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乌兰浩特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内蒙古乌兰浩特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2-15 15:50: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乌兰浩特2024~2025学年高二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选择性必修2第一章。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为某日某时刻地球光照示意图,该日过后北京日出东北。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图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 )
A. (0°,60°E) B. (22°34'N,90°E) C. (0°,120°W) D. (22°34'S,90°W)
2. 图示时刻,新的一天约占全球范围的( )
A. 1/2 B. 2/3 C. 3/5 D. 5/6
3. 该日过后四个月内( )
A. 巴西利亚昼长夜短且昼逐渐变长 B. 北半球各地的日出时间逐日提前
C. 北京正午太阳高度先变大后变小 D. 太阳直射点北半球且向北移动
安龙金字塔(如图1所示)位于贵州省黔西南州安龙县喀斯特峰林发育区,主体岩石为水平层理构造明显的泥质白云岩夹泥岩,山体呈锥形,形似“金字塔”。图2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安龙金字塔主体岩石对应于图2中的(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5. 安龙金字塔山体呈锥形,与之关联性最大的是( )
A. 流水侵蚀 B. 冰川侵蚀 C. 重力坍塌 D. 人类活动
6. 安龙金字塔山体未来演变趋势最可能为( )
A. 数量增多 B. 密度变大
C 高度降低 D. 占地面积稳定
穹窿构造是一种特殊的褶皱地貌,形态大致呈圆形,是有利的储油构造。部分穹窿构造形成的河流呈放射状。下图为褶皱与断层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图中地貌与穹窿构造类似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8. 形成放射状河流的穹窿构造( )
A. 中部低、四周高 B. 可能与火山活动有关 C. 周边岩石较紧密 D. 不易被河流侵蚀
下图为我国局部区域某次天气系统过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图示a天气系统移动方向为( )
A. 自东南向西北 B. 自西北向东南 C. 自东北向西南 D. 自西南向东北
10. 与株洲相比,图示时刻广州( )
A. 风力较大 B. 阴雨连绵 C. 气压较高 D. 风轻云淡
不同视角观察地理事象,是学习地理的重要方法。同一半球不同季节的气压带和风带可以侧视(图1)或者俯视(图2)进行观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表示同一气压带或风带的是( )
A. ①与乙 B. ②与丙 C. ③与丁 D. ④与甲
12. 图1所示气压带或风带,较易带来降水的有( )
A. ①② B. ①⑤ C. ③④ D. ④⑥
13. 图2所示季节( )
A 北京香山山花烂漫 B. 巴西高原草木葱绿
C. 日本东京落英缤纷 D. 亚洲的夏季风强盛
下图为某条河流多年平均径流量与降水量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该河流可能位于( )
A. 中亚 B. 英国 C. 我国东部 D. 我国藏南
15. 该河流年径流量大致从10月份开始逐渐变大,其主要原因可能( )
A. 山洪暴发 B. 冰雪融水增多 C. 气温下降 D. 支流汇入增多
读太平洋表层洋流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6. 图示①②③④洋流中,洋流成因与其他洋流不同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7. 当甲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异常升高时( )
A. 赤道附近表层海水流动速度加快
B. 赤道附近太平洋东、西部海面温度差异增大
C. 登陆我国东南沿海台风数量减少
D. 澳大利亚东北部地区洪涝灾害出现频率增加
海雾是海洋与大气相互作用特定条件下出现在海上或沿海地区上空低层大气的一种水汽凝结现象。宁波舟山港位于浙江省东北海岸,海雾多发。下图为2013~2018年宁波舟山港海雾发生时各月平均海雾发生时长和海气温差状况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 宁波舟山港海雾发生时( )
①海温低于气温②气温低于海温③海—气交换加强④海—气交换减弱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9. 宁波舟山港春夏季节海雾发生时数较多,主要是因为( )
A. 台风发生频率高 B. 流经洋流降温增湿
C. 冷空气活动频繁 D. 受东南季风影响大
泰加林是指从北极苔原南界树木线开始向南延伸1000多千米宽的北方塔形针叶林带。下图为各地区植被群落与年平均降水量和年平均温度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 图中信息显示,泰加林分布区域的主要自然环境特征是( )
A. 冷湿 B. 干冷 C. 干热 D. 湿热
21. 下列诗句能反映沿热带雨林→温带阔叶林→泰加林→苔原及冻土方向变化规律的是( )
A.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B.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C.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D. 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
黑土只能形成于四季分明且温差较大的温带地区,世界四大黑土区为乌克兰大平原(约190万);北美密西西比河流域(约120万)中国东北地区(约103万)和南美潘帕斯草原(约76万)研究发现,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黑土区坡度小于8°的土地面积达77.54%,高于中国东北黑土区的55.94%。下图为全球四大黑土区(黑色部分)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 全球四大黑土区中( )
A. 乌克兰大平原黑土区跨经度最多 B. 密西西比河流域黑土区面积最广
C. 中国东北地区黑土区土层最深厚 D. 潘帕斯草原黑土区分布纬度最高
23. 全球黑土区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温带地区,南半球温带地区分布较少,主要是因为南半球温带地区( )
A. 年均温较高 B. 陆地面积较小 C. 无大型山地 D. 季风气候显著
24. 与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黑土区相比,中国东北黑土区( )
A. 发生滑坡的频率更高 B. 农业机械化水平更高
C. 发生水蚀的风险更大 D. 更利于畜牧业的发展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25.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印度位于南亚,地形地貌多样,境内河流众多。图1为印度降水量分布和其季节盛行风向示意图,图2为甲地多年平均月降水和气温分布状况示意图。
(1)印度西北部地区降水较少,试分析成因。
(2)指出甲地的气候类型,并说明判断依据。
(3)说出图1所示季节印度地区河流的主要水文特征。
2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西澳大利亚寒流是流经南印度洋东部的一支洋流,其自南向北沿澳大利亚西海岸流动,最后汇入南赤道暖流,是世界主要寒流中最弱小的一支。下图为世界局部洋流示意图。
(1)说出西澳大利亚寒流的形成过程。
(2)分析西澳大利亚寒流是世界主要寒流中最弱小的一支的原因。
(3)西澳大利亚寒流流经区域渔场规模很小,说明理由。
2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詹州林场位于海南岛西部,区域年降水量1100mm左右,林场树种以速生的桉树人工林(如图1)为主,还分布有部分椰树人工林(如图2)。桉树原产于澳大利亚稀树草原地区,研究发现,桉树人工林对林场区内的大气、水、土壤等自然环境要素功能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图3为多年平均各月桉树人工林与椰树人工林土壤含水率比较示意图。
(1)与椰树人工林相比,说明桉树人工林的特征。
(2)推测桉树人工林、椰树人工林土壤含水率差异的成因。
(3)从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角度,分析桉树人工林对区域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
2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根据降雨量和蒸发量的关系,将陕西省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干湿区。下图为陕西省三个干湿区划分示意图。
(1)与湿润区相比,陕西省半湿润区经济发展条件较好。试从“半湿润区”角度,说明理由。
(2)分析陕西省湿润区的形成原因。
(3)指出陕西省根据各干湿区环境应发展的农业类型。
乌兰浩特2024~2025学年高二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选择性必修2第一章。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3题答案】
【答案】1. A 2. D 3. C
【4~6题答案】
【答案】4. D 5. A 6. C
【7~8题答案】
【答案】7. A 8. B
【9~10题答案】
【答案】9. B 10. D
【11~13题答案】
【答案】11 D 12. B 13. B
【14~15题答案】
【答案】14. A 15. C
【16~17题答案】
【答案】16. D 17. C
【18~19题答案】
【答案】18. B 19. D
【20~21题答案】
【答案】20. A 21. D
【22~24题答案】
【答案】22. A 23. B 24. C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25题答案】
【答案】(1)位于北回归线附近,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受西南季风影响小,降水少;地形较为平坦,难以形成地形雨等。
(2)气候类型:热带季风气候。判断依据:最冷月均温>15℃;降水集中在夏季;降水充沛(或年降水量>1500mm);有明显早、用季等。
(3)径流量大;流速快;水位高;含沙量大:有汛期;无结冰期等。
【26题答案】
【答案】(1)西风漂流向东流动过程中,受到陆地的阻挡,再加上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大部分继续东流,小部分向北流动,其北流支形成西澳大利亚寒流。
(2)大陆对西风漂流阻挡作用较小,西风漂流分支较少,北上海水规模小,洋流势力弱;南半球夏季澳大利亚西北部盛行温暖的西北季风,与西澳大利亚寒流流向相反,减弱了寒流的强度;澳大利亚西海岸陆地中部向西凸出,阻碍了洋流的流速和减少了洋流的流量;赤道逆流等暖流南下,与西澳大利亚寒流交汇,海域水温增加,寒流势力减弱。
(3)西风漂流北上支流量小,且陆地面积小,陆地上的东南信风(离岸风)势力弱,难以搅动底层海水的营养物质上涌,浮游生物少;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时间长,盛行下沉气流,进一步抑制了海水运动,底层上涌的营养物质更少;沿岸河流稀少,河流携带入海的营养物质少。
【27题答案】
【答案】(1)生长速度快;成林密度大;抗旱能力强;对水分需求量大;树木整体高度大等。
(2)桉树人工林密度大,根系吸收水分能力较强,土壤含水率较低;椰树人工林分布稀疏,树叶及枝干较桉树人工林截留雨水能力弱,下渗多,土壤含水率较高。
(3)桉树人工林对水分需求量大,导致土壤含水量降低,土壤养分减少、肥力下降,加剧土壤贫瘠程度,导致土壤生产力下降;桉树人工林密度大,导致林下光照、水分等减少,林下生境生长受限,区域生物多样性减少;桉树人工林使得区域水分总体减少,导致蒸发量减少,大气中水汽含量减少,区域降水量减少,加剧区域干旱程度等。
【28题答案】
【答案】(1)半湿润区大部位于平原和高原,地势相对平坦,利于发展;半湿润区土地面积大,发展空间充足;半湿润区土层深厚,较为肥沃,农业发展基础好等。
(2)位于秦岭以南,受东南季风影响大,降水丰富;植被覆盖率高,蒸发量相对较小;地表径流大,有利于提高区域湿度等。
(3)湿润区:发展以水稻为代表的喜湿喜热作物的种植业;半湿润区:发展以小麦、玉米为代表的耐旱作物的种植业;半干旱区:发展畜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