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五年级第四单元质量检测
语 文
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试题卷共12页,答题卡共6页。试题卷(提优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35道小题,12页。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座位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号。
2.答卷时,试题卷第Ⅰ卷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第Ⅱ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2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第1~10小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对加点部分文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却看妻子愁何在(回头看) B.五千仞岳上摩天(指泰山)
C.青春作伴好还乡(指春天) D.黄沙百战穿金甲(磨破)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在这次班会上,老师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同学们在考试中出现失误的原因。
B.看了那部感人的电影后,我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
C.他站起来,一声不吭地回答老师的问题。
D.他站在窗前,若有所思地看着远方,眼里满含泪水。
3.下列对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毛主席想。(心理描写)
B.沃克医生的脸上浮现出慈祥的神情。(神态描写)
C.从见到这封电报起,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动作描写)
D.“想从我这里发洋财,是想错了。”我微笑着,淡淡地说。(语言、动作描写)
4.下列对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小山似的涌浪像千万头暴怒的狮子,从北边的天际前赴后继、锲而不舍地扑向堤岸,溅起数丈高的浪花,发出雷鸣般的轰响,有时竟把岸边数百斤重的石凳掀到十几米远的马路中央。
A.涌浪发出的声音响亮。 B.涌浪气势凶猛、十分壮观。
C.海水的力气非常惊人。 D.海给人带来凶险和危害。
5.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尾联提到了四个地名,写出了诗人听到官军收复失地的消息后,希望急切返乡的异常欢快的心情。
B.《青山处处埋忠骨》是以毛主席的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的。
C.《军神》中对沃克医生语言、动作描写反映了他精湛的医术。
D.《清贫》用第一人称写法表达了革命者甘于清贫的崇高品质。
6.下列句子中,人物描写方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沃克医生站起身,熟练地解开病人右眼上的绷带。
B.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
C.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来了吗 这次怎么会……
D.另一个兵士一面说,一面弓着背将我的衣角裤裆过细地捏。
7.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凉州词》一诗抒发了成边将士的思乡情怀。
B.“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是对杜甫返乡路程的真实写照。
C.“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中“马革裹尸”是用马皮将尸体包裹起来,指英勇作战、死于疆场。
D.《清贫》一文展现了方志敏矜持不苟、舍己为公的高尚品质。8.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开展“祖国颂”活动中,使我受到深深的教育。
B.汉字产生于几千年前,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
C.志愿军战士的弹药耗尽了,敌人像猛虎般扑了上来。
D.2025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纪念日。
9.将句子“但是,屈原却对中国诗歌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插入下面的语段中,最恰当的位置是( )。
①在黑暗势力的摧残下,屈原的政治主张很难实现。②屈原是“楚辞”的创始人代表作家。③他的诗思想性、艺术性高度统一,《离骚》《九章》等诗篇抒发了他对祖国、人民的无限热爱和对黑暗势力的无比憎恨。④届原的诗是中国文化史上的瑰宝。
A.①②之间 B.②③之间 C.③④之间 D.④之后
10.下列句子的意思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
A.所有战士的血肉之躯都是父母所生。
B.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都不是父母所生。
C.难道有战士的血肉之躯是父母所生
D.有几个战士的血肉之躯是父母所生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80分)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本大题第11~1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1.《清贫》以第一人称叙述了方志敏被俘时的一段经历,展现了他矜持不苟、舍己为公的高尚品质。( )
12.《青山处处埋忠骨》中,“毛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反映出他内心的痛苦和抉择的艰难。( )
13.《军神》中通过对沃克医生语言、神态的描写,反映了他精湛的医术。( )
14.《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是对杜甫返乡路程的真实写照。( )
15.《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表达了诗人辛弃疾渴望收复中原的愿望。( )
三、综合题。(本大题第16~20小题,共23分)
16.下列人物的语言和哪一种心理对应呢 请把选项填写在括号里。(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1分,共3分)
A.怒火中烧 B.肃然起敬 C.悲痛万分
(1)“啊,久仰久仰,认识你很荣幸。”( )
(2)“岸英!岸英!”毛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 )
(3)他忽然转过脸向身边的人吼道:“叫军需处长来!”( )
17.根据意思把画线部分换成四字词语。(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1分,本题共4分)
(1)小嘎子在家里跟人摔跤,一向仗着做事机警敏捷,从不单凭力气,自然不跟他一叉一搂。( )
(2)起初,小子精神振奋,情绪饱满,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 )
(3)胖墩儿趁势往旁侧里一推,咕咚一声,小子摔了个身体向后摔倒。( )
(4)他两个就像彼此试着用尖嘴啄对方的架势一样打了起来。( )
18.按要求选择恰当的材料,将序号填在括号里。(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3分,本题共6分)
(1)如果要围绕“他高兴了”来写本次习作,下面三个材料中,第( )个最典型。
A.虽然他因为生病在家休学了一个月,但他从没有放弃学习,他病愈后回到学校,在期末考试中,考了100分。
B.学习成绩一向优异的她,在期末考试中,又考了100分。
C.他因为生病在家休学一个月,病愈后回到学校,老师和同学们纷纷表示对他的关心,而且为他补课、答疑。
(2)读下面的描写,在能表现人物内心“高兴”的句子后面画“√”。
A.她一蹦三尺高,高举着试卷欢呼着起来:“噢,噢,我得100分了!”( )
B.她奔跑着冲向走廊,向每个她遇见的认识的和不认识的人大声说着:“我得100分了!我得100分了!”( )
C.她双眼闪着喜悦的光芒,笑容如同一朵绽放的花。( )
D.她呆呆地坐着,眼眶红红的,不一会儿,她就捂脸痛哭起来。( )
19.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序号填在括号里。(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1分,本题共4分)
却:A.回头;B.退还,不受;C.和“去”“掉”用法相近;D.副词,表示转折。
(1)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
(2)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
(3)谷秸心里虽然酸苦,但是盛情难却,只得从命,留了下来。( )
(4)冬天的乡村虽然寒冷,却充满快乐。( )
20.语句拓展。(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
(1)选择一种情景,展开想象,运用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方法把人物表现写具体,反映出人物的内心。
面临离别 得到生日惊喜 考试得了第一名
(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对下面句子的理解。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四、阅读理解。(本题分为三道大题,第21~34小题,共32分)
(一)阅读材料,完成第21~24小题。(本题共9分)
巴学园的“试胆量”游戏
材料一:中华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辈出的民族。历久弥新的英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今天,中国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比任何时期都需要英雄精神。某学校开展了“崇尚英雄精忠报国”的综合性实践活动,针对“对英雄人物的了解情况”对全校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的数据统计图如下:
材料二: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战争年代,八路军“狼牙山五壮士”东北抗日联军八位投江的女战士等英雄的事迹感天动地,这些为国家和人民抛头颅、洒热血的人,用生命换来了今天祖国的繁荣昌盛、岁月静好;和平时期,守岛三十多年的王继才夫妇、“你退后,让我来”的排雷英雄杜富国,都是一心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以“无我”的心态成就“大我”的英雄……他们用奉献和牺牲,诠释了军人的底色。正因为有这些爱国、勇于担当的英雄,才有了今天的中国。
材料三:和平年代,远离硝烟战火,少了牺牲流血,但英雄从未缺席。正如古人所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战斗在抗疫一线的白衣战士,风里来雨里去的快递小哥,坚守岗位的公安干警、基层干部,起早贪黑的环卫工人……他们撸起袖子加油干,为汇聚磅礴之力开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之征程而贡献自己的力量。英雄就是普通人拥有一颗伟大的心,就是将每一项平凡的工作做好。我们在学习战斗英雄的同时,更要兢兢业业、坚守岗位,做一名“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器得出来”的新时代的守护者、创造者。
21.(3分)根据材料一,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在统计图中,浅色部分是了解英雄人物的人数所占比例,深色部分是不了解英雄人物的人数所占比例。( )
(2)该校大部分学生对古代英雄、革命英雄、动漫电影英雄较为熟悉。( )
(3)在调查结果中,只有极少数的同学对当代英雄不了解。( )
22.(2分)《现代汉语词典》中对“英雄”的解释如下:①本领高强、勇武过人的人;②不怕困难,不顾自己,为人民利益而英勇
斗争,令人钦敬的人。根据第②种解释,下列人物中,( )不是英雄。
A.中国第一位飞天航天员杨利伟
B.寒窗苦读,终于金榜题名的高考状元
C.守岛三十多年的王继才夫妇
D.虎门销烟的林则徐
23.(2分)任选材料中的一位英雄(或一个群体),用一句话概括其事迹,并用一句话对其进行赞扬。
事迹:
赞扬:
24.(2分)读完材料,同学们围绕“英雄”展开了讨论。请结合所给材料,针对小波的发言提出见解。
晨晨:历史上的民族英雄如戚继光、邓世昌等,勇武过人,实在令人钦佩。
阳阳:那些动漫电影里的英雄才叫厉害,每次都能拯救地球。
乐乐:我觉得那些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而流血牺牲的英雄,才是真英雄。
波波:现在是和平时期,基本不打仗,已经不需要英雄啦。
我:
(二)文言文阅读,完成第25~29小题。(本题共11分)
卧①薪尝胆
吴既教②越,越王勾践③反国,乃苦身④焦思⑤,置胆于坐⑥,坐卧即仰胆⑦,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稻之耻⑧邪 ”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⑨;折节⑩下 适宜心贤人,厚遇 宾客;振贫吊 死,与百姓同其劳。终灭吴。
【注释】①卧:睡。②数:shè,免除或减轻刑罚。③勾:姒姓:会稽(kuài jī)(今浙江省绍兴市)人,春秋时期总国君主,“春秋五”之一。④苦身:使自己的身体劳累。⑤焦思:劳累身体,忧虑深思。⑥坐:同“座”,座位。⑦仰胆:仰头尝苦胆。⑧会稽之丑:指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图困在会看山而兵败投降之事。根据《吴越春秋》,夫差曾羞辱他养马驾车。⑨重采:多种颜色(的华丽衣服)。⑩折节:屈尊,降低身份。 下:位于(贤者)之下,指礼逼。 逼:对待。 吊:慰问。
25.(3分)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卧薪尝胆( ) ①柴草。 ②薪水。
(2)乃苦身焦思( ) ①只,仅仅。②于是,就。③却,竟然。
(3)女忘会稽之耻邪( ) ①羞愧。 ②耻辱。
26.(2分)了解勾践“卧薪尝胆”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
27.(1分)文中哪句话具体描写了“卧薪尝胆” 用“ ”画出来。
28.(3分)“女忘会稽之耻邪 ”这句话是对勾践 的描写,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这句话的意思是
29.(2分)从勾践卧薪尝胆这一故事中,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三)课外阅读,完成第30~34小题。(本题共12分)
甲午海战中的邓世昌(节选)
邓世昌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再过一会儿,我们就要和'致远’舰一起沉入海底。兄弟们,难道我们就这样眼睁睁地等死吗 ”话音刚落,海仓陡然地从人群中蹦出来,吼道:“加足马力,把'致远’舰开过去,撞沉日本的'吉野’!”众人一齐怒吼起来:“对撞沉它!撞沉它!与'吉野’同归于尽!”“吉野”舰是日本海军的灵魂,只要把它击沉,敌人必定会像无头苍蝇一样大乱。邓世昌被这惊心动魄的吼声震撼了,他深情地望着每一张熟悉的面孔。多么好的弟兄啊,真想再看大家几眼,真想再和大家出一趟海,一起在甲板上唱一支北洋水师的歌。他不再多想,把手一挥,立即下达命令:“开足马力,以最快的速度把“吉野’撞沉。”
“轰隆隆……”马达声又响了,“致远”舰拖着愤怒的火焰,带着满身的创伤,咆哮着向“吉野”舰冲去。大海惊呆了,,慌忙闪开一条水路,让“致远”舰跑得更快一些,一朵朵浪花举起手臂在为“致远”舰呐喊、助威。
邓世昌高擎着那把雪亮的指挥刀屹立在高高的指挥台上。海风更大了,他头顶上那破烂不堪的指挥旗不时在他脸上排动,他全然不顾,随手一甩,将旗角撩到一边,依然威武地立着,怒视着前方。甲板上的数百名北洋水师的将士们全都用严峻的目光盯着越来越近的“吉野”。邓世昌的这一招儿把“吉野”舰上的小胡子舰长吓得走了神。起先,他根本不信中国的军舰敢拿命往他的舰上撞,直到“致远”舰真的出现在离他不远的海面上时,他才一面又蹦又跳地叫着:“鱼雷!快放鱼雷!”一面慌忙下令“吉野”快往后撤。
一颗颗鱼雷“嚓--嚓--嚓--”地直射而来,“致远”舰怎么躲也躲不开。砰!一颗鱼雷炸了,又在“致远”舰身上添了个洞。紧接着,好几颗鱼雷一齐击中了“致远”舰的舰体,它像一个迅猛奔跑的勇士猛地被人砍断了双腿,在海面上打着圈圈。汽笛一声长嘶,它终于慢慢沉没,全舰官兵一起落入大海。
30.(2分)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给下列小标题排序。
①鱼雷击中 ②奋勇前进 ③发动众人 ④没入大海 ⑤下令撞船
31.(2分)对短文第2自然段内容,分析不合理的一项是( )。
A.这段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致远”舰、大海和浪花以人的情感。
B.“拖着愤怒的火焰”“带着满身的创伤”“咆哮着”体现了舰上的官兵对敌人的仇恨。
C.大海的“惊呆”“慌忙”和浪花的“呐喊助威”从侧面说明了“致远”舰速度之快。
D.这段话体现了邓世昌和战士们面对敌人大无畏的精神。
32.(4分)读句子,完成练习
邓世昌高擎着那把雪亮的指挥刀屹立在高高的指挥台上。海风更大了,他头顶上那破烂不堪的指挥旗不时在他脸上拂动,他全然不顾,随手一甩,将旗角撩到一边,依然威武地立着,怒视着前方。
(1)按要求从句子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对邓世昌的动作描写:
对邓世昌的神态描写:
(2)借助描写邓世昌动作、神态的语句,体会他的内心世界。
33.(2分)画“ ”句子中的“这一招儿”指的是什么 小胡子舰长为什么被吓得走了神
34.(2分)读完短文,我们可以用( )来赞美邓世昌及“致远”舰上的官兵的崇高品质。(多选)
A.英勇顽强 B.舍我其谁 C.视死如归 D.为国捐躯
五、习作。(本大题第35小题,共20分)
35. 题目:那件事真令我
要求: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进行习作,横线上可以填“伤心、开心、喜悦、惊喜、委屈”等。
2.运用恰当的描写方法写出当时自己的具体表现。
3.语句通顺,不少于450字。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五年级第四单元质量检测
语 文【参考答案】
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试题卷共12页,答题卡共6页。试题卷(提优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35道小题,12页。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座位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号。
2.答卷时,试题卷第Ⅰ卷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第Ⅱ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2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第1~10小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对加点部分文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B )。
A.却看妻子愁何在(回头看) B.五千仞岳上摩天(指泰山)
C.青春作伴好还乡(指春天) D.黄沙百战穿金甲(磨破)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C )。
A.在这次班会上,老师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同学们在考试中出现失误的原因。
B.看了那部感人的电影后,我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
C.他站起来,一声不吭地回答老师的问题。
D.他站在窗前,若有所思地看着远方,眼里满含泪水。
3.下列对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D )。
A.“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毛主席想。(心理描写)
B.沃克医生的脸上浮现出慈祥的神情。(神态描写)
C.从见到这封电报起,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动作描写)
D.“想从我这里发洋财,是想错了。”我微笑着,淡淡地说。(语言、动作描写)
4.下列对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B )。
小山似的涌浪像千万头暴怒的狮子,从北边的天际前赴后继、锲而不舍地扑向堤岸,溅起数丈高的浪花,发出雷鸣般的轰响,有时竟把岸边数百斤重的石凳掀到十几米远的马路中央。
A.涌浪发出的声音响亮。 B.涌浪气势凶猛、十分壮观。
C.海水的力气非常惊人。 D.海给人带来凶险和危害。
5.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尾联提到了四个地名,写出了诗人听到官军收复失地的消息后,希望急切返乡的异常欢快的心情。
B.《青山处处埋忠骨》是以毛主席的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的。
C.《军神》中对沃克医生语言、动作描写反映了他精湛的医术。
D.《清贫》用第一人称写法表达了革命者甘于清贫的崇高品质。
6.下列句子中,人物描写方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C )。
A.沃克医生站起身,熟练地解开病人右眼上的绷带。
B.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
C.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来了吗 这次怎么会……
D.另一个兵士一面说,一面弓着背将我的衣角裤裆过细地捏。
7.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B )。
A.《凉州词》一诗抒发了成边将士的思乡情怀。
B.“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是对杜甫返乡路程的真实写照。
C.“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中“马革裹尸”是用马皮将尸体包裹起来,指英勇作战、死于疆场。
D.《清贫》一文展现了方志敏矜持不苟、舍己为公的高尚品质。8.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D )。
A.在开展“祖国颂”活动中,使我受到深深的教育。
B.汉字产生于几千年前,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
C.志愿军战士的弹药耗尽了,敌人像猛虎般扑了上来。
D.2025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纪念日。
9.将句子“但是,屈原却对中国诗歌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插入下面的语段中,最恰当的位置是( A )。
①在黑暗势力的摧残下,屈原的政治主张很难实现。②屈原是“楚辞”的创始人代表作家。③他的诗思想性、艺术性高度统一,《离骚》《九章》等诗篇抒发了他对祖国、人民的无限热爱和对黑暗势力的无比憎恨。④届原的诗是中国文化史上的瑰宝。
A.①②之间 B.②③之间 C.③④之间 D.④之后
10.下列句子的意思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A )。
例: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
A.所有战士的血肉之躯都是父母所生。
B.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都不是父母所生。
C.难道有战士的血肉之躯是父母所生
D.有几个战士的血肉之躯是父母所生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80分)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本大题第11~1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1.《清贫》以第一人称叙述了方志敏被俘时的一段经历,展现了他矜持不苟、舍己为公的高尚品质。( √ )
12.《青山处处埋忠骨》中,“毛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反映出他内心的痛苦和抉择的艰难。( √ )
13.《军神》中通过对沃克医生语言、神态的描写,反映了他精湛的医术。( × )
14.《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是对杜甫返乡路程的真实写照。( × )
15.《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表达了诗人辛弃疾渴望收复中原的愿望。( × )
三、综合题。(本大题第16~20小题,共23分)
16.下列人物的语言和哪一种心理对应呢 请把选项填写在括号里。(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1分,共3分)
A.怒火中烧 B.肃然起敬 C.悲痛万分
(1)“啊,久仰久仰,认识你很荣幸。”( B )
(2)“岸英!岸英!”毛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 C )
(3)他忽然转过脸向身边的人吼道:“叫军需处长来!”( A )
17.根据意思把画线部分换成四字词语。(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1分,本题共4分)
(1)小嘎子在家里跟人摔跤,一向仗着做事机警敏捷,从不单凭力气,自然不跟他一叉一搂。( 手疾眼快 )
(2)起初,小子精神振奋,情绪饱满,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 意气风发 )
(3)胖墩儿趁势往旁侧里一推,咕咚一声,小子摔了个身体向后摔倒。( 仰面朝天 )
(4)他两个就像彼此试着用尖嘴啄对方的架势一样打了起来。( 公鸡掐架 )
18.按要求选择恰当的材料,将序号填在括号里。(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3分,本题共6分)
(1)如果要围绕“他高兴了”来写本次习作,下面三个材料中,第( A )个最典型。
A.虽然他因为生病在家休学了一个月,但他从没有放弃学习,他病愈后回到学校,在期末考试中,考了100分。
B.学习成绩一向优异的她,在期末考试中,又考了100分。
C.他因为生病在家休学一个月,病愈后回到学校,老师和同学们纷纷表示对他的关心,而且为他补课、答疑。
(2)读下面的描写,在能表现人物内心“高兴”的句子后面画“√”。
A.她一蹦三尺高,高举着试卷欢呼着起来:“噢,噢,我得100分了!”( √ )
B.她奔跑着冲向走廊,向每个她遇见的认识的和不认识的人大声说着:“我得100分了!我得100分了!”( √ )
C.她双眼闪着喜悦的光芒,笑容如同一朵绽放的花。( √ )
D.她呆呆地坐着,眼眶红红的,不一会儿,她就捂脸痛哭起来。( )
19.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序号填在括号里。(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1分,本题共4分)
却:A.回头;B.退还,不受;C.和“去”“掉”用法相近;D.副词,表示转折。
(1)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A )
(2)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C )
(3)谷秸心里虽然酸苦,但是盛情难却,只得从命,留了下来。( B )
(4)冬天的乡村虽然寒冷,却充满快乐。( D )
20.语句拓展。(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
(1)选择一种情景,展开想象,运用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方法把人物表现写具体,反映出人物的内心。
面临离别 得到生日惊喜 考试得了第一名
上次考试我得了第一名,拿到成绩单,我开心极了,一路蹦蹦跳跳地回到家里,满脸兴奋地跑到爸爸面前自豪地说:“爸爸,我的了第一名!”
(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对下面句子的理解。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战士们既然把整个身心都交给了祖国,那么牺牲后遗骨是否要归葬家乡已经不重要了,即使长眠于异国的土地上又有何妨。
四、阅读理解。(本题分为三道大题,第21~34小题,共32分)
(一)阅读材料,完成第21~24小题。(本题共9分)
巴学园的“试胆量”游戏
材料一:中华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辈出的民族。历久弥新的英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今天,中国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比任何时期都需要英雄精神。某学校开展了“崇尚英雄精忠报国”的综合性实践活动,针对“对英雄人物的了解情况”对全校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的数据统计图如下:
材料二: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战争年代,八路军“狼牙山五壮士”东北抗日联军八位投江的女战士等英雄的事迹感天动地,这些为国家和人民抛头颅、洒热血的人,用生命换来了今天祖国的繁荣昌盛、岁月静好;和平时期,守岛三十多年的王继才夫妇、“你退后,让我来”的排雷英雄杜富国,都是一心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以“无我”的心态成就“大我”的英雄……他们用奉献和牺牲,诠释了军人的底色。正因为有这些爱国、勇于担当的英雄,才有了今天的中国。
材料三:和平年代,远离硝烟战火,少了牺牲流血,但英雄从未缺席。正如古人所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战斗在抗疫一线的白衣战士,风里来雨里去的快递小哥,坚守岗位的公安干警、基层干部,起早贪黑的环卫工人……他们撸起袖子加油干,为汇聚磅礴之力开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之征程而贡献自己的力量。英雄就是普通人拥有一颗伟大的心,就是将每一项平凡的工作做好。我们在学习战斗英雄的同时,更要兢兢业业、坚守岗位,做一名“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器得出来”的新时代的守护者、创造者。
21.(3分)根据材料一,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在统计图中,浅色部分是了解英雄人物的人数所占比例,深色部分是不了解英雄人物的人数所占比例。( √ )
(2)该校大部分学生对古代英雄、革命英雄、动漫电影英雄较为熟悉。( √ )
(3)在调查结果中,只有极少数的同学对当代英雄不了解。(×)
22.(2分)《现代汉语词典》中对“英雄”的解释如下:①本领高强、勇武过人的人;②不怕困难,不顾自己,为人民利益而英勇
斗争,令人钦敬的人。根据第②种解释,下列人物中,( B )不是英雄。
A.中国第一位飞天航天员杨利伟
B.寒窗苦读,终于金榜题名的高考状元
C.守岛三十多年的王继才夫妇
D.虎门销烟的林则徐
23.(2分)任选材料中的一位英雄(或一个群体),用一句话概括其事迹,并用一句话对其进行赞扬。
事迹: 白衣战士奔赴抗疫一线,守卫人民的健康。
赞扬: 你们用善良和担当诠释了什么是英雄。
24.(2分)读完材料,同学们围绕“英雄”展开了讨论。请结合所给材料,针对小波的发言提出见解。
晨晨:历史上的民族英雄如戚继光、邓世昌等,勇武过人,实在令人钦佩。
阳阳:那些动漫电影里的英雄才叫厉害,每次都能拯救地球。
乐乐:我觉得那些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而流血牺牲的英雄,才是真英雄。
波波:现在是和平时期,基本不打仗,已经不需要英雄啦。
我: 我认为我们今天还需要英雄,只是这些英雄不一定是上战场打仗的英雄。生活中,能努力工作并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贡献的人都可以称为英雄,新时代需要这样的英雄。
(二)文言文阅读,完成第25~29小题。(本题共11分)
卧①薪尝胆
吴既教②越,越王勾践③反国,乃苦身④焦思⑤,置胆于坐⑥,坐卧即仰胆⑦,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稻之耻⑧邪 ”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⑨;折节⑩下 适宜心贤人,厚遇 宾客;振贫吊 死,与百姓同其劳。终灭吴。
【注释】①卧:睡。②数:shè,免除或减轻刑罚。③勾:姒姓:会稽(kuài jī)(今浙江省绍兴市)人,春秋时期总国君主,“春秋五”之一。④苦身:使自己的身体劳累。⑤焦思:劳累身体,忧虑深思。⑥坐:同“座”,座位。⑦仰胆:仰头尝苦胆。⑧会稽之丑:指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图困在会看山而兵败投降之事。根据《吴越春秋》,夫差曾羞辱他养马驾车。⑨重采:多种颜色(的华丽衣服)。⑩折节:屈尊,降低身份。 下:位于(贤者)之下,指礼逼。 逼:对待。 吊:慰问。
25.(3分)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卧薪尝胆( ① ) ①柴草。 ②薪水。
(2)乃苦身焦思( ② ) ①只,仅仅。②于是,就。③却,竟然。
(3)女忘会稽之耻邪( ② ) ①羞愧。 ②耻辱。
26.(2分)了解勾践“卧薪尝胆”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
27.(1分)文中哪句话具体描写了“卧薪尝胆” 用“ ”画出来。
28.(3分)“女忘会稽之耻邪 ”这句话是对勾践 语言 的描写,运用了 反问 的修辞手法,这句话的意思是 你难道(已经)忘记了在会稽山上所受的耻辱了吗?
29.(2分)从勾践卧薪尝胆这一故事中,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一时的失败并不等于永远的失败,主要心中有信念,坚持下去,中能苦尽甘来。
(三)课外阅读,完成第30~34小题。(本题共12分)
甲午海战中的邓世昌(节选)
邓世昌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再过一会儿,我们就要和'致远’舰一起沉入海底。兄弟们,难道我们就这样眼睁睁地等死吗 ”话音刚落,海仓陡然地从人群中蹦出来,吼道:“加足马力,把'致远’舰开过去,撞沉日本的'吉野’!”众人一齐怒吼起来:“对撞沉它!撞沉它!与'吉野’同归于尽!”“吉野”舰是日本海军的灵魂,只要把它击沉,敌人必定会像无头苍蝇一样大乱。邓世昌被这惊心动魄的吼声震撼了,他深情地望着每一张熟悉的面孔。多么好的弟兄啊,真想再看大家几眼,真想再和大家出一趟海,一起在甲板上唱一支北洋水师的歌。他不再多想,把手一挥,立即下达命令:“开足马力,以最快的速度把“吉野’撞沉。”
“轰隆隆……”马达声又响了,“致远”舰拖着愤怒的火焰,带着满身的创伤,咆哮着向“吉野”舰冲去。大海惊呆了,,慌忙闪开一条水路,让“致远”舰跑得更快一些,一朵朵浪花举起手臂在为“致远”舰呐喊、助威。
邓世昌高擎着那把雪亮的指挥刀屹立在高高的指挥台上。海风更大了,他头顶上那破烂不堪的指挥旗不时在他脸上排动,他全然不顾,随手一甩,将旗角撩到一边,依然威武地立着,怒视着前方。甲板上的数百名北洋水师的将士们全都用严峻的目光盯着越来越近的“吉野”。邓世昌的这一招儿把“吉野”舰上的小胡子舰长吓得走了神。起先,他根本不信中国的军舰敢拿命往他的舰上撞,直到“致远”舰真的出现在离他不远的海面上时,他才一面又蹦又跳地叫着:“鱼雷!快放鱼雷!”一面慌忙下令“吉野”快往后撤。
一颗颗鱼雷“嚓--嚓--嚓--”地直射而来,“致远”舰怎么躲也躲不开。砰!一颗鱼雷炸了,又在“致远”舰身上添了个洞。紧接着,好几颗鱼雷一齐击中了“致远”舰的舰体,它像一个迅猛奔跑的勇士猛地被人砍断了双腿,在海面上打着圈圈。汽笛一声长嘶,它终于慢慢沉没,全舰官兵一起落入大海。
30.(2分)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给下列小标题排序。
①鱼雷击中 ②奋勇前进 ③发动众人 ④没入大海 ⑤下令撞船
③ ⑤ ② ① ④
31.(2分)对短文第2自然段内容,分析不合理的一项是( C )。
A.这段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致远”舰、大海和浪花以人的情感。
B.“拖着愤怒的火焰”“带着满身的创伤”“咆哮着”体现了舰上的官兵对敌人的仇恨。
C.大海的“惊呆”“慌忙”和浪花的“呐喊助威”从侧面说明了“致远”舰速度之快。
D.这段话体现了邓世昌和战士们面对敌人大无畏的精神。
32.(4分)读句子,完成练习。
邓世昌高擎着那把雪亮的指挥刀屹立在高高的指挥台上。海风更大了,他头顶上那破烂不堪的指挥旗不时在他脸上拂动,他全然不顾,随手一甩,将旗角撩到一边,依然威武地立着,怒视着前方。
(1)按要求从句子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对邓世昌的动作描写: 擎、屹立、帅、撩、立
对邓世昌的神态描写: 怒视
(2)借助描写邓世昌动作、神态的语句,体会他的内心世界。
邓世昌此时在想:我今天一定要与这些占我国土、杀我同胞的侵略者们同归于尽。
33.(2分)画“ ”句子中的“这一招儿”指的是什么 小胡子舰长为什么被吓得走了神
“这一招”指的是“致远”舰开足马力,向“吉野”舰冲去。因为小胡子舰长没有料到邓世昌会用这种方法对“吉野”舰发起攻击。
34.(2分)读完短文,我们可以用(ABCD)来赞美邓世昌及“致远”舰上的官兵的崇高品质。(多选)
A.英勇顽强 B.舍我其谁 C.视死如归 D.为国捐躯
五、习作。(本大题第35小题,共20分)答案:略
35. 题目:那件事真令我
要求: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进行习作,横线上可以填“伤心、开心、喜悦、惊喜、委屈”等。
2.运用恰当的描写方法写出当时自己的具体表现。
3.语句通顺,不少于450字。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