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第二章复习导学
考点整合升华 全面过关
整合之一 叶片的结构
名师点睛
1.叶片的结构(如图)
结构 构成组织 结构特点 功能
叶片 表皮 保护组织 ①表皮细胞无色透明,排列紧密; ②表皮上分布有气孔 保护
叶肉 薄壁组织 叶肉由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构成,栅栏组织靠近上表皮,含叶绿体较多,海绵组织靠近下表皮,含叶绿体较少 储藏营养
叶脉 输导组织 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 筛管:运输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 运输
2.大多数植物的叶片,下表皮的气孔比上表皮的气孔多。
.表皮细胞无色透明,不含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例1 如图是叶片横切面图,填写各部分的名称并回答问题:
(1) 叶片由____、____和____组成。(均填名称)
(2) 具有保护作用的是[①]________和[____]________;有输导作用的是[⑤]____;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是[____]____,它的开闭受__________的控制。
(3) 叶肉一般分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4) 叶片的上表面颜色比下表面深,这是因为靠近上表皮的细胞内含有的叶绿体比靠近下表皮的细胞内含有的叶绿体__。
(5) 在生活中,移栽幼苗时往往会去掉一部分叶片,其目的是降低叶片的____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
整合之二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的综合比较
名师点睛
1.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的比较
项目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蒸腾作用
区别 条件 有光才能进行 有光无光均可进行 有光无光均可进行
场所 含有叶绿体的细胞,主要是叶片 所有的活细胞 主要通过叶片进行
原料 二氧化碳和水 有机物和氧 ——
产物 有机物和氧气 二氧化碳和水 ——
能量转化 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
联系 相互对立,相互依存 ——
意义 构建植物体;养育其他生物;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①对自身:拉动水分与无机盐在体内的运输;降低叶片表面的温度。②对生物圈: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参与水循环
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促进: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延长光照时间;增加光照面积;适当提高温度 ①促进:及时排涝;中耕松土。 ②抑制:低温干燥储藏粮食;储藏果蔬时降低温度和氧浓度 抑制:移栽植物时剪去部分枝叶;阴天或傍晚进行移栽;进行遮阴
.气孔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通过气孔的气体包括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释放的氧气,呼吸作用吸收的氧气、释放的二氧化碳,因此,气孔的开闭对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均有影响。
.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蒸腾作用越旺盛,超过一定的温度,蒸腾作用减弱。
.一般来说,光照增强,光合作用随之加强。但是夏季中午光照强,温度过高,为了减少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气孔会关闭,进而影响二氧化碳的进入。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原料减少,进而光合作用强度反而下降。
例2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图一中的A、B、C表示植物的生理过程,图二为叶片横截面示意图,图三是植物在夏季晴朗的一天中二氧化碳的吸收与释放情况。请据图作答:
(1) 植物根吸收的水分,主要通过图一中______(填字母)过程散失。
(2) 图二中能同时进行图一中A、C过程的细胞有____(填序号)。
(3) 图三中段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叶片的部分__________,导致二氧化碳吸收量减少。
(4) 一天中,植物幼苗从外界吸收的二氧化碳量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才能正常生长。
(5) 下列关于图三的说法,正确的有__(多选)。
A.点表示既不进行光合作用,也不进行呼吸作用
B.点表示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C.图中段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
D.点表示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
E.点(18时)之前,光合作用强度一直大于呼吸作用强度
整合之三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相关实验
名师点睛
1.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相关实验的比较
实验项目 实验装置 现象 结论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叶片的见光部分遇到碘液变成了蓝色,遮光部分遇碘液不变蓝 ①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或淀粉);②光是绿叶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 甲装置中的叶片不变蓝,乙装置中的叶片变蓝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
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快要熄灭的卫生香(或竹签)复燃 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种子萌发释放能量 甲瓶温度升高,乙瓶温度不变 种子萌发释放了能量
种子萌发释放二氧化碳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种子萌发释放二氧化碳
种子萌发消耗氧气 甲瓶中蜡烛火焰立刻熄灭,乙瓶中蜡烛火焰继续燃烧 种子在萌发的过程中消耗了氧气
2.实验用到的检测材料及实验原理的比较
检验目的 检测材料 实验原理
光合作用是否产生淀粉 碘液 淀粉遇碘变蓝
光合作用是否需要二氧化碳 氢氧化钠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二氧化碳
光合作用是否产生氧气 快要熄灭的卫生香(或竹签) 氧气可以助燃
呼吸作用是否释放二氧化碳 澄清的石灰水 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呼吸作用是否需要氧气 燃烧的蜡烛 氧气可以助燃
.验证植物的呼吸作用之所以用萌发的种子,是因为萌发的种子不会进行光合作用,而且生命力最强,呼吸作用旺盛,既可以排除光合作用的干扰,又能明显地观察到呼吸作用的现象,即释放能量,产生二氧化碳,消耗氧气。
例3 小爱同学为探究绿色植物和种子的生命活动,进行了以下实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装置可探究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素
B.乙装置中试管收集的气体不能使快要熄灭的卫生香复燃
C.丙装置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
D.将丁装置中萌发的种子换成煮熟的种子,燃烧的蜡烛也会立刻熄灭
知识辨析
1.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光合作用:实质是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起来。
呼吸作用:实质是分解有机物,同时释放能量。
2.导管和筛管
导管:位于木质部,由一串管状死细胞所组成,运输水和无机盐,方向从下往上。
筛管:位于韧皮部,细胞多呈长方形,是活细胞,运输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方向从上往下。
例4 水和无机盐在植物体中运输的基本路径是( )
A.叶中筛管 茎中筛管 根中筛管
B.根中筛管 茎中筛管 叶中筛管
C.根中导管 茎中导管 叶中导管
D.叶中导管 茎中导管 根中导管
易错字辨析
1.光合作用和光和作用:“合”这里指由部分组成整体。“和”一般指和气、融洽等意思。
2.浑浊和混浊:“浑浊”一般用于水中有固体或者沉淀而不清澈,相对应用偏向科学具体,“浑”这里指污浊。“混浊”更多用于空气或者社会,相对更抽象一点,“混”有掺杂、冒充的意思。
3.蒸腾和蒸滕:“腾”下面的字形为“马”,这里指气体蒸发的样子。“滕”下面的字形为“水”,一般指滕姓。
注:黑色字体为正确写法。
巩固提高
1..夏天中午光照最强,光合作用反而不强,原因是( )
A.破坏了叶绿素 B.叶片萎蔫
C.气孔关闭 D.叶蒸发水分太多
2..如果把绿叶比喻为生产有机物的“绿色工厂”,那么这个工厂所需要的动力及其生产的产品分别是( )
A.光能,二氧化碳 B.光能,有机物
C.化学能,二氧化碳 D.化学能,有机物
3..如图为观察种子呼吸作用的演示实验,根据结果可推测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时消耗(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水分 D.能量
4..同学们进行“观察叶片的结构”实验时,观察到的菠菜叶片横切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①②的细胞内不含叶绿体,属于上皮组织
B.图中③的细胞内含有较多的叶绿体
C.多数植物的叶片通过下表皮散失的水分比上表皮多
D.④气孔的开闭由⑤保卫细胞控制
5..关于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四个步骤:①放置黑暗处一昼夜;②叶片部分遮光处理;③叶片放在酒精中水浴加热;④滴加碘液后观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步骤①使叶片中原来储存的淀粉被转运和消耗掉
B.步骤②的目的是设置对照实验
C.步骤③中酒精溶解叶绿素,叶片变成黄白色
D.步骤④叶片遮光部分呈蓝色
6..兴趣小组的同学将刚摘下的苹果叶放入的热水中(如图),发现下表皮产生的气泡比上表皮多。针对此现象,小组同学提出的问题不适合进行实验探究的是( )
A.下表皮的气泡多是因为气孔多吗
B.叶片排出的'气体是氧气吗
C.为什么苹果叶的下表皮气孔多
D.植物体内的水分是通过叶片的气孔散失的吗
7..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是绿色植物的重要生理活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B.植物迅速生长时期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
C.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都是叶肉
D.白天只进行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夜间只进行呼吸作用
8..某县利用大棚种植辣椒,把“小辣椒”变成“大产业”。下列能够提高大棚中辣椒产量的措施有( )
①适当增大昼夜温差 ②合理密植 ③适当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④多施肥少浇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某校生物社团开展“绿化祖国,从我做起”的主题活动,同学们进行了“绿化校园的设计活动”,他们的设计方案中不恰当的是( )
A.优先选择种植可吸收有害气体的绿化树种,最好不要选用名贵的花草树木
B.教学楼临窗处选择种植高大的乔木,用于遮风挡雨
C.注意花草树木的生长周期,使得一年四季各有风景
D.注意植物的空间搭配,做到疏密相间、协调自然
10..图一是叶片横切面示意图,图二是24小时植物叶肉细胞释放和吸收二氧化碳情况的曲线图(纵轴0点以上表示二氧化碳释放量,0点以下表示二氧化碳吸收量)。请据图回答:
(1) 图一②中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能量转换器是________。
(2) 在制作叶片横切面临时切片时,应使用____从培养皿中蘸取最薄的一片。
(3) 植物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通过图一中的[⑤]____散失到大气中。
(4) 分析图二可知,一天中植物叶片有机物积累量最多的点是曲线上的______点,此时,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强度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呼吸作用强度。
11..某校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究提高蔬菜产量的科学方法,选择萝卜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他们在A、B、C、D、五个温室中分别种植了生长期、长势大小相同的萝卜幼苗,白天温室内的光照、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控制情况如下表所示(每个温室土壤、水分等其他条件均相同,且夜间每个温室的温度控制一样)。回答下列问题:
温室 A B C D
光照 适宜光照 适宜光照 适宜光照 弱光照 弱光照
温度
二氧化碳浓度
(1) 为探究光照强度对萝卜幼苗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他们应选择______和______两个温室进行对照实验。
(2) 为探究温度对萝卜幼苗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他们应选择______和______两个温室进行对照实验。
(3) 为探究二氧化碳浓度对萝卜幼苗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他们应选择______和______两个温室进行对照实验。
(4) 上述5个温室中,生长速度最快的是______温室中的萝卜幼苗,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待温室中萝卜成熟后,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进行收获并将一部分萝卜加以储存,由于储存时间较长,萝卜出现了“空心”现象,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单元第二章复习导学
考点整合升华 全面过关
整合之一 叶片的结构
名师点睛
例1 (1) 表皮; 叶肉; 叶脉
(2) 上表皮; ④; 下表皮; 叶脉; ⑥; 气孔; 保卫细胞
(3) ②; 栅栏组织; ③; 海绵组织
(4) 多
(5) 蒸腾
整合之二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的综合比较
名师点睛
例2 (1) B
(2) ②③⑦
(3) 气孔关闭
(4) 大于
(5) CD
整合之三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相关实验
名师点睛
例3 C
知识辨析
例4 C
巩固提高
1.C 2.B 3.A 4.A 5.D 6.C 7.B 8.A 9.B
10.(1) 叶绿体
(2) 毛笔
(3) 气孔
(4) ; 等于
11.(1) B; D
(2) B; C
(3) A; B
(4) B; 光照适宜、温度适宜、二氧化碳浓度充足,光合作用最强
(5) 呼吸作用消耗了有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