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四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1.(2分)正确、工整、连贯地抄写句子,注意字的大小一致,字距均匀。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笃行之。
2.(8分)看拼音写词语。
神话是人类童年时代飞腾的幻想。神话里有神奇的想象,盘古的汗毛可以变成mào shèng
的花草树木,哪吒可以踩着风火轮téng yún jià wù 。普罗米修斯宁可接受最yán lì 的惩罚也绝不屈服,面对shān bēng dì liè 、一片混乱的人间,女娲fèn lì 炼石补天。阅读神话能带给我们yú kuài 的体验。
3.(2分)下列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潜(qián)水 哄(hōng)堂大笑
B.拯(zhěn)救 钉(dīng)上铁钉
C.花蕾(lěi) 露(lòu)出马脚
4.(2分)下列词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
A.幕色 原子核 随遇而安
B.大概 眼睁睁 无缘无故
C.僵硬 鹅卵石 手舞足蹈
5.(2分)下列词语中动物的家说法都正确的是( )
A.牛棚 猪圈 B.马厩 狗洞 C.虎巢 鸡笼
6.(2分)以下句子都选自神话故事,其中感受不到神奇想象的是( )
A.神农的身体是透明的,吃了植物后,可以看到植物在他身体里的反应。
B.俄耳甫斯连忙转轴拨弦,悠扬的琴音飘荡在树林间。一时间,一切都凝固了,连凶猛的毒龙也把它那花斑头颅低垂下来。
C.顽劣的火神洛基竟在妻子睡觉时,把她引以为傲的一头金发剪得一干二净。
7.(2分)班级读书分享会上,小新一紧张忘记了故事情节没讲好,心里很难过。以下安慰不恰当的是( )
A.“你的心态还不好,以后多练练。”
B.“谁都会紧张,你还能坚持讲完,真厉害。”
C.“这次没讲好,别太在意,下次你一定行。”
8.(2分)下列语句中,两处惯用语使用恰当的是( )
比赛中,他过于自信轻视了对手的实力,结果_____了,错失冠军;决赛中,她稳扎稳打,逐渐_____,最终获得冠军。
A.栽跟头、占上风 B.碰钉子、挑大梁
C.栽跟头、开绿灯
9.(2分)下列词语形容人物或对象不合适的是( )
A.上天入地——孙悟空 英勇无畏——边防战士
B.未卜先知——西门豹 视死如归——革命志士
C.刀枪不入——二郎神 刚正不阿——人民法官
10.(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 )
A.阅读的时候我要动脑筋,主动积极提出问题。
B.《爬山虎的脚》的作者是叶圣陶写的。
C.我们全校师生都参加了义务劳动。
11.(6分)按要求完成练习。
(1)选一个事物,用上一两个加点的词语描绘它,再写下来。
云 小猫 顿时 转眼间 一会儿工夫
——
(2)从“得意”“期待”中任选一个,仿照例子用动作描写表现它。
例:害怕——妈妈一走,我就把屋里所有的灯都打开,然后钻进被窝,蒙上头,大气儿都不敢喘。
——
(3)仿照例子,长话短说。
例:官绅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跪下来磕头求饶,把头都磕破了,直淌血。
官绅跪地求饶。
成群的海鸟在空中盘旋,发现鱼儿便像一块块石头扎进水里,叼住猎物。
12.(11分)课内积累与运用。
(1)民族危难之际挺身而出者,方为英豪。“但使龙城飞将在, ”这是诗人王昌龄在呼唤保家卫国的英豪;“ , ”这是词人李清照在赞美顶天立地的英豪。
(2)“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 ,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 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句中“ ”说明是按 顺序来写钱塘江大潮的。
(3)从不同角度看问题,结果不同,苏轼的“ , 。”这句诗就揭示了这个道理。
(4)“八月暖,九月温, ”说明长江中下游地区秋冬季节气温特点。
(5)临别之际,高适以“ , ”鼓励、劝慰友人,赞扬他扬名天下。
13.(12分)阅读。
神奇的猴面包树
①猴面包树属于锦葵科植物,很有特点,树干笔直,光秃秃、圆滚滚的,仿佛一个装满水的“瓶子”。只在顶端长着稀疏向上的树杈。一棵猴面包树可长到20~30米高。在非洲,猴面包树被誉为“生命树”。
②首先,它的果实能吃。每年猴面包果成熟,掉落在地上,非洲人就过来捡果实,直接食用或将果肉溶解在水里,做成“饮料”。 ③其次,猴面包树的树干很粗,直径最大2米。它的树干质地不太紧密,类似于多孔的海绵,能在雨季大量吸收水分。到了旱季,猴面包树就像是矗立在沙漠里的“水塔”,为附近的居民和动物提供珍贵的水源。一棵正常大小的猴面包树,可以在树干里储存几千公斤的水,足够一个非洲家庭使用几个月。 ④此外,非洲人发现猴面包树能储水后,就在它们的树干上凿开一个洞。由于猴面包,树本身比较巨大,一个蓄水的洞并不会影响存活。等水用完之后,这个洞还有其他用处。非洲人还可以把洞加大加深,形成一个天然的“房间”,在洞的底部铺上被褥,就变成可以睡觉的地方。
(1)根据第①自然段画线句子,观察方框中图片,图片 是猴面包树。
(2)读下面两个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体会两个句子意思的不同。说说用上“最大”有什么好处?
◇猴面包树的树干很粗,直径2米。
◇猴面包树的树干很粗,直径最大2米。
(3)“追追光”小组形成了以下问题清单,想想这些问题是从什么角度提出来的,将序号填在问题后面的横线中。问题清单:
问题清单:
①“形成一个天然的‘房间’”中的“房间”为什么不直接写成“树洞”?
②为什么猴面包树被誉为“生命树”?
③还有哪些植物也具有大量吸收并储存水分的本领?
④“锦葵科”是什么?
提问角度:A.根据内容B.根据写法C.从文得到启示,联系生活经验
(4)上面问题清单中,问题 (填序号)不影响对短文内容的理解,价值不大。
(5)为什么猴面包树被誉为“生命树”?请分条作答,每点不超过6个字。
① ;② ;③
14.(15分)阅读。
无双国士袁隆平
①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他,就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②读小学一年级时,袁隆平曾去参观一个果园,看到树上红红的桃子,藤上一串串水灵灵的葡萄……为什么葡萄是一串串的,桃子却是一个个的?它们是怎么长出来的?这些问题在袁隆平脑中扎了根。从那时起,他想,以后一定要学农,成为一名农业科学家。 ③长大后,袁隆平倾尽心血追逐农学梦,研究杂交水稻。1961年7月的一天,他和往常一样,来到农校的试验田选种,发现了一株天然的杂交稻株,“鹤立鸡群”。袁隆平如获至宝,推算这样的天然杂交水稻,每亩产量可以有上千斤。稻子成熟时,他收了种,准备在第二年春天试种1000多株,检验一下奇迹能否诞生。但是,稻株抽穗后,早的早,迟的迟,高的高,矮的矮,参差不齐,没有一株像刚发现那株好。产量远低于预期,试种效果很不理想。为此,袁隆平好几天都没睡好。 ④试种天然杂交水稻不成功,袁隆平推断:既然天然杂交水稻有优势,那么可以尝试通过人工培育杂交水稻的方式保留优势,提高水稻产量。此后,袁隆平带着团队在我国率先开始了人工培育杂交水稻的研究。野生雄性不育稻株是人工培育杂交水稻的关键,为了找到它,袁隆平和他的助手们常常十天半月穿越在茫茫荒原之中,渴了就喝几口山泉水,饿了就嚼干馒头。他们如同一支探险队,翻山越岭,徒步跋涉。 ⑤1970年11月23日,助手发电报告诉袁隆平:在海南的一块沼泽地里发现了野生雄性不育稻株。听到这个消息,袁隆平连夜乘火车赶赴海南。火车到站时已是次日清晨,他来不及休息,催着助手马上带他去那块沼泽地,他急切地想去验证。来到沼泽地,只见那棵野生的雄性不育稻株披着晨雾,静静地伫立着,像是在等待着什么。一阵微风吹过,绿色的长发轻柔地飘着,浅浅的乳黄色长蕊,在晨曦中闪着光。袁隆平久久地凝视着眼前的稻株,眼里噙着泪水。袁隆平分别采集了三个稻穗上尚未开放的小花朵,置于100倍显微镜下观察,经反复辨认后,他激动得大声叫好:“妙,妙!这的确是一株天然的雄性不育野生稻!”他当即为这棵野生雄性不育株命名为“野败”。发现“野败”,为袁隆平杂交水稻事业打开了突破口。
——根据新华网、人民网、《袁隆平传》等相关资料改写
(1)对画线句中“鹤立鸡群”在句中的意思,理解准确的是
A.鹤站立在鸡群中
B.那株稻株长得很奇怪
C.那株稻株长得特别好
(2)概括第③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正确的是
A.袁隆平发现了一株天然杂交水稻。
B.袁隆平发现一株天然杂交水稻,试种效果不理想
C.袁隆平长大后,倾尽心血追逐农学梦。
(3)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选文④⑤自然段所写事情的经过和结果。
起因:袁隆平想用人工培育方式提高水稻产量。
经过:
结果:
(4)关注第⑤自然段中描写人物言行的句子,从“写得好”或“有启发”的角度进行批注,写在段落旁边的方框中。
(5)结合文中相关语句,思考袁隆平的心情变化及原因,填写下表。
心情 相关语句 原因
失落 好几天都没睡好。
连夜乘火车赶赴海南。
眼里噙着泪水。 亲眼见到野生雄性不育稻株。
(6)选文写了三件事,表现了袁隆平对杂交水稻事业的 。
15.(30分) 校园生活丰富多彩,每天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事,参加竞赛、第一次登上领奖台、和好朋友闹了别扭……选择一件你印象深刻的事情,仔细想想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按一定的顺序把这件事情写清楚,也可以写一写当时的感受。不出现真实姓名,题目自拟。
2024-2025学年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四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
1.【答案】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2.【答案】茂盛 腾云驾雾 严厉 山崩地裂 奋力 愉快
3.【答案】B
4.【答案】A
5.【答案】A
6.【答案】C
7.【答案】A
8.【答案】A
9.【答案】B
10.【答案】C
11.【答案】(1)小猫 小猫懒洋洋地躺在沙发上,爪子随意地伸展着,眼睛半睁半闭,一副惬意的模样。
(2)得意 他赢得了比赛,大踏步走上领奖台,脑袋高高扬起,嘴角挂着灿烂的笑容,向台下观众挥手示意,那得意劲儿别提了。
(3)海鸟发现鱼儿叼住猎物。
12.【答案】(1)不教胡马度阴山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2)风平浪静 水天相接 过了一会儿 时间;
(3)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4)十月还有小阳春;
(5)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13.【答案】(1)C;
(2)用上“最大”表明猴面包树树干直径一般情况达不到 2 米,2 米是其直径的上限,更准确地说明了树干粗细的范围,使表达更严谨。
(3)①B;②A;③C;④A;
(4)③;
(5)①果实能吃;②提供水源;③可做房间。
14.【答案】(1)C;
(2)B;
(3)经过:袁隆平和助手们在荒原中寻找野生雄性不育稻株,十分艰辛。1970 年 11 月 23 日助手在海南沼泽地发现疑似稻株,袁隆平连夜赶赴。结果:袁隆平确认这株稻株为“野败”,为杂交水稻事业打开突破口。
(4)“袁隆平连夜乘火车赶赴海南。火车到站时已是次日清晨,他来不及休息,催着助手马上带他去那块沼泽地”,此句通过对袁隆平动作的描写,生动展现出他对新发现的急切与重视,体现他对杂交水稻研究的执着与热忱。
(5)心情:失落,原因:试种天然杂交水稻产量远低于预期,效果不理想。心情:急切,原因:得知助手在海南发现野生雄性不育稻株。心情:激动,原因:亲眼见到野生雄性不育稻株。
(6)热爱与执着。
15.【答案】
一件让我激动的事
在我的学习生涯中,最让我感到激动的,莫过于上学期的升旗仪式了。
那时,宋老师给我和张予超每人一张升旗手表格,让我们填好后交给她。我一边填,心里一边乐开了花:当升旗手是一件多么光荣的事情啊!
星期一一大早,我和张予超就到了升旗台上练习升降旗。章老师让我们先把绳子解开,我望着麻绳愣住了 怎么解呀?张予超和我面面相觑。最后只好让章老师从头一步步来教。
终于到了做早操的时候了,进行曲响起来了,各个班级都陆陆续续来到了操场上。我站在升旗台上,心怦怦跳起来。连忙在心中反复回想如何解绳子,挥旗,在国歌响起的什么时候挥旗……
接下来就是升旗手升旗的时候了,我望着台下的几百双眼睛,心跳加速了起来:那么多人在看着我,要是出差错了多丢人啊!到了升旗的时候,我的手心已经微微出汗了,我一边紧握绳子,一边在心里回想升旗时的动作。
国歌响起了,我在心里默默念着拍子,此时此刻,我的额头已经冒出了细汗,我一口大气也不敢喘,目不转睛地盯着红旗:一秒,两秒,三秒……“终于,红旗升到顶端了,我连忙把麻绳重新绑上去。
下台的时候我脚都快软了,但心里还是开心的,这毕竟是一次锻炼我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