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浮力 全章习题课件(共9份打包) 沪粤版(2024) 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九章 浮力 全章习题课件(共9份打包) 沪粤版(2024) 八年级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2-15 19:08:21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第九章 浮力
9.3 物体的浮沉(第二课时)
01
学习目标
02
知识梳理
03
典型例题
04
对点练习
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能运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说明生产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1.知道潜艇、气象探测气球、浮筒等的原理.
2.会应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浮力相关的简单运算,说明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阅读教材P112~113,可知:
1.潜艇:通过改变   的方法来控制浮沉.
2.气象探测气球:靠充入密度   空气密度的气体,使其所受浮力大于重力而升空;当工作完毕后,会自动打开阀门释放掉部分氢气,使气球体积缩小,所受浮力随之
   ,从而缓缓落回地面.
 减小 
 小于 
 自身重力 
3.浮筒:常被用于打捞沉船.先在浮筒内注满水,并将其固定在沉船上,再向浮筒中输入高压空气,排出其中的水,使连成一体的沉船和浮筒所受的重力   浮力,沉船随着浮筒上升.
 小于 
【例1】[粤沪教材习题改编]如图所示,该实验是模拟潜艇的浮沉,通过胶管A从烧瓶中吸气或向烧瓶中吹气可以改变烧瓶内   (选填“气体”或“水”)的质量,从而改变烧瓶的
   来实现其浮沉;当从烧瓶中吸气使其下沉时,烧瓶所受的浮力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不变 
 重力 
改变自身重力实现浮沉——潜艇、浮筒
 水 
知识点一
潜艇浸没在水中时,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所受的浮力不变.潜艇是依靠改变自身重力来改变其所受浮力与重力的关系,从而实现上浮和下潜.
【例2】 我国打捞“南海一号”沉船就是采用浮筒将船身整体打捞出水的.首先把浮筒灌满水,沉入水底,拴在沉船两侧,然后再用高压气体将筒内的水压出,沉船便可以浮起来.用高压气体将筒内的水压出的过程中,浸没在水中的浮筒的浮力   ,浮筒的重力   (前两空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用“浮筒打捞法”打捞沉船的原理,相当于图中   (选填“向外拉”或“向内推”)注射器.
 向内推 
 变小 
 不变 
【例3】 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其满载排水量约为7万吨,则满载时其受到的浮力约为   N,排开水的体积为   m3,当舰载机从航母上起飞后,航母受到的浮力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g取10 N/kg,ρ水=1.0×103 kg/m3)
 变小 
 7×104 
始终处于漂浮状态——轮船、密度计
 7×108 
知识点二

轮船总漂浮在水面上,F浮总等于轮船总重,装货或卸货时,轮船总重大小改变,其所受浮力随之改变.当船由内河驶入大海后,都是漂浮,船受到的浮力:F浮=G,大小不变,再根据F浮=ρ液V排g,可判断V排的变化.
【例4】如图是用橡皮泥粘在铅笔的一端制成的简易密度计.将其置于水和酒精中,静止时的情景如图.该密度计在甲杯中受到的浮力   (选填“<”“>”或“=”)在乙杯中受到的浮力,乙杯中的液体是   (选填“水”或“酒精”);密度计的刻度值是   (选填“上小下大”或“上大下小”).
 上小下大 
 水 
 = 

不管密度计在何种液体中都处于漂浮状态,受到的浮力: F浮=G,大小不变.再根据F浮=ρ液V排g,可知:当V排大时,ρ液小,当V排小时,ρ液大.
【例5】体积相同的氢气球和空气球,释放前氢气球所受浮力   空气球所受的浮力;如图,刚释放时,氢气球上浮,而空气球却浮不起来,这是因为氢气球所受浮力   它所受重力,空气球所受浮力   它所受重力.(均选填“<”“>”或“=”)
 < 
 > 
改变自身密度实现浮沉——氢气球、热气球、飞艇
 = 
知识点三

阿基米德原理同样适用于气体,气球内气体密度ρ内小于外界空气密度ρ外,气球将上浮.
1.(2024广州)潜艇从海水高密度区驶入低密度区,急剧下降的过程称为“掉深”.如图,某潜艇从a处驶入低密度海水区,“掉深”到b处.与a处相比,潜艇在b处( )
A.受到浮力大小变小
B.受到浮力大小变大
C.排开液体重力不变
D.排开液体重力变大
改变自身重力实现浮沉——潜艇、浮筒
A
知识点一
要点提醒:
潜艇浸没时,根据F浮=ρ液V排g,ρ液若改变,所受浮力也会改变.
2.如图所示,静止在A处的潜艇,此时其所受浮力_______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其所受重力;若该潜艇想要到达B处(未露出水面),它的水舱要   (选填“吸入”或“排出”)一些水,从A处运动到B处过程中潜艇受到的浮力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不变 
 排出 
 等于 
3.一艘轮船空载时的质量是3 000 t,装满货物时的排水量为
8 000 t,那么这艘轮船最多可以装载   t的货物.如果它从长江驶进大海,它所受到的浮力   ,船排开液体的体积 (后两空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变小
 不变 
始终处于漂浮状态——轮船、密度计
 5 000 
知识点二
方法提醒:
轮船总漂浮在水面上,F浮=G船,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F浮=G排,故而G船=G排.
4.有水的烧杯中,两支密度计A、B静止后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密度计A所受浮力较大
B.密度计B所受重力较小
C.两密度计底部所受水的压强相等
D.两密度计在水面处的刻度值相同
D
5.如图,孔明灯通过加热灯罩内的空气,使孔明灯内部的空气密度比外部空气密度   (选填“大”或“小”),这样,孔明灯   (选填“重力减小”或“浮力增大”),当浮力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重力时,孔明灯就会上升.
 大于 
 重力减小 
改变自身密度实现浮沉——氢气球、热气球、飞艇
 小 
知识点三
要点提醒:
在高空中,外界空气密度ρ外不变,孔明灯排开气体体积V排不变,根据F浮=ρ外V排g可知,浮力不变.
6.一个飞艇充入气体后的质量是1.5 t,体积为1 500 m3.
空气密度为1.29 kg/m3,飞艇受到的重力是   N,飞艇受到的浮力为   N,当装入   N货物时,飞艇能悬浮在空中.(g取10 N/kg)
 4 350 
 1.935×104 
 1.5×104 (共16张PPT)
第九章 浮力
9.2 阿基米德原理(第二课时)
01
学习目标
02
知识梳理
03
典型例题
04
对点练习
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知道阿基米德原理 1.知道阿基米德原理,能用F浮=G排或F浮=ρ液V排g进行简单计算.
2.理解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
阅读教材P107~108,可知: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 =ρ液gV排可以求浮力,也可以求液体密度:ρ液= 、
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  .
 
知识点一
阿基米德原理的计算
【例1】[求浮力][粤沪教材例题改编]有一个体积为100 cm3、密度为2×103 kg/m3的实心正方体橡皮泥块,问:(g取10 N/kg,ρ水=1.0×103 kg/m3)
(1)浸没在水中时,它受到的浮力多大?
(2)把这块橡皮泥捏成一只小船,使其漂浮在水面上,小船受到的浮力是多少?此时橡皮泥小船排开水的体积是多少?
解:(1)橡皮泥块浸没在水中,V排=V=100 cm3=10-4 m3,浸没在水中的实心橡皮泥受到的浮力:
F浮=ρ水g V排=1.0×103 kg/m3×10 N/kg×10-4 m3=1 N;
(2)橡皮泥块的重力:
G=m泥g=ρ泥V泥g=2×103kg/m3×10-4 m3×10 N/kg=2 N,
橡皮泥块捏成的小船受到的浮力F浮'=G=2 N,由F浮=ρ水gV排得:
V排'==2×10-4 m3.
答:(1)浸没在水中时,橡皮泥块受到的浮力是1 N;(2)小船受到的浮力是2 N;此时橡皮泥小船排开水的体积是 2×10-4 m3.
【例2】[求固体体积和密度](2024揭阳一模)小明为了测出物块A的密度,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块A重为9 N,然后将物块A静止在水中,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 N,则物块A所受浮力为   N;其体积为   cm3;物块A的密度是   kg/m3.(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
 2.25×103 
 400 
 4 
【例3】[求液体密度]一金属块在空气中称重为2.4 N.把它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 0.8 N,把它浸没在某种未知液体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1.2 N,则该金属块受到水对它的浮力是   N,该金属块的体积为   m3,未知液体的密度为   kg/m3.(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
 0.75×103 
 1.6×10-4 
 1.6 


【例4】如图甲所示,用钢缆绳拉着物体A沿竖直方向匀速沉入江底,图乙是下降过程中钢缆绳对物体A的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物体A的质量为   kg,物体A浸没在水中后受到的浮力为   N,物体A的平均密度为
   kg/m3.(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
 1.5×103 
 2×104 
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图像)
 3×103 
知识点二
1.将一重为100 N的物体,放入一盛满水的溢水杯中,从杯中溢出了50 N的水,则物体受到的浮力是( )
A.100 N B.50 N C.60 N D.110 N
阿基米德原理的计算
B
知识点一
2.用手将一重为6 N的物体全部压入水中,物体排开的水重9 N,此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为   N,放手后物体将上浮至漂浮,待物体静止时所受浮力为   N,排开水的体积是
   m3.(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
 6×10-4 
 6 
 9 
3.(2024汕头模拟)某同学用石块、细线、弹簧测力计、容器、水和食盐等器材,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石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   N,排开水的体积为   m3,石块浸没在盐水中,盐水的密度为   kg/m3.(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
 1.2×103 
 1×10-4 
 1 
方法提醒:
根据F浮水=ρ水gV排得石块的体积,石块浸没时,V排=V物,体积不变.由图甲、丙求出石块浸没在盐水中所受的浮力,根据F浮盐水=ρ盐水gV排,可求ρ盐水.
4.如图所示,实心金属块重5.4 N,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当它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3.4 N.若金属块有一半体积露出水面,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N,该金属块的体积为   m3,密度为   kg/m3.
(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
 2.7×103 
 2×10-4 
 4.4 
5.(2024珠海开学)如图甲所示,小聪用弹簧测力计挂着实心圆柱体,圆柱体浸没在水中且不与容器壁接触,然后将其缓慢拉出水面,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随圆柱体上升高度的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则圆柱体的重力为  N;整个过程中圆柱体受到的最大浮力是   N,圆柱体的密度为___________
kg/m3.(g取10 N/kg,ρ水=1×103 kg/m3)
5×103 
 0.4 
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图像)
 2.0
知识点二(共23张PPT)
第九章 浮力
《第九章 浮力》复习课
01
知识导图
02
复习精练
密度
体积 
压力差
竖直向上




< 
< 
< 
< 
> 
= 
= 
= 
> 
> 


重力
重力
一、选择题
1.下列情境中的物体,不受浮力的是( )
A.遨游太空的卫星
B.空中上升的气球
C.海中航行的轮船
D.水中下沉的石块
A
2.如图所示,洗手盆底部的出水口塞着橡胶制成的水堵头,
则水堵头( )
A.不受水的压力,受浮力
B.受到水的压力,不受浮力
C.既受水的压力,也受浮力 
D.不受水的压力,也不受浮力
B
3.(2024枣庄)我国“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万米深处多次成功坐底,标志着我国在载人深潜领域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奋斗者”号在水面以下下潜过程中,受到( )
A.压强增大,浮力增大 B.压强不变,浮力增大
C.压强增大,浮力不变 D.压强不变,浮力不变
C
4.(2024巴中)一个体积为100 cm3、质量为90 g的球放入足够深的水中,静止后的状态及所受浮力大小为( )
A.漂浮,0.9 N B.漂浮,1 N
C.沉底,0.9 N D.沉底,1 N
A
5.小明帮妈妈洗菜时发现,放在容器中的茄子浮在水面(如图甲),而西红柿沉在水底(如图乙),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对此现象作出一些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
A.茄子受到的浮力小于它受到的重力
B.西红柿排开水的质量大于自身质量
C.茄子的密度小于西红柿的密度
D.拿出茄子后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不变
C
6.a、b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分别用a、b两种物质制成体积相等的甲、乙两实心物体,浸没在水中,放手稳定后( )
A.乙漂浮,甲受浮力大
B.甲漂浮,甲受浮力大
C.乙漂浮,乙受浮力大
D.甲漂浮,乙受浮力大
A
7.(2023东莞校级模拟)如图甲所示,石料在钢绳拉力的作用下从水面上方以恒定的速度下降,直至全部浸入水中.图乙是钢绳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若不计与水的摩擦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石料从t2时开始浸入水中
B.石料的重力是500 N
C.石料受到的浮力始终是500 N
D.石料完全浸入水中后钢绳的拉力为900 N
D
二、填空题
8.如图所示,根据实验现象可知:物体所受的浮力为   N,该物体的质量是  kg,该物体的密度是  kg/m3.
(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
 4×103
 0.4
 1 
9.一重为0.6 N的鸡蛋先后放入甲、乙两杯浓度不同的盐水中,如图所示,鸡蛋在甲中悬浮,在乙中漂浮,则鸡蛋在甲中受到的浮力为   N,甲液体的密度   (选填“>”“<”或“=”)乙液体的密度,若在甲盐水中加入盐,鸡蛋将会   (选填“下沉”“悬浮”或“上浮”).
 上浮 
 < 
 0.6 
10.如图所示,“A”和“B”表示满载的轮船在海水或江水中静止时液面的位置.图示中的轮船是在   (选填“江水”或“海水”)中停泊.往轮船上装上货物后,发现船身下沉了一些,则它受到的浮力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若轮船的排水量为6 000 t,在海水中满载时受到的浮力是   N.(g取10 N/kg)
 6×107 
 增大 
 海水 
11.如图所示,有一棱长为10 cm的正方体悬浮在水中,上表面离水面5 cm,水对下表面的压强为   Pa,水对上表面产生的压力为   N,物体受到的浮力为   N.(ρ水=1×103 kg/m3,g取10 N/kg)
 10 
 5 
 1 500 
三、作图题
12.如图所示,一个用细线拴住的乒乓球在水中保持静止,画出乒乓球所受重力和浮力的示意图.
如图所示:
(1)图A、B中,物体受到的重力是   N,浮力是   N.
 0.5 
四、实验题
13.(2024中山模拟)某同学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其操作如图所示.
 4 
(2)由B、C两图,该同学得出结论:物体受到的浮力随浸入液体深度的增大而增大.分析可知,这一结论是错误的,原因是在分析浮力大小与浸入液体深度的关系时,没有控制
   保持不变.
(3)由E、F两图可得出结论: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液体的
   有关;由实验可知   (选填“水”或“液体b”)的密度大.
 水 
 密度 
 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4)请结合液体压强知识,物体由图D所示的位置下移到图E所示的位置的过程中,其上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强差______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不变 
五、计算题
14.中国振华重工自主建造的世界最大打捞船“振华30号”满载时的排水量为14万吨,该船常用机器人潜入水下打捞物件或沉船.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
(1)满载时,“振华30号”受到的浮力有多大?
(2)当机器人潜入水下150 m深度处作业时,受到水的压强是多少?
(3)某次机器人在水下用竖直向上的力举着物重为7 500 N,体积为0.3 m3的实心物体静止不动,该机器人举起该物体所受的力是多少?
解:(1)由漂浮条件知,满载时,“振华30号”受到的浮力:
F浮=G排=m排g=14×107 kg×10 N/kg=1.4×109 N.
(2)由p=ρ液gh可知,当机器人潜入水下150 m深度处作业时,受到的压强:
p=ρ水gh=1.0×103 kg/m3×10 N/kg×150 m=1.5×106 Pa.
(3)根据F浮=ρ液gV排知,实心物体受到的浮力:
F浮'=ρ水gV=1.0×103 kg/m3×10 N/kg×0.3 m3=3 000 N,
实心物体静止时,由平衡条件知,F+F浮’=G,
则F=G-F浮'=7 500 N-3 000 N=4 500 N.
答:(1)满载时,“振华30号”受到的浮力为1.4×109 N.
(2)机器人潜入水下150 m深度作业时,受到水的压强是1.5×106 Pa.
(3)机器人举起该物体所受力的大小为4 500 N.(共14张PPT)
第九章 浮力
9.2 阿基米德原理(第一课时,实验)
01
学习目标
02
知识梳理
03
典型例题
04
对点练习
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知道阿基米德原理 1.经历实验,探究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2.知道阿基米德原理,能用F浮=G排或F浮=ρ液V排g进行简单计算
2.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  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   ,
公式:F浮=   =   .该原理也适用于气体.
 ρ液V排g 
 G排 
 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阅读教材P105~107,可知:
1.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越   ,液体的密度越   ,物体受到的浮力就越大.而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  被它排开的液体的体积.
 竖直向上
 等于
 大 
 大 
(1)如图A、D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石块的重力G=
   N,测出空杯的重力G杯=   N.
 1.2 
【例1】[粤沪教材活动]如图所示,某实验小组利用弹簧测力计、石块、溢水杯等器材,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排开的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3.8 
探究浮力的大小
知识点一
(2)如图B,将石块浸没在水中,此时石块受到的浮力大小F浮为
   N,石块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G排可由   两个步骤测出.
(3)分析数据可知:F浮 (选填“>”“=”或“<”)G排.
(4)另一实验小组在步骤B的操作中,只将石块的一部分浸在水中,其他步骤操作正确,   (选填“能”或“不能”)得到与(3)相同的结论.
 能 

 C、D 
 1.4 

(1)实验前,溢水杯中要装满水的目的是使石块排开的水全部流入小桶中,这样溢出水的体积才等于物体浸在水中的体积; (2)该实验结论的得出与物体浸在液体中体积的大小无关.
【例2】关于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B.漂在水面的物体比沉在水底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
C.物体没入水中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
D.物体的密度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
A
知识点二
【例3】如图所示,图甲中A、B两个金属块体积相等,则两金属块所受浮力 ;图乙中C、D两个金属块体积也相等,
酒精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则两金属块所受浮力 ;
图丙中E、F两个金属块质量相等,ρE>ρF,则两金属块所受浮力FE浮   FF浮.(均选填“>”“=”或“<”)
 < 



(1)V排表示被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当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V排=V物;当物体只有一部分浸入液体中时,V排<V物;无论物体是否浸没,阿基米德原理都适用. (2)由F浮=ρ液gV排可知,浮力的大小只跟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这两个因素有关,与物体本身的体积、密度、形状以及物体在液体中的深度、在液体中是否运动和液体的多少等无关.
1. 如图所示,某实验小组利用弹簧测力计、物块、量筒等器材,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排开的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ρ水=1.0×103 kg/m3)
(1)如图甲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块的重力G=   N.
探究浮力的大小
 2 
知识点一
(2)如图乙所示,往量筒中加入适量的水,读出此时水的体积
V=   cm3.
(3)如图丙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块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N,此时水的体积V'=   cm3.
(4)此时物块受到的浮力大小F浮=   N,物块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G排=   N,由此可得F浮   (选填“>”“<”或“=”)G排.
 = 
 1 
 1 
 200 
 1 
 100 
方法提醒:
(1)F浮=G-F拉
(2)F浮=G排=m排g=ρ水V排g
2. 如图所示,同一金属圆锥,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悬挂并浸没在液体中,则( )
A.两金属圆锥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B.A金属圆锥受到的浮力大
C.B金属圆锥受到的浮力大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
A
知识点二
方法提醒:
浮力大小只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方法提醒:
液体密度相同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物体所受的浮力越大.
3.如图所示,甲、乙两球体积相同,浸在水中静止不动,则
( )
A.两球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B.乙球受到的浮力大
C.甲球受到的浮力大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C(共18张PPT)
第九章 浮力
9.3 物体的浮沉(第一课时)
01
学习目标
02
知识梳理
03
典型例题
04
对点练习
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能运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说明生产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会根据浮沉条件判断物体的浮沉.
比较鸡蛋在各种状态下受到的   和   的大小,我们可以归纳出物体的浮沉条件:
 重力G 
阅读教材P111~112可知:
1.根据图示鸡蛋所处的四种浮沉状态,对鸡蛋进行受力分析:
 浮力F浮 
(1)当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   物重G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就会   ;
(2)当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   物重G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就会   ;
(3)当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   物重G时,物体会______
在液体中或   在液面上.
 漂浮 
 悬浮 
 等于 
 下沉 
 小于 
 上浮 
 大于 
2.根据F浮=ρ液V排g和G=ρ物V物g,我们可以归纳出物体的浮沉条件(密度角度):
(1)当物体密度ρ物   液体密度ρ液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就会   或   在液面上.
(2)当物体密度ρ物   液体密度ρ液时,物体会_______
在液体中.
(3)当物体密度ρ物   液体密度ρ液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就会   直至沉底.
 下沉 
 大于 
 悬浮 
 等于 
 漂浮 
 上浮 
 小于 
【例1】用细针使一重为5 N的物体浸没在装满水的溢水杯中,溢出8 N的水,此时物体所受浮力为   N,拿走细针后物体将   (选填“上浮”“下沉”或“悬浮”),物体静止时所受的浮力为   N.
 5 
 上浮 
从受力分析认识物体的浮沉条件
 8 
知识点一
【例2】将李子浸没在清水中,李子沉入水底,如图甲所示,此时李子受到的浮力   李子受到的重力;往杯中逐渐加盐后李子开始上浮,露出水面后继续上浮,直至漂浮在水面上,如图乙所示,此时李子受到的浮力   李子受到的重力,由此可知李子在清水中受到的浮力   在盐水中受到的浮力.(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小于 
 等于 
 小于 

根据浮力F浮和物体重力G物的大小判断物体的浮沉状态:
【例3】质量相等的甲、乙、丙三个实心球,放入某种液体中静止时的情况如图所示,它们所受的浮力F甲、F乙、F丙之间的关系应为   ; 它们的密度ρ甲、ρ乙、ρ丙之间的关系是   .
 ρ甲<ρ乙<ρ丙 
从密度角度认识物体的浮沉条件
 F甲=F乙>F丙 
知识点二
【例4】如图所示,密度为ρ的液体中有体积均为V的A、B、C三个实心物体,密度分别为ρA 、ρB 、ρC .A在向上运动,B静止,C在向下运动,此刻它们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A 、FB 、FC ,三者的大小关系是   ,A、B、C三个物体的密度大小关系是   .(均选填“>”“<”或“=”)
 ρA<ρB<ρC 
 FA=FB=FC 

利用液体密度ρ液和物体密度ρ物判断物体的浮沉状态:
1.将物体投入液体中,受力情况如图所示,四个物体中将会下沉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从受力分析认识物体的浮沉条件
A
知识点一
方法提醒:
运动状态 受力分析
2.如图所示,重为5 N的木块A浸没在水中,在拉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此时A所受的合力为   N.若此时绳子的拉力为3 N,则木块A受到的浮力大小为   N,剪断绳子后,木块A将   (选填“静止”“向上运动”或“向下运动”).
 向上运动 
 8 
 0 
3.取一只空牙膏袋,一次将它挤瘪,另一次将它撑开,两次都拧紧盖后先后放入同一杯水中,如图所示.两次所受的浮力F甲和F乙的大小关系是F甲   F乙;两次排开水的体积V甲和
V乙的大小关系是V甲   V乙;两次杯底受到水的压强p甲和
p乙的大小关系是p甲   p乙.(均选填“>”“=”或“<”)
 < 
 < 
 < 
4.如图所示,甲、乙两球在水中静止.比较它们密度的大小关系,则( )
A.ρ乙=ρ水<ρ甲 B.ρ乙=ρ水>ρ甲
C.ρ乙=ρ水=ρ甲 D.ρ乙>ρ水>ρ甲
从密度角度认识物体的浮沉条件
B
知识点二
方法提醒:
当无法比较F浮和G的大小时,得先比较物体的密度ρ物和液体的密度ρ液的大小,判断物体在液体中所处的状态,再进行受力分析.
5.将一个质量为180 g,体积为200cm3的苹果放入足够多的水中静止时,苹果将   (选填“漂浮”“悬浮”或“沉底”)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   N;如果将这个苹果放入足够多酒精中静止时,受到的浮力是   N.

 1.6 
 1.8 
 漂浮 
6.如图所示,将一个鸡蛋放入水中,鸡蛋下沉,则鸡蛋的密度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水的密度.
在鸡蛋浸没水中后的下沉过程中,鸡蛋所受浮力的大小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为了使沉在水底的鸡蛋上浮,可以在水中加   (选填“食盐”或“酒精”).
 食盐 
 不变 
 大于 (共13张PPT)
第九章 浮力
微专题10 浮力法测密度
01
专题解读
02
专题训练
浮力法测密度的相关解题技巧:
(1)浮力法测固体密度:ρ物=.漂浮或悬浮时有m物=m排==ρ液V排,浸没时有V物=V排=;
(2)浮力法测液体密度:ρ液=.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   处,天平指针静止时在分度盘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应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直到天平平衡.
 右 
1.学校物理学习小组只用天平、烧杯、水、细线来测量小石块的密度,如图所示,请完成下面的实验.

 零刻度线 
类型一 称重法测密度
(4)将装有水的烧杯放在天平左盘,用细线系着小石块使其浸没在水中,小石块不接触烧杯,水无溢出,再次进行测量,当天平平衡时,测量数据如图乙所示,则测量值m3=  g.
(5)计算小石块的密度为ρ石=   kg/m3.
 2.5×103 
(2)用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记下小石块的质量m1=24.5 g;
(3)在烧杯内装入适量的水,用天平测量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2=51.4 g;
61.2 
(1)小明将天平放在   桌面上,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使天平平衡;再将装有盐水的烧杯放在天平的左盘,在右盘中放入50 g、20 g、10 g砝码各一个时,天平刚好再次平衡.
2.下面是小明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
 水平 
类型二 利用浮沉条件测密度
(2)将杯中的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盐水的体积如图甲所示为   cm3.
(3)用天平测出剩余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如图乙所示为
   g,则所测盐水的密度是   kg/m3.
 1.05×103 
 38 
 40 
(4)上述实验结束后,小明利用刚刚测出了密度的盐水和其他一些工具,又想测量一个木块的密度,请帮他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①用调好的天平测出木块的质量m1;
②容器内装有适量的盐水,将木块和一个空瓶叠放在一起漂浮于盐水中,如图丙所示;
③向瓶中倒入适量的水,直到木块   ,用天平测出瓶和水的总质量m2;
④木块密度的表达式ρ木=  .
(用字母表示,盐水密度用ρ盐表示)
 刚好浸没在盐水中 
类型三 排水法测密度
3.小爽洗草莓时发现草莓会漂浮在盐水上,于是采用了如图所示的方法测量了草莓的密度:
①用天平测出草莓的质量为m;
②将草莓轻放入盛满盐水的烧杯中,用细针将草莓压入盐水中浸没,盐水溢出,擦干烧杯外壁,取走细针,测出此时草莓、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m1;
③再取走草莓,将烧杯中盐水加满,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m2;
则草莓的密度ρ草莓=__________________(用ρ盐水、m、m1、m2表示).
·ρ盐水 
类型四 综合应用
4.(2020广东)受“曹冲称象”的启发,小明在家利用量筒、碗、水盆和足量的水(密度为ρ水)、油性笔等,测量小玻璃珠的密度,如图1所示,实验步骤如下(请将步骤④补充完整).
图1 图2
①如图甲,取一定数量的小玻璃珠放入空碗中,再把碗放入盛有水的水盆中,用油性笔在碗外壁上标记水面的位置.
②如图乙,往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记下量筒中水的体积V1.
③如图丙,取出碗中所有的小玻璃珠并放入量筒中,记下小玻璃珠和水的总体积V2.
④如图丁,将量筒中的水慢慢倒入水盆中的空碗内,直到标记处与碗外水面   ,记下量筒中小玻璃珠和剩余水的总体积V3.
 相平 
完成下列填空(选用V1、V2、V3和ρ水表示以下物理量):
(1)小玻璃珠的总体积为V=   .
(2)小玻璃珠的总质量为m=   .
(3)小玻璃珠密度的表达式为ρ=  .
(4)在不改变实验方法的前提下,请提出一条提高测量精度的措施:   .
 减小空碗的口径 
 ρ水(V2-V3) 
 V2-V1 (共13张PPT)
第九章 浮力
微专题9 浮力的综合计算与应用
01
专题解读
02
专题训练
  浮力的相关难点主要在省卷的“综合能力题”中进行考查.主要考查的内容有:(1)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2)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判断浮沉状态);(3)受力分析;(4)压力、压强变化量的计算.
1.[进、出水类计算](2024春惠州期末)潜水艇在国家的国防中占有重要位置,潜水艇的艇壳是用高强度的特种钢板制造,某潜水艇最大下潜深度可达350 m,潜水艇的总质量为9×105 kg,艇内两侧有水舱,其截面如图所示,通过向水舱中充水或从水舱中向外排水来改变潜水艇的自重,从而使其下沉或上浮(g取10 N/kg,ρ海水取1×103 kg/m3).求:
(1)潜水艇是通过往水舱中   (选填“充水”或“排水”)实现下沉的.
(2)水舱未充海水时,漂浮在海面的潜水艇受到的浮力是
   N,排开海水的体积是   m3.
(3)潜水艇在水面下匀速下潜的过程中,受到海水的浮力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4)当潜水艇下潜至最大下潜深度时,受到海水的压强为
   Pa,舱门与海水的接触面积为1.5 m2,此舱门受到海水的压力为   N.(用科学计数法表示)
 5.25×106 
 3.5×106 
 不变 
 900 
 9×106 
 充水 
2.[连接类计算]如图,气球下用细线悬挂一石块,它们恰好悬浮在水中.已知石块与气球的总重力为G总,则气球受到的浮力F浮   (选填“>”“<”或“=”)G总;
若将烧杯放入装有热水的水槽中,一段时间后,石块将
   (选填“上浮”“下沉”或“保持悬浮”).(不考虑水的密度受温度的影响)
 上浮 
 < 
3.[连接类计算](2024普宁一模)“曹冲称象”是家喻户晓的典故,兴趣小组受此启发,找来一个上端开口的空透明圆筒,底部用细线系一块质量适当的铁块,然后将其静止放置在水中,如图1所示,此时圆筒浸入水中的深度为5 cm,水面与圆筒A点相平.利用此装置标上刻度后放入水中,可以方便地测量出物体的质量.在圆筒内放上一个物体后,如图2所示,圆筒浸入水中的深度为10 cm,水面与圆筒B点相平.已知圆筒底面积为10 cm2,圆筒和铁块总重为0.6 N,装置始终处于漂浮状态,圆筒始终竖直.则:(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
(1)图1中圆筒和铁块受到的总浮力是   N,它们浸入水中的总体积是   m3,铁块所受到的浮力为   N.
(2)图2中圆筒底部受到水的压强是   Pa,受到水的压力为   N.
(3)为方便测量,圆筒A点应标上   kg的刻度线.
(4)利用此装置测量时,圆筒B点的刻度线对应的质量应为
   kg.
 0.05 
 0 
 1 
 1 000 
 0.1 
 6×10-5 
 0.6 
4.[绳拉物体类计算]如图所示,台秤上放置一个装有适量水的烧杯,已知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600 g,杯的底面积为100 cm2,将一个质量为300 g、体积为400 cm3的长方体实心物体用细线固定在烧杯底部(烧杯的厚度忽略不计,物体被水浸没,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则:
(1)物体的密度是   g/cm3,在将物体固定在烧杯底部后,如图,物体所受的浮力为   N,细线对物体的拉力为   N,台秤的示数为   N.
(2)剪断细绳后,物体静止时   (选填“漂浮”“悬浮”或“沉底”)于水中,水对烧杯底的压强将   ,台秤的示数将   (后两空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不变 
 变小 
 漂浮 
 9 
 1 
 4 
 0.75 
5.[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请根据以下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面问题.
  “彩球温度计”是一种精美的居家装饰品,也是一种很特别的温度计,可用于粗略地测量环境温度.如图甲所示,玻璃管中装有对温度敏感的液体,当外界温度变化时,玻璃管中液体的密度会随之变化.液体中装有体积相同的五颜六色的彩球,每个彩球都标注有特定的温度.当彩球都在玻璃管中静止,不再运动时,所有上浮彩球中最下方一个彩球标注的温度表示所测的环境温度.当外界温度降低时,液体中有部分彩球上浮至“彩球温度计”的上部(彩球体积变化可忽略).图乙是某温度时彩球温度计中的彩球稳定后的分布情况.
(1)图乙“彩球温度计”中彩球   (填写彩球编号)上标注的温度是当时的环境温度.
(2)当外界温度降低时,玻璃管中的液体密度将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如果图甲是另一温度时彩球稳定后的分布情况,   (选填“甲”或“乙”)“彩球温度计”所处环境温度较高.
 甲 
 增大 
 c 
(3)如果彩球a的质量为ma,彩球c的质量为mc,则ma  (选填“>”“=”或“<”)mc.彩球a标注的温度  (选填“高于”或“低于”)彩球c标注的温度.
(4)彩球c   (选填“是”或“不是”)处于悬浮状态.
 不是 
 高于
< (共15张PPT)
第九章 浮力
微专题8 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01
基础设问
02
创新实验
1.物理兴趣小组在进行“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挂着一实心圆柱体,图a、b、c、d、e分别为实验情境.(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
(1)通过a、c两次实验,可知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大小是   N.
(2)通过b、c两次实验,可探究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
   的关系.
 排开液体的体积 
 0.5 
(3)通过   两次实验,可探究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浸没深度的关系.
(4)通过c、e两次实验,可探究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__________
的关系.
液体密度 
 c、d 
(5)实验中的圆柱体的体积为   m3,圆柱体的密度是
   kg/m3.
(6)若先完成实验c,再完成实验a,则测得的浮力将  (选填“偏大”或“偏小”).
(7)在某种液体中进行探究的过程中,记录实验数据,得到如图
f所示的弹簧测力计读数与圆柱体下表面浸入深度的关系图像,则该液体的密度为   kg/m3.
 0.8×103 
 偏大
 4×103 
 5×10-5 
(1)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零刻度线、   和分度值.调零时,弹簧测力计应在   (选填“竖直”或“水平”)方向上调零.
 竖直 
2.(2023广东)在“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量程 
(2)如图甲所示,在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个高为6 cm的长方体物块(可塑),测出重力.将它缓慢浸入水中,记录悬停在A、B、C、D、E这五个位置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和深度h.请根据实验数据,在图乙中画出物块所受浮力F浮随h变化的图像.
(3)分析图像可知:浸没前,h增加,F浮   ;浸没后,h增加,F浮   .(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不变 
 变大 
如图所示:
(4)[创新设问]若把此物块捏成高为6 cm的圆锥体,重复上述实验.两次实验所得的F浮随h变化的图像   (选填“相同”或“不同”).
(5)若继续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还需添加一种材料:   .
 盐水 
 不同 
3.小明在厨房帮妈妈煮饺子,发现饺子刚入锅时沉在水底,一段时间后饺子鼓起来,煮熟后漂浮在水面上.小明猜想,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可能与它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于是设计实验进行探究.他把适量沙子装入气球,并充入少量空气,制成一个“饺子”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中充入“饺子”的空气质量忽略不计.
(1)如图甲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饺子”的重力G=
   N.
(2)如图乙所示,将“饺子”浸入水中,“饺子”沉底,它受到的浮力F乙与其重力G的大小关系为F乙   (选填“>”“<”或“=”)G.
(3)用测力计把“饺子”竖直拉离水底,
在水中静止,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丙所
示,它受到的浮力F丙=   N.
 0.6 
 < 
 1.6 
(4)向“饺子”中充入适量空气,体积变大,再浸入水中,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丁所示,此时它受到的浮力为F丁,则
F丁   (选填“>”“<”或“=”)F丙.
(5)向“饺子”中充入更多的空气,浸入水中,“饺子”排开水的体积更大,最终漂浮在水面上,如图戊所示.至此,小明验证了自己的猜想,即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它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且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浮力越   .
 大 
 > 
4.小刚游泳时发现,人从浅水区走向深水区的过程中所受浮力逐渐变大.于是他猜想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他设计并完成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并将详细的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1)表格中所缺数据为   ,请在图乙中画出浮力大小
F浮与物块下表面所处深度h之间的关系图像;
物块下表面所处深度h/cm 0 1 2 3 4 5 6 7 8 9
弹簧测力计示数F/N 4.6 4.2 3.8 3.4 3.0 2.6 2.2 2.2 2.2 2.2
物块所受浮力 F浮/N 0 0.4 0.8 1.6 2.0 2.4 2.4 2.4 2.4
 1.2 
如图所示:
(2)分析上述实验数据,人从浅水区走向深水区时浮力变大的原因是   ;
(3)由图甲B和表中数据可知,物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为
   Pa.(ρ水=1.0×103 kg/m3,g取 10 N/kg)
 300 
 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变大 (共22张PPT)
第九章 浮力
9.1 浮力
01
学习目标
02
知识梳理
03
典型例题
04
对点练习
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认识浮力. 2.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知道什么是浮力以及浮力的方向.
2.能认识浮力产生的原因,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
3.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阅读教材P99~102,可知:
1.浸在   中的物体会受到液体   的托力,这个托力就叫做   .
2.阅读教材P100的活动1,浮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两次示数的   ;
用公式表示: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的重力G,再将物体浸没在液体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拉,则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   .
 G-F拉 
 差值 
 浮力 
 竖直向上 
 液体 
3.浮力产生的原因:浮力是由于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
   产生的;
用公式表示:F浮=   .(已知液体对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分别为F上和F下)
4.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与  _
 有关,与   也有关;浸没在同种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则与   无关.
 物体在液体中所处的深度 
 液体的密度 
体的体积 
 物体浸入液
 F下-F上 
 压力差 
(1)将物体悬挂在弹簧测力计的下端,如图a所示,物重G=
   N.
浮力的概念
 5 
【例1】[粤沪教材活动]如图所示是认识浮力的探究实验过程.
知识点一
(2)用手向上托物体时,如图b所示,手对物体向上的托力
F=   N.
(3)将物体浸入水中,如图c所示.对照c与a、b实验,说明
   对   也有向上的托力,即浮力.水对物体的浮力F浮=   N.
 2 
 物体 
 水 
 3 

浮力的施力物体是液体(或气体),因而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必定受浮力的作用.利用F浮=G-F示可以测得浮力的大小.
【例2】如图所示,将两端蒙上绷紧程度相同的橡皮膜的玻璃圆筒浸没在水中,当玻璃圆筒沿水平方向放置时,水对玻璃圆筒两端的橡皮膜的压力F向左和F向右的大小关系是F向左   F向右 ;当玻璃圆筒沿竖直方向放置时,水对玻璃圆筒两端的橡皮膜的压力F向上和F向下的大小关系是
F向上   (前两空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F向下;若图中玻璃圆筒上表面受到的压力为20 N,下表面受到的压力为30 N,则玻璃圆筒受到的浮力为   N,浮力的方向为   .
 竖直向上 
 10 
 大于 
浮力产生的原因
 等于 
知识点二
【例3】下列物体没有受到浮力作用的是( )
A.在水中嬉戏的小鸭  B.漂浮在水面的树叶
C.在深海潜游的鲸  D.深入河床的桥墩
D

(1)浮力是由物体上下表面距离液面深度不同,受到的液体压力不同产生的. (2)判断有无浮力的关键是看液体是否对物体整体有向上的压力.如果物体下表面不与液体接触,就不会有向上的压力差,也就不会有浮力,如水中的桥墩不受浮力的作用.
(1)图甲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8 N;图乙中,物体受到的浮力为   N.
【例4】[必做实验]如图所示是“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过程及数据.
 0.4 
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
知识点三
(2)比较图甲、丙、丁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得出结论: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与浸没的深度
   (选填“有关”或“无关”).
(3)比较图甲、乙、丙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得出结论:当   相同时,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   .
 大 
 液体密度 
 无关 
(4)比较图   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若向丙中继续加入盐,并搅拌均匀,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综上所述,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跟
   和   有关.
 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 
 液体密度 
 变小 
 甲、丁、戊 


1.关于浮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浮力的施力物体只能是液体
B.浮力的方向不一定总是竖直向上
C.正在水中下沉的石头受到浮力的作用
D.只有漂浮在水面的物体才受到浮力的作用
浮力的概念
C
知识点一
解题要点:
无论容器如何放置、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形状如何、物体是否运动等,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2.如图所示,鸡蛋悬浮在盛有盐水的容器中,容器放在斜面上,则鸡蛋所受浮力的方向正确的是( )
A.F1 B.F2
C.F3 D.F4
A
3.如图所示,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测得石块的重力是2.2 N,把石块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1.2 N,则石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为( )
A.2.2 N B.1 N
C.1.2 N D.3.2 N
B
4.(易错题)如图所示,a、b是能自由移动的物体,c、d是容器自身凸起的一部分,现往容器里注入一些水,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浮力产生的原因
D
知识点二
A.只有物体a受到浮力作用
B.只有物体a、b受到浮力作用
C.只有物体a、b和c部分受到浮力作用
D.只有物体a、b和d部分受到浮力作用
易错提醒:
浮力的产生来自于上下表面的压力差,因而判断是否存在浮力,重点在于下表面是否有液体或者气体.
5. (2024山西)小明发现木头在水中是漂浮的,而铁块在水中会下沉,他猜想浮力的大小与浸在液体中的物体的密度有关.为此他进行了如下探究,请你帮助他完成实验.
(1)实验思路:选取体积相同、  不同的物体A和B分别浸没在水中,测出其所受浮力并进行比较.
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
 密度(或“质量”)
知识点三
(2)实验过程:按照实验思路依次进行如图所示的操作,从图甲中可知物体A所受的浮力为   N.由图乙可知物体B在水中受到的拉力为   N,并计算出物体B所受的浮力.
(3)实验结论: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出初步结论:浮力的大小与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密度   (选填“有关”或“无关”).
 无关 
 2.8 
 1.2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