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识字4 猜字谜 课时 2
内容 分析 《猜字谜》是字谜识字,由两则字谜组成。猜字谜寓知识性、趣味性、哲理性于一体,能使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开动脑筋。两则谜语语言通俗形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读起来生动有趣,同时可以感受到中国汉字的独特魅力。
素养 目标 文化自信:通过字谜识字,感受中国汉字的独特魅力。 语言运用:通过猜谜语,了解合体字和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思维能力:通过猜字谜,理解事物之间的联系。 审美创造:举行“猜谜大会”,找谜语,编谜语,猜谜语。
思政 元素 通过学习猜字谜,引导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重点 难点 1. 掌握 13 个生字和 4 个偏旁的认读与书写,学会写 6 个字;能够准确猜出字谜谜底,并理解猜谜依据。 2. 深入理解合体字和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提高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
课前 准备 1. 预习提纲:(1)预习课文,圈出生字词,借助拼音尝试认读。(2)收集自己知道的字谜,准备在课堂上分享。 2. 准备资料:制作包含字谜故事、生字动画演示、猜谜游戏等内容的多媒体课件;准备生字卡片、字谜卡片。
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课时 目标 1. 认识 “猜、边” 等 8 个生字和两点水、又字旁、反文旁 3 个偏旁;正确书写 “字、红”2 个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第一则字谜的谜面,能根据谜面猜出谜底,并清晰阐述猜谜的依据。
环节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教师活动】 1. (课件出示图片:一群小朋友在元宵节猜灯谜)“同学们,看看这张图片,谁能说一说图片中的小朋友们在做什么呀?” 引导学生观察并回答。 2. 讲解习俗:“大家说得很对,他们在猜灯谜。元宵节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在这一天,人们会吃汤圆、赏花灯,还会猜灯谜。猜灯谜可有趣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和猜灯谜很像的猜字谜。” 板书课题 “猜字谜”。 3. 互动交流:“同学们,联系你们过元宵节的经历,再结合老师刚才讲的,谁能说说什么是字谜呢?”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 4. 小试牛刀:(课件出示一则字谜:草上飞)“现在老师来考考大家,这个字谜的谜底是什么呢?开动你们聪明的小脑袋想一想。” 引导学生思考并猜出谜底。 5. 书写指导:“接下来我们学习写一个生字‘字’。”(课件出示 “字” 的动漫笔顺)“大家仔细看,‘字’的笔顺是怎样的,每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什么位置。” 讲解书写要点,如 “宀” 宽度适中,“子” 藏在 “宀” 里,长横稍宽于 “宀”,关注竖中线上的关键笔画等,之后进行范写。让学生书空、描红、临摹,巡视指导,提醒学生注意书写姿势,最后组织同桌互议互评。
【学生活动】 1. 认真观察图片,积极回答问题,如 “小朋友们在猜灯谜”。 2. 认真倾听老师讲解元宵节习俗和猜字谜的相关知识。 3. 思考并分享自己对字谜的理解,如 “字谜就是把字编成谜语让人猜”。 4. 认真思考老师出示的字谜,积极举手回答,猜出谜底 “早”。 5. 仔细观看 “字” 的动漫笔顺,认真听老师讲解书写要点,书空、描红、临摹,在练习过程中注意书写姿势,与同桌互相评价书写情况。
【设计意图】 通过展示图片和讲解习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引出课题;互动交流和猜简单字谜,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了解学生对字谜的认知程度;书写指导帮助学生掌握 “字” 的正确书写方法。
环节二:初读课文,识字正音
【教师活动】 1. 布置任务:“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读第一则字谜,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争取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巡视学生自读情况,给予个别指导。 2. 组织朗读:“现在同桌之间互相读给对方听,互相纠正读音。读完后,我们来进行朗读展示,先指名读,再分组读、齐读。” 在学生朗读过程中,注意纠正错误读音。 3. 指导识字:(课件出示生字:猜、边、凉、喜、欢、时、怕、攻)“这些生字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大家先来读一读。” 采用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等方式让学生认读。 对于 “猜、边、凉”,引导学生用组词识记,如猜(猜测)、边(左边)、凉(凉风);同时介绍新偏旁两点水(冫),说明含有 “冫” 的字大多和寒冷有关。 对于 “喜、欢、怕”,先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什么,认读 “喜欢” 一词;展示 “喜” 在生活中出现的图片,如喜字剪纸、喜庆的场景等,引导学生发现 “喜” 字代表的美好意义;联系字源,讲解 “喜” 字的字形,人们高兴时会咧,有时还会敲起锣鼓庆祝,“喜”上面部分的“”表示擂鼓庆祝,下面部分的“”表示欢笑。 用比一比的方法识记“欢”“攻”“时”字: (1)欢—吹。 认识新偏旁:又字旁()——又字旁的字大多与手有关。 (2)攻—攻。 (3)时—村。 ⑤识记生字“怕”。 可结合偏旁识记:“怕”的偏旁是竖心旁,与心情有关,组词为“害怕、怕人”等。 4.出示生字卡片,学生抢读、齐读、分组读等。
【学生活动】 1. 按照要求自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反复读。 2. 同桌之间互相朗读、互相纠正读音;积极参与朗读展示,认真倾听他人朗读,学习正确读音。 3. 认真参与生字认读活动,用多种方式读准生字;积极参与组词、比一比等识字活动,通过不同方法记住生字的读音和字形,理解新偏旁的含义。 4. 积极参与巩固练习,快速准确地读出卡片上的生字。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读准字音,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运用多种识字方法,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生字,培养自主识字能力;巩固练习强化生字记忆,提高识字效果。
环节三:指导书写,巩固提升
【教师活动】 1. 引导圈字:“请同学们反复诵读谜面,把里面的‘字’和‘红’圈出来,然后指名认读并组词。” 2. 指导书写 “字”:引导学生观察 “字”,发现其上下结构的特点,让学生交流记忆要领。之后进行范写,提示要点,如 “宀” 首笔点写在竖中线上端,“宀” 宽度适中,“子” 的长横与 “宀” 同宽等。让学生描红、临写,巡视指导。 3. 指导书写 “红”:让学生观察课本田字格中的 “红”,发现它是左右结构,引导学生交流记忆要领,如 “纟 + 工=红”,绞丝旁的字大多和丝线有关。进行范写,提示 “纟” 的三个笔画要写得紧凑,“工” 要写得平稳,两横上短下长,竖在竖中线右侧。让学生描红、临写,巡视指导。 4. 组织评价:“现在我们来看看大家写的字,谁来评一评?” 引导学生从笔画规范、结构合理等方面进行评价,之后让学生再自由练写,同桌互评互纠。 5. 拓展练习:“大家用会写字和熟字组成常用词语,读读写写。比如‘字’可以组成‘写字’‘汉字’,‘红’可以组成‘红色’‘红花’。” 巡视并指导学生组词。
【学生活动】 1. 诵读谜面,圈出 “字” 和 “红”,认真认读并组词,如 “字(写字)”“红(红色)”。 2. 观察 “字”,交流记忆特点;认真看老师范写,记住书写要点;进行描红、临写,注意书写姿势;观看同学作品展示,参与评价。 3. 观察 “红”,交流结构和记忆方法;认真听老师范写提示,进行描红、临写;参与评价和再次练写,同桌之间互相评价、纠正。 4. 思考并组词,认真读写词语,如 “字典”“火红” 等。
【设计意图】通过细致的书写指导和评价,让学生掌握 “字” 和 “红” 的正确书写方法,提高书写能力;拓展练习巩固生字,培养学生的组词能力和汉字运用能力。
环节四:再读课文,猜测谜底
【教师活动】 1. 组织朗读:“现在,老师请一位同学来朗读这则字谜,其他同学认真听,边听边想谜底是什么。” 指名学生朗读。 2. 小组讨论:“大家在小组里交流一下,说说自己猜的谜底是什么,重点要说清楚猜测的理由哦。” 巡视各小组讨论情况,适时参与讨论并给予引导。 3. 引导交流:“哪个小组先来汇报?大家发表不同意见也没关系,不过要从文中找到线索来说服别人。” 引导学生从文中找线索,如: 线索一:“左边绿,右边红,左右相遇起凉风。”(课件出示:左边一个绿方块,右边一个红方块)引导学生找出反义词 “左 —— 右”,推测出这是一个左右结构的字,且由两个字合成。引导学生朗读词语 “相遇” 并造句,如 “我在公园里和好朋友相遇”。进一步引导思考 “红” 和 “绿” 相遇的变化,如 “起凉风”。 线索二:“绿的喜欢及时雨,红的最怕水来攻。” 进行思路指导,提问 “什么东西是‘绿’的?哪些‘绿的’‘喜欢及时雨’?什么东西是‘红的’?哪些‘红的’‘最怕水来攻’?” 引导学生思考,如 “禾苗是绿的,喜欢及时雨;火苗是红的,最怕水来攻”。随机出示相关儿歌,与学生合作读。 4. 揭示谜底:根据学生的交流汇报,揭示谜底 “秋”。(课件演示 “禾” 与 “火” 相撞变成 “秋” 的动画,再依次出示风吹黄叶、柿子火红、行人穿长衣长裤的图片)“大家看,这就是秋天的景象,‘禾’和‘火’组成了‘秋’字,秋天到了,就会有凉风,禾苗需要雨水,火苗怕水,是不是很有意思?” 5. 总结方法:“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是怎么猜出这个谜底的。线索一提示了字的结构和意义,线索二提示了字中各部件的意思。以后我们猜字谜的时候,就可以从这些方面去思考。” 引导学生朗读字谜,回想猜谜过程。
【学生活动】 1. 认真倾听同学朗读,思考谜底。 2. 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猜测的谜底和理由,认真倾听其他同学的想法。 3. 各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发表不同意见,根据老师的引导从文中找线索支持自己的观点;朗读 “相遇” 并造句。 4. 认真观看动画和图片,理解谜底 “秋” 的由来,感受秋天的特点。 5. 跟随老师总结猜谜方法,朗读字谜,回想猜谜思路。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讨论、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学生从文中找线索猜测谜底,让学生了解猜字谜的方法,感受汉字的构字规律和字谜的趣味性。
环节五:拓展延伸,作业设计
【教师活动】 1. 组织猜谜:“我们再来玩几个猜字谜的游戏。” 出示准备好的字谜,如 “旭日东升 —— 九”“山上还有山 —— 出”“石头露头 —— 右”,引导学生猜测谜底,鼓励学生分享猜谜思路。 2. 课堂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很多知识,认识了生字,学习了写字,还猜出了有趣的字谜。同学们在课堂上都表现得很积极,老师要为大家的认真和努力点赞!” 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点评,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3. 布置作业:“完成本课对应训练,巩固今天学的生字和猜谜知识。课后大家还可以自己编一编字谜,和爸爸妈妈、小伙伴们一起分享。”
【学生活动】 1. 积极参与猜谜游戏,认真思考,猜出谜底并分享猜谜思路。 2. 认真倾听老师的课堂小结,接受表扬和建议。 3. 课后认真完成对应训练,尝试自己编字谜并与他人分享。
教学反思
在本课时的教学中,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有待改进的地方。成功之处在于,通过展示元宵节猜灯谜的图片和讲解习俗,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在识字教学环节,运用多种识字方法,如组词识记、字源讲解、比一比等,帮助学生较好地理解和记忆生字,同时结合新偏旁的介绍,让学生对汉字的构字规律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在猜谜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从文中找线索猜测谜底,培养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学生参与度较高。 然而,教学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在识字环节,部分学生对一些生字的记忆不够牢固,尤其是通过字源讲解的生字,可能是因为讲解方式不够生动形象,导致学生理解和记忆困难。在小组讨论环节,个别小组的讨论秩序不够好,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没有充分发挥小组讨论的作用。在书写指导方面,虽然对 “字” 和 “红” 进行了详细的指导,但仍有部分学生的书写不够规范,可能是因为指导过程中对学生个体的关注不够,未能及时纠正每个学生的书写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识字方法的多样性和趣味性,对于字源讲解的部分,可以采用动画、故事等更生动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在小组讨论前,明确讨论规则和要求,加强对小组讨论的引导和监督,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在书写指导时,增加巡视次数,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的书写问题,同时可以展示更多优秀和有问题的书写案例,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书写规范,提高书写水平。
过程设计
第二课时
课时 目标 1.认识“令、感”等5个生字和力字旁1个偏旁;会写“动、万、无、明”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第二则字谜的谜面,能根据谜面猜出谜底;巩固“青”字族汉字,进一步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环节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 1.复习巩固。 (1)先认读“青”字族词语。(板示:请问 心情 晴天 清水)再出示“青”字族生字。(板示:请 情 晴 清) (2)师生合作,你问我答。如,心(忄)加青是什么?心加青就是情,心情的情。 2.巧妙过渡,引出字谜。 师:“青”字族的几个汉字宝宝又来和我们见面啦!不过,它们藏在了一则字谜里,只有认真读书、思考的同学才能找到它们哟!
【学生活动】 1. 认真认读 “青” 字族词语和生字,积极参与互动问答,巩固所学知识。 2. 对新课内容产生好奇,充满期待地准备学习新的字谜。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 “青” 字族汉字,巩固上节课的学习成果,为学习新的字谜和生字做好铺垫;巧妙引出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环节二:初读课文,识字正音
【教师活动】 1. 朗读指导:“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借助拼音自读第二则字谜,把不会读的字圈出来,多读几遍。读完后,和同桌互相读一读,不会读的地方互相帮忙,读对了就夸夸对方。” 巡视学生自读和同桌互读情况,给予指导。 2. 范读引领:“老师来给大家读一读,同学们仔细听,注意字音和停顿。” 范读课文,读准 5 个词语 “令人感动、万里无云、纯净透明” ,强调 “令、动” 是后鼻音,“令” 的声母是 “l”,“感”“万” 是前鼻音;示范读好句子停顿,边拍节奏边朗读:“‘言’来 / 互相尊重,‘心’至 / 令人感动,‘日’出 / 万里无云,‘水’到 / 纯净透明。” 之后,组织学生进行指名读、分组读、全班齐读。 3. 识字教学:(课件出示生字:令、感、动、万、无)“这些生字就是我们今天要攻克的难关,大家先自由读一读,然后和同桌交流一下,看看怎么记住它们。” 引导学生交流汇报,重点指导: 熟字比较:“今 —— 令(‘今’加一点就是‘令’)”“方 —— 万(‘方’去一点就是‘万’)” 。 口头组词:让学生用生字口头组词,如 “动(动画)(动作)(动人)(动听)” ,在组词过程中复现识字。 猜字谜:展示 “云朵力量大 —— 动”“今天多一点 —— 令”“点清方知数目大 —— 万” 等字谜,帮助学生记忆生字。 加一加:“咸 + 心=感”“云 + 力 = 动” ,引导学生理解这种识字方法。 4. 巩固练习:组织师生互读、开火车读、男女生合作读等活动,巩固生字认读。
【学生活动】 1. 按照要求自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与同桌互相朗读、互相帮助纠正读音。 2. 认真听老师范读,注意字音和停顿;积极参与指名读、分组读、全班齐读,努力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3. 自由读生字,与同桌交流识字方法;参与汇报交流,学习不同的识字方法;认真参与猜字谜、组词等活动,加深对生字的记忆;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朗读练习,巩固生字认读。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读准字音,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运用多种识字方法,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提高自主识字能力;丰富的朗读练习,巩固生字的认读,培养学生的语感。
环节三:复习巩固,指导书写
【教师活动】 1. 生字认读与组词:(出示关于 “动、万、无、明” 的生字卡片)“同学们,我们来认读这几个生字,并给它们组组词。” 指名学生认读并口头组词,纠正错误。 2. 笔顺示范:(课件出示 “动、万、无、明” 的动漫笔顺)“大家仔细看,这些字的笔顺是怎样的,每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什么位置。” 让学生边看边书空。 3. 书写指导:示范讲解书写要点,“动” 字,“云” 要写得稍高一点,“力” 横折钩的起笔和 “云” 第二横对齐,一撇要穿插到 “云” 的下面;“万” 字,长横居上居中,“?” 起笔于田字格中心,长撇舒展,从首笔中部起笔 。之后,让学生描红、临摹,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书写姿势和笔画错误;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评价,引导学生从笔画规范、结构合理等方面评价同学的书写;安排同桌互评互纠,让学生再次练写。 4. 拓展练习:“大家用会写字和熟字组成常用词语,读读写写。比如‘动’可以组成‘运动’‘活动’,‘万’可以组成‘千万’‘一万’。” 巡视并指导学生组词。
【学生活动】 1. 认真认读生字并积极组词,如 “动(运动)”“万(千万)”“无(无边)”“明(明天)”。 2. 仔细观察动漫笔顺,认真书空。 3. 认真听老师讲解书写要点,仔细观察老师示范;进行描红、临摹,注意书写姿势;参与交流评价,学习他人优点;同桌之间互相评价、纠正,再次练写。 4. 思考并组词,认真读写词语,如 “动力”“万一”“无用”“明白” 等。
【设计意图】通过系统的书写指导,让学生掌握正确的书写方法,提高书写能力;组织评价和再次练写,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书写习惯;拓展练习巩固生字,提升学生的汉字运用能力。
环节四:再读课文,猜测谜底
【教师活动】 1. 自主思考:“请同学们自读第二则字谜,仔细想一想每句话的意思。” 巡视学生自读情况,给予个别指导。 2.教学思路指导。 (1)(课件出示:“言”来互相尊重)指名读谜面。 创设做客的情境,通过表演“小主人”和“小客人”之间的对话帮助理解“互相尊重”的意思。“言”来互相尊重,说明谜底与礼貌用语有关,因此这句话的谜底是“请”。 (2)(课件出示:“心”至令人感动)生齐读谜面。 (3)(课件出示:“日”出万里无云,“水”到纯净透明)指名读谜面。 ①理解“纯净”。可以利用课件出示污水沟图、清溪图,引导学生比较图片,知道没有杂质的、干净的水就是“纯净的水”,从而理解“纯净”的意思。 拓展:纯净的(天空) 纯净的(空气) 纯净的(心灵) ②想一想:“‘日’出万里无云”是一个什么字?“‘水’到纯净透明”又是一个什么字? (课件出示万里无云的蓝天图)“‘日’出万里无云”与太阳和天气有关,谜底是“晴”;“‘水’到纯净透明”与水有关,纯净透明就是“清”。 3.归纳总结。 这则字谜真有意思,每一行中藏着一个汉字(请、情、晴、清),谜面中的“言、心、日、水”四字暗藏偏旁言字旁、竖心旁、日字旁、三点水,形旁表义。整则字谜的谜底则是它们的母体字“青”。“请、情、晴、清”这4个字的发音就是从“青”而来,声旁表音。 4.组内说一说“青”字族的其他汉字,试编字谜。(如“立”来安定平静——靖;有草茂盛葱茏——菁。)
【学生活动】 1. 自读字谜,认真思考每句话的意思。 2. 参与课堂互动,认真听同学朗读谜面;在情境表演中理解 “互相尊重” 的含义,思考并猜出 “请” 字;齐读谜面,结合生活思考猜出 “情” 字;观察图片理解 “纯净”,思考并猜出 “晴” 和 “清” 字。 3. 认真听老师总结,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感受汉字的奇妙。 4. 在小组内积极交流 “青” 字族的其他汉字,尝试创编字谜,如 “虫来变成蜻蜓 —— 蜻”“目来能看清楚 —— 睛” 等,认真倾听其他同学的创编,互相学习。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情境创设、图片辅助等方式,帮助学生猜出谜底,理解猜谜依据,深入体会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拓展创编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加深学生对汉字的理解和热爱。
环节五:拓展延伸,作业设计
【教师活动】 1.结合本课学习,在班里开展一次“猜谜大会”。 (1)找谜语。先交流搜集字谜的渠道,如,从有关字谜的书中找一找,到网上搜一搜;然后分头搜集谜语,可以将找到的谜语做出小报张贴在教室中展示。 (2)编谜语。先互相介绍编谜语的方法,然后学生大胆尝试。 (3)猜谜语。猜一猜同学搜集到的或同学编的谜语。 2.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在本课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学活动在达成教学目标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成功之处在于,复习导入环节通过对 “青” 字族汉字的复习,有效巩固了旧知,为学习新课做好了铺垫。在识字教学中,运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记忆生字,如熟字比较、猜字谜、加一加等,学生的参与度较高,对生字的掌握较好。在猜谜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情境、图片辅助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谜面,猜出谜底,对形声字的构字规律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然而,教学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在识字环节,部分学生对个别生字的记忆还不够牢固,在课堂提问和练习中出现错误,可能是因为对这些生字的讲解和练习还不够深入。在 “猜谜大会” 活动的组织引导方面,虽然学生参与热情较高,但部分学生在搜集和创编谜语时遇到困难,可能是因为给予的指导不够具体,学生缺乏相关经验。在书写指导时,尽管强调了书写规范和要点,但仍有部分学生的书写不够美观,这可能是因为对学生书写习惯的培养还需加强,在课堂上的巡视指导不够细致全面。 针对这些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关注个别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于难记的生字,增加讲解和练习的时间,采用多样化的方式帮助学生记忆。在组织 “猜谜大会” 等拓展活动前,给予学生更详细的指导,如提供一些编谜语的示例和方法,组织小组讨论,帮助学生拓宽思路。在书写指导方面,加强对学生书写习惯的培养,增加巡视次数,注重对学生书写过程的指导,及时纠正问题,同时展示更多优秀的书写作品,让学生有更直观的学习榜样,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