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质量评估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C 2.C 3.A 4.D 5.C 6.C 7.D 8.B 9.A 10.C 11.C 12.B 13.D 14.C 15.A 16.C 17.A 18.D 19.D 20.D 21.B 22.B 23.D 24.D 25.C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50分)
26.(1) 雌蕊
(2) 花药; 柱头; 昆虫
(3) 精子; 卵细胞
(4) 种子; ; 胚珠
(5) 子房
27.(1) 卵巢; 受精; 2; 输卵管
(2) 5; 子宫内膜; 8
(3) 羊水; 胎盘
(4) 分娩
28.(1) 根毛; 导管; 叶脉; 叶肉细胞
(2) 水蒸气; 气孔
(3) ⑤
(4) 温度; 湿度
29.(1) 筛管; 分生区
(2) 降低; 叶绿素含量降低
(3) 红
(4) 降低
30.(1) 胚乳; 胚芽
(2) 空气
(3) 形成对照
(4) 黄瓜
(5) 是否用发酵后的尿液浸种; 发酵后的尿液浸种不利于萝卜种子的萌发
(6) 胚已死亡(或胚的结构被破坏,种子未解除休眠等)
31.(1) 雾霾的程度
(2) 叶片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使叶片浮起
(3) 丁
(4) 雾霾对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影响,且雾霾越严重,光合作用越弱
(5) 避免实验结果的偶然性,减小误差,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
(6) 气孔
(7) 苔藓期中质量评估
[考查范围:第三单元~第四单元第一章]
[时量:60分钟 分值: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小明同学在种子萌发的观察日记中写道:“在第三天的时候,玉米种子终于有了动静。”小明记录的这个“动静”应该是 突破了种皮。( )
A.胚芽 B.胚轴 C.胚根 D.子叶
2.图甲所示的双目显微镜在原反光镜的位置换上了照明灯;图乙为某同学观察根尖永久玻片标本时看到的物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换上照明灯后有利于对光
B.观察视野较暗时可适当调亮照明灯
C.要观察根冠细胞应向上移动玻片标本
D.③处细胞排列紧密、体积小、细胞核大
3.植物生长过程中需要多种无机盐。缺乏某种无机盐,植株会出现相应的病症,以下相关描述错误的是( )
A.缺氮时,植株的茎秆软弱,容易倒伏
B.缺磷时,植株特别矮小,叶片呈暗绿色,并出现紫色
C.缺钾时,植株叶片边缘和尖端呈褐色,并逐渐焦枯
D.植物生长需要量最多的是含氮的、含磷的和含钾的无机盐
4.如图所示是叶芽和枝条的结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枝条是由叶芽发育而来的,由2发育而来
B.按照着生位置,为顶芽,为侧芽
C.芽中有分生组织,使芽轴不断伸长
D.3是芽原基,以后发育成叶
5.无土栽培脱离了土壤的限制,扩展了农业生产的空间。配制无土栽培营养液时,需要添加的物质是( )
A.淀粉 B.蛋白质 C.无机盐 D.维生素
6.如下表是玉米在不同时期需水量的测量数据,平均每天需水量最大的时期是( )
发育期 天数 需水总量/(公顷)
苗期 35 99.70
拔节期 19 56.70
抽穗期 8 55.90
灌浆期 26 75.90
A.苗期 B.拔节期 C.抽穗期 D.灌浆期
7.如图是绿色开花植物受精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该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②和③结合的过程 B.①和③结合的过程
C.①和④结合的过程 D.②中的精子和④结合的过程
8.下列各种组织的细胞中,具有一定生理功能,其中属于死细胞的是( )
A.筛管 B.导管 C.叶肉细胞 D.表皮细胞
9.2023年5月,科考队发现一棵高达百米的藏南柏木,打破了云黄果冷杉保持的“中国第一高树”纪录。云南黄果冷杉把水从根部运到树的顶端的动力主要来自(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输导作用 D.呼吸作用
10.每年的3月12日是我国的植树节。植树时,为了提高成活率,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
A.去掉部分叶片
B.根部带着土团移栽
C.在炎热的正午移栽
D.通过“打针输液”给树木输送无机盐
11.如图是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同学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操作步骤,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④①③②⑤
B.③的大烧杯盛的是清水,小烧杯盛的是酒精
C.④的目的是使叶片中原有的二氧化碳消耗殆尽
D.⑤的见光部分变蓝,证明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
12.在夏季晴朗的一天中的不同时段,于同一株天竺葵的同一部位上,分别采摘一片绿叶用下表的方式进行处理,最终染色的结果是( )
叶片编号 ① ② ③
采集时间 清晨 傍晚 深夜
叶片状况 大小、质量、生长状况相近
处理方式 脱色,漂洗,碘液染色
A.①叶片染色最深 B.②叶片染色最深
C.③叶片染色最深 D.叶片染色深浅不定
13.下列各项不是光合作用的变化的是( )
A.消耗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B.把光能转变成储藏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C.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
D.能量在有机物分解时释放出来
14.下图为“检验蔬菜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实验过程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暗处理一昼夜的目的是将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B.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C.第④步,碘液染色后将看到植物叶片变成蓝色
D.该实验还应增设一个将氢氧化钠溶液换成清水的对照组
15.土豆中的淀粉由叶通过光合作用合成,进而被运输到块茎中。土豆植株中能运输淀粉的结构是( )
A.筛管 B.导管 C.木质部 D.形成层
16.你在甜品店看到过“青团”吗?它是江南地区的传统特色小吃,又称艾团、清明团子。在制作过程中,衣服被艾叶汁染成了绿色,下列物质最容易把绿色洗去的是( )
A.沸水 B.肥皂水 C.酒精 D.牙膏
17.如果把某盆栽植物的部分叶片正面和背面都用凡士林涂抹,那么这株植物受影响的生理活动是( )
A.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B.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
C.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
D.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18.同学们利用萌发的种子和煮熟的种子来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乙组是对照组
B.该实验可证明呼吸作用能够释放能量
C.该实验可证明呼吸作用能够消耗氧气
D.该实验可证明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
19.下列关于动物运动能量来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动物从食物中获得能量
B.能量储存在有机物中
C.呼吸作用可使能量释放出来
D.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都用于运动
20.要长期保存小麦种子,粮库应保持( )
A.温暖潮湿 B.低温潮湿 C.温暖干燥 D.低温干燥
21.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下列叙述不恰当的是( )
A.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B.决定了生物圈的物质循环
C.为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 D.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
22.人体附睾的功能是( )
A.产生精子 B.储存和输送精子
C.分泌黏液 D.分泌雄激素
23.小丽进入青春期后,发现自己骨盆变宽了,乳房增大了。与小丽的这些变化直接相关的器官和物质分别是( )
A.卵巢、雄激素 B.睾丸、雄激素
C.子宫、雄激素 D.卵巢、雌激素
24.青春期是青少年发育的关键时期。下列不属于青春期的特征的是( )
A.身高迅速增长 B.心脏的功能增强
C.智力发展迅速 D.性器官开始形成
25.进入青春期,同学们开始在意自己的体态和容貌,有的同学为自己个子矮而自卑,有的同学为自己长得不如别人漂亮而烦恼。对于这种情况,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①特别注重外表打扮,让自己完美无缺 ②学会以积极的心态接纳自己的不完美 ③学会欣赏自己,努力发展自己的特长 ④非常在意别人的看法,暗自与他人比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50分)
26.(10分)开花和结果是绿色开花植物繁殖后代的重要生理过程,如图一和图二分别是桃树的花和果实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内填字母)
(1) 图一中,、、构成了桃花的____。
(2) ____上的花粉落到____上的过程叫作传粉。桃花主要是通过____作为媒介来进行传粉的。
(3) 萌发出的花粉管通过珠孔进入胚珠,其中的____与________结合的过程叫作受精。
(4) 图二中的B是桃的____,由图一中的[______]____发育而来。
(5) 桃子是植物的果实,是由图一中的____发育而成的。
27.(10分)如图一表示人的受精及胚胎发育过程,图二表示女性生殖系统,图三表示人的胚胎发育。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一中B是____,D表示____过程,此过程发生的场所是图二中的[____]________。
(2) 胚泡附着在图二[____]__________上,此时称为怀孕。到____周左右时,发育成胎儿,已经呈现出人的形态。
(3) 观察图三,胎儿生活在半透明的液体____中,通过____和脐带从母体中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通过上述器官经母体排出。
(4) 发育成熟的胎儿从母体的阴道中产出,这个过程叫作____。
28.(9分)如图为植物蒸腾作用的全过程示意图,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 从图中可以看出,土壤中的水分能够通过[⑤]____的吸收作用进入植物体内,再通过根、茎、叶中的[④]____输送到[②]____,再到[①]__________中。
(2) 植物吸收绝大部分的水分以________的形式通过[③]____散失到大气中。
(3) 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无机盐也是通过____(填序号)吸收随水分进入植物体。
(4) 从植物生理的角度分析,“大树底下好乘凉”主要是由于植物的蒸腾作用可降低周围环境的____,提高空气____。
29.(6分)一品红上部的绿色叶片随着花的发育逐渐转色,形成极具观赏价值的红色苞片(如图一)。苞片的大小、数量和颜色是影响一品红观赏价值的关键。回答下列问题:
(1) 一品红绿色叶片制造的有机物可以通过叶脉和茎中的____运输到根部。根尖的生长主要靠________和伸长区两部分。
(2) 研究者测定了一品红苞片转色过程中细胞内色素含量的变化(如图二)。 据图推测,转色过程中光合作用强度逐渐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 若取红色苞片于盛有清水的烧杯中,经高温加热后,烧杯中的液体呈__色。
(4) 研究发现糖类是合成花青素的原料,为了有利于苞片的形成,温室栽培时夜间应适当____温度。
30.(8分)在农业生产中,农民常在播种前将种子进行浸泡处理。用发酵后的尿液浸种是否有利于种子的萌发呢?小张同学选择玉米、黄瓜和萝卜种子进行探究,具体过程和萌发结果如表所示。请据此分析回答问题:
处理方式 玉米种子 黄瓜种子 萝卜种子
数量 萌发数 数量 萌发数 数量 萌发数
在清水中浸泡24小时 100 83 100 45 100 73
在发酵后的尿液中浸泡24小时 100 84 100 81 100 41
(1) 玉米种子中能够为萌发提供营养物质的结构是____,能够发育成茎和叶的结构是____。
(2) 浸种时间不能太长,否则种子会因缺少____死亡。
(3) 三组实验中均设置清水浸种,其目的是__________。
(4) 分析可知,用发酵的尿液浸泡种子后能明显提高发芽率的是____种子。
(5) 在萝卜种子浸泡发芽实验中,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三组实验中有一些种子不能萌发,请你推测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7分)一到冬季,我国各地频现雾霾天气,为探究雾霾天气对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否有影响,生物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①向四个相同的烧杯中装入等量的的碳酸氢钠溶液(能释放出二氧化碳);
②用打孔器在新鲜的菠菜叶上打出直径为1厘米的圆形叶40片,分别平均浸没在四个烧杯中;
③将烧杯分别放入甲、乙、丙、丁四个密闭的玻璃罩中,玻璃罩内装有光照强度相同的台灯;
④甲装置里不放卫生香,在乙、丙、丁装置里分别点燃1支、2支、3支卫生香;
⑤打开台灯30分钟后,观察到甲、乙、丙、丁装置烧杯中的水里浮起的圆形叶片数分别为10片、4片、2片和0片。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步骤④中,点燃的卫生香在密闭的环境中造成烟雾,是为了模拟雾霾天气,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
(2) 步骤⑤中,圆形叶片浮起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根据实验数据分析,__装置的光合作用强度最弱。
(4) 该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为使实验更科学准确,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多次重复实验,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雾霾污染物主要是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可吸入颗粒物等,它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如颗粒物会堵塞叶片表面的____,从而阻塞气体进出叶片的通道。
(7) 为检测空气的污染程度,在自然界中可种植____植物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