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浮力单元练习 (含答案) 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章浮力单元练习 (含答案) 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7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2-16 23:53: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十章浮力单元练习 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一、单选题
1.阿基米德原理只说明了(  )
A.浮力大小所遵循的规律 B.浮力是怎样产生的
C.液体中物体受到的浮力问题 D.浮力与物体重力之间的关系
2.如图情景中没有受到浮力的物体是(  )
A. 航行的“辽宁号” B. 下潜的“蛟龙号”
C. 遨游的“天宫二号” D. 升空的热气球
3.下列关于浮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浸在液体里的物体才受到浮力,在空气中的物体不受到浮力
B.乒乓球和玻璃球浸在水中,乒乓球受到浮力,玻璃球不受浮力
C.物体浸在液体中,由于受到浮力,物体的重力要变小
D.铁球浸没在水中缓慢下沉时,弹簧秤示数不变,说明铁球所受浮力不变
4.、两种液体密度之比是,有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球密度之比是,现把甲球浸没在液体中,乙球浸没在液体中,则它们受到的浮力之比为
A. B. C. D.
5.周末,小明帮妈妈洗菜时发现,放在盆中的茄子浮在水面如图甲所示,而西红柿沉在盆底如图乙所示,她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对此现象作出一些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

A.茄子受到的浮力大于它受到的重力
B.茄子的密度小于西红柿的密度
C.西红柿排开水的重力等于自身的重力
D.放入西红柿前后水对盆底的压强不变
6.在家庭实验室中,小明把鸡蛋放入盛水的杯中,鸡蛋沉在杯底如图甲;向杯中加盐,鸡蛋悬浮如图乙;再加盐鸡蛋漂浮如图丙,三种情况下,各物理量间的关系正确的是(鸡蛋质量不变)(  )
A.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ρ丙
B.鸡蛋排开液体的质量m甲=m乙>m丙
C.鸡蛋受到的浮力F甲<F乙=F丙
D.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p甲=p乙>p丙
7.把重8 N、体积为1.0×10-3m3的物体投入水中,当物体静止时,物体的状态和所受浮力是
A.漂浮,F浮=10 N B.漂浮,F浮=8 N
C.悬浮,F浮=8 N D.沉在水底,F浮=10 N
8.小红同学在一支铅笔的下端粘上一块橡皮泥,将它分别置于甲、乙两杯液体中,观察到静止时的情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铅笔在甲杯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
B.铅笔在乙杯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
C.乙杯液体的密度大
D.甲杯液体的密度大
9.如图甲,弹簧测力计下挂一长方体物体,将物体缓缓下降,直至浸入水中某一深度(不考虑烧杯液面变化),图乙是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物体下降高度h变化关系的图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重力是14N B.物体刚浸没时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是5N
C.物体的密度是 D.物体受到的最大浮力是9N
10.底面积为S=100cm2的柱形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A和B是密度为ρ=4g/cm3的某种合金制成的两个小球,A球的质量为mA=80g;甲和乙是两个完全相同的木块,其质量为m甲=m乙=300g。若用细线把球和木块系住,则在水中平衡时(水未溢出)如图所示,甲有四分之一体积露出水面,乙浸没水中。则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木块的密度为0.75g/cm3
B.如果同时剪断木块和球之间的细线,则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变化240Pa
C.如果剪断木块甲和A球之间的细线,A球静止后,所受支持力为0.4N
D.如果剪断木块乙和B球之间的细线,B球静止后,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的大小为1.6N
二、填空题
11.一物体重为20N,将其全部浸没在水中时,它排开的水重为10N,此时它受到的浮力为 N,松手后物体将 (选填“上浮”、“下沉”、“悬浮”).
12.如图所示,将一重为18N,体积为2×10-3m3的蜡块用细线系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将它浸没在酒精中,则蜡块受到的浮力是 N,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N(g=10N/kg,ρ酒精=0.8×103kg/m3)。
13.潜水艇是通过改变 实现浮沉的,而水中的鱼儿则是通过改变鱼鳔中的气体体积来帮助浮沉的.原来处于悬浮状态的鱼儿,如果将鱼鳔中的气体体积减小一些,将有助于鱼儿 .(选填“上浮”或“下沉”)
14.重为8N的长方体金属块竖直浸没在水中,上、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分别为7N、10N,该金属块受到的浮力为 牛,其受到重力和浮力的合力大小为 牛,合力方向 。
15.体积为 5m3的冰块,最多能载着 个质量为60kg的人浮在水面上。( )
三、作图题
16.如图所示,小球漂浮在水中,画出小球所受力的示意图。
四、实验题
17.小明同学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时,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你根据小明的实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g取10N/kg)
(1)比较图 ,说明浸在液体里的物体会受到浮力的作用;比较图B与图C可得到的结论是 ;
(2)在C与E两图中,保持了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研究浮力与 的关系;这种研究方法叫做 ;
(3)根据A与C两图所标的实验数据,可知物体浸没在水中所受的浮力为 N;还可以测得物体的密度为 kg/m3;
(4)根据A与E两图所标的实验数据,可知物体浸没在盐水中所受的浮力为 N,盐水的密度为 g/cm3。
18.课外实践活动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两种不同的方案测量小石块(不吸水)的密度。
(1)第一组的同学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小石块的密度,实验过程如下:
① 把托盘天平放在 工作台上,将游码归零后,发现分度盘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节,使天平横梁平衡。接着,将小石块放在天平的左盘,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再次平衡,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为 g;
② 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并记录水面所对应的体积,再把拴上细线的小石块浸没在量筒的水中,如图丙所示,小石块的体积是 cm3;
③ 由此, 可以计算出小石块的密度为ρ= kg/m3。
(2)另一组同学选用了一只量杯和一个小烧杯,也测出了小石块的密度。
步骤一:把小烧杯轻轻放入装有适量水的量杯中,使之漂浮在水面上,记下水面所处位置为 V1;
步骤二:把小石块放入小烧杯中仍处于漂浮,待水面静止后,记下水面所处位置为 V2;
步骤三:取出小石块,小烧杯仍然漂浮在量杯中,用一根细线(不吸水、不计细线的质量和体积)将小石块绑好慢慢放入量杯使其沉底,待水面静止后,记下水面所处位置为 V3;
① 根据实验数据,可以推导出小石头的密度表达式为ρ= ;
② 在实验时如果把步骤二、三交换,若要考虑取出小石块时沾水,则测出小石块的密度比真实值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③ 将实验步骤三和步骤二相比较,当水面都静止时,量杯对桌面的压强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五、计算题
19.一个实心金属块在空气中称重为10N,浸没在水中称重为6N。(g取10N/kg)求:
(1)金属块的质量
(2)金属块所受水的浮力
20.如图所示,用不可伸长的细绳悬挂一个正方体物体,物体静止在水面上,有总体积的露出水面,已知物体的密度为0.8×103kg/m3,物体边长为0.1m,g取10N/kg。求:
(1)物体静止时,细绳的拉力;
(2)细绳剪断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体积。
答案
1.A
2.C
3.D
4.B
5.B
6.C
7.B
8.C
9.C
10.B
11. 10 下沉
12. 16 2
13. 自身重力 下沉
14. 3 5 竖直向下
15.8
16.
17. AB 在液体密度一定时,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物体所受到的浮力越大 液体密度 控制变量法 2 4×103 2.4 1.2
18.(1) 水平 右 17.4 5
(2) 不变 不变
19.(1) 1kg;(2) 4N
20.(1)0.5N;(2)8×10-4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