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讲 信息、能源与材料(有答案)2025年中考物理一轮专题复习考点突破(人教版)甘肃真题分点练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5讲 信息、能源与材料(有答案)2025年中考物理一轮专题复习考点突破(人教版)甘肃真题分点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2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2-16 23:27:44

文档简介

第25讲 信息、能源与材料
甘肃真题分点练
命题点1 信息的传递
1.(2024·省卷1题)对物质世界和科技发展的一些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是不可再分的最小粒子
B.航天器在月球表面利用声呐测绘地貌
C.核电站中的核反应堆利用核聚变获取核能
D.我国的北斗导航系统利用电磁波传输信号
2.(2023·省卷4题)下列关于电磁波和信息技术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磁波既能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
B.电磁波的传播需要介质
C.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声波不能传递信息
D.由我国华为公司主导的5G通信技术主要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
3.(2023·兰州17题)5G网络是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其峰值理论传输速度可达每秒几十G,5G芯片是由 (选填“半导体”或“超导体”)材料制成的。5G通信通过 传输信号,与4G通信相比,其载波的频率较高,因而波长较 (选填“长”或“短”)。
4.(2023·天水10题)利用北斗导航系统进行定位和导航时,导航仪与通信卫星之间通过 来传递信息;其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m/s。
命题点2 能源及可持续发展
5.(2023·省卷1题)中国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规模居世界首位,下列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
A.太阳能 B.石油 C.煤 D.核燃料
6.(2024·武威5题)河北丰宁抽水蓄能电站是2024年北京冬奥会的电力保障项目之一。该电站可以利用风能和光能资源充足时发电获得的部分电能,将水抽到高处转化为水的机械能储存起来,需要时再利用水的势能发电,从而弥补了风能、光能不稳定且转化的电能难储存的不足,实现风、光与水电的互补,堪称电力系统的巨型“充电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风能和光能是不可再生能源
B.该电站抽水蓄能时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发电时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C.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知,该电站抽水时消耗的电能全部转化为水的机械能
D.风能、光能、机械能、电能可以相互转化,说明能量的转化是没有方向性的
7.(2023·省卷8题)2018年11月,我国对“人造太阳”研究有了重大突破,等离子体中心电子温度达到一亿摄氏度。“人造太阳”利用氢核 (选填“裂”或“聚”)变来获得巨大能量。天然气是城市家庭常用的能源,天然气是 (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命题点3 材料的性质与应用
8.(2023·兰州4题)关于材料和技术的应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岩棉保温板利用了岩棉导热性好的特点
B.制作集成电路芯片所使用的晶圆属于半导体材料
C.用密度小、强度高的铝合金材料制作飞机蒙皮
D.汽车轮胎利用了橡胶材料弹性好的特点
9.(2023·金昌4题)2024年我国在超导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超导材料具有零电阻、抗磁性等特殊的物理性质,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常温下的超导体,最适合制作( )
A.家用保险丝 B.白炽灯泡的灯丝
C.电熨斗发热体 D.高压输电线
全国视野分层练
1.(2024·武汉)如图所示,打开收音机的开关,旋至没有电台的位置,将音量开大,取一节干电池和一根导线,先将导线的一端与电池的负极相连,再将导线的另一端与电池的正极快速摩擦,使它们时断时续地接触,会听到收音机中传出“喀喀”声。关于这个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这个实验对电池有损害,最好用旧电池来做
B.迅速变化的电流能够产生电磁波
C.收音机可以接收到电磁波信号
D.电磁波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2.(2024·湖北)我国于2018年和2024年先后发射了鹊桥号和鹊桥二号中继星,架起了地球与月球背面通信的“天桥”。相比于鹊桥号,鹊桥二号距月球更近(如图),采用了反射率更高的镀金钼丝天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鹊桥号利用声波进行信号传输
B.鹊桥二号利用电磁波进行信号传输
C.镀金钼丝天线反射的信号传播速度为3×108 m/s
D.信息从月球背面传到鹊桥二号比到鹊桥号用时更短
3.(2024·眉山)近年来,我国在信息和能源等高科技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动汽车使用的电能是一次能源
B.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C.“无侦—8”无人机利用超声波来传递信息
D.“华龙一号”核电站利用核聚变释放的能量来发电
4.(2024·枣庄)近年来,我国科技创新突飞猛进,各种新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科技成果不断涌现。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固态可燃冰属于二次能源
B.水能、风能、太阳能属于可再生能源
C.核聚变获得核能的方式与普通核电站一致
D.LED屏幕主要是由超导材料制成的
5.(2024·牡丹江)关于材料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饭锅中的电热丝是用超导材料制成的
B.用半导体材料制作输电线能够减少电能的损失
C.激光在光导纤维内多次折射将信息传到远方
D.拍电影时的石头道具使用密度小的材料制成
6.(2024·湖南)手机导航时,手机与通信卫星通过 传递信息,为人们出行带来方便;但长时间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容易导致眼睛的晶状体变厚,使来自远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之 ,形成近视。
7.(2024· 陕西)原子由原子核和 构成。原子核发生变化时,释放出的能量被称为核能,核能属于 (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东方超环”核反应装置用于研究如图所示的核反应,这种反应叫做核 (选填“裂”或“聚”)变。第25讲 信息、能源与材料
甘肃真题分点练
命题点1 信息的传递
1.(2024·省卷1题)对物质世界和科技发展的一些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原子是不可再分的最小粒子
B.航天器在月球表面利用声呐测绘地貌
C.核电站中的核反应堆利用核聚变获取核能
D.我国的北斗导航系统利用电磁波传输信号
2.(2023·省卷4题)下列关于电磁波和信息技术说法正确的是(A)
A.电磁波既能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
B.电磁波的传播需要介质
C.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声波不能传递信息
D.由我国华为公司主导的5G通信技术主要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
3.(2023·兰州17题)5G网络是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其峰值理论传输速度可达每秒几十G,5G芯片是由半导体(选填“半导体”或“超导体”)材料制成的。5G通信通过电磁波传输信号,与4G通信相比,其载波的频率较高,因而波长较短(选填“长”或“短”)。
4.(2023·天水10题)利用北斗导航系统进行定位和导航时,导航仪与通信卫星之间通过电磁波来传递信息;其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0×108m/s。
命题点2 能源及可持续发展
5.(2023·省卷1题)中国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规模居世界首位,下列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A)
A.太阳能 B.石油 C.煤 D.核燃料
6.(2024·武威5题)河北丰宁抽水蓄能电站是2024年北京冬奥会的电力保障项目之一。该电站可以利用风能和光能资源充足时发电获得的部分电能,将水抽到高处转化为水的机械能储存起来,需要时再利用水的势能发电,从而弥补了风能、光能不稳定且转化的电能难储存的不足,实现风、光与水电的互补,堪称电力系统的巨型“充电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风能和光能是不可再生能源
B.该电站抽水蓄能时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发电时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C.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知,该电站抽水时消耗的电能全部转化为水的机械能
D.风能、光能、机械能、电能可以相互转化,说明能量的转化是没有方向性的
7.(2023·省卷8题)2018年11月,我国对“人造太阳”研究有了重大突破,等离子体中心电子温度达到一亿摄氏度。“人造太阳”利用氢核聚(选填“裂”或“聚”)变来获得巨大能量。天然气是城市家庭常用的能源,天然气是不可再生(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命题点3 材料的性质与应用
8.(2023·兰州4题)关于材料和技术的应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A.岩棉保温板利用了岩棉导热性好的特点
B.制作集成电路芯片所使用的晶圆属于半导体材料
C.用密度小、强度高的铝合金材料制作飞机蒙皮
D.汽车轮胎利用了橡胶材料弹性好的特点
9.(2023·金昌4题)2024年我国在超导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超导材料具有零电阻、抗磁性等特殊的物理性质,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常温下的超导体,最适合制作(D)
A.家用保险丝 B.白炽灯泡的灯丝
C.电熨斗发热体 D.高压输电线
全国视野分层练
1.(2024·武汉)如图所示,打开收音机的开关,旋至没有电台的位置,将音量开大,取一节干电池和一根导线,先将导线的一端与电池的负极相连,再将导线的另一端与电池的正极快速摩擦,使它们时断时续地接触,会听到收音机中传出“喀喀”声。关于这个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A.这个实验对电池有损害,最好用旧电池来做
B.迅速变化的电流能够产生电磁波
C.收音机可以接收到电磁波信号
D.电磁波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2.(2024·湖北)我国于2018年和2024年先后发射了鹊桥号和鹊桥二号中继星,架起了地球与月球背面通信的“天桥”。相比于鹊桥号,鹊桥二号距月球更近(如图),采用了反射率更高的镀金钼丝天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A.鹊桥号利用声波进行信号传输
B.鹊桥二号利用电磁波进行信号传输
C.镀金钼丝天线反射的信号传播速度为3×108 m/s
D.信息从月球背面传到鹊桥二号比到鹊桥号用时更短
3.(2024·眉山)近年来,我国在信息和能源等高科技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
A.电动汽车使用的电能是一次能源
B.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C.“无侦—8”无人机利用超声波来传递信息
D.“华龙一号”核电站利用核聚变释放的能量来发电
4.(2024·枣庄)近年来,我国科技创新突飞猛进,各种新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科技成果不断涌现。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B)
A.固态可燃冰属于二次能源
B.水能、风能、太阳能属于可再生能源
C.核聚变获得核能的方式与普通核电站一致
D.LED屏幕主要是由超导材料制成的
5.(2024·牡丹江)关于材料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电饭锅中的电热丝是用超导材料制成的
B.用半导体材料制作输电线能够减少电能的损失
C.激光在光导纤维内多次折射将信息传到远方
D.拍电影时的石头道具使用密度小的材料制成
6.(2024·湖南)手机导航时,手机与通信卫星通过电磁波传递信息,为人们出行带来方便;但长时间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容易导致眼睛的晶状体变厚,使来自远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之前,形成近视。
7.(2024· 陕西)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发生变化时,释放出的能量被称为核能,核能属于不可再生(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东方超环”核反应装置用于研究如图所示的核反应,这种反应叫做核聚(选填“裂”或“聚”)变。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