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 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 预习案(含答案)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册地理湘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8.4 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 预习案(含答案)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册地理湘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9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2-16 06:38: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8.3 北京市的城市特征与建设成就
【课本基础知识填空】
知识点一 自然地理概况
1.地理位置
(1)海陆位置:地处我国的西南部,为内陆省份。
(2)纬度位置:北半球低纬度,亚热带地区。
(3)相对位置:贵州地处[1] 高原东部,与四川、重庆、湖南、广西、云南为邻。
2.自然环境
(1)地形:地处云贵高原东部,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2] 地貌广布,地表崎岖。
(2)地势:平均海拔1100米左右,地势西高东低。
(3)气候:[3] 气候,冬暖夏凉,湿润多雨。
(4)河流:贵州的主要河流有乌江、北盘江、赤水河等,暗河众多。
3.自然资源
(1)优势资源
①矿产资源: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汞、重晶石、磷、铝土等。
②水能资源:降水丰富,河流水量大;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落差大,水能资源[4] 。
(2)劣势: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暗河众多,给水资源利用带来困难。
知识点二 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
1.主要环境问题及成因
(1)问题:[5] 和石漠化严重。
(2)原因
①自然原因:石灰岩广布,土层较薄,植被根系浅,容易受水流冲刷侵蚀;喀斯特地貌,地形崎岖,水土流失严重;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对地表侵蚀力强,加剧了石漠化进程。
②人文因素:不合理的垦殖活动,破坏了原有植被,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基岩大面积裸露而出现了石漠化现象。
2.主要自然灾害:主要有滑坡、[6] 等地质灾害,有时出现干旱、冰冻、冰雹等气象灾害。
知识点三 环境保护的有效措施
1.生态环境恢复措施:封山育林、人工种草、草地改良、坡耕地改梯田等使植被覆盖率逐渐增加,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
2.生态工程措施:[7] 、水土保持等生态工程,以促进区域生态建设,巩固长江、珠江上游的生态屏障。
3.社会经济措施:积极推进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城市的建设,不断改善环境质量,有力地促进了区域发展,
4.石漠化治理
(1)问题:水源不足、经济困难、灾害频繁、发展后劲不足等。
(2)措施
①通过高效、合理利用石漠化地区有限的水土资源,稳步解决石化地区人民的温饱问题和人畜饮水问题。
②通过重点发展生态经济型林(果、药)草业,大幅度提高所在区域的植被覆盖率,改善、恢复和重建石漠化地区的生态环境,增加石漠化地区农民的收入。
③发展适合石漠化地区的特色产业,如绿色食品、旅游观光等,推动石漠化地区的经济发展,改善石漠化地区的人地关系。
5.成效: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贵州初步构建了长江和珠江上游地区的生态屏障,石漠化治理效果显著。
知识点四 资源利用的成功经验
1.水资源: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贵州建设了一大批[8] ,使当地人民的用水状况得到改善,还扩大了农田灌溉面积。
2能源资源
(1)利用条件:贵州是长江以南最大的[9] 生产基地,同时水能资源丰富.
(2)成功经验:近年来,贵州加大煤炭基地建设力度,依托大型煤炭基地,建设一批大型煤电基地。与此同时,贵州充分发挥“水火互济”优势优先发展火电,深度开发[10] 。
3.旅游资源:贵州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发展迅速。
(1)旅游资源丰富:贵州许多地方气候宜人,山清水秀,石奇洞美,民俗多样,民风淳朴,特产闻名。主要的旅游景点有织金洞、黄果树瀑布梵净山、千户苗寨、青岩古镇等。
(2)旅游业发展:近年来,随着旅游资源的有序开发,旅游配套服务的逐步改进,全省旅游收入不断增长。
4.土地资源
(1)特点:土地类型多样;喀斯特地貌显著,土壤肥力较差。
(2)开发经验:在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的实践过程中,贵州人民针对土地资源类型多样、耕地不足的特点,大力发展[11] 农业,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答案
[1]云贵;[2]喀斯特;[3]亚热带季风;[4]丰富;[5]水土流失;[6]泥石流;[7]石漠化综合治理;[8]水利基础设施;[9]煤炭;[10]水电;[11]立体。
【基础试题练习】
下图为世界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被誉为“中国天眼”,位于我国贵州省平塘县克度镇一处喀斯特地貌的洼坑中,这里山崖陡峭林立,山脚浓荫蔽日,为建造FAST望远镜,提供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且当地人烟稀少,便于接收电磁波信号。“中国天眼”对全球科学界开放,并作为景区免费对外开放。根据图文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1.球面射电望远镜建设在喀斯特地貌天然形成的洼地中,被称为“中国天眼”。下列哪些条件适合在贵州建设大型天文望远镜( )
①海拔高,空气稀薄
②喀斯特地貌,有利于雨水下渗,不会因地面淤积而损坏和腐蚀望远镜
③位于城市,交通便利
④远离城市
⑤地势平坦
A.②③④ B.③④⑤ C.①③⑤ D.①②④
2.贵州地处云贵高原东部,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说法,综合图文,下列关于贵州地理环境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贵州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水丰富
B.地形以高原和山地为主,地势北高南低
C.贵州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少雨
D.贵州石漠化现象严重,其形成原因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
3.有关“中国天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地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因而建设“天眼”
B.“天眼”建在天然洼地,利用了当地地形地貌的特点
C.天文科技属国家机密,此处及周边严禁任何外部人员往来
D.打造高端科研平台,促进我国东南地区的经济和科技发展
2023年4月30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某栏目播出《贵州五一假期临近旅游市场持续升温》。读贵州地形图(图1)和米豆腐图(图2),完成下面小题。
4.广州的贝贝五一期间到贵阳旅游,发现贵阳比广州气候凉爽,主要原因是贵阳比广州( )
A.纬度高 B.降水多 C.海拔高 D.距海近
5.米豆腐是贵阳传统的夏令清凉小吃,用当年的新米经水浸泡后打成浆,并在文火上加热煮沸,而后再用卤水点制而成。该小吃反映了当地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
A.青稞 B.小麦 C.水稻 D.大豆
6.下列旅游资源分布在贵州的是( )
A.桂林山水 B.丽江古城 C.苏州古典园林 D.铜仁梵净山
椪柑是贵州省从江县的特色水果之一。椪柑适宜生长的温度为12.5℃~37℃,喜肥、喜湿润,排水透气性好的土壤最适宜。下图为“贵州地形及从江气候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贵州主要地形类型为( )
A.山地、高原 B.盆地、丘陵 C.山地、盆地 D.山地、平原
8.从江种植椪柑的优势条件不包括( )
A.地处湿润区,降水丰沛 B.地处亚热带,热量充足
C.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积累 D.山地广布,易于排水
9.冬春季节柑橘容易遭受的气象灾害是( )
A.洪涝 B.寒潮 C.滑坡 D.泥石流
贵州省雷山县位于云贵高原东南部,近年通过因地制宜发展“雷山乌秆天麻”,改传统的“伐木种麻”为“林下仿野生种麻”,走上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发展道路。完成下面小题。
10.下列对雷山县所在区域景观描述正确的是( )
A.林海雪原,白山黑水 B.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C.地形崎岖,植被丰富 D.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11.雷山县推行种植仿野生天麻,不砍树、不伐木,林下套种。这种生态种天麻的优势( )
①为了有效防止土壤沙化,减少扬尘和沙尘暴的发生
②有利于减少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
③利用树荫遮阳,提高天麻品质
④林下有较厚的枯枝落叶,易形成深厚腐殖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贵州省留存了大量我国红军长征时期的革命文物。该省地形崎岖,曾经天堑难越,如今交通条件大为改善,带动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下图为贵州省旅游资源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某中学拟前往贵州省开展以“追忆红色岁月,重走长征之路”为主题的研学旅行活动,应选择的目的地是( )
A.毕节 B.遵义 C.安顺 D.兴义
13.贵州省交通条件的改善主要得益于我国( )
A.矿产资源丰富 B.劳动力数量多 C.生态环境改善 D.科技实力增强
14.读贵安新区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数西算”工程是把东部网络算力有序引入西部,它的运营需要能源提供电力用于计算机工作和散热。贵州省是中国“西电东送”工程南线电源省。贵州省位于云贵高原,相较于同纬度的东部地区夏季气温较低。位于贵州省中部的贵安新区为我国南方最大的数据中心基地。
材料二 贵安新区位置及气候资料图(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1)贵安新区所在的省级行政区行政中心是_____________。
(2)贵安新区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_。
(3)材料显示贵安新区建设数据中心的有利自然条件有些?(至少2点)
(4)“东数西算”工程为贵州带来哪些有利影响?(至少2点)
1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辣椒是一种喜温植物,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5—30℃,温度低于10℃或高于35℃都会影响其正常生长。在生长期间,辣椒树需要充足的光照,一般每天需要接受至少6小时的直接日照。喜湿怕涝怕旱,需要排水良好、透气性好的土壤,以利于根系生长。
材料二 辣椒是贵州省重要的特色支柱产业,更是一张靓丽的地方名片。左图为贵州省地形分布图,右图为贵阳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
(1)结合所学,说出贵州省的简称及行政中心。
(2)读图判断,贵州省的地势特点,并推测乌江的流向。
(3)结合材料,分析贵州种植辣椒的有利的自然条件。
(4)请你为贵州推动辣椒特色支柱产业的发展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中国天眼”是在贵州建设大型天文望远镜,主要原因是①海拔高,空气稀薄;②喀斯特地貌,有利于雨水下渗,不会因地面淤积而损坏和腐蚀望远镜;④远离城市,不受干扰,①②④正确;喀斯特地貌是流水的溶蚀作用,形成的主要特点是山峰林立,地表崎岖,③⑤错误。综上,D正确。故选D。
2.答案:D
解析:贵州处于云贵高原东部,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地表水不足,A错误;地形以高原和山地为主,地势西高东低,地表崎岖,B错误;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东部,气候温和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C错误;贵州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石漠化严重,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D正确。故选D。
3.答案:B
解析:当地交通不便,经济欠发达,A错误;“中国天眼”选址黔南喀斯特洼坑中的主要原因是利用天然洼地,减少土石方开挖量,该地人烟稀少,接受电磁波环境理想,B正确;天文科技虽属国家机密,但其周边外部人员可以往来参观,C错误;打造高端科研平台,促进我国西南地区的经济和科技发展,D错误。故选B。
4.答案:C
解析:由所学知识可知,贵阳位于云贵高原,海拔高,气温低,所以五一期间贵阳比广州气候凉爽,C正确;贵阳虽然比广州纬度高,但不是夏季贵阳比广州气候凉爽的主要原因,A错误;贵阳地区比广州距海远,降水少,BD错误。故选C。
5.答案:C
解析:由题意“米豆腐是用当年的新米经水浸泡后打成浆,再温火上加热煮沸,再用卤水点制而成的”可知,此处的新米是指水稻,由于贵阳位于我国南方地区,夏季高温多雨,适合水稻的种植,C正确;青稞喜温凉主要在青藏地区种植,小麦耐旱,主要在北方种植;大豆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ABD错误。故选C。
6.答案:D
解析:由所学知识可知,桂林山水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A错误;丽江古城位于云南省,B错误;苏州园林位于江苏省苏州,C错误;铜仁梵净山位于贵州,D正确。故选D。
7.答案:A
解析:贵州地处云贵高原东部,平均海拔1100米左右,地势西高东低,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表崎岖,A正确。故选A。
8.答案:C
解析:贵州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该地适合种植椪柑的有利条件是:地处亚热带,热量充足;山地广布,易于排水;地处湿润区,降水丰沛、空气湿度大。降水丰富的地区一般都是昼夜温差小,C正确。故选C。
9.答案:B
解析:由从江气候类型图可以看出,冬春季节时,平均气温低于10℃有两个月,容易遭受的气象灾害是寒潮,B错误。故选B。
10.答案:C
解析:雷山县位于云贵高原东南部,地形崎岖,植被丰富,C正确;林海雪原,白山黑水为东北平原,A错误;千沟万壑,支离破碎为黄土高原,B错误;雪山连绵,冰川广布为青藏高原,D错误。故选C。
11.答案:D
解析:雷山县推行种植仿野生天麻,不砍树、不伐木,林下套种。这种生态种天麻的优势是有利于减少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②正确;利用树荫遮阳,提高天麻品质,③正确;林下有较厚的枯枝落叶,易形成深厚腐殖土,④正确;雷山县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扬尘和沙尘暴现象不易发生,所以体现不到生态种天麻的优势,①错误。综上,D正确。故选D。
12.答案:B
解析:读图可知,某中学拟前往贵州省开展以“追忆红色岁月,重走长征之路”为主题的研学旅行活动,应选择的目的地是遵义,遵义是长征途中的重要节点,也是中国革命的重要转折点,B正确;毕节、安顺、兴义并不是长征途中的节点城市,ACD错误。故选B。
13.答案:D
解析:贵州省地形崎岖,曾经天堑难越,如今交通条件大为改善主要得益于科技实力增强,基建能力的提高,能够克服地形地质难题,D正确;与矿产资源丰富、劳动力多、生态环境改善无关,ABC错误。故选D。
14.答案:(1)贵阳
(2)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干燥)
(3)地处高原,夏季气温低西电东送电源省,电力充足
(4)提供就业岗位;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解析:(1)读图可知,贵安新区位于贵州省贵阳市和安顺市的结合部,属于黔中经济区的核心地带,所在的省级行政区行政中心是贵阳市。
(2)读图并根据所学可知,地处贵阳的贵安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湿度较大,夏季凉爽,冬季温暖干燥,被誉为“中国避暑之都”。
(3)读材料并根据所学可知,贵安新区建设数据中心的有利自然条件主要包括地处高原,气候凉爽,夏季气温低西电东送电源省,电力充足,地理环境安全。
(4)读材料并根据所学可知,“东数西算”工程为贵州带来了多方面有利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东数西算”工程的推进,贵州大数据产业将吸引更多企业和项目,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东数西算”工程对电力需求巨大,推动了贵州绿色能源的发展,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5.答案:(1)简称:贵或黔;行政中心:贵阳。
(2)地势西高东低;流向:自西南向东北流。
(3)气候温和;水分充足;多山地、丘陵,排水条件好;海拔较高,光照充足等。
(4)加大宣传,提高知名度;通过网络平台等多种方式,拓宽销售渠道;引入优良品种;加大技术投入,机械化操作;完善交通设施;对辣椒进行深加工;利用辣椒资源发展生态观光农业等。
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贵州省位于云贵高原,其简称“黔”或“贵”,行政中心是贵阳。
(2)贵州省西部海拔较高,东部海拔较低,地势西高东低。乌江流经地势西南高东北低,乌江的流向大致是自西南向东北流。
(3)贵州种植辣椒的有利自然条件有:气温适宜,大部分月份气温在15-30℃之间;贵州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充沛但也有一定的晴天;有一定的光照条件;多山地,土壤排水性和透气性较好。
(4)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培育优良辣椒品种,推广科学种植方法,提高辣椒产量和质量。发展辣椒深加工产业,开发多样化的辣椒产品,如辣椒调味品、辣椒保健品等。加强品牌建设和宣传推广,打造贵州辣椒品牌;拓展销售渠道,利用电商平台和现代物流,将贵州辣椒推向全国乃至国际市场。结合当地旅游资源,发展辣椒文化旅游,增加产业附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