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质量检测地理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福建省福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质量检测地理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2-15 10:48: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福州市高二年级质量检测
地理试卷
(完卷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友情提示:请将所有答案填写到答题卡上!请不要错位、越界答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6小题,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符合题意。)
明朝初期我国沿海地区修建了多座所城和卫城以防御倭寇,一府设所,几府设卫。崇武所城位于泉州惠安县,扼守东南海滨。镇海卫城位于漳州龙海区,建于临海制高点。两地建城材料多就地取材。图1为两地古城墙照片,图2为镇海卫城民居照片。完成下面小题。
1. 镇海卫城建城材料多为黑灰色、多气孔的岩石,该岩石类型为( )
A. 喷出岩 B. 侵入岩 C. 变质岩 D. 沉积岩
2. 镇海卫城比崇武所城所属等级更高,但其城墙多以不规则石块垒砌而成,其原因是( )
A. 雨水充沛,利于排水 B. 地域狭小,岩性坚硬
C. 地形崎岖,岩体破碎 D. 资金短缺,工匠不足
3. 夏秋,镇海卫城居民在大门外用木棍系住门环抵住两侧门柱形成门栓,其主要目的是( )
A. 防海浪 B. 防山洪 C. 防台风 D. 防盗匪
2024年10月22日上午,福州的天空出现独特的“被子云”,该天气现象是由干冷和暖湿气流相遇形成的界线分明的“阴阳天”。夜间,福州各地气温下降。图为“被子云”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4. 当天控制福州天气系统是( )
A. 暖锋 B. 冷锋 C. 气旋 D. 反气旋
5. 推测干冷气流的来源及其未来几天的移动方向( )
A. 亚洲低压向北 B. 亚洲高压向北
C. 亚洲低压向南 D. 亚洲高压向南
南方某地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为保障工程安全,对附近坡面位移进行了持续监测。表为四次监测的坡面位移数据,图为滑坡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监测次数 各测的累计位移量/mm
前部监测点中部监测点后部监测点
第1次000 第2次191813 第3次187619751536 第4次200520961570
6. 坡面整体最大幅度的位移发生在( )
A. 第1次监测之前 B. 第1次与第2次监测之间
C. 第2次与第3次监测之间 D. 第3次与第4次监测之间
7. 据多次监测结果,可推测( )
①前部和中部之间出现较大裂隙②中部和后部之间出现较大裂隙
③前部和中部之间出现堆叠现象④中部和后部之间出现堆叠现象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8. 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对滑坡进行预警监测,包括( )
A. 运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测算雨量 B. 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分析位移数据
C. 运用遥感技术模拟滑坡动态过程 D. 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分析监控视频
北大西洋暖流在向北流动过程中,会逐渐向大气释放热量与水汽,其本身的水温、盐度随之改变。当其到达大西洋北部时,海水由此产生垂直运动。图示意北大西洋局部海区表层盐度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9. 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甲处海水盐度变化及垂直运动方向为( )
A. 增大下沉 B. 增大上升 C. 减小下沉 D. 减小上升
10. 北大西洋暖流使得北大西洋高低纬间温差减小,这种作用最明显的季节是(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11. 受洋流影响,图中乙处自然景观( )
A. 冰原 B. 苔原 C. 常绿硬叶林 D. 针阔叶混交林
西津渡位于长江镇江段南岸,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镇江通往江北的唯一渡口,但如今其所在的位置已成为游人如织的商业街。图为长江镇江段及世业洲汊流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2. 西津渡渡口功能逐渐消失的自然原因是( )
A. 位于凸岸,流水侵蚀后退 B. 位于凹岸,泥沙淤积变浅
C. 位于凸岸,泥沙淤积变浅 D. 位于凹岸,流水侵蚀后退
13. 为提高世业洲右汊河道通航能力,推测图中位置修建丁坝的主要作用是( )
A. 增加航道水深 B. 扩大沙洲面积
C. 减轻凌汛危害 D. 增加水体含沙量
北京时间2018年2月3日9:00,全国大众速滑马拉松赛在黄河老牛湾(39°30′N,111°25′E)开赛。图左为9:36运动员比赛画面,图右为便携式太阳能电池板。完成下面小题。
14. 美国洛杉矶(西八区)的华侨收看此次比赛直播,选择时间约为( )
A. 2月2日17时 B. 2月3日11时
C. 2月4日1时 D. 2月4日17时
15. 图左中大部分运动员的滑行方向大致为( )
A. 东 B. 南 C. 西 D. 北
16. 比赛期间现场工作人员使用便携式太阳能电池板发电,正午时分电池板朝向及其与地面夹角约为( )
A. 朝南56° B. 朝南34° C. 朝北56° D. 朝北34°
二、非选择题(共3题,共52分)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正常情况下,赤道附近太平洋东部和西部海水温度存在差异,从而在上空形成大气热力环流。图示意热带太平洋上空的大气热力环流,★处为世界著名渔场。
(1)在答题卡上绘图。
①在图中各条虚线上用箭头标注大气热力环流运动方向。
②绘制南太平洋中低纬海区的大洋环流。
拉尼娜现象是指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的表层海水温度异常降低的现象。图示意某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拉尼娜现象与渔场捕捞产量关系的研究思路。
(2)参照图研究思路,说明拉尼娜现象对图中渔场捕捞产量的影响。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磬石山位于广东省东部,该区域在地质历史时期曾是一片覆盖着沉积岩的低矮平原。目前磬石山最高山峰193米,以形态各异的浑圆状花岗岩石蛋地貌闻名,伴有洞穴、陡崖分布。图左示意磬石山的两种类型洞穴,其中a为石核洞,b为坍塌洞,其洞穴内外石蛋的接触关系及叠置形态有明显差异。图右为学生在某洞穴内拍摄的照片,虚线为石蛋接触处。
(1)简述磬石山花岗岩地貌从侵入冷凝到形成石蛋地貌之间经历的地质作用过程。
(2)判断图右照片中的洞穴类型,并说明理由。
(3)评价石蛋地貌广布对当地生产生活的影响。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乌兰湖没有地表河流汇入,依赖地下水补给。近百年来由于降水和气温等因素变化,乌兰湖由一个大湖逐渐演化为多个不相连的小湖,湖中生存着大量有色的盐藻。一年中气温、光照、水量的变化会导致盐藻的数量和密度变化,湖泊颜色也随之发生变化。下图示意乌兰湖位置及景观。
(1)分析乌兰湖周边地区沙漠广布的自然原因。
(2)从气候和湖盆角度,说明乌兰湖由一个大湖演化为多个小湖的地理过程。
(3)判断乌兰湖颜色最深的季节,并说明理由。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福州市高二年级质量检测
地理试卷
(完卷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友情提示:请将所有答案填写到答题卡上!请不要错位、越界答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6小题,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符合题意。)
【1~3题答案】
【答案】1. A 2. C 3. C
【4~5题答案】
【答案】4. B 5. D
【6~8题答案】
【答案】6. C 7. B 8. B
【9~11题答案】
【答案】9 A 10. D 11. D
【12~13题答案】
【答案】12. C 13. A
【14~16题答案】
【答案】14. A 15. B 16. A
二、非选择题(共3题,共52分)
【17题答案】
【答案】(1)绘图
(2)拉尼娜现象发生时,赤道附近太平洋东部和西部海水温差大。
东西岸的气压差增大,从而增强大气热力环流,偏东风(离岸风)增强,推动海水向西流动,东部洋面上升补偿流活跃导致深层海水上泛加强,洋面营养物质增多,浮游生物增多,鱼类饵料充足,渔场捕捞量增加。
【18题答案】
【答案】(1)地壳抬升,形成山体;上覆沉积岩被风化侵蚀,花岗岩出露地表;经风化作用、流水侵蚀等外力作用,形成石蛋山地貌。
(2)石核洞。石蛋间接触面积较大(面面接触),垒叠较为整齐,没有发生明显位移。
(3)有利:独特的自然景观,提供旅游资源;提供丰富的花岗岩体石材。
不利:地形崎岖,交通不便;可能产生落石,崩塌等自然灾害。
【19题答案】
【答案】(1)深居内陆,受大陆性气团控制;东侧山脉阻挡来自海洋的水汽,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植被稀疏;光照强,昼夜温差大,岩石风化碎屑物质多;风力堆积作用强,沙漠广布。
(2)气候角度:近百年来腾格里沙漠东部降水较少(或呈减少趋势);全球气候变暖,乌兰湖蒸发量增大;湖泊水量收入小于支出,水位不断下降,湖泊面积不断萎缩。
湖盆角度:湖盆宽阔,湖底起伏较大,剩余湖水汇聚在地势低洼地带,形成多个小湖泊。
(3)夏季。夏季水温较高,光照强,湖水盐度大,盐藻生长繁殖速度快,数量多;夏季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湖泊水量减少,盐藻密度增大,湖水颜色变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