陶的艺人。天泛鱼肚白了,粽子还在锅里滚。粽子足足嘶叫了10个小时后,终于喷出了异香。篮里,让她几个远道而来的儿子携回家去,给媳妇、给孩儿们吃。米里,食毕,余香犹存。
1. 填空。
( )的大锅 ( )的面巾 ( )的糯米
( )地添柴 ( )地渗进 ( )地煮
2. 从文中找出一个比喻句画上横线,再试着写一个比喻句。
3. 文中一次次写时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4. 家婆的粽子都有哪些特别之处?
参考答案 一、基础字词
1. 造纸术 伟大 记录 保存
阿拉伯 欧洲 社会 经验
2. 蔡伦(lún√) 创造(chuàng√) 欧洲(zhōu√)
控制(zhì√) 鲜花(xiān√) 鲜为人知(xiǎn√)
劳累(lèi) 积累(lěi√) 传承(chéng√)
促进(cù√)
二、词语填空与选择
1. 写文字、促进发展、沉在水里
积累经验、游历欧洲、改进造纸术
2. 发现、改进
3. C. 轮子
三、句子练习
1. 学富五车
2. 后来,文字被人们刻在竹片和木片上。
3. 发明是贡献之一。
4. 虽然帛比竹片、木片轻便,但是价钱太贵,只有少数人能用,不能普及。
四、课文内容回顾与理解
1. 龟甲和兽骨、青铜器、竹片和木片、帛、麻、蔡伦
2. 3-1-4-2-5
3. 因为蔡伦改进的造纸术原料容易得到,价格便宜,能大量制造,满足了多数人的需求。
五、课外阅读理解
1. 巨型的大锅、湿透的面巾、洁白的糯米
不断地添柴、悄悄地渗进、彻夜地煮
2. 比喻句:桌上堆起像山一样高的粽子。(横线已省略)
示例:她的笑容像春天的阳光一样温暖。
3. 体会到了家婆为了包粽子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4. 粽子个头大,煮的时间长,味道异香。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