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海—气相互作用 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4.3 海—气相互作用 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3-01 12:51: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3海—气相互作用
教材 地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 讲课人
1.课标分析
课标要求:运用图表,分析海-气相互作用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 “运用图表,分析海气相互作用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课程标准中的“运用图表 ”是要求学生能通过 图表进行分析,领会“海-气 ”相互作用的地理意义,以加深对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地球圈层间物质能量流动等 基本原理的认识。要求教师着重从海-气相互作用的表现过程来落实课标要求,同时通过学习,学生能够运用 多样化图表,分析海-气相互作用过程是如何影响全球水热平衡的。
2.教学内容分析
水是地球表面分布最广、最重要的物质,是参与自然地理过程暨地球表层物质和能量转化的重要因素。海洋水是地球水圈的主体,水的相态变化与空间位移,对地理环境起着重要作用,全球水热平衡主要是通过海洋和大气中水的运动达成的,其中水汽是联系水圈和大气圈的纽带。海-气相 互作用的机制及其对全球气候与人类活动的影响,是当前科学研究的热点和前沿之一,尤其事关全球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及防灾减灾。 教材以水分和能量交换为例,说明海-气相互作用的途径、过程,以及海-气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大气环流 和大洋环流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由于海水和大气运动的连续性,区域性海-气相互作用异常现象会影响相邻海区甚至全球气候异常,进而影响人类活动。
3.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以及必修1 中已经基本了解了水圈、大气圈的概况;学习了大气的受热过程、水循环、 海水运动的形式等主干知 ;在选必修1书中前两节介绍水体的类型、特征及水体间相互关系,以及洋流的分布规律和地理意义。在此基础上,学生再学习海-气相互作用及其影响就容易理解,且容易有逻辑,学生对于进一步了解异常气候现象更加容易理解。
4.学习目标确定
1.运用图表,说出海-气之间水分和热量交换过程,分析海-气相互作用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 2.结合景观图等资料,解释厄尔尼诺现象、拉尼娜现象对全球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3.面对现实中自然现象,能够分析人类活动对海—气关系的影响,树立正确的人类发展观。
5.学习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运用图表,掌握海—气相互作用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了解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对全球气候和人类的影响 教学难点:了解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对全球气候和人类的影响。
6.课时安排
1课时
7.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视频导入】:播放视频“厄尔尼诺和拉尼娜新闻视频” 提问:什么是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对气候及人类活动有哪些影响? 根据视频带着问题进入本节内容。 通过视频引入本课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海—气相互作用和全球水热平衡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72-73页,完成以下任务: 1.海洋与大气之间如何进行水分交换?并绘制海—气水分交换示意图 2.海洋与大气之间如何进行热量交换?并绘制海—气热量交换示意图 3.根据73页水量平衡原理,写出海洋水支出与海洋水收入、陆地水支出与陆地水收入、总降水和总蒸发的关系,并得出结论 4.根据热量收支状况,结合所学三圈环流和洋流示意图,说明赤道地区会不会越来越热,极地会不会越来越冷?为什么 学生阅读教材,找到相应答案,并画出相关示意图 让学生对课本足够熟悉,同时让学生能够更好的从课本图文中提取信息。
过渡:通过海—气相互作用,海洋和大气成为一个整体。如果表层海水温度发生异常,大气环流也会异常,甚至出现极端的天气事件。
二、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 【教师讲解】 问题:正常状况下,赤道太平洋东西两岸温度有何不同? 根据热力环流原理,绘制赤道附近太平洋东西两岸的热力环流圈。 【合作探究】 根据视频并结合教材74-75页,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任务一:厄尔尼诺现象 1.什么是厄尔尼诺现象?产生原因是什么?试着画出环流图。 2.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对赤道太平洋东西两岸气候的影响是什么? 3.结合资料,推测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对我国的影响有哪些? 任务二:拉尼娜现象 1.什么是拉尼娜现象?产生原因是什么?试着画出环流图。 2.拉尼娜现象发生时,对赤道太平洋东西两岸气候的影响是什么? 3.结合资料,推测拉尼娜现象发生时对我国的影响有哪些?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热力环流绘制沃克环流示意图,并说明其对赤道附近太平洋东西两岸气候的影响 学生看视频记录关键信息,小组讨论并展示; 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或者对理解不透彻的进行讲解 通过问题层层引导,同时回顾所学知识,学会知识迁移,理解沃克环流,并且为后面学生合作学习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做基础 学生通过视频学习、小组讨论能够更深刻的理解和学习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的影响及对我国的影响。
【总结提升】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海—气相互作用,其维持着全球水热平衡,当其水热平衡被打破时就会出现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对全球气候具有深刻的影响 最后我们以习总书记的话共勉,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
【随堂练习】 2015年10月27日据美国boredpanda网站报道:号称“世界干极”的智利塔卡马沙漠,由于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赤道附近的偏东信风减弱,致使流向太平洋西部的温暖海水滞留在东部),荒漠里休眠已久的各种花草瞬间绽放,形成“沙漠花海”的自然奇景。下图为塔卡马沙漠位置和相关地理景观示意图。 分析2015年10月智利“沙漠花海”自然奇景的成因。 答案: 1.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南太平洋东部水温异常升高,导致阿塔卡马沙漠附近下沉气流减弱,降水增多; 2.雨水下渗和当地的高温促使沙漠中的种子迅速发芽、生长、开花。
关于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的例子
板书设计: 海气相互作用 海—气相互作用和全球水热平衡 海—气水分交换 海—气热量交换 全球水热平衡 二、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 1.沃克环流 2.厄尔尼诺现象及其影响 3.拉尼娜现象及其影响
【作业设计】
完成同步练习题 2.画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图形 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 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画图能力,除此也提高了学生的分析图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