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
语 文
注意事项:
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6页;
3.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
1.阅读经典诗文,总能给人精神的启迪,请你根据提示默写古诗文。(10分)
(1)春去秋来,花开花落,让我们追随古代文人墨客,欣赏“ ,长河落日圆”的奇丽风景(《使至塞上》);白居易徜徉西子湖畔,领略“ ,谁家新燕啄春泥”的旖旎春光(《钱塘湖春行》);王绩遥望萧瑟山野,满目“树树皆秋色, ”的浓浓秋意(《野望》);陶渊明举目四顾南山,体会“ ,飞鸟相与还”的悠长韵味(《饮酒(其五)》)。
(2)一怀愁绪,不同倾诉。譬如乡愁,是崔颢在《黄鹤楼》中“ ? 的惆怅;是杜甫在《春望》中“ , ”的思念;是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中“ , ”的不舍。
2.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1)~(4)题。(12分)
那些爱掘地的黄蜂们,算得上是螳螂的美餐之一了,因此常常受到螳螂的光顾。螳螂经常出没于黄蜂的地穴附近。螳螂总是埋伏在蜂窠的周围,等待时机,特别是那种能获得双重报酬的好机会。不过,螳螂并不总是这么走运的,也有不太幸运的时候。有时,它也会常常什么都等不到,最终无功而返。主要原因是,黄蜂已经有所疑虑,从而有所jiè备了,让螳螂失望而归。但是,也有个别掉以轻心者虽已发jué但仍不当心的,被螳螂看准时机,一举将其抓获。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
蜂窠( ) jiè( )备 发jué()
(2)下列短语的结构类型与“等待时机”相得同的一项是( )(2分)
A.幅员辽阔 B.咬牙跺脚 C.主要原因 D.看准时机
(3)文段节选自《昆虫记》,文中提到的黄蜂和螳螂都是常见的昆虫。请将下列诗句中写到的昆虫名字填写在括号内。(3分)
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 )
②经纬智何多,网张犹设罗。( )
③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
(4)文段中“双重报酬”指的是 。除文段所述外,螳螂还具有
的习性。(4分)
2.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下面小题。(12分)
①它是翩跹的舞者,它是飞舞的精灵,它穿着华美的栗色天鹅绒外套,系着白色的毛皮领带,它就是欧洲最大的蝴蝶——_______。它那美丽的翅膀上布满了灰白相间的斑点,一条淡白色的“之”字形条纹在其间穿过。最引人注意的是,翅膀中间那个闪烁着黑色、白色、栗色的圆形斑点,就好像是一只眼睛在朝着你看。在阳光的照射下,这只眼睛”呈现出彩虹般变换莫测的色彩。
②这种蝴蝶的美丽是与生俱来的。即使是它们在毛毛虫的时候,就已经让人们对它们的美丽赞叹不已了。一圈黑色的纤毛,好像一串青绿色的珍珠镶嵌在这个小东西的身上,将它们衬托得更加明艳照人。在tuì变成美丽的蝴蝶之前,老巴旦杏树的树叶是它们美味的食物。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翩( )跹( ) 相间( ) tuì( )变
(2)文中四处画线词语中有一个书写错误,请指出这个词并将正确的词语写出来。(2分)
改为
(3)以上文段选自《昆虫记》,作者是 (国籍)昆虫学家 ,他历时三十年完成这部科普著作。《昆虫记》堪称文学与科学完美结合的典范,无愧于“ ”之美誉。(3“分)
(4)上述文段中的这种蝴蝶的名称是 。一天夜里,我家厨房里出现一大群这种蝴蝶的原因是 。(3分)
3.某校八年级(1)班开展“戏曲进校园”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12分)
(1)班里准备召开一次“戏曲进校园”的座谈会,下面是小轩同学准备的发言稿的部分内容请你帮助他补充、修改。(6分)
以校园为舞台,把【甲】 的戏曲演出、【乙】 的知识讲解、规范灵活的互动辅导,送进校园,带给学生,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举措,也是传承弘扬优秀戏曲文化、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的迫切需要。【丙】通过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使青少年能够深刻感受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经典传统剧目与孩子们喜闻乐见的现代戏相结合,【丁】可以为广大学生在求知、求美、求乐的过程中,快速营造出一种会唱、学唱戏曲的浓厚氛围。
①请结合语境,在甲】【乙】两处各填写一个成语。(2分)
②【丙】处画线句有语病,请你修改。(2分)
③【丁】处画线句有语病,请你修改。(2分)
(2)班里举办了一场戏曲知识竞赛,其中有下面三道题,请你帮助作答,把正确的剧种名称填入括号内。(6分)
①发源于河南开封,是我国最大的地方剧种,居全国各地方戏曲之首。( )
②起源于湖北,后发展为安徽主要的地方戏曲剧种和全国知名的大剧种。( )
③有“国剧”之称,以北京为中心,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 )
二、阅读(5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一】(22分)
高原红
●张中杰
作为团部宣传干事,我被抽调到军史编辑小组。工作任务是整理资料,在“八一”前出一本军志。本来一切都挺顺,遇到一位牺牲的英烈高山,卡了壳。
高山,阿里守边战士,只有一张照片【甲】。稚气未脱,咧嘴笑着。黝黑的脸蛋上泊着红圆圈,那是西藏军人高原反应后共同的颜色。
我找到了当时参与救援的战友方向。
方向说,我听说高山为陷入悬崖边雪坑的汽车脱困,不幸意外坠落,当场牺牲的。
去年冬天,高山班长带队巡逻,天擦黑时,天陡降鹅毛大雪,路遇一辆乘坐十几人的车陷入雪坑。他让副班长带队返回,自己留下来帮助司机脱困。
接到突遇险情,我们和医护急救人员赶去,高山已经被两根树枝扎成的简易担架抬上来了。脸色青紫,瞳孔放大,连气息都弱到听不清了,除了口袋里一张新婚夫妻合影照片【乙】,连一句话也没留。方向话没说完,眼圈红了。
联系到了驾驶员,他说,那天黄昏,车的右面后轮陷进一个土坑,高低出不来了。车重才能增加摩擦力,全车人不能下车。天气越来越冷,车里的老人和孩子受不了。下来几个人推车也纹丝不动,那个执勤的高班长主动留下来帮我们解困。他让我挂一挡,稳住油门,他在轮胎后面推车。右倒车镜里,雪和泥水溅了他一身一脸。坚持了十几分钟,终于,汽车脱困成功。可是他却不幸意外摔下悬崖。
没有人知道他的名字,后来才知道那天正是他将复员回家,和妻子团聚的最后一班岗。
“我后悔自己当初……”驾驶员哽咽了。
汽车、火车、中巴车,几经辗转,我见到了高山的妻子原青。
原青说,我打小喜欢红颜色。家乡果园的苹果红,天安门前飘扬的国旗红。所以,我初次见到高山哥脸蛋上的高原红,感觉特别亲切。
结婚五年我们只见过三次面。本来他属于晚婚,有十天结婚假期,可是部队临时通知有紧急任务,只过了三天蜜月就返程了。前年我去看他,半途遇到雪崩,无奈只能选择返回。
高山留给我们娘儿俩的只有这一摞书信。最后一封信,说不论男孩女孩,都叫高原红。高山说,那是我俩名字的组合,也有家乡苹果的颜色和味道。
“我喊起来会想念高原的高山,他叫起来会思念我和家乡……”原青泣不成声,怀里的女儿哇哇地哭起来。
我联系当初第一时间采访报道的记者凌云。凌云说,那是我今生唯一一次失败的采访。原青是我爸战友的女儿,当初原青征兵志愿者服务,看到高山脸上高原红照片,心里就喜欢上了。后来,鸿雁传书,两人喜结良缘。
谁知道,结婚第五年,要转业回家,一家人盼着团聚呢,却等来他为救一车人牺牲的消息。
他也不管家中尚有七十岁的老爹老娘,还有原青和腹中尚未见上一面的宝宝。那是多么漫长绝望的等待啊。
可是,当我采访时,高山老爹说:“高山娃儿活得值啊!一个人换十六条人命。”其他啥也不肯说。
原青捂着大肚子,不敢大声哭,怕伤了胎气。她也学高山老爹,说:“救人命,都是应该的……”
结果,我的采访一无所获。没有宣传好,我很惭愧,也很内疚。
后来,在“高原红”军人展览馆,我见到了退役保障局局长。局长说,高山同志牺牲十年,我们县政府获准接烈士遗骨还乡,安放烈士陵园。万人空巷,自发迎接烈士回家。一束束鲜花,一声声鸣炮,一个个英姿飒爽的标准军礼,一双双泪眼婆娑在街道两旁。
“我们收到了20多万捐款,可是原青一家拒收。让我们代捐给县里仅存的九名抗美援朝老军人和烈士遗属……”
随着他的手势,我仔细观看展馆玻璃下高山和原青的放大照片【丙】。穿着军装的高山英气逼人,红裙子的原青羞赧地笑。高山脸上的高原红映着原青的红脸庞,喜气洋洋。
那张照片是记者凌云拍摄的,也是展馆56位英烈遗照中留下最少的。
望着照片上火红的高原红,我庄重地敬了一个军礼。
(选自《小说月刊》2024年第2期,有删改)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叙写了原青和高山的爱情故事,主要是为了突出妻子原青的善良和无奈,丰富作品的内容。
B.文中加点的三个“只”字,说明高山为了守边任务,与家人聚少离多,表现了他的奉献精神。
C.文中画线句子运用叠词,既突出了烈士遗骨还乡时仪式的隆重,又渲染了人们深挚的感情。
D.文章塑造了高山的光辉形象,结尾“我”对着照片行军礼,表达了对烈士高山的崇高敬意。
5.请结合这篇小说的内容,参考示例,填写下面的表格。
人物 所述事件 感情
方向 高山为救陷入悬崖边雪坑的汽车脱困不幸坠落牺牲 ①______
驾驶员 烈士高山牺牲前帮助汽车成功脱困的具体过程 ②______
凌云 ③ 惭愧、内疚
局长 ④ 敬佩
6.文中甲、乙、丙三处写到“照片”,有着不同的用意。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7.在文中“高原红”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8.作者讲述高山故事的角度非常巧妙,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理解。
【二】(17分)
材料一:
“拉索”(LHAASO)是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是以宇宙线观测研究为核心目标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位于四川省稻城县海拔4410米的海子山。目前,已有32个国内外天体物理研究机构成为“拉索”国际合作组成员单位。
宇宙线被称为“宇宙飞弹”,其起源是当代天体物理学最重大的前沿科学问题之一。“拉索”继发现超高能伽马射线后,又产出重要成果:在国际上首次认证了一个超级宇宙线源。科学家利用“拉索”在天鹅座恒星形成区发现了一个巨型超高能伽马射线泡状结构,并从中找到了能量高于1亿亿电子伏宇宙线起源的候选天体。
材料二:
宇宙线是从外太空来的带电粒子,主要成分为质子,携带着宇宙起源、天体演化等方面的重要科学信息。南京大学研究员柳若愚说,探究宇宙线起源之谜是当代天体物理学的重大前沿科学问题之一。据介绍,“拉索”此次发现的巨型超高能伽马射线泡状结构,距我们约5000光年,尺度超过1000万个太阳系。泡状结构内有多个能量超过1千万亿电子伏的光子,最高达到2千万亿电子伏。
“拉索”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曹臻院士说:“随着观测时间增加,‘拉索’将可能探测到更多千万亿电子伏乃至更高能量的宇宙线源,有望解决银河系宇宙线起源之谜。”
9.下列有关上述材料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拉索”是以宇宙线观测研究为核心目标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位于四川省稻城县海子山,海拔高达4410米。
B. 宇宙线是从外太空来的带电粒子,主要成分为质子,携带着关于宇宙起源、天体演化等方面的科学信息,其起源问题是当代天体物理学最重大的前沿科学问题之一。
C. “拉索”在国际上首次认证了一个超级宇宙线源,并在天鹅座恒星形成区发现了一个巨型超高能伽马射线泡状结构,这个泡状结构距我们约5000光年,尺度达到数亿个太阳系。
D. “拉索”首席科学家曹臻院士表示,随着观测时间的增加,“拉索”有望探测到更多高能量的宇宙线源,为解决银河系宇宙线起源之谜提供重要线索。
10. 请概括出上述材料中介绍的当代天体物理学的一项重要成果。
11. 材料一中加点词“目前”能否删去?为什么?
12. 材料二中划线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13. 请你运用从两则材料中获得的知识,在科技小组活动时向同学介绍“宇宙线”。
【三】(16分)
【甲】愚公移山
《列子》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乙】
往古之时,四极①废,九州裂,天不兼覆②,地不周载③,火爁焱④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⑤,鸷鸟⑥攫⑦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⑧。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
(节选自《列子·汤问》)
注:①【四极】天的四边。远古的人认为在天的四边都有柱子支撑着。②【兼覆】完整地覆盖大地。③【周载】周全地承受万物。④【爁(làn)焱(yán)】大火燃烧的样子。⑤【颛(zhuān)民】善良的人民。⑥【鸷(zhì)鸟】凶猛的鸟。⑦【攫(jué)】抓;夺。⑧【淫水】泛滥的洪水。⑨【狡(jiǎo)虫】恶禽猛兽。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4分)
(1)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 (2)何苦而不平( )
(3)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 (4)水浩洋而不息( )
15.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
(2)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16.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年且九十 且焉置土石
B.其如土石何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C.水浩洋而不息 而山不加增
D.甚矣,汝之不惠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17.愚公和女娲虽一为人一为神,但他们身上有一些共同的品质为后世所敬仰,请写出你感受最深的一点,并结合文章加以分析。(6分)
三、写作(55分)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成长中,我们的技能不断提高,认识不断深入,所处境界也会逐步提升:知识越学越有趣,乐曲越弹越流畅,风光越赏越美妙,作品越读越精彩,与人相处越来越和谐……
请你以“渐入佳境”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可写实,可想象。要求:①内容具体充实;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③不少于750字。
100
200
100
200
100
100
200
100
语文答案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
1.(10分)大漠孤烟直 几处早莺争暖树 山山唯落晖 山气日夕佳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
2.(1)kē 戒 觉
(2)D(“等待时机”是动宾短语。A项是主谓短语,B项是并列短语,C项是偏正短语,D项是动宾短语。故选D)
(3)①蜜蜂 ②蜘蛛 ③蝉
(4)螳螂既捕捉到黄蜂,又得到黄蜂携带的俘虏吃同类以及善于利用“心理战术”制服敌人。
3.(1)①精彩纷呈 深入浅出 ②删去“通过”或“使”。 ③把“会唱”和“学唱”调换位置。
(2)①豫剧 ②黄梅戏 ③京剧
二、阅读(55分)
【一】(22分)
4.(A
5.①话没说完,眼圈红了②后悔、哽咽③采访英烈高山事迹失败④高山遗骨十年后还乡,全县人民集体祭奠
6.文中甲、乙、丙三处写到“照片”,各有不同的用意。甲处的照片是高山的单人照,展示了他的稚气和乐观,同时也揭示了高原红的特征,为后续的故事铺垫。乙处的照片是高山和新婚妻子的合影,这张照片反映了高山对家庭的眷恋和牺牲精神,同时也突出了他的英雄形象。丙处的照片是高山和原青的放大照片,这张照片展示了他们的幸福时光,同时也体现了人们对高山的尊敬和怀念。
7.“高原红”在文中具有丰富的意蕴。首先,它指的是因高原反应而出现在高山脸上的红晕,象征着边疆军人的特殊印记和他们的奉献精神。其次,它代表着高山和原青的爱情,蕴含着他们对彼此的思念和牵挂。最后,它还象征着高原军人忠诚保卫祖国、英勇无畏的精神风貌。
8.作者讲述高山故事的角度非常巧妙。作者以第一人称的视角,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展现了高山的英雄事迹和崇高精神。这种叙述方式使得故事更具真实性和感染力,让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同时,作者还通过其他人物的回忆和讲述,从不同角度呈现高山的形象,使得故事更加立体和丰富。此外,作者在叙述过程中巧妙地设置了悬念,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二】(17分)
9.答案:C
解析:C选项中关于“拉索”发现的巨型超高能伽马射线泡状结构的尺度描述不正确。根据材料二,“拉索”发现的巨型超高能伽马射线泡状结构“尺度超过1000万个太阳系”,而不是C选项中所说的“尺度达到数亿个太阳系”。因此,C选项的表述是不正确的。其他选项A、B、D均正确反映了材料中的内容。
10. 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拉索)在国际上首次认证了一个超级宇宙线源。
11. 不能删去。“目前”是现在的意思,起限制作用,用在句中说明不排除今后有更多的国内外天体物理研究机构成为“拉索”国际合作组成员单位的可能。去掉后太绝对了,“目前”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12. 列数字(列数据);运用具体数据科学准确地说明了泡状结构内的光子能量之大。
13. 宇宙线被称为“宇宙飞弹”,是从外太空来的带电粒子,主要成分为质子,携带着宇宙起源、天体演化等方面的重要科学信息;其起源是当代天体物理学最重大的前沿科学问题之一。
【三】(16分)
13.(4分)山的北面,水的南面 担心 同“返”往返 消退
14.(4分)(1)斩断大龟的四脚来竖立天的四根梁柱,杀死水怪黑龙来拯救冀州。
(2)于是就率领能挑担子的子孙三个人。
15.(2分)D
16.(6分)示例:(1)甲文愚公面对大山阻碍(出行不便),愚公毅然决定与家人一起移山;乙文女娲面对人世间的各种灾祸,挺身而出,救人民于水火;女娲与愚公身上的勇于迎接挑战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意思对即可)
(2)根据甲文第二段可知,愚公“年且九十”却打算“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为的是子孙后代不再被大山所阻碍,更多的是为了造福子孙后代;乙文女娲于天塌地陷,灾难横生时挺身而出,救百姓于水火;他们身上的奉献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乙文:往古的时候,四根擎天的大柱子折断了,九州大地裂开了,天不能普遍地覆盖万物,地不能全面地容载万物;火势蔓延而不能熄灭,水势浩大而不能停止;凶猛的野兽吃掉善良的百姓,凶猛的鸟用爪抓取老弱的人。于是,女娲炼出五色石来补青天,斩断大鳌的四条腿来把四极撑起,杀死黑龙来拯救冀州,用芦灰堆积起来堵塞住了洪水。天空被修补了,四极被扶正了,洪水被止息了,冀州平安了,凶恶的野兽死去了,善良的百姓生存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