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2024-2025学年度八年级下学期地理开学调研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广州市2024-2025学年度八年级下学期地理开学调研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2-16 06:18: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广东省广州市2024-2025学年度八年级下学期
地理开学调研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选项,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代号涂在答题卡中。共75分)
1.2023年8月29日是第20个全国测绘法宣传日,今年测绘法宣传日暨国家版图意识宣传周,仍以“规范使用地图,一点都不能错”为主题。我国在钓鱼岛周边开展常态化巡航的意义是(  )
①强化周边岛礁及海域有效管理②树立公民海洋国土观念
③治理海洋环境污染④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国各地形成了富有地方风情的区域特征和生活习俗。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2.下列区域特征搭配正确的是(  )
A.D地区——我国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
B.E地区——有丰富的油气资源
C.G地区——美丽宝岛,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D.H和Ⅰ地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3.下列景观与区域搭配正确的是(  )
A.甲—A地区 B.乙—C地区 C.丙—E地区 D.丁—H地区
4.关于上述地区自然灾害与其连接正确的是(  )
A.A——洪涝灾害 B.D——低温冻害
C.F——春早 D.G——台风
中国古代文人喜欢从文化相似性着手,辅之于山川,划分出许多充满历史韵味的地理区域。如“关中”“岭南”“巴蜀”“西城”“吐蕃”等。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5.读图,下列景观不属于岭南地区的是(  )
A.漫山遍野荔枝林 B.甘蔗扯起青纱帐
C.椰林婆娑菠萝甜 D.旱地暖浪大豆香
6.巴蜀与关中分别位于____山脉的南北。当寒潮来袭,受冷空气影响更大而降温显著的是____地区。(  )
A.秦岭 巴蜀 B.秦岭 关中
C.昆仑 巴蜀 D.昆仑 关中
7.西域地区的主要少数民族有(  )
A.满族 B.高山族 C.傣族 D.维吾尔族
8.吐蕃地区的农业以____为主,主要的畜种有____。(  )
A.牧区畜牧业 伊犁马 B.农耕区畜牧业 三河牛
C.牧区畜牧业 牦牛 D.农耕区畜牧业 滩羊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近十年来我国人口保持低速增长态势。结合我国第六、七次人口普查部分数据表,完成下面小题。
人口普查
大陆地区人口总数 (万人)
占总人口比重(%)
城市人口比重(%)
0~14岁 15~59岁 60岁及以上
第六次 133972 16.60 70.14 13.26 49.68
第七次 141178 17.95 63.35 18.70 63.89
9.与第六次相比,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  )
A.人口总数下降 B.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明显上升
C.15~59岁人口比重上升 D.0~14岁人口比重下降
10.目前,我国调整计划生育政策一全面放开三孩,主要是因为(  )
A.我国人口向国外大量迁移
B.文化教育发展快,人口素质不断提高
C.我国男女性别比例不平衡
D.我国开始步入的老龄化社会
11.针对图中所体现的人口问题,我国应采取的人口措施是(  )
①调整生育政策②完善养老保障体系③大量接纳海外移民④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读“我国32°N地势剖面图”,甲、乙、丙表示地势阶梯,A、B、C表示地形区,①、②、③表示山脉,图中③、B表示的地理事物,正确的是(  )
A.③是横断山B是黄土高原 B.③是巫山B是四川盆地
C.③是祁连山B是云贵高原 D.③是贺兰山B是内蒙古高原
我国古老的气候谚语源远流长,是劳动人民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智慧结晶。如“处暑有雨十八江,处暑无雨干断江”(处暑节气在每年8月23日左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此谚语反映的气候特征最适合于我国的地区是(  )
A.珠江三角洲 B.江南地区 C.东北地区 D.西北地区
14.此谚语反映出我国的气候特点是(  )
A.旱涝灾害频繁 B.雨热同期
C.夏季高温多雨 D.冬季寒冷干燥
15.“处暑无雨干断江”是由于(  )
A.夏季风势力弱 B.夏季风势力强
C.冬季风势力强 D.冬季风势力弱
通常把地球上的淡水资源称为水资源。河流水和淡水湖泊水是我国主要的淡水资源。结合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6.图1反映的我国水资源的特点是(  )
A.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
B.我国人均水资源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C.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多
D.我国水资源总量不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17.由图2可知,我国人口、耕地与水资源匹配最差的区域是(  )
A.北方区 B.南方区 C.西北区 D.西南区
18.缓解上述水资源与人口、耕地匹配问题的有效措施是(  )
A.南水北调 B.西气东输 C.北粮南运 D.西电东送
2023年7月10日至16日是我国第三十三个全国节能宣传周,主题为“节能降碳,你我同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下列措施中,不符合节能宣传周主题的是(  )
A.出门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B.大量使用煤炭发电,提高经济效益
C.加快淘汰落后生产力,完善产业结构
D.进行垃圾分类,实现资源再利用
20.为了节能降碳,我们提倡使用清洁能源,下列既是可再生资源又是清洁能源的是(  )
A.石油 B.太阳能 C.煤炭 D.天然气
2022年某月17日,寒潮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多个省、区、市的小伙伴需要棉裤护体,“你在北方穿貂,我在南方露腰”一句调侃道出了南北方气候的差异。图为某月17日棉裤预警地图。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21.材料中的某月最可能是(  )
A.5月 B.6月 C.9月 D.12月
22.“你在北方穿貂,我在南方露腰”反映我国在该季节气温分布的特点是(  )
A.从北向南递减 B.南北温差大
C.自西向东递减 D.东西温差大
23.成都市少受寒潮影响,不用穿秋裤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处盆地,周围有山脉阻挡 B.植被茂密,能够阻挡冷空气
C.四面临海,受海洋影响较大 D.纬度较低,远离冬季风源地
2024年3月23日,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与印度尼西亚国家研究创新署顺利完成为期一个月的爪哇海沟联合科考。其间,两国科研人员借助“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成功下潜7178米,创下印尼深海下潜新纪录。读某海域海底地形剖面示意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24.我国与印度尼西亚此次联合科考深潜的海沟地形对应图中的(  )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25.进行深海科考的意义包括(  )
①绘制精准的陆地地形图 ②促进深海科学研究的发展 ③利于深入开展海底地形研究 ④勘测和开发深海海洋资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如图中的山脉和河流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26.图中河流的名称是(  )
A.长江 B.黄河 C.塔里木河 D.淮河
27.下列几组数字,有可能为正常年份A地1月份平均气温的是(  )
A.5℃ B.32℃ C.﹣4℃ D.16℃
28.下列有关A地与B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地的河流冬季不结冰
B.B地属于暖温带、湿润地区
C.A地年降水量小于800mm
D.B地耕地以旱地为主,主要种植小麦等粮食作物
29.读图,关于川藏铁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大致呈南北走向
B.穿越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
C.途经沃野千里的“黑土地”
D.沿途经过少数民族聚居区
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第19届亚运会将在杭州举办。本届亚运会的主题口号为“心心相融,@未来”,@既代表了万物互联,又契合了杭州互联网之城的特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0.志愿者与外国运动员交流,主要使用的语言是(  )
A.英语 B.法语 C.俄语 D.西班牙语
31.杭州是著名的旅游观光城市,游客可以欣赏到(  )
A. 五台山
B. 西湖
C. 黄山
D. 云冈石窟
32.杭州大力发展以互联网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其优势在于(  )
A.资源丰富,海运便利 B.人才聚集,环境优美
C.河网纵横,水源充足 D.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题,共25分)
33.读南水北调工程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跨流域调水是解决我国水资源   (时间、空间)分布不均的有效方法。
(2)长江、黄河都发源于   (青藏、内蒙古)高原。
(3)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来自汉江的   水库;西线方案将在我国地势的第   级阶梯上逐步实施;东线方案从长江下游通过   运河引水。
(4)南水北调工程完工后,从南向北将依次把长江、   、   、海河四大流域联结起来。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疆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境内有草原、雪山、沙漠等壮美的自然风光,有服饰、歌舞、民居等独特的地方文化。新疆文旅部门以“丝路枢纽,活力新疆”为主题,推出了系列精品旅游线路。新疆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图1示意署假某游客旅游路线,图2为该游客朋友圈截图。
(1)图中旅游景点主要分布在   山脉南北两侧。
(2)结合喀什古城传统民居特点,简要归纳当地自然环境特征。
(3)通过浏览该游客朋友圈,列举去新疆旅游应携带的物品。
(4)运用图文材料,分析新疆发展旅游业的有利条件。
答案解析部分
1.D
在钓鱼岛周边开展常态化巡航的意义是①强化周边岛礁及海域有效管理、②树立公民海洋国土观念、④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D正确;与治理海洋环境污染无关, ③错误,ABC错误;
故答案为:D。
我国领海的宽度是12海里,按照《联合国海洋公约》的规定,我国管辖的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
2.C
3.C
4.D
我国地形的主要特征是: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纵横分布的山脉,构成了中国地形的骨架,高原、平原、盆地、丘陵镶嵌其中。中国东部多平原、丘陵,西部多高原、山地和盆地。复杂多样的地形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又使祖国各地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方式各有不同。
2.A、读图分析,D地区北京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经济中心是上海,A错误;
B、E东北地区煤、铁、石油等资源丰富,天然气资源不丰富,B错误;
C、G台湾,美丽宝岛,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C正确;
D、H和I位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指东北地区,D错误。
故答案为:C。
3.A、读图可得,甲所示的是青藏地区的碉房, A 位于西北地区,故 A 错误;
B、乙所示的是南方地区景观, C 位于黄土高原地区,故 B 错误;
C、丙所示的是东北地区的民居,该屋顶较陡,便于冬季积雪的滑落, E 位于东北地区,故 C 正确;
D、丁所示的是 I 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大三巴牌坊,H是香港,故 D 错误。
故答案为:C 。
4.A、A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不易出现洪涝灾害,A错误;
B、D华北地区,易发生春旱,B错误;
C、F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易发生洪涝灾害,C错误;
D、G台湾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多发生台风灾害,D正确。
故答案为:D。
5.D
6.B
7.D
8.C
9.B
10.D
11.B
12.B
由图可知,沿“沿32°N地形剖面图”经过的地形区,自西向东依次是:A青藏高原,B四川盆地,C长江中下游平原。 因此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分界线③是巫山山脉。故答案为:B。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为地势一二级阶梯分界,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是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第一级阶梯以高原为主,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包括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第二级阶梯以盆地、高原为主,海拔下降到1000 2000米,包括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第三级阶梯以丘陵、平原为主,大部分地区海拔在500 米以下,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
13.C
14.A
15.A
16.B
17.A
18.A
19.B
20.B
21.D
22.B
23.A
24.B
25.D
26.D
27.C
28.C
29.D
A、川藏铁路大致呈东西走向,A错误;
B、川藏铁路穿越我国地势第一、二阶梯的分界线即横断山脉,B错误;
C、“黑土地”是指东北平原,川藏铁路不经过东北平原,C错误;
D、川藏铁路沿途经过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如藏族等,D正确。
故答案为:D。
川藏铁路是中国境内一条连接四川省与西藏自治区的快速铁路,呈东西走向,东起四川省成都市、西至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是中国国内第二条进藏铁路,也是中国西南地区的干线铁路之一。
30.A
31.B
32.B
33.(1)空间
(2)青藏
(3)丹江口;一;京杭
(4)淮河;黄河
(1)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表现为南多北少、东多西少。跨流域调水可以将水资源丰富地区的水调到水资源短缺的地区,如南水北调工程就是把长江流域的水调到缺水的华北和西北地区,所以跨流域调水是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有效方法。
(2)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北麓,所以长江、黄河都发源于青藏高原。
(3)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引水,沿线开挖渠道,自流北上,北达北京和天津,为沿线城市供水;西线方案是从长江上游通天河、支流雅砻江和大渡河上游筑坝建库,开凿穿过长江与黄河的分水岭巴颜喀拉山的输水隧洞,调长江水入黄河上游,这一区域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扬州江都抽引长江水,利用京杭大运河及与其平行的河道逐级提水北送。
(4)南水北调工程完工后,从南向北将依次把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联结起来,构成 “四横三纵” 的大水网,实现我国水资源的合理调配和优化配置,对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等具有重大意义。
我国正在实施的南水北调工程分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把长江水系丰富的水资源调往缺水严重的华北、西北地区。东线工程起点位于江苏扬州江都水利枢纽,通过京杭大运河等天然河道和必要的人工河道逐级提水北送,供水区域为江苏、山东、河北三省和天津。中线工程起点位于汉江中上游丹江口水库,受水区域为河南、河北、北京和天津。
(1)跨流域调水是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有效方法。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东多西少,南多北少。跨流域调水工程可以将水资源丰富地区的水调到水资源短缺的地区,如南水北调工程就是把长江流域的水调到缺水的华北和西北地区。
(2)长江、黄河都发源于青藏高原,长江自西向东注入东海,黄河自西向东注入渤海,这种流向是因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大河多受地势影响,从高向低流。
(3)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引水,沿线开挖渠道,自流北上,北达北京和天津,为沿线城市供水;西线方案是从长江上游通天河、支流雅砻江和大渡河上游筑坝建库,开凿穿过长江与黄河的分水岭巴颜喀拉山的输水隧洞,调长江水入黄河上游,这一区域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扬州江都抽引长江水,利用京杭大运河及与其平行的河道逐级提水北送。
(4)南水北调工程完工后,从南向北将依次把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联结起来。南水北调工程通过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与长江、淮河、黄河、海河相互连接,构成我国水资源“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总体格局,可有效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问题,促进南北方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34.(1)天山
(2)降水少,干旱;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昼夜温差大;多风沙天气。
(3)太阳镜、防晒霜、防暑药、饮用水、保暖衣物、口罩、望远镜。
(4)自然、人文旅游资源丰富,特色鲜明;交通便利;政策支持。
(1)可以看到图中的旅游景点主要分布在新疆中部天山山脉的南北两侧。
(2)喀什古城的民居平顶是因为该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墙厚是因为该地区夏季炎热,可以隔热,冬季寒冷,可以保暖;窗户小是因为该地区降水少,地表沙漠广布,可以防风沙和隔热。
(3)新疆夏季气候炎热,太阳紫外线强应该携带墨镜、防晒霜、防晒衣等,新疆山地多,山上气候寒冷,应该携带保暖衣物。
(4)材料中写道新疆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境内有草原、雪山、沙漠等壮美的自然风光,有服饰、歌舞、民居等独特的地方文化。因此新疆发展旅游业的有利条件是风景独特优美,旅游资源丰富;交通的不断发展;旅游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政府大力支持新疆文旅产业的发展。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有阿尔泰山,南部有昆仑山、阿尔金山和天山。天山作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象征,横贯中部,形成南部的塔里木盆地和北部的准噶尔盆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远离海洋,深居内陆,四周有高山阻隔,海洋气流不易到达,形成明显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温差较大,日照时间充足(年日照时间达2500~3500小时),降水量少,气候干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