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龙口市(五四学制)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烟台龙口市(五四学制)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五四学制)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2-15 07:28:50

文档简介

2024—2025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阶段性测试
初 三 历 史 试 题
试卷说明:
1、本试卷共 8 页,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为 60 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上交。
2、答题前,务必用 0.5 毫米黑色的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填写在试
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3.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
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4.非选择题必须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制定区域内相应的位
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
带。
5.写在试卷上或答题卡制定区域外的答案无效。
一、书写与卷面(3 分)
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第 I 卷(选择题 50 分)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摩奴法典》曾记载:“婆罗门可以确信不疑地享有首陀罗的财产……婆罗门主人强迫其
首陀罗执行屈辱的服役……”材料反映的社会制度出现在( )
A.古代埃及 B.古代印度 C.古代希腊 D.古代罗马
2.《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倘理发师未告知奴隶之主人而剃去非其奴隶之奴隶标识者,则此
理发师应断指。倘自由民购买奴婢,未满月而该奴即患癫痫,则买者得将其退还卖者而收回
其所付之银。这说明该法典维护的是( )
A.理发师的利益 B.奴隶的利益 C.外邦人的利益 D.奴隶主的利益
3.著名史学家丹尼斯·舒曼在《世界文明史》中写道:尽管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可以追溯到远
古时代的近东地区,但我们更容易在这里找到它的诞生足迹。“这里”是( )
A.两河流域 B.尼罗河流域 C.古代希腊 D.印度半岛
4.2 世纪初,罗马帝国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拉丁文也随之不断向外传播,逐渐成
为被征服地区的官方语言。这表明罗马帝国的扩张( )
A.客观上促进人类文明传播 B.有利于推行奴隶主民主政治
C.给被征服地区带来了灾难 D.促使地中海成为帝国的内湖
5.拜占庭帝国的重要性绝非仅体现在它的“武功”,更体现在“文治”成就。下列属于拜占
庭帝国“文治”成就的是( )
A.《汉谟拉比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查士丁尼法典》 D.《宅地法》
6.西欧封建庄园里有着明确的分工,农奴负责农业生产,工匠负责手工制作,管家负责庄园
的日常管理。这种分工模式维持着庄园的正常运转。由此可知,西欧封建庄园( )
A.具有较强的开放性 B.加剧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C.推动了城市化进程 D.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
7.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描述道:“他们通常能够说服国王向他们颁发皇家特许
状,准许他们在一个单独的市镇内联合起来……皇家特许状还准许商人和工匠组织行会。”
材料中的“他们”指( )

A.基督教的信徒 B.雅典城邦的公民
C.中世纪的城市居民 D.幕府时期的武士
8.在英国,经济实力较强的实际经营者承租土地,提供种子、牲畜、农具和其余资本,使用
少量雇佣工人来耕种土地。16 世纪,英国贵族从他们出租的土地所得的租金与同一块土地
承租者用农场经营所得收入的比是 1:10。材料内容描述的是中世纪欧洲( )
A. 殖民掠夺 B.租地农场 C.手工工场 D.文艺复兴
9.近代西方某航海家在其《航海日志》中写道:“两位陛下决定派我前往印度……不走通常
的东行陆路,而走向西的海路。这条路,据我们所知,迄今尚无人走过。”由此可知,该航
海家是( )
A.迪亚士 B.达·伽马 C.哥伦布 D.麦哲伦
10.“英国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
和开放的环境。”这种“新的政治制度”指( )
A.联邦制 B.君主专制
C.民主共和制 D.君主立宪制
11.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中说:18 世纪末的“这场革命的效果就是摧毁若干世纪
以来绝对统治欧洲大部分人民的、通常被称为封建制的那些政治制度,代之以更一致、更简
单、以人人地位平等为基础的社会政治秩序。”这场革命是( )
A. 美国独立战争 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法国大革命 D.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12.“拿破仑的《民法典》虽然承认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承认男女都享有同等的继承权,
但它强调私有财产的神圣不可侵犯性。”这说明拿破仑颁布《民法典》的基本出发点是( )
A.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B.限制国王权力
C.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D.解决财政危机
13.17 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8 世纪的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
的要求,它们取得的胜利成果主要是推翻封建制度(或殖民统治)、解决资产阶级掌权的问题。
“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是( )
A. 反对宗教神学思想禁锢 B. 将世界连为一个整体
C 扫清资本主义发展障碍 D.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14.下面是关于“世界资本主义工业生产发展”图,其社会生产力中对 A 时期的描述正确的
是( )
A. 发明了飞梭、珍妮机等生产工具 B. 瓦特改良蒸汽机
C. 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D. 工业革命兴起
15.他兴办手工工场,学习西方生活方式,为俄罗斯打开了“面向欧洲的窗户”,他将一个守
旧的国家推上了改革道路,之后的俄罗斯告别中古,走向近代;告别愚昧落后,打开了近代
化的大门。“他”是( )
A.尼古拉二世 B.彼得一世 C.亚历山大二世 D.伊凡四世
16.历史学家爱德华·拉津斯基这样写道:“对俄国来说,亚历山大二世属于一种新型的改革

者,他像两面神亚奴斯,一张脸孔望着未来,一张脸孔望着过去。”材料中“一张脸孔望着
过去”指的是改革( )
A.促进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B.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劳动力、资金等
C.不彻底,保留了封建残余 D.实现富国强兵,开启俄国近代化进程
17.列宁诊断这场战争具有“极伟大的、世界历史性的、进步的和革命的意义……为了推翻
黑奴制度,为了推翻奴隶主的政权,就是使全国多年进行内战,遭到同任何战争分不开的无
穷的破坏、摧残和恐怖,也是值得的。”材料中的“战争”指的是( )
A.美国南北战争 B.苏俄三年国内战争
C. 美国独立战争 D.日本倒幕运动
18.1868 年 3 月,日本新政府颁布了《五条誓文》,其中之一为“破除旧来之陋习,一本天地
之公道”。“破除旧来之陋习”的措施是( )
A.废藩置县 B.富国强兵
C.推行地税改革 D.提倡“文明开化”
19.“自从 1414 年第一批街灯亮起,灯夫这一职业就存在了。他们拿着火把爬上梯子,确保
夜晚的城市不至于只能由月光照亮。”使灯夫的技能不再有任何价值的发明家是( )
A.牛顿 B.本茨 C.瓦特 D.爱迪生
20.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兴工业,如电力、化学、石油和汽车等工业,都要求实行大
规模的集中生产。从而使企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劳动生产率进一步提高。由此人类社会( )
A.进入蒸汽时代 B.产生现代工厂
C.出现垄断组织 D.迈进电气时代
21.他主张一切动植物并非来源于各种形式不同、永远不变的种类,现代世界上一切物种都
是数百万年来经过许多变化和改良的结果。“他”是( )
A.牛顿 B.达尔文 C.福特 D.居里夫人
22.美国国际政治学家小约瑟夫·奈在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时,指出“木头是深
层原因,干柴和纸张是中层原因,划火柴是突发原因”。其中“木头”指的是( )
A.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B.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建立
C.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D.普林西普刺杀斐迪南大公夫妇
23.“1914 年秋,正当一个又一个欧洲国家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大屠杀之际,英国外交大
臣格雷评论道‘灯光在整个欧洲熄灭’。”材料表明( )
A.战争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运动 B.战争大大削弱欧洲的力量
C.战争使欧洲走向帝国主义阶段 D.美国加入战争,成为世界霸主
24.列宁说:“我们在 1921 年春天遭到了严重的经济危机。”为应对危机,苏俄政府实行(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第一个五年计划 D.农业集体化
25.“这是苏联人的一个创造。在那个时代,所有的生产、运输、销售都由国家计划安排。
国家计划力争精确,在列宁格勒生产的一粒纽扣售价 1 卢布,那么 7000 千米外莫斯科的价
格也是 1 卢布。”材料中“苏联人的创造”指的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苏联的农业集体化 D.斯大林模式
2024—2025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阶段性测试
第 II 卷(非选择题 47 分)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 3 题,第 26 题 14 分,第 27 题 17 分,第 28 题 16 分,共
47 分。

26.在人类历史上,思想文化犹如一盏明灯,照耀着我们前进的方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4 分)
材料一 大多数这个时期的艺术和文学关注的中心都是人……他或她是自身命运的塑造者,
而不是超自然力量的玩物。人们不需要专心于超自然的力量,相反,生活的目的是为了发展
自身所固有的潜能。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中“这个时期”流行的思潮是什么?该思潮引发了什么思想文化运动?这场运
动起源于哪个国家?
材料二 法国的社会秩序以及人民的思想都被牢牢控制在专制政权和天主教会的手里。与之
相对的是,资产阶级的力量逐渐壮大起来,他们想要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冲破桎梏和枷
锁……一场在人类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思想和文化革命爆发了。
——胡瑞自[英]乔治·威尔斯、【美]卡尔顿·海斯《全球通史:从史前文明到现代世界》
(2)材料二中涉及的“思想和文化革命”指的是哪场运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场“思
想和文化革命”出现的原因。
材料三 共产党人的最近目的……使无产阶级形成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
级夺取政权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
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摘自《共产党宣言》
(3)根据材料三,概括“共产党人的最近目的”。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共产党宣言》的发
表标志着哪一科学理论的诞生?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名称是什么?
材料四 人类社会每一次重大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重大发展,都以知识更新、思想解放为
先导和动力。思想解放让人们从旧有观念、陈旧思想的束缚中摆脱出来,在更广的空间、更
高的层次上进行创新创造,推动文明发展、社会进步。
——摘自《人民日报》(2023 年 8 月 16 日)
(4)根据材料四,概括思想解放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7 分)
材料一 不同时期世界殖民地占全球陆地(南极洲除外)面积的比例(%)变化图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世界殖民体系在全球发展最快的时期(用序号表示),并结合所学知
识,分析该时期发展最快的原因。
材料二 1773 年英国政府授权东印度公司垄断北美的茶叶贸易,引发了新的抗税浪潮……
12 月 16 日,一些波士顿市民乔装成印第安人登上东印度公司的商船,把 300 多箱茶叶抛入
大海。
——摘编自《论清代中美茶叶贸易及其对美国经济的影响》

(2)材料二描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抗税浪潮”最终引发了北美地区的民族独立运动,
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该运动名称及其领导人。
材料三 欧洲不再是资本主义的一统天下,自 19 世纪以来欧洲的世界中心地位和对世界的
支配地位受到了真正的挑战和动摇。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由战胜国构建的帝国主义重新分割世
界、维护战胜国利益和维持战后和平的体系,是第一个涵盖全球主要大国的多极体系。
——《20 世纪国际格局的演变》
(3)材料三中战胜国构建的“维持战后和平的体系”指的是什么?这一体系主要是通过哪
两次国际会议建立起来的?战后成立的维系这一“和平体系”的国际组织是什么?
材料四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殖民体系构成了强有力的冲击,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民族
意识的觉醒,列强在一定程度上放松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使其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
阶级的力量都得以成长壮大起来,因而战后相继爆发了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埃及的华
夫脱运动等,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这表明任意宰割落后国家和民族的殖民政策已难以
为继,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开始陷入危机。
——摘编自张建华主编《世界现代史》等
(4)根据材料四,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领导人。
28.革命和改革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 分)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图片反映了西欧的什么制度 维系这个制度的纽带是
什么 分析该制度对西欧社会产生的影响。
材料二 建立法治社会是近代历史发展的重要趋势。英、法、美等国在近代资产阶级革命过
程中,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文献,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英、美、法三国在 17—18 世纪时期资产阶级为
了巩固革命成果颁布的重要法律文献。
材料三 一位日本历史学家这样宣称:“在我们的文明中,任何看起来本质上属于日本的东
西,实际上都是舶来品”。早在 6 世纪,就出现了一个中国的日本,自 1868 年起,又出现了
一个非常成功的日本。日本具有非常明显的可塑性,它把借来的许多东西转化成自己独特的

文明。
——摘自《文明史人类五千年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3)材料三中的“出现了一个中国的日本”“又出现了一个非常成功的日本”分别得益于日
本历史上的哪次改革?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日本近代史上这次改革使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
变化
材料四 列宁从理论上和政治策略上促使布尔什维克党走上了一条全新的道路,使无产阶级
能够首先夺取政权,并在 1918 年退出大战,然后解决国内发展问题。……孙中山曾言:“有
了俄国革命,世界人类便生出一个大希望。”从此,资本主义不再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唯一
选择。
——摘编自《孙中山全集》、姚海《俄国革命》等
(4)材料四中的“俄国革命”指哪一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俄国革命”给“世
界人类”带来“大希望”的理由。
司2024—2025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阶段性测试
初三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书写与卷面
书写规范,卷面整洁,根据卷面书写情况,酌情给 3、2、1、0 分。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B D C A C D C B C D C A C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C B C A D D C B C B B D
三、非选择题 (共 47 分 26 题 14 分,27 题 17 分,28 题 16 分)
26. (1)思潮:人文主义;运动:文艺复兴;国家:意大利;(3 分)
(2)运动:启蒙运动;(1 分)原因: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2 分)
(3)目的: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2 分)理论:马克思主义;(1 分)政权:
巴黎公社。(1 分)
(4)关系:思想解放推动社会发展(思想解放是社会发展的先导和动力);(2 分)
举例一:文艺复兴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
思想文化基础。
举例二:启蒙运动为法国大革命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举例三: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使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
并蓬勃发展。(任选一例 2 分)
27.(1)序号:①;(1 分)原因:西欧商品经济繁荣,需要拓展市场;新航路的开辟,为殖民
扩张提供了有利条件;早期殖民扩张的进行。(言之有理即可 3 分)
(2)历史事件:波士顿倾茶事件;(1 分)名称:美国独立战争;(1 分)领导人:华盛顿;(1
分)
(3)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2 分)会议: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2 分)国际组织:
国际联盟;(1 分)
(4)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冲击了殖民体系;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民族意识觉醒;列强在一
定程度上放松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力量壮大。(任意两点 4
分)领导人:甘地。(1 分)
28.(1)制度:封君封臣制;(1 分)纽带:土地的封赐;(1 分)影响:推动西欧社会的封建化;
(2 分)
(2)文献:《权利法案》 《美国 1787 年宪法》 《人权宣言》 ;( 3 分)

(3)改革:大化改新,明治维新;(2 分)变化:从封建社会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日本迅速
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2 分)
(4)历史事件:十月革命;(1 分)理由: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或为国际无产阶级树立了
斗争榜样);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或为民族解放提供了思想武器和实践指
导);提供了实现国家现代化的新范式。( 任意四项 4 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