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4 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课件 2024-2025学年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共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3.2.4 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课件 2024-2025学年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共1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2-15 15:10: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第四节
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1.能说明植物制造有机物对于生物圈的意义
2.能描述植物在生物圈的水循环中的作用
3.能描述植物在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中的重要作用
森林覆盖率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森林面积占土地总面积 的百分比。1977—2018年,我国森林覆盖率呈上升趋势,主要原因是进行了植树造林,并实行了生态保护。为什么要提高森林覆盖率呢?
生物之间吃与被吃
被细菌、 真菌分解利用
植物制造的有机物有什么作用?
养育了其他生物
1.满足了自身生命活动的需要。
2.为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 食草动物直接以植物为食, 食肉动物间接以植物为食, 杂食动物则兼而食之。
3.植物既为其他生物提供了构建“身体” 的材料,也为其他生物提供了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植物可以为其他生物提供有机物
生物圈的水循环示意图
植物在水循环中起什么作用?
地球上适合生物生存的地方只有表面的一个薄层 ,这个薄层称为生物圈。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分和岩石圈的表面 。
1.植物的蒸腾作用能够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
2.植物的茎叶承接着雨水,能够大大减缓雨水对地面的冲刷;
3.树林中的枯枝落叶能吸纳大量的雨水,也使得雨水更多地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
一 片森林就是一座绿色的水库
植物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
植物参与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
氧气
氧气
氧气约占21%,二氧化碳约占0.03%
相对平衡
生物的呼吸作用、自然界中有机物在分解过程中、人类在生产生活中,化石燃料在燃烧过程中都会消耗大量的氧气,排出大量的二氧化碳。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又将氧气释放到大气中,
植物对维持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 ( 简称碳氧平衡) 起了重要作用
想一想
碳氧平衡会被打破吗?在什么情况下会被打破?我们应当怎样预防?
人类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不断增加,导致全球变暖,进而引发一系列环境问题。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早日实现碳中和。禁止对森林的乱砍滥伐,植树造林。
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会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碳等导致全球变暖的气体,这些气体的总量称为碳排放量。
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人类也可以采用生物技术、生态措施等将二氧化碳封存起来,这些被吸收和被封存的气体的总量称为碳吸收量。
世界各国达成了以碳中和为核心的国际合作协定。碳中和要实现的是使碳排放量与碳吸收量相一致。
碳中和
①如果碳排放量持续增加,而碳吸收量保持不变,会导致什么后果?
②植树造林对实现碳中和有什么作用?
③实现碳中和有什么意义? 个人在实现碳中和过程中可以做些什么?
讨论
如果不对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加以控制,地球气候将出现一系列灾难性变化。
植树造林是实现碳中和的方法之一。
一是实行节能减排、能源转型,如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大力发展太阳能、 风能等新能源;二是植树造林,进行生态保护,通过植物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另外,还可以通过工程技术手段捕获和封存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作为生物圈中的一员,为了人类的明天更加美好,我们应在护绿、低碳上多作贡献。
1.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
  对森林和草原实行依法治理和科学化管理,使我国对植物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走上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从我做起,保护植被
2.我国政府明确提出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退牧还草,并专门制定了相应的国家政策,保证每项工作都能不折不扣地得到落实。
3.开展广泛而持久的全民义务植树、种草活动
每年3月12日全国“植树节”
绿化校园
目的要求:
尝试校园绿化设计,学习有关常见花卉、林木、草皮等植物的知识,提高审美情趣,增强爱护植物和热爱学校的情感。
方法步骤:
一、课前准备:分组、调查、查阅资料、讨论设计。
二、课内活动:各组展示设计成果 ,各组间互补完善。
建设美丽中国,从我做起。让我们为自己的校园设计一个绿化方案吧。
设计
1.应考虑学校的实际情况,尽量不要对校园环境布局做较大的改动,最好不要选用名贵的花草树木。
2.绿化树种在形态选择和空间安排上要注意高低、大小和色彩的搭配,做到疏密相间、协调自然。
3.应注意花草树木的生长周期,尽量让校园四季如春。
4.教学楼大厅及室内应注意盆花和观叶植物的配置。
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
植物参与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植物可以为其他生物提供有机物
植物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
对森林和草原实行依法治理和科学化管理;
实施“退耕还林、还草、还湖”政策;
开展全民义务种树、种草活动

从我做起,保护植被
碳中和
如图是科学工作者对我国北方地区森林、草地和荒漠面积变化的调查结果。这对分析说明我国华北地区多次出现沙尘暴天气有很大帮助。
(1)请根据调查结果,分析植被和沙尘暴形成的关系。
森林和草地面积的减少,降低了土壤的蓄水能力及防风固沙能力;植被破坏后,地表裸露,荒漠化面积扩大,沙尘随风扬起。
如图是科学工作者对我国北方地区森林、草地和荒漠面积变化的调查结果。这对分析说明我国华北地区多次出现沙尘暴天气有很大帮助。
(2)请根据生态平衡原理提出治理沙尘暴的措施。
从生态平衡的角度出发,要做好以下几点:积极营造防护林并妥善养护;保护草原,控制载畜量;防止土壤裸露;退耕还林还草。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