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讲 物态变化 2025年甘肃省中考物理一轮专题复习考点突破(人教版)(原卷版+答案版)甘肃真题分点练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讲 物态变化 2025年甘肃省中考物理一轮专题复习考点突破(人教版)(原卷版+答案版)甘肃真题分点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2-16 11:22:13

文档简介

第4讲 物态变化
甘肃真题分点练
命题点1 温度及其测量
1.判断下列估测是否符合实际。
(1)(2024·兰州1题B)教室内的温度约为42 ℃。 (×)
(2)(2023·省卷1题B)绿色蔬菜保鲜的适宜温度约为-10 ℃。(×)
(3)(2023·省卷1题D)人的正常体温约为40 ℃。 (×)
2.(2024·兰州17题节选)下图中温度计的示数为-13℃。
3.(2023兰州A卷12题)常见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一定质量的冰熔化成水的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选填“不断升高”“保持不变”或“不断降低”)。
命题点2 物态变化的辨识及吸、放热的判断
4.(2023·省卷3题)诗词是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下列诗句中所指的物态变化现象分析正确的是(A)
A.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B.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雪”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C.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雾”的形成是蒸发现象
D.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熔化现象
5.(2023·兰州3题)冬天,室外佩戴口罩,眼镜片上会出现白雾。下列现象与上述“白雾”的成因相同的是(D)
A.吃冰棒时常出现冰棒粘舌头的现象
B.冬天,大巴车窗内侧出现冰花
C.放置在冰箱外的蔬菜水果容易变着
D.水烧开后,壶嘴上方有大量白气冒出
6.(2024·省卷1题)物态变化让物质世界多姿多彩。关于物态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
A.放入饮料里的冰块逐渐消失是熔化现象
B.冰箱冷冻室内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C.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是升华现象
D.冬天口中呼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
7.(2023·省卷4题)如图所示的几种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C)
A.烘干湿手 B.哈出白气 C.霜打枝头 D.湖面结冰
8.(2024·省卷7题)夏天,打开电冰箱门时,常会看到冰箱门附近有一股“白气”,打开热水瓶时也会看见这种现象。“白气”都是水蒸气液化(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小水滴,前者是冰箱外(选填“冰箱内”或“冰箱外”)的水蒸气形成的。
9.(2023·省卷21题节选)炎炎夏日,小明从冰箱里拿出一杯酸奶。请从物理学角度解释:过了一会儿,小明发现酸奶杯的外表面有很多小水珠,这些小水珠是怎么形成的?
酸奶刚从冰箱里拿出来温度比较低,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酸奶杯发生液化现象,从而形成很多小水珠附着在酸奶杯的外表面。
10.(2023·省卷21题)小刚发现天气较冷的季节,家里的窗户玻璃上有时是一层小水珠,有时是一层冰花。请简要回答水珠和冰花分别是怎样形成的。
水珠是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液化成的小水滴;冰花是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凝华成的小冰晶。
命题点3 探究固体熔化(凝固)时的特点
11.(2023·庆阳2题)如图所示为海波的熔化图象,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说法正确的是(B)
A.海波的沸点是48 ℃
B.海波在BC段吸收了热量
C.海波在CD段是气态
D.6 min时海波已全部熔化
命题点4 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
12.(2024·兰州21题)小涵和小怡一起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
(1)观察可以发现,图甲中实验仪器的组装存在一处明显的错误,该错误是温度计玻璃泡与容器底部接触。纠正错误后,用酒精灯给水加热,观察水温和水中气泡的变化情况,待水温升至60 ℃左右时,开始记录,每隔1 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和实验现象,然后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
(2)小涵发现自己每次记录的温度值都要比同一次小怡记录的数值高,分析后发现是自己读取温度计示数时,视线不规范造成的,根据上面的情况可知,小涵读数时是按图乙中A(选填“A”“B”或“C”)所示的情景读取的;
(3)小涵在老师的指导下,重新设计了实验,将热源换成电火锅,并进一步探究水沸腾的条件:
①在电火锅内倒入大半锅水,将装有适量水的玻璃杯放入电火锅中的支架上,让玻璃杯中的水面低于锅内水面;
②打开电火锅,对电火锅内的水加热,待锅中的水沸腾一段时间后,用温度计测量可以发现锅内和玻璃杯中的水温相同(选填“相同”或“不相同”)。小涵观察还发现,当锅内水沸腾后,玻璃杯中的水不沸腾(选填“也沸腾”或“不沸腾”),由此得出水沸腾必须满足的条件:达到沸点并且继续吸热;
(4)小怡在老师的指导下用相同热源对初温和质量都相等的不同液体A、B同时加热,“探究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跟哪些因素有关”,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丙所示;
①由图丙可知,B(选填“A”或“B”)液体的吸热能力更强;
②本实验中,小怡是用加热时间的长短(选填“升高温度的多少”或“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示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
13.(2024·兰州20题)小华同学选用图甲、乙所示的装置,探究了冰的熔化及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特点,图丙是由测量数据所绘制的图象。
(1)要完成这个实验,除了图示的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器材是秒表;若只探究冰熔化应选用图乙(选填“甲”或“乙”)装置来进行实验效果更好;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特点时,试管口产生“白气”的原因: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
(2)由图丙可知冰是晶体(选填“晶体”或“非晶体”),水的沸点是98℃。
(3)在评估交流时,有同学提出从开始加热到沸腾所用时间过长,请你说出一种能节省实验时间的方法:减少水的质量(或使用初温较高的水,合理即可)。
全国视野分层练
·基础练·
1.(2024·龙东地区)下列物态变化属于液化的是(B)
A.消融的冰花 B.草叶上的露珠 C.洁白的雾凇 D.夏天晾衣服
2.(2024·枣庄)水是生命之源,节约用水是公民的基本素养。关于水的物态变化说法正确的是(A)
A.春天冰雪消融——熔化,需要吸热 B.夏天洒水降温——汽化,需要放热
C.秋天细雨绵绵——液化,需要吸热 D.冬天大雪纷飞——凝华,需要吸热
3.(2024·盐城)据《天工开物》记载,可从朱砂矿石中提炼水银(液态汞)。如图所示,给密闭锅内的朱砂矿石加热,就会在倒扣的锅壁上布满水银。在倒扣锅壁上形成水银的物态变化是(C)
A.凝固 B.凝华
C.液化 D.汽化
4.(2024·江西)下图是某物质的三种状态的分子微观模型。甲图中的物质状态变成乙图中的物质状态的过程叫做(B)
A.凝固 B.熔化 C.液化 D.汽化
5.(2024·张家界)下列是小李同学在劳动实践活动中采取的系列措施,其中为了减缓蒸发的是(D)
①使用酒精灯加热,不使用时盖上灯帽 ②植树时剪掉多余的枝叶
③把洗过的衣服晾晒在通风处 ④培育玉米苗时盖上地膜
⑤将收割的小麦摊开晾晒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④
6.(2024·河南)如图,在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将袋挤瘪,排出空气后把袋口扎紧,放入热水中,塑料袋鼓起,该过程中酒精发生的物态变化是汽化,此过程中酒精吸收热量。
7.(2024· 赤峰)在课外实践性作业中,某同学探究了一定浓度的盐水凝固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盐水的凝固图象(如图),该盐水的凝固点是 -6℃,凝固过程经历 5min,凝固过程中盐水的内能 减小(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8.(2024·武汉)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得到了如图乙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实验中要控制好烧杯中的水温。
(1)根据图乙所示的图象中 BC段温度的变化特点可知冰是晶体,在这段时间内,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
(2)该同学继续探究加有盐的冰块熔化时温度的变化特点。他将冰块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易拉罐的下部和底部出现白霜,这些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用温度计测量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可以看到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 ℃。
9.(2024· 绥化)如图甲是某兴趣小组同学“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记录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
(1)组装实验装置时,要保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应先调整烧杯的位置。(选填“烧杯”或“温度计”)
(2)实验中杯口周围出现大量“白气”,“白气”的形成属于 液化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
(3)关于甲装置中硬纸片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B。(选填字母)
A.减少热损失 B.降低杯内气压,使水沸腾更快
C.减少“水雾”的干扰,方便读数 D.有助于固定温度计
(4)小组同学进一步分析图象,发现水沸腾时的特点是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5)实验结束后撤去酒精灯,水还能继续沸腾一会儿,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石棉网的温度高于杯内水的温度。
·提升练·
10.生产和生活中使用的某些合金,是不同种金属经过熔化(填物态变化名称)再冷却后得到的。下面表格中的几种金属,难以与其他金属形成合金的是钨。
金属 铁 铜 银 金 钨 铝
熔点t熔/℃ 1 525 1 083 962 1 064 3 410 660
沸点t沸/℃ 2 750 2 596 2 212 2 707 5 627 2 327第4讲 物态变化
甘肃真题分点练
命题点1 温度及其测量
1.判断下列估测是否符合实际。
(1)(2024·兰州1题B)教室内的温度约为42 ℃。 ( )
(2)(2023·省卷1题B)绿色蔬菜保鲜的适宜温度约为-10 ℃。( )
(3)(2023·省卷1题D)人的正常体温约为40 ℃。 ( )
2.(2024·兰州17题节选)下图中温度计的示数为 ℃。
3.(2023兰州A卷12题)常见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 的性质制成的,一定质量的冰熔化成水的过程中温度 (选填“不断升高”“保持不变”或“不断降低”)。
命题点2 物态变化的辨识及吸、放热的判断
4.(2023·省卷3题)诗词是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下列诗句中所指的物态变化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
A.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B.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雪”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C.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雾”的形成是蒸发现象
D.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熔化现象
5.(2023·兰州3题)冬天,室外佩戴口罩,眼镜片上会出现白雾。下列现象与上述“白雾”的成因相同的是( )
A.吃冰棒时常出现冰棒粘舌头的现象
B.冬天,大巴车窗内侧出现冰花
C.放置在冰箱外的蔬菜水果容易变着
D.水烧开后,壶嘴上方有大量白气冒出
6.(2024·省卷1题)物态变化让物质世界多姿多彩。关于物态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放入饮料里的冰块逐渐消失是熔化现象
B.冰箱冷冻室内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C.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是升华现象
D.冬天口中呼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
7.(2023·省卷4题)如图所示的几种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
A.烘干湿手 B.哈出白气 C.霜打枝头 D.湖面结冰
8.(2024·省卷7题)夏天,打开电冰箱门时,常会看到冰箱门附近有一股“白气”,打开热水瓶时也会看见这种现象。“白气”都是水蒸气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小水滴,前者是 (选填“冰箱内”或“冰箱外”)的水蒸气形成的。
9.(2023·省卷21题节选)炎炎夏日,小明从冰箱里拿出一杯酸奶。请从物理学角度解释:过了一会儿,小明发现酸奶杯的外表面有很多小水珠,这些小水珠是怎么形成的?
10.(2023·省卷21题)小刚发现天气较冷的季节,家里的窗户玻璃上有时是一层小水珠,有时是一层冰花。请简要回答水珠和冰花分别是怎样形成的。
命题点3 探究固体熔化(凝固)时的特点
11.(2023·庆阳2题)如图所示为海波的熔化图象,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说法正确的是( )
A.海波的沸点是48 ℃
B.海波在BC段吸收了热量
C.海波在CD段是气态
D.6 min时海波已全部熔化
命题点4 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
12.(2024·兰州21题)小涵和小怡一起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
(1)观察可以发现,图甲中实验仪器的组装存在一处明显的错误,该错误是 。纠正错误后,用酒精灯给水加热,观察水温和水中气泡的变化情况,待水温升至60 ℃左右时,开始记录,每隔1 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和实验现象,然后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
(2)小涵发现自己每次记录的温度值都要比同一次小怡记录的数值高,分析后发现是自己读取温度计示数时,视线不规范造成的,根据上面的情况可知,小涵读数时是按图乙中 (选填“A”“B”或“C”)所示的情景读取的;
(3)小涵在老师的指导下,重新设计了实验,将热源换成电火锅,并进一步探究水沸腾的条件:
①在电火锅内倒入大半锅水,将装有适量水的玻璃杯放入电火锅中的支架上,让玻璃杯中的水面低于锅内水面;
②打开电火锅,对电火锅内的水加热,待锅中的水沸腾一段时间后,用温度计测量可以发现锅内和玻璃杯中的水温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小涵观察还发现,当锅内水沸腾后,玻璃杯中的水 (选填“也沸腾”或“不沸腾”),由此得出水沸腾必须满足的条件: 并且 ;
(4)小怡在老师的指导下用相同热源对初温和质量都相等的不同液体A、B同时加热,“探究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跟哪些因素有关”,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丙所示;
①由图丙可知, (选填“ ”或“B”)液体的吸热能力更强;
②本实验中,小怡是用 (选填“升高温度的多少”或“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示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
13.(2024·兰州20题)小华同学选用图甲、乙所示的装置,探究了冰的熔化及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特点,图丙是由测量数据所绘制的图象。
(1)要完成这个实验,除了图示的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器材是 ;若只探究冰熔化应选用图 (选填“甲”或“乙”)装置来进行实验效果更好;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特点时,试管口产生“白气”的原因:水蒸气遇冷 成小水珠。
(2)由图丙可知冰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水的沸点是 ℃。
(3)在评估交流时,有同学提出从开始加热到沸腾所用时间过长,请你说出一种能节省实验时间的方法: 。
全国视野分层练
·基础练·
1.(2024·龙东地区)下列物态变化属于液化的是( )
A.消融的冰花 B.草叶上的露珠 C.洁白的雾凇 D.夏天晾衣服
2.(2024·枣庄)水是生命之源,节约用水是公民的基本素养。关于水的物态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
A.春天冰雪消融——熔化,需要吸热 B.夏天洒水降温——汽化,需要放热
C.秋天细雨绵绵——液化,需要吸热 D.冬天大雪纷飞——凝华,需要吸热
3.(2024·盐城)据《天工开物》记载,可从朱砂矿石中提炼水银(液态汞)。如图所示,给密闭锅内的朱砂矿石加热,就会在倒扣的锅壁上布满水银。在倒扣锅壁上形成水银的物态变化是( )
A.凝固 B.凝华
C.液化 D.汽化
4.(2024·江西)下图是某物质的三种状态的分子微观模型。甲图中的物质状态变成乙图中的物质状态的过程叫做( )
A.凝固 B.熔化 C.液化 D.汽化
5.(2024·张家界)下列是小李同学在劳动实践活动中采取的系列措施,其中为了减缓蒸发的是( )
①使用酒精灯加热,不使用时盖上灯帽 ②植树时剪掉多余的枝叶
③把洗过的衣服晾晒在通风处 ④培育玉米苗时盖上地膜
⑤将收割的小麦摊开晾晒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④
6.(2024·河南)如图,在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将袋挤瘪,排出空气后把袋口扎紧,放入热水中,塑料袋鼓起,该过程中酒精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此过程中酒精 热量。
7.(2024· 赤峰)在课外实践性作业中,某同学探究了一定浓度的盐水凝固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盐水的凝固图象(如图),该盐水的凝固点是 ℃,凝固过程经历 min,凝固过程中盐水的内能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8.(2024·武汉)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得到了如图乙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实验中要控制好烧杯中的水温。
(1)根据图乙所示的图象中 段温度的变化特点可知冰是晶体,在这段时间内,物质处于 态。
(2)该同学继续探究加有盐的冰块熔化时温度的变化特点。他将冰块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易拉罐的下部和底部出现白霜,这些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用温度计测量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可以看到混合物的温度 0 ℃。
9.(2024· 绥化)如图甲是某兴趣小组同学“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记录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
(1)组装实验装置时,要保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应先调整 的位置。(选填“烧杯”或“温度计”)
(2)实验中杯口周围出现大量“白气”,“白气”的形成属于 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
(3)关于甲装置中硬纸片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选填字母)
A.减少热损失 B.降低杯内气压,使水沸腾更快
C.减少“水雾”的干扰,方便读数 D.有助于固定温度计
(4)小组同学进一步分析图象,发现水沸腾时的特点是 。
(5)实验结束后撤去酒精灯,水还能继续沸腾一会儿,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提升练·
10.生产和生活中使用的某些合金,是不同种金属经过 (填物态变化名称)再冷却后得到的。下面表格中的几种金属,难以与其他金属形成合金的是 。
金属 铁 铜 银 金 钨 铝
熔点t熔/℃ 1 525 1 083 962 1 064 3 410 660
沸点t沸/℃ 2 750 2 596 2 212 2 707 5 627 2 327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