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圆明园的毁灭 第二课时课件(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4圆明园的毁灭 第二课时课件(共2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2-16 10:34: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圆明园的毁灭
圆明园的毁灭
部编版 小学语文 五年级上册
第二课时
逃出大英博物馆
—— 一封家书
任务三:家书何—— 倾听今日的诉说
任务二:为何书——了解昨日的毁灭
任务一:家如何—— 寻找昔日的辉煌
第二课时
圆明园是一座——
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圆明园的毁灭——
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1.通过预学单及上节课的学习,说说哪些地方让你深切感受到圆明园曾经的辉煌?
请选择圆明园的建筑或文物,有理有据地说一说。
2.结合相关资料,说说为什么“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不可估量的损失。
任务一:家如何——寻找昔日的辉煌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文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岛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

任务一:家如何——寻找昔日的辉煌
  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
  请你想象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
——【法国】雨果
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点明了游览圆明园的感受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
  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
  所以,
  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结合相关资料,说说为什么“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圆明园是“万园之园”,汇集了无数天下胜景和名园的精华,在世界园林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园内还收藏着丰富的文物珍宝、字画典籍,堪称东方文化的艺术宝库。所以说圆明园的毁灭,既是中国文化史上,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1860年10月6日
小组合作
1.找关键词句,哪些字眼深深刺痛了你的心灵,说说你的感受。
2.深入思考,本段最后一句与课文第一自然段有什么联系,饱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任务二:为何书——了解昨日的毁灭
评价标准 等级
语言流畅,表达清楚 ★★★
说关键词句,说感受 ★★★
说联系,作者的情感 ★★★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任务二:为何书——了解昨日的毁灭
思考:课文是“圆明园的毁灭”,作者为什么要用那么多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作者用昔日的辉煌来衬托现在的荒凉,形成鲜明对比,突出圆明园的毁灭所带来的巨大损失和灾难,控诉侵略者的罪行,呼唤人们对历史的关注。这样写反衬了英法联军的残暴、野蛮,也反映了当时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落后,更反映了作者对圆明园毁灭的痛惜。
有 金碧辉煌的殿堂
也有 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
有 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
也有 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有 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
还有 如蓬岛瑶台、武陵春色
不仅有 民族建筑
还有 西洋景观
还有 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从此,
圆明园
没有了一切。
一切都没有了!
任务三:家书何——倾听今日的诉说
倾听历史的声音——
勿忘国耻!!!
发愤图强!!!
回归之路
文物归还“道阻且长”,但追索海外流失文物的脚步从未停止,从 1949年至今,通过执法合作、司法诉讼、协商捐赠、抢救征集等方式,成功促成了300余批次、15万余件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的回归。
《圆明园猴首铜像》
《圆明园牛首铜像》
《春秋晋伯铜卣》
《龙门石窟佛头像》
《春秋秦公铜鼎》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总有一天
我们会风风光光,堂堂正正地回家
......
作业:
1.作为新时代少年,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避免让“圆明园的毁灭”这样的悲剧重演,请和同学交流。
2.正确朗读“阅读链接”,针对自己不明白或感兴趣之处查阅相关资料,并说说自己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