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 第3课时 几种常见的碱 碱的化学性质课件(共24张PPT内嵌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10.2 第3课时 几种常见的碱 碱的化学性质课件(共24张PPT内嵌视频)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9.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2-15 22:05: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化学
第十单元 常见的酸、碱、盐
课题2 常见的酸和碱
第3课时 几种常见的碱 碱的化学性质
学习目标
1.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和分析,了解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主要性质和用途,并能正确书写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学会从碱溶液都能解离出OH-的角度了解碱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的原因,逐步建立宏观和微观模型思维,初步建立物质的分类观。
3.在探究过程中,学会使用对比的方法分析问题,通过知识的迁移,采用类比的方法从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推断出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
4.通过对碱的化学性质的探究,体验化学学科魅力,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视频导入
环节一 初识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钙
观察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描述它们的物理性质。
氢氧化钠是白色固体
氢氧化钙是白色粉末状固体
将适量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分别加入试管中,分别加入适量水,振荡,用手触摸试管外壁。
氢氧化钠易溶于水,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
氢氧化钙微溶于水
分别取适量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于表面皿中,放置一会。
实验
现象
分析
氢氧化钠表面变潮湿并逐渐溶解,氢氧化钙无明显变化。
氢氧化钠曝露在空气中,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使表面变潮湿,并逐渐溶解——潮解。
结论
氢氧化钠易潮解。
环节二 认识果蔬保鲜剂
问题
果蔬保鲜剂的成分可能是什么?
猜想
展示
分析
猜想依据:能与二氧化碳反应
猜想1:氢氧化钙
猜想2:氢氧化钙溶液
猜想3:碳
猜想4:水
取一袋果蔬保鲜剂,打开并倒出一些。
果蔬保鲜剂是白色固体,因此猜想2、3、4都不正确。
请设计实验证明果蔬保鲜剂是氢氧化钙。
问题
设计与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取果蔬保鲜剂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振荡,取上层清液,向该清液中通入二氧化碳
溶液变浑浊
果蔬保鲜剂是氢氧化钙
果蔬保鲜剂是氢氧化钙。
揭密
问题
成分表中标注的是“消石灰”,这是什么原因?
氢氧化钙是化学名,消石灰是其俗称,另一俗称是熟石灰。
环节三 果蔬保鲜剂能不能用氢氧化钠?
问题
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都属于碱,果蔬保鲜剂中的氢氧化钙能否用氢氧化钠代替呢
分析
问题
能否用氢氧化钠代替氢氧化钙,一是需考虑氢氧化钠能否与二氧化碳反应,二是要考虑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的速率,三要考虑成本。
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吗 如何证明?
实验
操作 现象
将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无明显现象
实验
质疑
完善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向一个充满二氧化碳的软质塑料瓶中,倒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盖好瓶盖,振荡
塑料瓶变瘪
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上述方案严谨吗?为什么?
不严谨,氢氧化钠溶液中有水,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
取两个规格相同的软质塑料瓶,都充满二氧化碳,然后分别向两瓶中加入等体积的水和氢氧化钠溶液,盖好瓶盖后振荡。
两个塑料瓶均变瘪,且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塑料瓶变得更瘪。
资料
用二氧化碳传感器测定等质量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吸收二氧化碳的速率,图像如下:
分析图像,你觉得可以用氢氧化钠代替氢氧化钙吗 为什么
果蔬保鲜剂要维持低氧高二氧化碳的环境,吸收二氧化碳太快,不利于长期维持这种环境。
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2NaOH+CO2 ==== Na2CO3 + H2O。
资料
氢氧化钙可通过氧化钙与水反应制得,1 t 氢氧化钙 345 元,
1 t 氢氧化钠 2100 元。从价格角度,你会选择什么
分析
吸收等质量的二氧化碳,需氢氧化钙的质量较小,从成本角度,选择氢氧化钙较合理。
氢氧化钙有腐蚀性,使用时需小心,氢氧化钠(俗称烧碱、苛性钠、火碱)具有强腐蚀性,使用时需十分小心,实验时需戴好护目镜。从安全角度,你会如何选择
从安全角度应该选择氢氧化钙。
环节四 再探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钙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都属于碱,能否与酸碱指示剂
反应呢?
问题
实验
无色酚酞溶液 紫色石蕊溶液 pH试纸
氢氧化钠溶液
氢氧化钙溶液
红色
蓝色
大于7
红色
蓝色
大于7
结论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均可与酸碱指示剂反应,溶液的pH大于7,显碱性。
环节五 三探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钙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也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否也与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存在某种相同的离子有关呢
问题
实验
检验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具有导电性。
分析
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都能导电,氢氧化钠在水中解离出氢氧根离子和钠离子,氢氧化钙在水中解离出氢氧根离子和钙离子:
由于两种溶液中的阴离子均为氢氧根离子,所以两种物质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
除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外,氢氧化钾也是一种常见的碱,碱在溶液中都能解离出氢氧根离子,所以碱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如能与酸碱指示剂反应,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等。
问题
从物质的组成和类别的角度,分析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的反应,请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1)氢氧化钾与三氧化硫反应;
(2)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硫反应。
2KOH+SO3==K2SO4+H2O
2NaOH+SO2==== Na2SO3+H2O
环节六 认识用途与性质的关系
我们对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性质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这两种碱有哪些用途呢
氢氧化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制肥皂,以及石油、造纸、纺织和印染等工业;氢氧化钠还是炉具清洁剂的成分之一;实验室常用氢氧化钠干燥某些气体。
氢氧化钙在生产和生活中应用广泛,如砌砖、配制农药、改良酸性土壤等。
浓硫酸、浓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均需密封保存,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想一想
浓硫酸有吸水性,浓盐酸有挥发性,氢氧化钠易潮解,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易与二氧化碳反应。
课堂小结
(1)常见的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钙。
(2)氢氧化钠:白色,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热量,易潮解。
(3)氢氧化钙:白色,微溶于水。
(4)化学性质:能与酸碱指示剂反应;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5)用途。
1.氢氧化钙的俗称是 (  )
A.烧碱 B.消石灰 C.纯碱 D.生石灰
2.下列关于NaOH和Ca(OH)2的用途中错误的是 (  )
A.用Ca(OH)2制波尔多液 B.用Ca(OH)2作建筑材料
C.用NaOH溶液检验CO2 D.用NaOH固体干燥某些气体
B
C
课堂作业
3.下列性质中,属于NaOH化学性质的是 (  )
A.易潮解 B.溶于水能放出大量热
C.白色固体 D.能吸收CO2
4.用如图所示实验研究碱的性质。用注射器分别推入等体积的溶液,观察到实验①中气球明显变鼓,实验②中气球略微变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前需检查两个装置的气密性
B.实验中气球变鼓是因为集气瓶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
C.实验①②的现象除气球变鼓程度不同,无其他明显差异
D.从吸收CO2的效果来看,浓NaOH溶液优于澄清石灰水
D
C
5.实验小组用传感器研究等量水、NaOH溶液和Ca(OH)2溶液分别吸收CO2的效果(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氢氧化钠易溶于水),实验装置及部分测定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曲线①是CO2溶解和CO2与水反应的综合结果
B.对比曲线①和②,可说明CO2能与NaOH反应
C.NaOH溶液吸收CO2的效果比水好
D.Ca(OH)2溶液对应的曲线在①上方
D
谢 谢 观 看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