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学 设 计
课 题 鸟的天堂 年 级 五年级
教材分析(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能用赞美和舒缓的语气朗读第5-9自然段 教学难点:能感受静态描写下榕树之大、绿及无限生机
教学目标 1: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桨、眉”等3个生字,会写“桨、暇”等10个字,会写“不可计数、应接不暇”等9个词语。 2:学生通过静态描写,感受榕树之大、绿及无限生机,能用赞美和舒缓的语气朗读第5-8自然段。 3:能够感受大榕树的无限生机,能够学会去发现生活中的美
教学过程 一、词语导入,引出课题。 板书“天堂”,看到这个词,你的脑海里浮现出了哪些词、诗句或画面? 学生回答,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人们印象中天堂的画面。 如果我再加两个字,板书课题,你又有何新的感受? 学生交流,随后读题。 究竟“鸟的天堂”是什么样的?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与跟随着巴金爷爷一起去探索“鸟的天堂”吧。 二、整体感知,体会文字。 请大家打开课文,自由朗读,遇到生词多读几遍。 检查自学情况。 出示词语: 第一行: 三支桨 一支乐曲 (请学生朗读,然后多媒体上出现“桨”的图画,同学说画面,再次朗读。) 第二行:一只画眉鸟 一株榕树 1.学生思考: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2.想象着画面朗读。 3.多媒体出示,学生看图猜字并朗读。 第三行:应接不暇 不可计数 (多媒体出示“假、暇、瑕”三个字,学生辨认并组词) 浏览课文,理清脉络。 同学们,把这些词语带进课文,快速浏览全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能不能结合下面的填空,理清课文的脉络呢? 作者( )经过“鸟的天堂”。第一次是在( ),看到了( );第二次是在( ),看到了( )。发出了( ) 的赞叹! 生交流文章脉络。 板书:榕树 鸟儿 三、深入研读,感悟生命之美。 这节课呀,我们就一起跟随作者巴金去先生去看一看,他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所看见的情景吧。 默读课文1——9自然段,说说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这棵大榕树的? 你从哪个词语感受到的?通过巴金爷爷的妙雪,你看到了一株怎样的榕树? 生交流,关注“渐渐逼近”,是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来写的。 这是一株(茂盛、枝干不可计数、生命力旺盛的)……的榕树。 如果只选择一个词语,你会选择哪个词来形容这棵榕树呢?再读5-9自然段,你觉得哪些词语或句子让你感受到了榕树充满了生命力,你特别喜欢? 师:这是一株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的树,是一株叶子的颜色特别绿,特别明亮的树!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颗大榕树的真面目吧!(视频播放大榕树的样子) 你们看,作者的语言,是不是很精准地描写出了这棵大榕树的特点啊? 作者通过质朴、自然的语言,让我们感受到了处于静止状态的榕树所呈现出的那种静态的美,这种描写又称静态描写。(板书:静) 这如水的文字,读来如清泉在心中缓缓流淌。老师想在这棵大榕树下来读一读,可以吗? 师读第8自然段,视频配乐。 问:孩子们,听出来了吗?老师的节奏是? 再问:再看老师朗读的语气是? 是的,带着喜悦的心情朗读,赞美当中有深情,深情当中有赞美。 你喜欢读5-9自然段中的哪一段呢?你能不能用这样的语气和节奏来读一读呢?指名读文。 总结:孩子们,你们很了不起,读得很用心,让我感受到了“鸟的天堂”的美丽 四、总结课堂,设疑激趣。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了“鸟的天堂”,一起去欣赏了榕树的生命之美。下节课,我们将继续走进“鸟的天堂”,看看那些可爱的鸟儿又将会带给我们什么样的生命之美!
板书设计 榕树 静 鸟的天堂 生命之美 鸟儿 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