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材解读大单元集体备课 课件(共3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材解读大单元集体备课 课件(共3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2-15 22:50: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5张PPT)
第七单元教材解读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大单元集体备课
目录






单元整体解读
学习活动
单元目标
作业设计与评价
单元学习框架
教学建议
本单元以“家国情怀”为主题,编排了《古诗三首》《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梅兰芳蓄须》《延安,我把你追寻》四篇课文。课文表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人们在家国大义面前的不同风采:有戍边将士建立军功,保家卫国的情怀;有个人与国家民族共存亡的精神气概;有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有梅兰芳蓄须罢演的民族气节;还有在我国革命和建设时期发挥了巨大动力作用的延安精神。
一、单元整体解读
人文主题:家国情怀
一、单元整体解读
语文要素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从二年级开始的借助词句,了解课文内容,在三年级“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基础上的进一步提升,本册教材在第四单元安排了“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的要素,本单元在此基础上,学习如何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语文要素1: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册别 语文要素
二上 借助词句,了解课文内容。
三下 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意思。
三下 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复述故事。
四上 了解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四上 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四下 学习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
五上 了解课文内容,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五上 根据要求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
六下 借助作品梗概,了解名著的主要内容。
六下 查阅相关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了解
把握
理解
一、单元整体解读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侧重 引导学生通过先弄清每件事情讲了什么,再把几件事情连起来的方式把握文章的主要内 容。《梅兰芳蓄须》一课侧重引导学生运用这种方法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交流平台”用对话交流的形式,引导学生梳理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不同方法。
一、单元整体解读
人文主题:家国情怀
一、单元整体解读
习作要求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学习写书信”,属于应用文方面的练习,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用 书信与别人互通消息、交流情感,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教材在此之前有关于写留言条等方面的练习,为本次习作奠定了基础。
写信:
表达要求:基本书信格式规范。
交际对象:
心目中的英雄
正文内容:
告诉英雄我现在的生活怎样,谈谈自己的理想或者感受……
习作要求:学习写书信。
一、单元整体解读
在了解单元主题和语文要素的基础上,我们可以从课程的内容以及呈现方式上来对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本单元可归属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该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整体感知联想想象,感受文学语言和形象的独特魅力,获得个性化的审美体验,了解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欣赏和评价语言文字作品,提高审美品味观察感受自然与社会,表达自己独特的体验与思考,尝试创作文学作品。根据此任务群的定位和年段教学目标,整合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学习资源,提炼书家国情怀,杨百年初心的学习主题,引导学生感受本单元文本中的爱国主义精神,促进学生的精神成长。
一、单元整体解读
本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整体感知、联想想象,感受文学语言和形象的独特魅力,获得个性化的审美体验;了解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欣赏和评价语言文字作品,提高审美品位;观察、感受自然与社会,表达自己独特的体验与思考,尝试创作文学作品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
第二学段(3~4年级)
阅读并讲述革命故事、爱国故事、历更大物故事~感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表达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革命英雄-仁人志士即宗敏.
阅读描绘大自然、表现人类美好情感的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尝试用文学语言表达自己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的情感。
阅读富有想象力和表现力的儿童文学作品,欣赏富有童趣的语言与形象,感受纯真美好的童心,学习用口头或者图文结合的方式创编儿童诗和有趣的故事,发展想象力。
学习主题:抒家国情怀,扬百年初心
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
一、单元整体解读
教学目标
分类 内容 课时 教学重点
课文 古诗三首 2~3 1.认识30个生字,读准3个多音字,会写23个字,会写16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 诗,默写《出塞》《夏日绝句》。
3.能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4.能查找资料,联系时代背景理解课文内容,感受
人物的情怀。
5.写自己读书的目的,做到理由清楚。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3
梅兰芳蓄须 1
延安,我把你追寻 1
习作 写信 2 1.能用正确的格式写信,做到内容清楚。
2.能正确书写信封。
语文 园地 交流平台 2 1.能交流、总结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2.正确认读形容人物高尚品质的词语,并能举例说说词语形容的人物。
3.能体会陈述句和反问句的不同语气,并在具体的情 境中运用。
4.朗读、背诵古诗《别董大》
词句段运用
日积月累
合计 10~12
二、单元目标
以“抒家国情怀,扬百年初心”为学习主题,通过课前预习、随文理解等方式认识本单元生字新词。
走进课文,学习“抓住主要人物和事件,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这一方法,在品味语言和体会人物形象的过程中感受仁人志士所展现的家国情怀。
联系生活实际,通过搜集、走访、对话等方式帮助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家国情怀的内涵和担当。
能正确用书信的形式表达对书中人物的敬佩之情,畅谈自己的报国理想,抒发对祖国的赞美之情。
二、单元目标
学习目标
学习主题 抒家国情怀,扬百年初心
学习任务 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学习写书信。
学习活动 活动一:概览篇章页明主题 活动二:走进课文感受英雄情怀 活动三:我们心中的英雄情怀
学习提示 提示1:聊聊心中的英雄 提示2:认识本单元英雄 提示1:触摸诗人笔下的爱国情 提示2:一位革命者的壮志 提示3:一位艺术家的气节 提示1:听我朗诵时代精神
提示2:看我与英雄对话
学习内容 词句段运用、单元篇章页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梅兰芳蓄须》 交流平台、阅读链接 《延安,我把你追寻》
日积月累、习作
课时安排 1课时 5课时 4-5课时
学习作业 “抒家国情怀,扬百年初心”单元整组作业
学习评价 单元评价表
三、单元学习框架
学习提示2:认识本单元英雄
学习提示1:聊聊心中的英雄
活动一:
概览篇章页明主题
共1课时
四、学习活动
请学生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谈谈自己心目中的英雄人物是怎么样的,有什么杰出的事迹
出示词句段运用,思考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英雄的品质。
四、学习活动
学习提示1:聊聊心中的英雄
出示单元课文目录,初步认识本单元中的英雄。
出示单元篇章页,谈谈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理解,明确本单元“抒家国情怀,扬百年初心”的学习主题。
四、学习活动
学习提示2:认识本单元英雄
学习提示3:一位艺术家的气节
学习提示1:触摸诗人笔下的爱国情
学习活动二:
走进课文感受英雄情怀
共5课时
学习提示2:一位革命者的壮志
四、学习活动
初读古诗,聚焦人物。读诗题,认识边塞和凉州的地理位置,了解古诗写作背景。
理解诗意,感悟诗情。结合注释、联系上下文、查找资料理解“征人”“鬼雄”等词语的意思。
聚焦人物,想象画面。结合课后第二题,边读边想象,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小组合作交流后再全班交流。
小组合作,比较学习。比较《出塞》《凉州词》两首古诗中人物和事件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写在学习单上。
勾连同类诗《乌江亭》,融情抒写,假如你是李清照,目睹一幕幕悲惨的场景,你有什么话想对项羽说 提笔写一写。
四、学习活动
学习提示1:触摸诗人笔下的爱国情
回顾导入,揭示课题。回顾学过的伟人的故事,导入课题,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谈谈对周恩来的了解。
明事件,理因果。默读课文,想一想少年时期的周恩来经历了几件事情 借助语文作业本,梳理事件。
借助交流平台,想一想这三件事之间的联系,再想一想怎样将这三件事连起来将课文内容讲清楚。
默读11-17自然段,捕捉最能反映“中华不振”的镜头。在相应的镜头旁写写自己的感受,在小组内聊一聊。
借助资料,明晰背景,深入理解“中华不振”的原因。并指导朗读课后古诗,尝试完成课后小练笔。
四、学习活动
学习提示2:一位革命者的壮志
默读课文,借助表格梳理梅兰芳用了哪些方法拒绝为日本人演戏,指导完成作业本第三题,并借助图表讲述主要内容。
默读课文第3-4段,思考在这个过程中经历了哪些危险和困难,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象,并做批注。
借助资料了解中国当时的背景,引导学生说一说你觉得梅兰芳是一个怎样的艺术家,体会他的“民族气节”
自主阅读《难忘的一课》,借助表格,引导学生抓住主要人物和事件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四、学习活动
学习提示3:一位艺术家的气节
学习提示2:看我与英雄对话
学习提示1:听我朗诵时代精神
学习活动三:
我们心中的英雄情怀
4-5课时
四、学习活动
祖国版图里寻延安。请学生在中国地图上寻找延安的位置,并简单介绍。
优美诗歌里寻延安。自由读课文,简练说说四个代表性地方的典型人物和故事。
悦耳歌曲里寻延安。说一说歌曲里唱的是怎样的故事 听着这样的歌曲,你想说什么
探寻延安精神的内核。根据学生回答,凝练延安精神,小组讨论作为新时代的我们该怎样去追寻延安精神。
四、学习活动
学习提示1:听我朗诵时代精神
穿越时光,寄一 封信给心目中的英雄。
写信
四、学习活动
学习提示2:看我与英雄对话
参考内容----正文:
我眼中的英雄
革命英雄的故事、品质
我们现在的生活
告诉英雄你认为值得骄傲的瞬间、身边幸福生活
我的理想或感受
围绕爱国情怀谈理想
评价量表
评价标准 自评 互评
格式正确
内容清楚
表达流畅
格式
内容
评价
四、学习活动
学习提示2:看我与英雄对话
第一站:西域戍边古战场
古诗以诗寄情,想象一下本单元三位诗人(王昌龄、王翰或李清照)生活在现在,会怎样抒发自己的感情呢,请你根据诗文替他编辑一条朋友圈。
五、作业设计与评价
第二站:追忆深深报国情
少年周恩来之所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伟志向是有原因的。读一读课文,寻找志向背后的原因。
周恩来回答:
立下志向的原因是:
为什么而读书
五、作业设计与评价
第二站:追忆深深报国情
小组合作: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概括《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课文主要内容。
事件顺序法。
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把三件事连起来。
先果后因法。
用“之所以……是因为……”句式连接三件事。
五、作业设计与评价
第二站:追忆深深报国情
如果有人问你为什么而读书,你的回答是什么 想一想写下来,注意写清理由。
五、作业设计与评价
第三站:奏响声声豪迈
《延安,我把你追寻》诗歌第一小节,作者运用两个生动的喻句写出人们追寻美好惠物的迫切心情。请仿照样子写一节童诗吧,看谁的比喻最贴切。
像翩翩归来的燕子,
在追寻昔日的春光;
像茁壮成长的小树,
在追寻雨露和太阳。
五、作业设计与评价
第三站:奏响声声豪迈情
志存高远 精忠报国 大义凛然 英勇无畏
视死如归 铁面无私 秉公执法 刚正不阿
我会选用上面的词语说说本单元学过的人物
我还会讲一讲关于这位爱国人物的相关事迹
我还能联想到课外学到过的爱国人物和事迹
五、作业设计与评价
第三站:奏响声声豪迈情
学习完本单元,班里准备办一次“爱我中华”英雄人物故事推荐会。请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英雄人物的故事,填写下面的推荐卡,然后讲给同学们听一听。
故事名称:
主要任务:
推荐理由:
推荐卡
五、作业设计与评价
“抒家国情怀,扬百年初心”过程性评价表
活动 评价标准 自评 互评
活动一:概览篇章页明主题 谈谈“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理解,了解本单元“抒家国情怀,扬百年初心”的学习主题。 我会通过课前预习、随文理解等方式认识本单元生字新词。
活动二:走进课文感受英雄情怀 我会运用多种梳理方法,抓住主要人物和事件,把握故事内容,有条理地说清楚英雄人物的故事。 我能在分享英雄人物故事时,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很想法。
活动三:我们心中的英雄情怀 我能以自己心目中的英雄人物为主题,讲述英雄人物事迹,表达敬佩之情。 我能正确用书信的形式表达对英雄人物的敬佩之情,畅谈自己的报国理想,抒发对祖国的赞美之情。
五、作业设计与评价
六、教学建议
第一,本单元课文所写的内容离学生生活有一定距离,可借助相关资料帮助学生理解。相关资料的补充可以考虑两种方式。一是教师适当提供,帮助学生读懂课文,理解句子的含义。二是引导学生就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或不理解的内容查阅相关资料。学生课下查找资料也需要教师引导,如,提供方向,提出注意事项,要注意发挥资料对深入理解课文的价值和意义。
六、教学建议
第二,本单元讲述的故事,都有鲜明的主题思想,是对学生进行立德树人教育的重要依托,在故事主题思想的把握方面,不要作多元解读。另外,这些故事都体现了人物崇高的精神品质,不要脱离语言文字和学生的接受能力,给人物“贴标签”,硬性灌输思想情感,而应该与具体的事例、与语言文字的理解运用相结合,做到润物无声。
感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