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二年级第六单元质量检测
语 文
本试卷(试题基础卷)分为三个部分,6页。共25道小题。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座位号填写在本试卷密封线内相应的位置。
2.答卷时,请在试卷对应题目要求上作答,不要在试卷上做任何标记,也不要在密封线内答题。
4.请用铅笔在试卷上作答,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重新作答。字迹要清晰,卷面要整洁。
5.考试结束后,本试卷与答题纸(如有)一并收回。
第一部分:基础·积累·运用(共67分)
一、基础与运用。(本大题第1~6小题,共29分)
1.看拼音写词语。(本题共1小题,每词1分,本题共6分)
rónɡ yì chuānɡ hu yǒnɡ yuǎn
zhǐ diǎn xǐ zǎo léi yǔ
2.找出句子中的一组反义词填在括号里。(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本题共6分)
(1)他并没有明说,只是用眼神暗示我。( )—( )
(2)这件事情你可得保密,不能泄露半点儿消息。
( )—( )
(3)下课铃一响,原本安静的校园一下子喧闹起来。
( )—( )
3.选一选,填一填。(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1分,本题共3分)
(1)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 )下来。
(2)一只蜘蛛从网上( )下来,逃脱了。
(3)一条彩虹( )在天空。
4.选词填空(填序号)。(本题4小题,每小题1分,本题共4分)
(1)这张桌子太沉了,我( )你的帮助,你能和我一起抬吗?
(2)我们( )在8:30之前到达学校。
(3)我们自制的热气球成功地( )在半空中,这太棒了!
(4)五星红旗高高( )在校园上空。
5.把下面每组意思相反的词语填在合适的句子里。(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本题共6分)
明说―暗示 保密―泄露 安静―喧闹
(1)这件事你可得( ),不能( )半点消息。
(2)渔船靠岸了,原本( )的码头一下子( )起来。
(3)他并没有( ),只是用眼神( )我。
6.选词填空(填序号)。(本题4小题,每小题1分,本题共4分)
(1)寒冬腊月,解放军叔叔坚持在( )站岗,保卫边疆。
(2)假期,我经常去( )打篮球,锻炼身体。
(3)小偷偷东西,被( )的警察抓起来了。
(4)我们全班同学都要去( )观赏天龙山石窟佛首啦!
二、选择题。(本大题第7~11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7.“他因努力学习,受到了老师的嘉奖。”加点词的意思是( )
A.称赞和奖励。 B.惩罚。 C.批评。 D.欣赏。
8.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毕竟(jìnɡ) 稍微(sāo) 沟渠(qú)
B.稠密(zhōu) 乱闯(chuǎnɡ) 饮料(yǐnɡ)
C.展览(luǎn) 诊所(zhěn) 固定(ɡù)
D.慈爱(cí) 鸣叫(mínɡ) 一盏灯(zhǎn)
9.来得快走得也快的雨是( )。
A.阵雨 B.毛毛雨 C.暴雨 D.雷雨
10.对句子“你看,在太空中生活,是不是很有趣”理解正确的是( )。
A.在太空中生活不是很有趣。 B.在太空中生活很有趣。
C.在太空中生活很有趣吗? D.在太空中生活一点儿也没有趣。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沟渠里的积雪化得快的一边是南方。
B.《最大的“书”》一文中,这本最大的“书”指的是岩石。
C.《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美之情。
D.《雷雨》是按照“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顺序来写的。
三、语句拓展。(本大题第12~13小题,共12分)
12.照样子,改写句子,意思不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2分,本题共4分)
例: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这岩石一层一层的,就像一册厚厚的书。
(1)在太空中生活,难道没有趣吗?
(2)这些问题难道能说明什么吗?
13.照样子,写句子。(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4分,本题共8分)
(1)这岩石一层层的,就像一册厚厚的书。
① 像 。
② 像 。
(2)闪电越来越亮。
①雨越 越 。
②小明越 越 。
四、课文积累与运用。(本大题第14~15小题,共16分)
14.根据课文所学知识判断。(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1分,本题共5分)
(1)《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和《绝句》描写的都是冬季的景象。( )
(2)“北极星是盏指路灯。”这是个比喻句。( )
(3)沟渠里的积雪化得快的是南方,化得慢的是北方。( )
(4)“垂”和“容”都是上下结构的字,“压”是半包围结构。( )
(5)太空生活有那么多趣事是因为在太空中没有地球引力。( )
1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本题共5小题,每空0.5分,共11分)
(1)《雷雨》一文是按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写的。
(2)北极星永远高挂在________方;中午时,地上的树影正指着________方;大树枝叶稠的一面是________方,枝叶稀的一面是________方;沟渠里的积雪化得快的一面是________方,化得慢的一面是________方。
(3)春种一粒粟,________________。
(4)“接天________________,映日________________。”这句诗出自宋朝诗人________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诗人赞美了________(季节)的________(地点)的美景。
(5)________黄鹂鸣翠柳,________白鹭____________。这句诗中有四个表示颜色的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阅读·知识·赏析(共18分)
五、阅读理解。(本题分为两道大题,第16~24小题,共18分)
(一)阅读短文,完成第16~20小题。(本题共10分)
雪
一场大雪,又一场大雪。白雪落在苍翠的雪松枝头上,厚厚的雪衣压 弯了松树美丽的腰身。白雪埋住了山脚下的杜鹃花,山野里只能看见厚厚的柔软的雪被。
山林里真静啊!静得能够听见沙沙的落雪声。这是雪的低吟,雪的私语,只有在这无风的宁静的长白山的幽谷里才能听见。
16.(3分)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雪被 ( )的雪松 ( )的落雪声
17.(2分)仿写句子。
山林里真静啊!静得能够听见沙沙的落雪声。
真 啊! 。
18.(1分)短文描写的是 (什么地方)的雪景。
19.(2分)第 1 自然段写的是大雪覆盖 的景象,可以看出雪下得 。
20.(2分)第 2 自然段有 句话,写出了下雪时山林的
,从“ ”和“ ”这两个词可以看出作者是把雪当作人来写的,十分生动。
(二)阅读短文,完成第21~24小题。(本题共8分)
吃虫的植物
①自然界里,我们常见的是昆虫吃植物。那么世界上有没有吃虫的植物呢?有。
②有一种会吃虫的小草叫茅膏菜。它的叶子是半月形的,又嫩又绿。叶子长满了柔毛,柔毛上还带着黏液。要是小虫落在上面,马上就会被它粘住。叶片同时紧紧地卷起来,小虫怎么也逃脱不了。
③有一次,一只苍蝇被茅膏菜的叶子粘住了,那只苍蝇嗡嗡直叫,拼命地拍打翅膀。可是,它越是挣扎,叶子就卷得越紧。到后来,苍蝇竟被消化了,只剩下两片翅膀和六条细腿。
④还有一种叫猪笼草,也是吃虫的能手。
⑤猪笼草全身红红绿绿,打扮得很美丽。它的叶子长长的,又宽又大,叶尖伸长成卷须,并挂着一个袋子。袋子小的不过一二寸长,大的有三四尺长,可盛四五碗水。袋子上面有个盖,半开着口,袋口和盖上全是细毛,细毛上有很甜的蜜汁。那些贪吃蜜汁的小虫,一飞到袋口上,脚还没有站稳,就会跌下去。原来,这些袋子的袋口和内壁都很滑,袋底还有“积水”,小虫跌进了口袋,就再也爬不出来了。等小虫腐烂以后,猪笼草就吸收那汁液来维持自己的生命。
⑥有一次,一位植物学家亲眼看见一条蜈蚣在猪笼草的袋子里,半截身子露在袋外,正在竭力挣扎着想爬出袋子,可怜那袋里的半截身子,已经腐烂得不成样子了。
21.(1分)在短文中用“ ”画出描写茅膏菜样子的句子。
22.(1分)比较第②自然段和第⑤自然段可以发现,这两段话都是先介绍植物的样子,再介绍 。
23.(2分)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茅膏菜和猪笼草既是植物又是动物。( )
(2)猪笼草袋子里的积水就是雨水。( )
24.(4分)猪笼草吃虫的过程很有趣,我能够给下面的语句排序。
( )小虫飞到袋口上。
( )猪笼草用袋口和盖上细毛的蜜汁吸引小虫。
( )猪笼草吸收汁液维持生命。
( )小虫腐烂。
( )小虫掉进“积水”中。
第三部分:写作·表达·能力(共15分)
六、习作。(本大题第25小题,共15分)
25. 题目:请仔细看图,展开想象,编个故事写下来。
好词推荐:下雨 乌龟 小白兔 淋雨 龟壳 雨伞
要求:请在规定的《答题纸》上作答;表述清楚,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二年级第六单元质量检测
语 文【参考答案】
本试卷(试题基础卷)分为三个部分,6页。共25道小题。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座位号填写在本试卷密封线内相应的位置。
2.答卷时,请在试卷对应题目要求上作答,不要在试卷上做任何标记,也不要在密封线内答题。
4.请用铅笔在试卷上作答,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重新作答。字迹要清晰,卷面要整洁。
5.考试结束后,本试卷与答题纸(如有)一并收回。
第一部分:基础·积累·运用(共67分)
一、基础与运用。(本大题第1~6小题,共29分)
1.看拼音写词语。(本题共1小题,每词1分,本题共6分)
rónɡ yì chuānɡ hu yǒnɡ yuǎn
容易 窗户 永远
zhǐ diǎn xǐ zǎo léi yǔ
指点 洗澡 雷雨
2.找出句子中的一组反义词填在括号里。(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本题共6分)
(1)他并没有明说,只是用眼神暗示我。( 明说 )—( 暗示 )
(2)这件事情你可得保密,不能泄露半点儿消息。
( 保密 )—( 泄露 )
(3)下课铃一响,原本安静的校园一下子喧闹起来。
( 安静 )—( 喧闹 )
3.选一选,填一填。(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1分,本题共3分)
(1)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 压 )下来。
(2)一只蜘蛛从网上( 垂 )下来,逃脱了。
(3)一条彩虹( 挂 )在天空。
4.选词填空(填序号)。(本题4小题,每小题1分,本题共4分)
(1)这张桌子太沉了,我(②)你的帮助,你能和我一起抬吗?
(2)我们( ① )在8:30之前到达学校。
(3)我们自制的热气球成功地( ③ )在半空中,这太棒了!
(4)五星红旗高高( ④ )在校园上空。
5.把下面每组意思相反的词语填在合适的句子里。(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本题共6分)
明说―暗示 保密―泄露 安静―喧闹
(1)这件事你可得( 保密 ),不能( 泄露 )半点消息。
(2)渔船靠岸了,原本( 安静 )的码头一下子( 喧闹 )起来。
(3)他并没有( 明说 ),只是用眼神( 暗示 )我。
6.选词填空(填序号)。(本题4小题,每小题1分,本题共4分)
(1)寒冬腊月,解放军叔叔坚持在( ④ )站岗,保卫边疆。
(2)假期,我经常去( ② )打篮球,锻炼身体。
(3)小偷偷东西,被( ③ )的警察抓起来了。
(4)我们全班同学都要去( ① )观赏天龙山石窟佛首啦!
二、选择题。(本大题第7~11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7.“他因努力学习,受到了老师的嘉奖。”加点词的意思是( A )
A.称赞和奖励。 B.惩罚。 C.批评。 D.欣赏。
8.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D )。
A.毕竟(jìnɡ) 稍微(sāo) 沟渠(qú)
B.稠密(zhōu) 乱闯(chuǎnɡ) 饮料(yǐnɡ)
C.展览(luǎn) 诊所(zhěn) 固定(ɡù)
D.慈爱(cí) 鸣叫(mínɡ) 一盏灯(zhǎn)
9.来得快走得也快的雨是( A )。
A.阵雨 B.毛毛雨 C.暴雨 D.雷雨
10.对句子“你看,在太空中生活,是不是很有趣”理解正确的是( B )。
A.在太空中生活不是很有趣。 B.在太空中生活很有趣。
C.在太空中生活很有趣吗? D.在太空中生活一点儿也没有趣。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沟渠里的积雪化得快的一边是南方。
B.《最大的“书”》一文中,这本最大的“书”指的是岩石。
C.《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美之情。
D.《雷雨》是按照“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顺序来写的。
三、语句拓展。(本大题第12~13小题,共12分)
12.照样子,改写句子,意思不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2分,本题共4分)
例: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这岩石一层一层的,就像一册厚厚的书。
(1)在太空中生活,难道没有趣吗?
在太空中生活,很有趣。
(2)这些问题难道能说明什么吗?
这些问题不能说明什么。
13.照样子,写句子。(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4分,本题共8分)
(1)这岩石一层层的,就像一册厚厚的书。
① 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的 像 一颗颗明亮的宝石 。
② 湖面平静得 像 一面镜子 。
(2)闪电越来越亮。
①雨越 下 越 大 。
②小明越 跑 越 快 。
四、课文积累与运用。(本大题第14~15小题,共16分)
14.根据课文所学知识判断。(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1分,本题共5分)
(1)《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和《绝句》描写的都是冬季的景象。( × )
(2)“北极星是盏指路灯。”这是个比喻句。( √ )
(3)沟渠里的积雪化得快的是南方,化得慢的是北方。( √ )
(4)“垂”和“容”都是上下结构的字,“压”是半包围结构。( × )
(5)太空生活有那么多趣事是因为在太空中没有地球引力。( √ )
1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本题共5小题,每空0.5分,共11分)
(1)《雷雨》一文是按照_雷雨前__、_雷雨中__、__雷雨后_的顺序写的。
(2)北极星永远高挂在_北_方;中午时,地上的树影正指着__北_方;大树枝叶稠的一面是_南_方,枝叶稀的一面是_北_方;沟渠里的积雪化得快的一面是__南_方,化得慢的一面是_北__方。
(3)春种一粒粟,__秋收万颗子___。
(4)“接天__莲叶无穷碧__,映日__荷花别样红___。”这句诗出自宋朝诗人_杨万里_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诗人赞美了_夏季__(季节)的_西湖__(地点)的美景。
(5)_两个__黄鹂鸣翠柳,__一行__白鹭__上青天__。这句诗中有四个表示颜色的词,分别是__黄__、_翠__、__白__、_青_。
第二部分:阅读·知识·赏析(共18分)
五、阅读理解。(本题分为两道大题,第16~24小题,共18分)
(一)阅读短文,完成第16~20小题。(本题共10分)
雪
一场大雪,又一场大雪。白雪落在苍翠的雪松枝头上,厚厚的雪衣压 弯了松树美丽的腰身。白雪埋住了山脚下的杜鹃花,山野里只能看见厚厚的柔软的雪被。
山林里真静啊!静得能够听见沙沙的落雪声。这是雪的低吟,雪的私语,只有在这无风的宁静的长白山的幽谷里才能听见。
16.(3分)填上合适的词语。
( 柔软 )的雪被 ( 苍翠 )的雪松 ( 沙沙 )的落雪声
17.(2分)仿写句子。
山林里真静啊!静得能够听见沙沙的落雪声。
教室里真安静啊!静得能够听见针掉在地上的声音。 。
18.(1分)短文描写的是 长白山 (什么地方)的雪景。
19.(2分)第 1 自然段写的是大雪覆盖 山野 的景象,可以看出雪下得 很大 。
20.(2分)第 2 自然段有 2 句话,写出了下雪时山林的
静 ,从“ 低吟 ”和“ 私语 ”这两个词可以看出作者是把雪当作人来写的,十分生动。
(二)阅读短文,完成第21~24小题。(本题共8分)
吃虫的植物
①自然界里,我们常见的是昆虫吃植物。那么世界上有没有吃虫的植物呢?有。
②有一种会吃虫的小草叫茅膏菜。它的叶子是半月形的,又嫩又绿。叶子长满了柔毛,柔毛上还带着黏液。要是小虫落在上面,马上就会被它粘住。叶片同时紧紧地卷起来,小虫怎么也逃脱不了。
③有一次,一只苍蝇被茅膏菜的叶子粘住了,那只苍蝇嗡嗡直叫,拼命地拍打翅膀。可是,它越是挣扎,叶子就卷得越紧。到后来,苍蝇竟被消化了,只剩下两片翅膀和六条细腿。
④还有一种叫猪笼草,也是吃虫的能手。
⑤猪笼草全身红红绿绿,打扮得很美丽。它的叶子长长的,又宽又大,叶尖伸长成卷须,并挂着一个袋子。袋子小的不过一二寸长,大的有三四尺长,可盛四五碗水。袋子上面有个盖,半开着口,袋口和盖上全是细毛,细毛上有很甜的蜜汁。那些贪吃蜜汁的小虫,一飞到袋口上,脚还没有站稳,就会跌下去。原来,这些袋子的袋口和内壁都很滑,袋底还有“积水”,小虫跌进了口袋,就再也爬不出来了。等小虫腐烂以后,猪笼草就吸收那汁液来维持自己的生命。
⑥有一次,一位植物学家亲眼看见一条蜈蚣在猪笼草的袋子里,半截身子露在袋外,正在竭力挣扎着想爬出袋子,可怜那袋里的半截身子,已经腐烂得不成样子了。
21.(1分)在短文中用“ ”画出描写茅膏菜样子的句子。
22.(1分)比较第②自然段和第⑤自然段可以发现,这两段话都是先介绍植物的样子,再介绍 吃虫的过程 。
23.(2分)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茅膏菜和猪笼草既是植物又是动物。( × )
(2)猪笼草袋子里的积水就是雨水。( × )
24.(4分)猪笼草吃虫的过程很有趣,我能够给下面的语句排序。
( 2 )小虫飞到袋口上。
( 1 )猪笼草用袋口和盖上细毛的蜜汁吸引小虫。
( 5 )猪笼草吸收汁液维持生命。
( 4 )小虫腐烂。
( 3 )小虫掉进“积水”中。
第三部分:写作·表达·能力(共15分)
六、习作。(本大题第25小题,共15分)答案:略
25. 题目:请仔细看图,展开想象,编个故事写下来。
好词推荐:下雨 乌龟 小白兔 淋雨 龟壳 雨伞
要求:请在规定的《答题纸》上作答;表述清楚,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