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讲 光现象 2025年中考物理一轮专题复习考点突破(人教版)(原卷版+解析版)甘肃真题分点练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讲 光现象 2025年中考物理一轮专题复习考点突破(人教版)(原卷版+解析版)甘肃真题分点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2-16 19:56:26

文档简介

第2讲 光现象
甘肃真题分点练
命题点1 光现象辨析
1.(2024·省卷3题)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
A.透镜看书 B.手影游戏 C.水中倒影 D.棱镜色散
2.(2023·省卷2题)小林到兰州游玩,下列他看到的光现象描述及分析正确的是( )
A.高大挺拔的黄河楼与水中倒影交相呼应,倒影的形成是光的折射现象
B.晚上的奥体中心玫瑰体育场变幻出不同颜色,是光的色散现象
C.白天看到白塔山标志性建筑——白塔,是光的反射现象
D.看到倒垂在清澈黄河水中柳树树枝被“折断”,是光的反射现象
3.(2023·兰州2题)有古文献记载:“取大镜高悬,置水盆于其下,则见四邻矣。”下列实例涉及的光学知识与文中所述原理相同的是( )
A.三棱镜分解太阳光 B.树荫下的圆形光斑
C.潜望镜观察外部环境 D.凹透镜矫正近视眼
4.(2023·天水2题)中国的诗词歌赋蕴含丰富的光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酒中明月倒影是光的折射
B.“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影子的形成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
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阴晴圆缺的月亮是自然光源
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共赏的天上明月是平面镜所成的像
5.(2023·省卷7题1空)宋代王安石《梅花》中的诗句“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梅花,是因为光发生了 反射。
6.(2023·省卷7题)春日,花红柳绿,看桃花,花呈红色,是因为桃花 (选填“吸收”或“反射”)了红色光。公园内,鱼翔浅底,看到的鱼儿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选填“实”或“虚”)像。
7.(2023·兰州22题)《康熙几暇格物编·蒙气》中记载:“置钱碗底,远视若无,及盛满水时,则钱随水光而显见矣。”这描述的是光的 (选填“反射”或“折射”)现象。当看到钱在水中的像时,像的位置比物体的实际位置 (选填“高”或“低”)。
命题点2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8.(2024·兰州5题)如图甲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亮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前面,他通过玻璃板能够看到蜡烛A在玻璃板后面所成的像,下列与平面镜成像相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选用与蜡烛A完全相同的蜡烛B做实验,目的是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B.蜡烛A靠近玻璃板时,所成像的大小不变
C.移开蜡烛B,若将光屏置于像的位置,则光屏上会出现蜡烛A的像
D.图甲所示的实验中,蜡烛A的成像原理与图乙中的③相同
9.(2023·天水19题)“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标有刻度(图中未画出)的白色纸板ABDC能绕垂直于CD的ON轴翻转,在纸板上安装一支可在纸板平面内自由移动的激光笔。
(1)实验前,应将纸板 放置在平面镜上;移动激光笔,使入射光束绕入射点O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可观察到反射光束沿 时针方向转动。
(2)移动激光笔,使入射角为45°,测得反射角也为45°,由此就得出“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结论,你认为有何不妥之处?

(3)如图乙所示,将纸板右半部分绕ON向后翻转任意角度,发现纸板上均无反射光束呈现,此现象说明了: 。
(4)在图甲中,若将纸板(连同激光笔)绕CD向后倾斜,此时反射光束 (选填字母符号)。
A.仍在纸板上呈现 B.被纸板挡住 C.在纸板前方
(5)实验结束后,同组的小明和小刚都想从镜子中看到对方的眼睛而不想让对方看到自己的眼睛,结果他俩谁都没有能做到,你认为没有能做到的原因是 。
命题点3 光的作图
10.(2024·省卷17题)如图所示是小强在纸杯上蒙上一层塑料膜做小孔成像实验的情景,请在图中作出烛焰(用AB表示)在塑料膜上成的像(用箭头A′B′表示)及光路图。
11.(2024·兰州18题)如图所示,由发光点A发出的光射到水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反射光线经过S点,试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
12.(2023·省卷18题)如图所示,A是烛焰上的一点,B是人眼的位置,请画出A点发出的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经过B点的光路图。
命题点4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13.(2023·金昌25题)小林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中,如图甲所示,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纸板ENF竖直的立在平面镜上,使一束光贴着纸板沿某一角度射到O点,经平面镜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入射光EO和反射光OF的路径。
(1)图甲中,用激光笔让一束光沿着EO平行纸板射向镜面上的O点,小林能从不同方向看到纸板上的光束,是因为发生了 反射,在纸板上画出光路,再次改变EO的方向,重复上述实验,取下纸板,用量角器量出光线EO与 (选填“ON”或“CD”)的夹角,即为入射角,记下数据,比较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关系。
(2)图甲中,当光沿FO的方向射向O点时,光会沿着OE的方向射出,说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的。
(3)小林让激光笔发出的激光沿EO射到平面镜上的O点,先不折转光屏时,ON右侧光屏上能观察到反射光线,再将右侧光屏沿ON向后转动,如图乙所示,右侧光屏上观察不到反射光线。这说明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 平面上。
(4)小林使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60°时,则反射角大小应为 。
全国视野分层练
·基础练·
1.(2024·广西)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B.光比声音传播速度慢
C.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
D.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2024·盐城)“嫦娥六号任务”搭载的意大利激光角反射器,为月面探测提供服务,通过反射激光进行精准测量定位。以下光现象与其原理相同的是( )
A.三棱镜分解太阳光  B.竿在阳光下形成影子
C.放大镜把字放大 D.丹顶鹤在水中形成倒影
3.(2024·重庆A卷)下列关于白居易的《暮江吟》中描述的光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一道残阳铺水中——水中的“夕阳”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B.半江瑟瑟半江红——江面呈现出红色是江面反射红光的原因
C.可怜九月初三夜——九月初三夜空的弯月是自然界中的光源
D.露似珍珠月似弓——露珠特别明亮是白光发生了色散的原因
4.(2024·广州)如图,光导纤维在传递信息时,光从内芯的一端传输到另一端,其原理应用了光的( )
A.折射 B.反射
C.色散 D.直线传播
5.(2024·武汉)如图所示,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纸板ENF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ENF是用两块纸板连接起来的,纸板NOF可以向前或向后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纸板NOF向前或向后折,是为了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B.入射光线靠近ON时,反射光线远离ON
C.使一束光贴着纸板沿NO方向射到O点,这时没有反射光射出
D.使用此实验装置不能探究光在反射时光路是否可逆
6.(2024·广元)“追梦”学习小组的同学用激光笔发出一束红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情景如图,图中AO为入射光线, 为折射光线;保持入射点O不动,在竖直平面内,顺时针缓慢旋转入射光线AO至图中虚线DO位置,反射角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7.(2024·连云港)小明身高1.7 m,距离平面镜3 m,他在平面镜中的像高是 m,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 m。当他向平面镜缓慢走近时,他在平面镜中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8.(2024·湖南)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有以下操作:
(1)如图甲所示,将一张白纸平铺在水平桌面上,并将一块薄玻璃板竖立在白纸中间位置,沿着玻璃板在纸上画一条直线,代表 的位置。
(2)如图乙所示,此时蜡烛2与蜡烛1的像已完全重合。接下来使蜡烛1向远离玻璃板方向移动到某一位置,蜡烛2应向 玻璃板方向移动,才能与蜡烛1的像再次重合。
(3)三次实验物和像的位置记录如图丙所示。他在探究像和物的连线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时,用直线连接图丙中物点A与像点 ,完成三次连线后找到了规律。
9.(2024·德阳)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S′为烛焰上S点的像点,请在图中画出人眼看到像点S′的一条光路。
10.(2024·广西)了解水深,防止溺水。人在岸边看水池池底的发光点A,感觉该点的位置升高,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请在图中画出从A点发出的光进入人眼E的光路图。
·提升练·
11.有一圆柱形敞口容器,从其左侧某一高度斜射一束激光,在容器底部产生一个光斑O,如图所示,下列操作使光斑向左移动的是( )
A.保持水面高度不变使激光笔向右平移
B.保持激光射入角度不变使水面上升
C.保持激光射入角度不变使水面下降
D.保持水面高度和入射点不变使激光入射角增大第2讲 光现象
甘肃真题分点练
命题点1 光现象辨析
1.(2024·省卷3题)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C)
A.透镜看书 B.手影游戏 C.水中倒影 D.棱镜色散
2.(2023·省卷2题)小林到兰州游玩,下列他看到的光现象描述及分析正确的是(C)
A.高大挺拔的黄河楼与水中倒影交相呼应,倒影的形成是光的折射现象
B.晚上的奥体中心玫瑰体育场变幻出不同颜色,是光的色散现象
C.白天看到白塔山标志性建筑——白塔,是光的反射现象
D.看到倒垂在清澈黄河水中柳树树枝被“折断”,是光的反射现象
3.(2023·兰州2题)有古文献记载:“取大镜高悬,置水盆于其下,则见四邻矣。”下列实例涉及的光学知识与文中所述原理相同的是(C)
A.三棱镜分解太阳光 B.树荫下的圆形光斑
C.潜望镜观察外部环境 D.凹透镜矫正近视眼
4.(2023·天水2题)中国的诗词歌赋蕴含丰富的光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酒中明月倒影是光的折射
B.“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影子的形成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
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阴晴圆缺的月亮是自然光源
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共赏的天上明月是平面镜所成的像
5.(2023·省卷7题1空)宋代王安石《梅花》中的诗句“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梅花,是因为光发生了漫反射。
6.(2023·省卷7题)春日,花红柳绿,看桃花,花呈红色,是因为桃花反射(选填“吸收”或“反射”)了红色光。公园内,鱼翔浅底,看到的鱼儿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选填“实”或“虚”)像。
7.(2023·兰州22题)《康熙几暇格物编·蒙气》中记载:“置钱碗底,远视若无,及盛满水时,则钱随水光而显见矣。”这描述的是光的折射(选填“反射”或“折射”)现象。当看到钱在水中的像时,像的位置比物体的实际位置高(选填“高”或“低”)。
命题点2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8.(2024·兰州5题)如图甲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亮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前面,他通过玻璃板能够看到蜡烛A在玻璃板后面所成的像,下列与平面镜成像相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C)
A.选用与蜡烛A完全相同的蜡烛B做实验,目的是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B.蜡烛A靠近玻璃板时,所成像的大小不变
C.移开蜡烛B,若将光屏置于像的位置,则光屏上会出现蜡烛A的像
D.图甲所示的实验中,蜡烛A的成像原理与图乙中的③相同
9.(2023·天水19题)“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标有刻度(图中未画出)的白色纸板ABDC能绕垂直于CD的ON轴翻转,在纸板上安装一支可在纸板平面内自由移动的激光笔。
(1)实验前,应将纸板垂直放置在平面镜上;移动激光笔,使入射光束绕入射点O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可观察到反射光束沿顺时针方向转动。
(2)移动激光笔,使入射角为45°,测得反射角也为45°,由此就得出“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结论,你认为有何不妥之处?
一次实验得到的结论具有偶然性。
(3)如图乙所示,将纸板右半部分绕ON向后翻转任意角度,发现纸板上均无反射光束呈现,此现象说明了: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4)在图甲中,若将纸板(连同激光笔)绕CD向后倾斜,此时反射光束C(选填字母符号)。
A.仍在纸板上呈现 B.被纸板挡住 C.在纸板前方
(5)实验结束后,同组的小明和小刚都想从镜子中看到对方的眼睛而不想让对方看到自己的眼睛,结果他俩谁都没有能做到,你认为没有能做到的原因是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
命题点3 光的作图
10.(2024·省卷17题)如图所示是小强在纸杯上蒙上一层塑料膜做小孔成像实验的情景,请在图中作出烛焰(用AB表示)在塑料膜上成的像(用箭头A′B′表示)及光路图。
11.(2024·兰州18题)如图所示,由发光点A发出的光射到水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反射光线经过S点,试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
12.(2023·省卷18题)如图所示,A是烛焰上的一点,B是人眼的位置,请画出A点发出的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经过B点的光路图。
命题点4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13.(2023·金昌25题)小林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中,如图甲所示,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纸板ENF竖直的立在平面镜上,使一束光贴着纸板沿某一角度射到O点,经平面镜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入射光EO和反射光OF的路径。
(1)图甲中,用激光笔让一束光沿着EO平行纸板射向镜面上的O点,小林能从不同方向看到纸板上的光束,是因为发生了漫反射,在纸板上画出光路,再次改变EO的方向,重复上述实验,取下纸板,用量角器量出光线EO与ON(选填“ON”或“CD”)的夹角,即为入射角,记下数据,比较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关系。
(2)图甲中,当光沿FO的方向射向O点时,光会沿着OE的方向射出,说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3)小林让激光笔发出的激光沿EO射到平面镜上的O点,先不折转光屏时,ON右侧光屏上能观察到反射光线,再将右侧光屏沿ON向后转动,如图乙所示,右侧光屏上观察不到反射光线。这说明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4)小林使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60°时,则反射角大小应为30°。
全国视野分层练
·基础练·
1.(2024·广西)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光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B.光比声音传播速度慢
C.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
D.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2024·盐城)“嫦娥六号任务”搭载的意大利激光角反射器,为月面探测提供服务,通过反射激光进行精准测量定位。以下光现象与其原理相同的是(D)
A.三棱镜分解太阳光  B.竿在阳光下形成影子
C.放大镜把字放大 D.丹顶鹤在水中形成倒影
3.(2024·重庆A卷)下列关于白居易的《暮江吟》中描述的光现象解释正确的是(B)
A.一道残阳铺水中——水中的“夕阳”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B.半江瑟瑟半江红——江面呈现出红色是江面反射红光的原因
C.可怜九月初三夜——九月初三夜空的弯月是自然界中的光源
D.露似珍珠月似弓——露珠特别明亮是白光发生了色散的原因
4.(2024·广州)如图,光导纤维在传递信息时,光从内芯的一端传输到另一端,其原理应用了光的(B)
A.折射 B.反射
C.色散 D.直线传播
5.(2024·武汉)如图所示,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纸板ENF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ENF是用两块纸板连接起来的,纸板NOF可以向前或向后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纸板NOF向前或向后折,是为了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B.入射光线靠近ON时,反射光线远离ON
C.使一束光贴着纸板沿NO方向射到O点,这时没有反射光射出
D.使用此实验装置不能探究光在反射时光路是否可逆
6.(2024·广元)“追梦”学习小组的同学用激光笔发出一束红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情景如图,图中AO为入射光线,OC为折射光线;保持入射点O不动,在竖直平面内,顺时针缓慢旋转入射光线AO至图中虚线DO位置,反射角将变小(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7.(2024·连云港)小明身高1.7 m,距离平面镜3 m,他在平面镜中的像高是1.7m,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3m。当他向平面镜缓慢走近时,他在平面镜中像的大小不变(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8.(2024·湖南)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有以下操作:
(1)如图甲所示,将一张白纸平铺在水平桌面上,并将一块薄玻璃板竖立在白纸中间位置,沿着玻璃板在纸上画一条直线,代表平面镜的位置。
(2)如图乙所示,此时蜡烛2与蜡烛1的像已完全重合。接下来使蜡烛1向远离玻璃板方向移动到某一位置,蜡烛2应向远离玻璃板方向移动,才能与蜡烛1的像再次重合。
(3)三次实验物和像的位置记录如图丙所示。他在探究像和物的连线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时,用直线连接图丙中物点A与像点B,完成三次连线后找到了规律。
9.(2024·德阳)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S′为烛焰上S点的像点,请在图中画出人眼看到像点S′的一条光路。
10.(2024·广西)了解水深,防止溺水。人在岸边看水池池底的发光点A,感觉该点的位置升高,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请在图中画出从A点发出的光进入人眼E的光路图。
·提升练·
11.有一圆柱形敞口容器,从其左侧某一高度斜射一束激光,在容器底部产生一个光斑O,如图所示,下列操作使光斑向左移动的是(B)
A.保持水面高度不变使激光笔向右平移
B.保持激光射入角度不变使水面上升
C.保持激光射入角度不变使水面下降
D.保持水面高度和入射点不变使激光入射角增大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