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必修一(共4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3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必修一(共4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2-15 17:40: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6张PPT)
减肥不吃早饭
上午头晕乏力
这是为什么呢?
早餐中含有的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不吃早饭会导致人体缺乏能量而头晕。
第3节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第二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
在科学研究和制药等领域,经常要进行动物细胞培养。体外培养动物细胞时,需要为细胞分裂和生长提供营养。绝大多数情况下,培养基中都会有葡萄糖。
1.对于培养的细胞来说,葡萄糖可能起什么作用?
2.在培养脂肪细胞时,即便没有向培养基中添加脂肪,新形成的脂肪细胞中也会出现油滴。这说明什么?
细胞培养
糖类是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要的主要能源物质。
这说明细胞可以将葡萄糖转化为脂肪。
本 节 聚 焦
细胞中的糖类主要有哪几类?在细胞中起什么作用?
细胞中的脂质主要有哪几类?在细胞中起什么作用?
了解关于糖类和脂质的知识,对健康生活有什么帮助
1.细胞中的糖类
2.细胞中的脂质
目 录/contents
PART 1
细胞中的糖类
葡萄糖溶液是甜的,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吃过的冰糖、白糖也是甜的,那是不是所有糖类都是甜的呢?能不能举出不甜的糖类例子呢?
淀粉、纤维素等也属于糖类,
但淀粉、纤维素并不甜。
细胞中的糖类
1.元素组成和功能
(1)元素组成:一般由 构成。
(2)功能:细胞中主要的 。
C、H、O
种类 分子式
葡萄糖 C6H12O6
果糖 C6H12O6
半乳糖 C6H12O6
核糖 C5H10O5
脱氧核糖 C5H10O4
蔗糖 C12H22O11
淀粉 (C6H10O5)n
扩展
因为多数糖类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之比是2:1,类似水分子,因此糖类又被称为“ ”,简写为 。
碳水化合物
(CH2O)
能源物质
细胞中的糖类
(1)单糖:不能 的糖类,可直接被细胞吸收。
01
2.糖的分类:按照 ,分为 、 、 。
是否能继续水解
单糖
二糖
多糖
水解
种类 常见种类 分布 功能
单糖 (C5H10O5) . 细胞 组成RNA
(C5H10O4) 组成DNA
(C6H12O6) 细胞中主要的能源物质
(C6H12O6) . 细胞(主要) -
(C6H12O6) . 细胞(主要) -
六碳糖
五碳糖
核糖
脱氧核糖
葡萄糖
果糖
半乳糖
动植物
植物
动物
细胞中的糖类
(2)二糖:由两分子单糖 而成, 后形成两分子单糖。
01
2.糖的分类:按照 ,分为 、 、 。
是否能继续水解
单糖
二糖
多糖
脱水缩合
单糖 + 单糖
二糖 + 水
脱水缩合
注意
区分“脱水缩合”和“水解”。
水解
水解
细胞中的糖类
(2)二糖:由两分子单糖 而成, 后形成两分子单糖。
01
2.糖的分类:按照 ,分为 、 、 。
是否能继续水解
单糖
二糖
多糖
脱水缩合
种类 常见种类 分布 功能
二糖(C12H22O11) →葡萄糖+果糖 甜菜、甘蔗、水果等 细胞中,可用于加工红糖、白糖、冰糖 能水解成
单糖而
供能
→葡萄糖+葡萄糖 发芽的小麦等 细胞中 →葡萄糖+半乳糖 人和 的乳汁中 蔗糖
麦芽糖
乳糖
植物
植物
动物
水解
注:二糖不能直接供能
细胞中的糖类
(3)多糖:由许多的单糖分子连接而成。
01
2.糖的分类:按照 ,分为 、 、 。
是否能继续水解
单糖
二糖
多糖
种类 常见种类 分布 功能
多糖(C6H10O5)n 玉米、小麦、水稻、马铃薯、山药等 细胞中 植物细胞中重要的
.
细胞壁 植物 的主要成分
主要存在于人和动物 的 和 中 糖原是人和动物细胞中重要的 ,
肝糖原可调节 ,
肌糖原可为肌肉 。
广泛存在于甲壳类动物和 昆虫的 中 甲壳类动物和昆虫的
的重要组成成分
淀粉
纤维素
糖原
肝糖原
肌糖原
几丁质
(壳多糖)
植物
储能物质
植物
细胞壁
肝脏
肌肉
储能物质
血糖含量
供能
外骨骼
外骨骼
注:生物体内的糖类绝大多数以多糖的形式存在。
细胞中的糖类
01
思考
观察多糖的分子结构,找出三种多糖的相同和不同点?
相同点:
都由多个 脱水缩合而成;
不同点:
不同。
葡萄糖
葡萄糖的连接排列方式
细胞中的糖类
既然人类很难消化纤维素, 为什么一些科学家还将纤维素等其他糖类称为人类的“第七类营养素”呢?
[答案] 除淀粉外的复杂糖类,如纤维素、果胶等,被称为膳食纤维。膳食纤维大量存在于蔬菜、水果、海藻和粮食(特别是粗粮)等植物性食物中;它们既不能被肠道消化、吸收,也不能产生能量,只是肠道里的匆匆过客,最终混在食物残渣里,随着粪便一起排出体外。但膳食纤维能够促进胃肠的蠕动和排空。所以,多吃一些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排便就会通畅,并且减少患大肠癌的机会;还有利于降低过高的血脂和血糖等,从而有利于维护心脑血管的健康、预防糖尿病、维持正常体重等。由于膳食纤维具有如此重要的保健作用,因此一些科学家把它称作人类的“第七类营养素”。
批判性思维
甜味食品含有糖,米饭和馒头含淀粉经消化分解后生成的是葡萄糖。
1.糖尿病病人的饮食受到严格的限制,受限制的并不仅仅是甜味食品,米饭和馒头等主食都需定量摄取,为什么?
2.糖尿病病人的饮食要控制,正常人的饮食需要控制吗?
需要,不能暴饮暴食,应荤素搭配。
以下为一位糖尿病患者的检查报告单。
01
【资料】《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提出的“控糖"建议是:控制添加糖的摄入量,每天摄入不超过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添加糖是指在食物的烹调、加工过程中添加进去的单糖、二糖等各种糖类甜味剂,不包括食物中天然存在的糖)。
长期糖摄入超标,容易导致肥胖、高血压、龋齿、糖尿病等。
思考
为什么要控糖?
广告中说:“0糖0脂0卡”。真的不含糖,吃不胖吗?
国家规定,脂肪和糖每100毫升≤0.5克即可标注0糖0脂,如果≤17千焦(4卡)即可标注0卡。因此,0糖0脂0卡饮料不是完全不含糖、不含脂肪,热卡数也不是0,所以过量饮用还是有可能导致肥胖的。
1.糖类还可以分为还原糖和非还原糖
如:二糖(蔗)、多糖(淀、纤、原、几)
如:单糖(葡、果、半)、二糖(麦、乳)
(1)还原糖可与斐林试剂反应呈砖红色。
(2)非还原糖不能与斐林试剂发生颜色反应,但可以通过水解生成相应的还原性糖。
2.水解与氧化分解
(1)各物质在相应水解酶的作用下分解成小分子物质,即为水解。
如:蔗糖在蔗糖酶的作用下水解成葡萄糖和果糖。
(2)有机物在O2和酶的参与下,彻底分解产生水、CO2等小分子物质并释放出大量能量的过程,即为氧化分解。
核糖
脱氧核糖
葡萄糖
果糖
半乳糖
麦芽糖
蔗糖
乳糖
淀粉
纤维素
糖原
几丁质
01
1.如图表示糖类的化学组成和种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③依次代表单糖、二糖、多糖,它们均可继续水解
B.①②均是可被细胞直接吸收利用的小分子物质
C.④⑤分别为纤维素、肌糖原,二者均储存能量,可作为储能物质
D.几丁质是多糖,是昆虫外骨骼的重要成分
D
单糖
二糖
多糖
纤维素
肌糖原
单糖不可以水解,×;
二糖不可以直接吸收,×;
纤维素不是储能物质,×;
01
2.下列关于糖类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蔗糖和麦芽糖属于二糖,糖原是植物体内重要的储能物质
B.淀粉、糖原、纤维素都是由葡萄糖聚合而成的多糖
C.葡萄糖、果糖、半乳糖都具有还原性,但元素组成不同
D.蔗糖、麦芽糖、乳糖都可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B
动物,×;
元素组成均为C、H、O,×;
蔗糖不是还原糖,不可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①生物体的主要能源物质: ;
②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要的主要能源物质: ;
③储能物质: (植物)、 (动物);
④最常见的单糖: ;
⑤生物体内绝大多数糖类的存在形式: ;
⑥最常见的多糖: ;
⑦不是所有的糖都有甜味,如 、 没有甜味;
⑧不是所有的糖都能和斐林试剂反应,
如: 、 等非还原糖都不能和斐林试剂反应;
⑨不是所有的糖都是能源物质,
如: 、 、 、 属于结构物质;
糖类
葡萄糖
淀粉
葡萄糖
多糖
淀粉
纤维素
淀粉
蔗糖
淀粉
核糖
脱氧核糖
纤维素
几丁质
糖原
PART 2
细胞中的脂质
02
1.元素组成:主要是 ,有些还含有 。
与糖类不同的是,脂质分子中 的含量远远低于糖类,而 的含量更高。
C、H、O
N、P
O
H
【扩展】糖类分子(CH2O)中氢原子和氧原子之比一般是2:1,
图中所示脂肪的分子式为C51H98O6;
细胞中的脂质
02
2.分类:
构成动物细胞
膜的重要成分
参与人体血液
中脂质的运输
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以及生殖细胞的形成
脂质
构成生物膜的重要成分
良好的储能物质
保温、缓冲、减压
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
固醇
胆固醇
性激素
维生素D
磷脂
脂肪
【分子结构差异大、不溶于水、溶于有机溶剂】
细胞中的脂质
02
1.元素组成: 。
2.组成:
脂肪是由 与
发生反应而
形成的酯 , 即三酰甘油
(又称 )。
三分子脂肪酸
一分子甘油
甘油三酯
C、H、O
脱水缩合
注:①甘油比较简单,且不可变化。
②脂肪酸的种类和分子长短不同,
可以是饱和脂肪酸(都是单键),
也可以是不饱和脂肪酸(有不饱和双键)。
细胞中的脂质
---脂肪
为什么动物脂肪室温时呈固态,而植物脂肪却呈液态?
思考
动物脂肪
植物脂肪
02
与组成脂肪的脂肪酸种类有关。
细胞中的脂质
---脂肪
02
动物脂肪
含有不饱和脂肪酸(有双键)

熔点较低,不易凝固,室温呈液态。
含有饱和脂肪酸(都是单键)

熔点较高,容易凝固,室温呈固态。
植物脂肪
细胞中的脂质
---脂肪
【资料1】1g糖原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约17kJ,而1g脂肪可以释放出约39kJ的能量。
【资料2】生活在海洋中的大型哺乳动物,如鲸、海豹等,皮下有厚厚的脂肪层。
【资料3】生活在南极寒冷环境中的企鹅,体内脂肪可厚达4cm。
02
①细胞内良好的 ;
②很好的 ,有隔热、保温作用;
③具有 作用,
可以保护内脏器官。
思考
根据图片和资料分析,脂肪具有哪些作用?
储能物质
绝热体
缓存和减压
细胞中的脂质
---脂肪
1.脂肪主要分布在人和动物体内的皮下、大网膜、肠系膜等部位。某些动物还在特定的部位储存脂肪,如骆驼的驼峰。
2.花生、油菜、大豆、向日葵、松、核桃、蓖麻等植物都含有较多的脂肪,这些植物的脂肪多储存在它们的种子中。
3.脂肪除了可以储存大量能量,还具有隔热、保温和缓冲的作用,可以有效地保护动物和人体的内脏器官。
1.在人和动物体内,脂肪主要分布在哪些部位?
2.说出脂肪含量比较高的几种植物。脂肪主要分布在这些植物的什么器官中?
3.脂肪对细胞和生物体可能有哪些作用?
讨论1:为什么等质量的脂肪释放的能量比糖类多?
与糖类相比,脂质分子中O的含量远远低于糖类,而H的含量更高。因此,等质量的脂肪与糖类彻底氧化分解时,脂肪消耗的氧气更多,生成的水更多,释放的能量也更多,且占体积更小。
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
讨论2:为什么等质量的脂肪比糖类释放的能量多,但在一般情况下脂肪却不是生物体利用的主要能源物质呢?
与糖类氧化相比,在生物细胞内脂肪的氧化速率比糖类慢而且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此外糖类氧化在有氧、无氧条件下都可以进行,而脂肪只能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所以对于生物体的生命活动而言,糖类和脂肪都可以作为储备能源,但糖类是生物体生命活动利用的主要能源物质。
02
1.元素组成: 。
2.组成:
、 、 及
其他衍生物。
3.功能:

4.分布:
.

C、H、O、N、P
甘油
脂肪酸
磷酸
细胞膜
构成细胞膜和细胞器膜的重要成分
人和动物的脑、卵细胞、肝脏
以及大豆的种子
细胞中的脂质
---磷脂
02
1.元素组成: 。
2.种类: 、 、 。
C、H、O
胆固醇
性激素
维生素D
细胞中的脂质
---固醇
02
1.元素组成: 。
2.种类: 、 、 。
3.功能:
(1)胆固醇: ;

C、H、O
胆固醇
性激素
维生素D
健康的冠状动脉横切面
冠状动脉内有硬块存在,
使管腔变小
①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②人体内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胆固醇是不是吃的越多越好?
不是。胆固醇摄入过多,容易导致血管壁内油脂过多,形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阻塞血液流通,
细胞中的脂质
---固醇
02
1.元素组成: 。
2.种类: 、 、 。
3.功能:
(2)性激素: 。
C、H、O
胆固醇
性激素
维生素D
促进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
母鸡雄性激素补充过多变公鸡——性反转现象
细胞中的脂质
---固醇
02
1.元素组成: 。
2.种类: 、 、 。
3.功能:
(3)维生素D: 。
C、H、O
胆固醇
性激素
维生素D
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
日光中的紫外线能使皮肤表皮细胞中的胆固醇转变为维生素D(两者均为固醇类物质),而维生素D可促进肠道对钙、磷的吸收,在一定程度上可预防佝偻病的发生。
运用所学知识你能解释为什么儿童晒太阳能预防佝偻病?
细胞中的脂质
---固醇
细胞中的脂质
分类 生理功能
脂肪 ①细胞内良好的 ;
②很好的 ,有隔热、保温作用;
③具有 的作用,可以保护内脏器官。
磷脂 构成 的重要成分。
固 醇 胆固醇 ①构成 的重要成分;
②在人体内参与 的运输。
性激素 促进人和动物 的发育以及 的形成。
维生素D 能有效地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 的吸收。
储能物质
绝热体
缓冲和减压
细胞膜和细胞器膜
动物细胞膜
血液中脂质
生殖器官
生殖细胞
钙和磷
02
思考
北京鸭每天吃的都是一些玉米、谷类和菜叶,
为何还会身体“发福”呢?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注:糖类和脂肪之间的转化程度是有明显差异的。




可大量转化
不可大量转化
细胞中的脂质
---糖类和脂质的关系
3.下列关于脂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磷脂由C、H、O、N四种元素组成,是构成细胞膜和多种细胞器膜的重要成分
B.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对维持生物体的生殖过程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C.大多数动物脂肪含有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的熔点较高,容易凝固
D.胆固醇会引起人心血管类疾病,应该不要摄入
C
C、H、O、N、P,×;
脂质(固醇),×;
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成分,还参与人体血液中脂质的运输,应该适量摄入,×;
4.科学研究表明:花生种子发育过程中,可溶性糖的含量逐渐减少,脂肪的含量逐渐增加,花生种子萌发过程中,脂肪的含量逐渐减少,可溶性糖含量逐渐增加。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花生种子萌发过程中,脂肪转变为可溶性糖,需要大量的O元素
B.同等质量的花生种子和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耗氧较多的是花生种子
C.花生种子发育过程中,可溶性糖转变为脂肪,更有利于能量的储存
D.花生种子萌发过程中,脂肪转变为可溶性糖,该过程在人体内也可以大量转化
D
在人体内脂肪不能大量转化为糖类,×;
补充:等质量的脂质和糖类和彻底氧化分解,脂质氢含量多、氧含量少,
消耗的氧气多,产生的水多,释放的能量多。
项目 糖类 脂质
区  别 元素组成
C、H含量
种类
合成部位
生理作用
C、H、O

单糖、二糖、多糖
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
①主要的能源物质;
②构成细胞结构,如糖被、细胞壁;
③核酸的组成成分,如核糖
C、H、O(N、P)
脂肪、磷脂、固醇
主要是内质网
①生物体内的储能物质,如脂肪;
②构成生物膜的重要成分,如磷脂;
③调节新陈代谢和生殖,如性激素

课堂小结
一、概念检测
1.基于对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的认识,判断下列相关表述是否正确。
(1)磷脂是所有细胞必不可少的脂质( )
(2)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组成成分都含有纤维素( )
(3)脂肪、淀粉、糖原都是人体细胞内的储能物质( )

×
×
2.水稻和小麦的细胞中含有丰富的多糖,这些多糖是( )
A.淀粉和糖原 B.糖原和纤维素
C.淀粉和纤维素 D.蔗糖和麦芽糖
3.在人和动物皮下结缔组织中含量丰富的储能物质是( )
A.糖原 B.淀粉 C.脂肪 D.蛋白质
C
C
二、拓展应用
1. 为什么等量的脂肪比糖类含能量多,但在一般情况下脂肪却不是生物体利用的主要能源物质?请查找资料回答这个问题。
2.医生建议缺钙的婴幼儿在服用钙片的同时,还要服用少量的鱼肝油。服用鱼肝油有助于钙的吸收。请查阅相关资料,解释其中的科学道理。
[答案] 糖类是生物体所利用的主要能源物质,尤其是大脑和神经系统所利用的能源必须由糖类来供应。而脂肪是生物体内最好的储备能源。脂肪是非极性化合物,可以以无水的形式储存在体内。虽然糖原也是动物细胞内的储能物质,但它是极性化合物,是高度的水合形式,在机体内储存时所占的体积相当于同等重量的脂肪所占体积的4倍左右,因此脂肪是一种很“经济”的储备能源。与糖类氧化相比,在生物细胞内脂肪的氧化速率比糖类慢,而且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此外,糖类氧化既可以在有氧条件下也可以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所以对于生物体的生命活动而言,糖类和脂肪都可以作为储备能源,但是糖类是生物体生命活动利用的主要能源物质。
[答案] 鱼肝油主要含有维生素A和维生素D。维生素D有助于细胞吸收和储存钙和磷,所以当婴幼儿服用钙片时,医生会建议同时服用鱼肝油来促进钙的吸收。当维生素D缺乏时,婴幼儿容易患佝偻病、软骨病等。
感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