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化学
第十单元 常见的酸、碱、盐
课题3 常见的盐
第2课时 复分解反应
学习目标
1.认识复分解反应的概念,通过对比和分类,能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辨别出复分解反应。
2.通过实验探究,能分析实验证据并归纳出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3.通过对复分解反应微观实质的讨论探究,培养微观辨识能力,逐步形成微粒观和变化观。
4.通过列举复分解反应在生活中的一些应用,体会化学知识的社会价值;在探究实验中培养求实的科学态度。
环节一:碳酸钙制取的探究
问题
碳酸钙可用于补钙,能否用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制取碳酸钙呢?
实验
向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滴加碳酸钠溶液,观察现象。
现象
分析
有白色沉淀生成
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碳酸钙
Na2CO3+Ca(OH)2===CaCO3↓+ 2NaOH
该反应的微观本质是钙离子与碳酸根离子结合生成碳酸钙
Ca(OH)2 +Na2CO3=== CaCO3↓ + 2NaOH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NaHCO3 + HCl === NaCl + H2O + CO2↑
H2CO3
H2CO3
H2CO3
化合物
化合物
化合物
化合物
复分解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环节二:初识复分解反应
实验
向两支盛有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钡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硫酸铜溶液,观察现象并记录。
现象 化学方程式
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
氯化钡溶液+硫酸铜溶液
产生蓝色沉淀
2NaOH+ CuSO4==Cu(OH)2↓+Na2SO4
产生白色沉淀
CuSO4+ BaCl2 ==== BaSO4↓ + CuCl2
分析
这两个反应和碳酸钠与氢氧化钙间的反应有哪些相同之处?这两个反应是否属于复分解反应?
都在溶液中进行,反应物和生成物均为化合物,都有沉淀生成,都属于复分解反应。
与其他三种基本反应类型相比,复分解反应有什么特点呢?试列表,从特点和通式两个角度比较。
类型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置换反应 复分解反应
特点
通式
多变一
A+B+......→C
一变多
单换单,价要变
A+BC→B+AC
双交换,价不变
AB+CD→AD+CB
C→A+B+......
新知导学
请写出碳酸钠与盐酸、碳酸氢钠与盐酸、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NaHCO3 + HCl=== NaCl + H2O + CO2↑
CaCO3+2HCl===CaCl2+H2O+CO2↑
问题
这三个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这三个反应的共同之处是什么?
在溶液中进行,都有气体生成
环节三:再探复分解反应
写出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分析该反应是否属于复分解反应。
问题
HCl + NaOH ==== NaCl +H2O,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是不是酸、碱、盐之间都能发生复分解反应呢?
混合后两种物质并没有交换成分发生反应。
两种化合物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什么?
问题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后,有水或气体或沉淀生成
利用教材附录Ⅰ判断是否有难溶性物质生成,这么多物质如何记忆呢?
利用分类的方法突破
钾、钠、铵盐、硝酸盐遇水影无踪;盐酸盐不溶氯化银;硫酸盐不溶硫酸钡,碳酸盐只溶钾、钠、铵;碱只溶钾、钠、铵、钡,氢氧化钙微溶于水。
生成水或气体或沉淀是从生成物角度考虑,从反应物角度,由于溶液要在溶液中进行,所以一般要求两种化合物均溶于水,但如果有酸参加反应,另一种物质可以溶于水,也可以不溶于水,但必须可溶于酸。
小结
环节四:三探复分解反应
碳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表示如下:
反应后离子数目如何变化?
问题
反应后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数目不变,钙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的数目减少,这个反应实质上是钙离子与碳酸根离子间的反应
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反应后离子数目如何变化?
问题
反应后钠离子和氯离子的数目不变,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数目减少,该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即是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间的反应
复分解反应中,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的目的是使溶液中某些离子的数目减少,使离子数目减少的途径:一是生成水,二是生成气体,三是生成沉淀。
环节五:四探复分解反应
写出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判断该反应是否属于复分解反应?
问题
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该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均为化合物,反应中元素化合价不变,有水生成,属于复分解反应
从反应物角度,复分解反应有如下几种类型:
(1)酸+碱→盐+水
(2)酸+盐→新酸+新盐
(3)酸+金属氧化物→盐+水
(4)碱+盐→新碱+新盐
(5)盐1+盐2→新盐1+新盐2
注意:碱与非金属氧化物间的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
1.只用一种试剂鉴别稀盐酸、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可选择的试剂为( )
A.紫色石蕊溶液 B.氯化镁溶液
C.碳酸钠溶液 D.硫酸铜溶液
2.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变为红色,则该无色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的一组离子是( )
A.Mg2+、SO42- B. K+、OH-
C.H+、Cl- D.Cu2+、NO3-
C
B
练一练
环节六:再探碳酸钙的制取
除了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可生成碳酸钙之外,你还有哪些方法可制得碳酸钙?
问题
钙离子与碳酸根离子结合可生成碳酸钙。钙离子可由氢氧化钙、氯化钙、硝酸钙等可溶性的钙的化合物提供,碳酸根离子可由碳酸钠、碳酸钾等可溶性碳酸盐提供,因此,碳酸钾与氢氧化钙、碳酸钠与氯化钙等均可反应生成碳酸钙
课堂小结
1.复分解反应的概念
2.复分解反应的特点
3.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4.复分解反应的微观实质
5.复分解反应的类型
6.复分解反应的应用
1.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不必考虑的是( )
A.是否有沉淀生成 B.是否有气体生成
C.是否有水生成 D.金属活动性顺序
2.下列物质间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
A.碳酸钙和稀盐酸
B.硝酸钠溶液和氯化钾溶液
C.氯化钡溶液和硫酸钾溶液
D.氯化铁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
D
B
课堂作业
3.可溶性钡盐有毒。既不溶于水,又不溶于酸的硫酸钡不但对人体无毒,还由于它不易被X射线透过,被医疗上作为X射线透视胃肠的内服药剂——“钡餐”。若误食了溶于水的BaCl2,可用于解毒的药剂是( )
A.糖水 B.食盐水
C.硫酸钠溶液 D.碳酸钠溶液
4.下列各种溶质的溶液混合后无明显现象的一组是( )
A.HCl、Na2CO3、K2SO4
B.KNO3、Ba(OH)2、NaCl
C.KCl、AgNO3、HNO3
D.NaOH、FeCl3、(NH4)2SO4
C
B
5.下列各组物质中,能相互反应且反应前后溶液总质量保持不变的是( )
A.硫酸和烧碱溶液
B.铝和硫酸铜溶液
C.氧化铁固体和盐酸
D.碳酸钾溶液和氯化钠溶液
A
谢 谢 观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