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二年级第五单元质量检测
语 文
本试卷(试题基础卷)分为三个部分,6页。共25道小题。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座位号填写在本试卷密封线内相应的位置。
2.答卷时,请在试卷对应题目要求上作答,不要在试卷上做任何标记,也不要在密封线内答题。
4.请用铅笔在试卷上作答,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重新作答。字迹要清晰,卷面要整洁。
5.考试结束后,本试卷与答题纸(如有)一并收回。
第一部分:基础·积累·运用(共67分)
一、基础与运用。(本大题第1~6小题,共34分)
1.用“√”给下列加点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本题共6分)
(1)街坊(fānɡ fánɡ)都知道,街角有个磨坊(fānɡ fánɡ)。
(2)顽皮的弟弟倒(dǎo dào)着走路,一不小心摔倒(dǎo
dào)了。
(3)远远望去,山坡上有一个大圆圈(juàn quān),那是我家的羊圈(juàn quān)。
2.照样子,做一做。(本题共2小题,每空0.5分,本题共7分)
(1)例:报(报告)→捉(捉虫)
愿( )→____( ) 牢( )→____( )
(2)例:该-讠+刂→刻(刻画)
疲-____+____→____( )
说-____+____→____( )
3.选一选,把句子中画“____”的部分换成成语。(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本题共6分)
(1)玲玲自己对自己说:“要是有个朋友陪我一起上学多好啊!” ( )
(2)小丁才三岁就报了五种课外班,这真是拔起禾苗帮他长啊。 ( )
(3)我们用了三个小时才爬到山顶,累得一点儿力气也没有了。( )
4.选词填空(填序号)。(本题3小题,每小题1分,本题共3分)
(1)他打翻了牛奶,受到妈妈( )地批评。
(2)爸爸对我的要求很( )。
(3)老师的神情变得( )了。
5.认一认,分一分。(填序号)(本题3小题,每空2分,共8分)
①厕所 ②洞穴 ③厨房 ④窟窿
⑤窄小 ⑥车厢 ⑦大厦 ⑧窑洞
◆从上面的词语中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1)词语里的字含有“厂”字部首的词语:
(2)词语里的字含有“穴”字部首的词语:
(3) 是蛇、鼠的家, 是陕北百姓的家。
6.读一读,找出不是同一类的词,画“ ”。(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1分,本题共4分)
(1)白色 绿色 彩色 红色
(2)阿姨 叔叔 爷爷 教师
(3)森林 田野 草地 喜鹊
(4)屁股 腹部 脾气 手臂
二、选择题。(本大题第7~11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7.下列有误的一项是( )。
A.蝙蝠----雷达 B.海豚----潜水艇
C.鸟儿----飞机 D.猫----电子鼻(检查煤气管是否漏气)
8.为了让大家更好地借阅图书,班级图书角制定了《图书借阅公约》,其中不太合理的一项是( )。
A.爱护书本,不撕不扯不乱画。 B.文明借书,不推不挤要谦让。
C.按时归还,图书不出教室去。D.随便乱放,喜爱的书占为己有。
9.( )一文告诉我们:别人的经验不一定可靠,得自己去尝试。
A.《揠苗助长》 B.《亡羊补牢》
C.《小马过河》 D.《好天气和坏天气》
10.下列成语使用不当的一句是( )。
A.他唯一的女儿三番五次地从城里回来,接他去享清福,他不走。
B.他可敬的老伴,与他风雨同舟一生。
C.他加快速度,不紧不慢地陈述。
D.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11.下面句中空白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项是( )。
风又从废墟上 △ ,依然发出“留--留--”的声音。我忽然 △ 了。它是在召唤!召唤人们留下来, △ 这凝涸的历史。废墟,不愿永久停泊。
A.①吹过 ②醒悟 ③改造 B.①拂过 ②感悟 ③创造
C.①掠扭 ②清醒 ③改变 D.①刮过 ②觉悟 ③制造
三、语句拓展。(本大题第12~13小题,共10分)
12.照样子补充句子,把句子写得更具体、更生动、更准确。(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本题共6分)
例: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
(1)小马驮起口袋,( )往磨坊跑去。
(2)弟弟( )看着姐姐手里的玩具,非常想要一个。
(3)爷爷在公园里( )散着步。
13.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2分,本题共4分)
(1)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用加点的关联词写句子)
既 ,也 。
(2)教诲 让 终生 我 难忘 老师 的(连词成句,并加上标点)
四、课文积累与运用。(本大题第14~15小题,共13分)
14.根据课文所学知识判断。(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1分,本题共5分)
(1)禾苗不应该往高处拔,要遵循植物的生长规律。( )
(2)羊丢了,养羊人就不用修补羊圈了。( )
(3)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所以老牛和松鼠都在说谎。( )
(4)什么事都要自己尝试,别人的话不可信。( )
(5)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出自《三字经》。( )
15.下面的课文分别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选一选,填序号。(本题共4小题,每空2分,本题共8分)
①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
②不顾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会把事情办坏。
③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会有不一样的结果,要学会换位思考。
④别人的经验不一定可靠,要动脑筋思考,并亲自试一试。
课文 《画杨桃》 《揠苗助长》 《亡羊补牢》 《小马过河》
道理
第二部分:阅读·知识·赏析(共18分)
五、阅读理解。(本题分为两道大题,第16~24小题,共18分)
(一)阅读短文,完成第16~19小题。(本题共7分)
乌龟与水井
一只乌龟在陆地上散步,路过一口水井,想到井边喝水。水井提醒乌龟说:“喂,伙计!请离得远一点,掉到我这儿是很危险的。”
乌龟笑着说:“什么样的江河湖海我没到过,不怕你这小小的一口井。”水井对乌龟说:“我这儿的环境与那些地方不同。”
“什么相同不相同,还不都是水!我这就下去给你看看。”说着,乌龟“扑通”一声跳下了井。
乌龟跳到了井里,一会儿就明白过来,他再也没法爬上来了。
16.(1分)短文共有( )个自然段。
17.(2分)“我这儿的环境与那些地方不同。”这句话中,“这儿”指( ),“那些地方”指( )。
18.(2分)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用“√”表示。
①水井能关心帮助乌龟。( )
②不区别情况,不听人劝告,是没有好结果的。( )
③骄傲自大是不对的。( )
19.(2分)觉得乌龟的失误在什么地方?
(二)阅读短文,完成第20~24小题。(本题共11分)
小猴打算为自己做一身新衣服。
他向大象伯伯请教:“我做一身衣服要用多少布料?”大象伯伯说:“我看最少也得 17 米。”小猴有点不相信,又向松鼠阿姨请教。松鼠阿姨说:“我看 17 厘米就够了。”
究竟谁说得对呢?小猴决定问问山羊奶奶。山羊奶奶说:“那得(dé děi)量(liánɡ liànɡ)一量才知道。”山羊奶奶用米尺在小猴身上量了量说:“不是 17 米,也不是 17 厘米,而是 17 分米。”
小猴买了 17 分米布,请山羊奶奶帮他做新衣。新衣做好了,小猴穿上新衣来到湖边一照,啊!不大不小正合适。
20.(2分)用“\”划去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
21.(2分)短文共有 个自然段,第 2 自然段共有 句话。22.(3分)小猴做新衣,先请教了 ,然后请教
了 ,最后请教了 。
23.(2分)小猴最后听了 的话,买了
(多少)布。
24.(2分)小猴的衣服不大不小正合适是因为
第三部分:写作·表达·能力(共15分)
六、习作。(本大题第25小题,共15分)
25. 题目:看图想一想:这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地点?谁和谁遇到了什么难题?他们又是怎么解决的?
要求:发挥想象写一写这个故事吧!表述清楚,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二年级第五单元质量检测
语 文【参考答案】
本试卷(试题基础卷)分为三个部分,6页。共25道小题。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座位号填写在本试卷密封线内相应的位置。
2.答卷时,请在试卷对应题目要求上作答,不要在试卷上做任何标记,也不要在密封线内答题。
4.请用铅笔在试卷上作答,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重新作答。字迹要清晰,卷面要整洁。
5.考试结束后,本试卷与答题纸(如有)一并收回。
第一部分:基础·积累·运用(共67分)
一、基础与运用。(本大题第1~6小题,共34分)
1.用“√”给下列加点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本题共6分)
(1)街坊(fānɡ√ fánɡ)都知道,街角有个磨坊(fānɡ fánɡ√)。
(2)顽皮的弟弟倒(dǎo dào√)着走路,一不小心摔倒(dǎo√ dào)了。
(3)远远望去,山坡上有一个大圆圈(juàn quān√),那是我家的羊圈(juàn√ quān)。
2.照样子,做一做。(本题共2小题,每空0.5分,本题共7分)
(1)例:报(报告)→捉(捉虫)
愿( 愿望 )→_历_( 日历 ) 牢( 牢固 )→_宝_( 宝贝 )
(2)例:该-讠+刂→刻(刻画)
疲-_疒_+_丙_→_病_( 病房 )
说-_讠_+_忄_→_悦_( 喜悦 )
3.选一选,把句子中画“____”的部分换成成语。(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本题共6分)
(1)玲玲自己对自己说:“要是有个朋友陪我一起上学多好啊!” ( 自言自语 )
(2)小丁才三岁就报了五种课外班,这真是拔起禾苗帮他长啊。 ( 揠苗助长 )
(3)我们用了三个小时才爬到山顶,累得一点儿力气也没有了。( 精疲力尽 )
4.选词填空(填序号)。(本题3小题,每小题1分,本题共3分)
(1)他打翻了牛奶,受到妈妈( ② )地批评。
(2)爸爸对我的要求很( ③ )。
(3)老师的神情变得( ① )了。
5.认一认,分一分。(填序号)(本题3小题,每空2分,本题共8分)
①厕所 ②洞穴 ③厨房 ④窟窿
⑤窄小 ⑥车厢 ⑦大厦 ⑧窑洞
◆从上面的词语中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1)词语里的字含有“厂”字部首的词语: ①③⑦
(2)词语里的字含有“穴”字部首的词语: ②④⑧
(3) ② 是蛇、鼠的家, ⑧ 是陕北百姓的家。
6.读一读,找出不是同一类的词,画“ ”。(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1分,本题共4分)
(1)白色 绿色 彩色 红色
(2)阿姨 叔叔 爷爷 教师
(3)森林 田野 草地 喜鹊
(4)屁股 腹部 脾气 手臂
二、选择题。(本大题第7~11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7.下列有误的一项是( D )。
A.蝙蝠----雷达 B.海豚----潜水艇
C.鸟儿----飞机 D.猫----电子鼻(检查煤气管是否漏气)
8.为了让大家更好地借阅图书,班级图书角制定了《图书借阅公约》,其中不太合理的一项是( D )。
A.爱护书本,不撕不扯不乱画。 B.文明借书,不推不挤要谦让。
C.按时归还,图书不出教室去 D.随便乱放,喜爱的书占为己有。
9.( C )一文告诉我们:别人的经验不一定可靠,得自己去尝试。
A.《揠苗助长》 B.《亡羊补牢》
C.《小马过河》 D.《好天气和坏天气》
10.下列成语使用不当的一句是( C )。
A.他唯一的女儿三番五次地从城里回来,接他去享清福,他不走。
B.他可敬的老伴,与他风雨同舟一生。
C.他加快速度,不紧不慢地陈述。
D.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11.下面句中空白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项是( A )。
风又从废墟上 △ ,依然发出“留--留--”的声音。我忽然 △ 了。它是在召唤!召唤人们留下来, △ 这凝涸的历史。废墟,不愿永久停泊。
A.①吹过 ②醒悟 ③改造 B.①拂过 ②感悟 ③创造
C.①掠扭 ②清醒 ③改变 D.①刮过 ②觉悟 ③制造
三、语句拓展。(本大题第12~13小题,共10分)
12.照样子补充句子,把句子写得更具体、更生动、更准确。(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本题共6分)
例: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
(1)小马驮起口袋,( 飞快地 )往磨坊跑去。
(2)弟弟( 眼巴巴地 )看着姐姐手里的玩具,非常想要一个。
(3)爷爷在公园里( 悠闲地 )散着步。
13.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2分,本题共4分)
(1)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用加点的关联词写句子)
这本书既不像小明说的那样有趣,也不像小红说的那样无聊。
(2)教诲 让 终生 我 难忘 老师 的(连词成句,并加上标点)
老师的教诲让我终生难忘。
四、课文积累与运用。(本大题第14~15小题,共13分)
14.根据课文所学知识判断。(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1分,本题共5分)
(1)禾苗不应该往高处拔,要遵循植物的生长规律。( √ )
(2)羊丢了,养羊人就不用修补羊圈了。( × )
(3)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所以老牛和松鼠都在说谎。( × )
(4)什么事都要自己尝试,别人的话不可信。( × )
(5)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出自《三字经》。( √ )
15.下面的课文分别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选一选,填序号。(本题共4小题,每空2分,本题共8分)
①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
②不顾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会把事情办坏。
③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会有不一样的结果,要学会换位思考。
④别人的经验不一定可靠,要动脑筋思考,并亲自试一试。
课文 《画杨桃》 《揠苗助长》 《亡羊补牢》 《小马过河》
道理 ③ ② ① ④
第二部分:阅读·知识·赏析(共18分)
五、阅读理解。(本题分为两道大题,第16~24小题,共18分)
(一)阅读短文,完成第16~19小题。(本题共7分)
乌龟与水井
一只乌龟在陆地上散步,路过一口水井,想到井边喝水。水井提醒乌龟说:“喂,伙计!请离得远一点,掉到我这儿是很危险的。”
乌龟笑着说:“什么样的江河湖海我没到过,不怕你这小小的一口井。”水井对乌龟说:“我这儿的环境与那些地方不同。”
“什么相同不相同,还不都是水!我这就下去给你看看。”说着,乌龟“扑通”一声跳下了井。
乌龟跳到了井里,一会儿就明白过来,他再也没法爬上来了。
16.(1分)短文共有( 4 )个自然段。
17.(2分)“我这儿的环境与那些地方不同。”这句话中,“这儿”指( 水井 ),“那些地方”指( 江河湖海 )。
18.(2分)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用“√”表示。
①水井能关心帮助乌龟。( )
②不区别情况,不听人劝告,是没有好结果的。( √ )
③骄傲自大是不对的。( )
19.(2分)觉得乌龟的失误在什么地方?
乌龟不听劝告,骄傲自大,最终掉入井中无法爬出。
(二)阅读短文,完成第20~24小题。(本题共11分)
小猴打算为自己做一身新衣服。
他向大象伯伯请教:“我做一身衣服要用多少布料?”大象伯伯说:“我看最少也得 17 米。”小猴有点不相信,又向松鼠阿姨请教。松鼠阿姨说:“我看 17 厘米就够了。”
究竟谁说得对呢?小猴决定问问山羊奶奶。山羊奶奶说:“那得(dé\ děi)量(liánɡ liànɡ\)一量才知道。”山羊奶奶用米尺在小猴身上量了量说:“不是 17 米,也不是 17 厘米,而是 17 分米。”
小猴买了 17 分米布,请山羊奶奶帮他做新衣。新衣做好了,小猴穿上新衣来到湖边一照,啊!不大不小正合适。
20.(2分)用“\”划去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
21.(2分)短文共有 4 个自然段,第 2 自然段共有 3 句话。22.(3分)小猴做新衣,先请教了 大象伯伯 ,然后请教
了 松鼠阿姨 ,最后请教了 山羊奶奶 。
23.(2分)小猴最后听了 山羊奶奶 的话,买了 17分米
(多少)布。
24.(2分)小猴的衣服不大不小正合适是因为 小猴听了山羊奶奶的建议,量了尺寸,买了合适的布料。
第三部分:写作·表达·能力(共15分)
六、习作。(本大题第25小题,共15分)答案:略
25. 题目:看图想一想:这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地点?谁和谁遇到了什么难题?他们又是怎么解决的?
要求:发挥想象写一写这个故事吧!表述清楚,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