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第五单元教材解读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大单元集体备课
目录
一
四
二
五
三
六
单元整体解读
学习活动
单元目标
作业设计与评价
单元学习框架
教学建议
本单元为习作单元。习作单元从三年级上册开始设置,每册一个。习作单元都是围绕某项关键的习作能力编排的,在结构体系上与其他单元有较大的区别。围绕人文主题“我手写我心,彩笔绘生活”,教材编排了麻雀、爬天都峰两篇精读课文和我家的杏熟了、小木船两篇习作例文。
一、单元整体解读
整个单元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精读课文,选择能充分体现该项习作能力的典型文章,通过具体的语言 文字让学生感受表达的特点,学习习作方法。第二部分是“交流平台”和“初试身手”。“交流平台”旨在结合对精读课文的分析,帮助学生梳理、总结从课文中学到的习作方法。“初试身手”是让学生初步尝试用学到的习作方法进行表达练习。第三部分是习作例文,为学生提供可资借鉴的习作范例。最后是单元习作,引导学生运用学到的习作方法进行习作实践,培养完成单元习作所需要的习作能力。习作单元的全部内容都以习作能力的达成为目标,各部分联系紧密。
一、单元整体解读
我手写我心,彩笔绘生活
了解作者是怎样把一件事情写清楚的。
写一件事,把事情写清楚。
人文主题
人文主题
一、单元整体解读
四篇课文都是以第一人称,叙写了发生在身边的事。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习作要求是“写一件事,把事情写清楚”。写好一件事是非常重要的一项习作能力,而“把事情写清楚”则是写事最基本的要求。将单元目标定位在“把一件事写清楚”上,着眼的是学生基本习作能力的培养。围绕“把一件事写清楚”这一习作目标,本单元编排了《麻雀》《爬天都峰》两篇精读课文和《我家的杏熟了》《小木船》两篇习作例文。四篇课文都是以第一人称叙写的,所写的也都是作者生活中遇见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生活气息较浓,易于学生学习。
一、单元整体解读
《麻雀》一文叙述了一只老麻雀在庞大的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使小麻雀 免受伤害的动人故事。全文虽然不足四百字,但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得十分清楚,且叙述生动,读来扣人心弦。《爬天都峰》一文写的是爸爸带“我”去爬天都峰,“我”和一位不相识的老爷爷相互鼓励,一起爬上又高又陡的天都峰的事。课文按爬天都峰的过程一步步叙述,读来明白晓畅。两篇精读课文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感受把事情写清楚的方法。
一、单元整体解读
“提供素材—构思表达—修改应用”的习作体系。
单元习作:综合运用。选择一件印象深刻的事情,按照一定顺序写清楚。
交流平台:总结写清一件事情的方法。
初试身手:初步运用方法,把事情过程写清楚。
一、单元整体解读
三上八单元 “那次玩得真高兴” “心情表达”
三下二单元 “看图画,写一些” “所见所想”
三下四单元 “我做了一项小实验” “过程清楚”和“心情表达”
四上五单元 “生活万花筒” “起因-经过-结果”和“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
语文要素二:把一件事情写清楚
写好一件事是学生非常重要的写作能力,而把事情写清楚则是写事的最基本要求。教材也安排了螺旋式上升的支架,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那次玩的真高兴”,侧重心情表达;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看图画,写一写”,侧重于叙事中的所见所想;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我做了一项小实验”,强调过程清楚和心情表达的坚固;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生活万花筒,对叙事要求进一步提升,将事情过程具体定位为起因、经过、结果,还要求把经过之中的看到、听到、想到的重点写下来,将写清楚一件事综合化、操作化、场景化。这样的安排线索清楚,由易到难,稳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单元整体解读
对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这一单元课程内容上属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根据此学习任务群的定位和要求,创设单元整组“留住生活中的精彩”学习主题,在主题情境中,开展文学阅读和创意表达活动,引导学生感受文学之美,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促进学生的精神成长。
一、单元整体解读
创设学习主题:“留住生活中的精彩”。
在主题情境中,开展文学阅读和创意表达活动,引导学生感受文学之美、表达自己独特感受,促进学生的精神成长。
一、单元整体解读
教学目标
分类 内容 课时 教学重点
课文 麻雀 2 1.认识11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会写23个字,会写31个词语。
2.知道要按一定的顺序把事情写清楚。
3.知道可以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清楚展现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
4.知道抓住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把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写清楚。
爬天都峰 2
交流平台初试身手 交流平台初试身手 1 1.能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梳理、总结把事情写清楚的方法。
2.能发挥想象把图片的内容说清楚。
3.能用上表示动作的词语把做家务的过程写清楚。
习作例文 我家的杏熟了、小木船 2 1.进一步体会按一定顺序写事,把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写清楚。
2.能按照一定的顺序把一件事写清楚。
习作 生活万花筒
合计 7
二、单元目标
学习主题 留住生活中的精彩
学习任务 了解作者是怎样把一件事情写清楚的;写一件事,把事情写清楚
学习活动 活动1:身边故事不寻常 活动2:作家笔下藏惊喜 活动3:我的生活也精彩
学习提示 提示1:寻·生活有趣有料 提示2:理·事件有理有序 提示1:品·画面有声有色 提示2:思·经过有惊有喜 提示1:分享·那些印象深刻的事
提示2:定格·留住生活中的精彩
提示3:赏评·为精彩的瞬间点赞
学习内容 《麻雀》 《爬天都峰》 习作例文 交流平台 《麻雀》 《爬天都峰》 初试身手 初试身手
单元习作
课时安排 2课时 6课时 4课时
学习作业 “留住生活中的精彩”单元整组作业
学习评价 单元评价表
三、单元学习框架
学习提示2:理·事件有理有序
学习提示1:寻·生活有趣有料
学习活动一
身边故事不寻常
(2课时)
四、学习活动
自主阅读《麻雀》《爬天都峰》《我家的杏熟了》《小木船》,学习生字新词,引导学生聚焦语文要素“写一件事”,发现四篇文章写的都是发生在身边的事件。
结合《语文作业本》,借助图示等方式,引导学生概括每件事的主要内容。
四、学习活动
学习提示1:寻·生活有趣有料
课文 麻雀 爬天都峰
事情 爸爸带我去爬天都峰
起因 猎狗发现小麻雀
经过
结果 猎狗被吓退 我们爬上了天都峰
比较两篇课文的叙事结构,借助表格梳理每件事的起因经过与结果,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提取关键信息。
学习交流平台,探寻作家把一件事写清楚的第一个秘诀就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
四、学习活动
学习提示2:理·事件有理有序
学习提示2:思·经过有惊有喜
学习提示1:品·画面有声有色
学习活动二:
作家笔下藏惊喜
(6课时)
四、学习活动
聚焦事件中的重点片段,通过圈画和朗读,体会最打动人心的地方:紧扣动作描写,体会老麻雀的无畏;抓住语言描写,感受“我”在爬山过程中的情感变化。
学习交流平台的第二部分,发现作者写好一件事的第二个秘诀就是把自己看到、听到、想到的内容写下来。
四、学习活动
学习提示1:品·画面有声有色
交流探讨,聚焦作者是怎样让身边事也变得“扣人心弦” 引导学生发现《麻雀》中“遇险—脱险”的过程和《爬天都峰》中“望而生畏—战胜自我”都有“峰回路转”的那一瞬。
学习“初试身手”,选择“跑步比赛”和“给奶奶过生日”中的一幅图,说一说事件的经过,发挥想象仿佛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麻雀》
《爬天都峰》
脱险
遇险
望而生畏
战胜自我
找找“峰回路转”的那一瞬间
结合课文《麻雀》《爬天都峰》,思考:作者是怎样让身边事变得“扣人心弦” 找一找事件经过里“峰回路转”那一瞬间。
四、学习活动
学习提示2:思·经过有惊有喜
赏评·为精彩的瞬间点赞
分享·那些印象深刻的事
学习活动三:
我的生活也精彩
(4课时)
定格·留住生活中的精彩
四、学习活动
分享生活中印象深刻的事,讲清事件的过程,说出事件中扣动人心的一刻。
学习“初试身手”第二部分,结合课前观察记录,分享家人炒菜、擦玻璃或是做其他家务的过程,抓住一系列动词,讲清楚整个过程,再写下来。
四、学习活动
学习提示1:分享·那些印象深刻的事
将印象深刻的一件事写下来,写清楚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采用画面放大法,能从看到、听到、想到等多角度,将精彩的一瞬写具体。
四、学习活动
学习提示2:定格·留住生活中的精彩
评价标准 自评 互评
能够将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
能够聚焦事件中的精彩部分,将看到、听到、想到的写下来。
书写端正,语句通顺,没有错别字。
写完后,对照习作评价标准进行自评自改,力求把事件写清楚,写精彩。
同伴互评互赏,结合评价标准,赏析最精彩的地方,推荐优秀片段作全班分享。
四、学习活动
学习提示3:赏评·为精彩的瞬间点赞
自读本单元课文,请你结合自己的读后感受,填一填词语,填完以后读一读。
《麻雀》和《爬天都峰》两篇课文让我感受到勇气的力量。老麻雀面对凶猛的猎狗,并不退缩,而是用自己的( ) ( )小麻雀,正是它的无畏吓退了( )的猎狗。那位爬天都峰的老爷爷,虽然已经白发苍苍、但依然( )地沿着( )往上爬,他的勇气( )了我。勇气,让生活更加精彩,小小( )的我更不能退缩。
shenqu
yanhu
pangda
fenli
shiji
guli
nianji
五、作业设计与评价、学习活动
课文 麻雀 爬天都峰
事情 爸爸带我去爬天都峰
起因 猎狗发现小麻雀
经过
结果 猎狗被吓退 我们爬上了天都峰
理·事件有理有序
默读课文《麻雀》《爬天都峰》,画出文中关键语句,填一填下面的表格,说说自己的发现。
五、作业设计与评价、学习活动
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它挓挲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
观察角度 摘录关键词
看到
听到
想到
品·画面有声有色
请你阅读《麻雀》片段,按照要求,摘录关键词句。
写重点内容时.可以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让画面更加活灵活现。
五、作业设计与评价、学习活动
思·经过有惊有喜
结合课文《麻雀》《爬天都峰》,思考:作者是怎样让身边事变得“扣人心弦” 找一找事件经过里“峰回路转”那一瞬间。
《麻雀》
《爬天都峰》
脱险
遇险
望而生畏
战胜自我
找找“峰回路转”的那一瞬间
五、作业设计与评价、学习活动
挥动 扬起 挤干 颠勺 踮起脚 弯腰 倒入 盖上 哈气 翻动 抬起
其它动作:
分享·那些印象深刻的事
小试牛刀。观察家人炒菜的过程、或自己擦玻璃窗等家务,你发现了哪些动作 用上这些词,把过程有顺序地写成一段话。
五、作业设计与评价、学习活动
写作·定格生活中的精彩
跑步比赛这件事可以按照什么顺序写呢 请你根据画面内容,把序号填入示意图中。
比赛前
比赛时
比赛结束
五、作业设计与评价、学习活动
评价标准 自评 互评
能够将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
能够聚焦事件中的精彩部分.将看到、听到、想到的写下来。
书写端正,语句通顺.没有错别字。
赏评·为精彩的瞬间
点赞同伴合作,根据评价表的要求,赏一赏,评一评,为伙伴提出修改的建议吧。
五、作业设计与评价、学习活动
学习活动 评价标准 教师评价 综合总评
学习活动一:身边故事不寻常 能够借助图示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梳理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构。
学习活动二:作家笔下藏惊喜 能够聚焦事件中的重点片段,通过圈画和朗读,感受作者通过看到、听到、想到等方面来写清楚。 通过讨论思辨,说一说两篇课文中“峰回路转”的一刻。
学习活动三:我的生活也精彩 能够分享生活中印象深刻的事,讲清事件的过程,说出事件中最精彩的一刻。 能按照一定的顺序将印象深刻的事情写下来,写清楚。
过程性评价
评价标准 自评 互评
能够将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
能够聚焦事件中的精彩部分,将看到、听到、想到的写下来。
书写端正,语句通顺,没有错别字。
“生活万花筒”习作评价表
“留住生活中的精彩”过程性评价量表
五、作业设计与评价、学习活动
六、教学建议
教学时,教师应该将“把一件事写清楚”作为本单元教 学的中心任务,贯穿整个单元教学的始终。每一部分的教学都要围绕这一关键能力的培养展开,其他内容的教学要能服务于这一中心任务。备课前应通读整个单元的内容,理解各部分的定位和相互关系。在目标设置上,应首先确立单元的整体目标,继而根据单元目标 设定精读课文、“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习作例文及单元习作的目标,以确保各部分的教学都围绕单元总目标展开。
第一,教学重点要一以贯之。
六、教学建议
习作单元各部分内容联系紧密。教学时,要注意各部分内容的整合。如,可以把“交流平台”和“初试身手”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交 流平台”引导学生总结了把一件事情写清楚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可以通过“初试身手”引导学生进行初步尝试。再如,可以加强习作例文和单元习作的整合。既可以在指导单元习作时,根据学生在“初试身手”环节表现出来的问题,借助习作例文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也可以在习作讲评阶段,根据对学生习作的诊断,利用习作例文解决学生习作中存在的问题。需要注意的是,习作例文主要是用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不要把习作例文当作略读课文来教,不必对例文的字词、内容、思想感情提出过多要求,作过多讲解。
第二,各部分的教学应体现整体性。
六、教学建议
在学习这个单元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了一些写 事的文章。如,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编排的《盘古开天地》《普罗米修斯》《女娲补天》都是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来写的。教学时,可以适机联系这些课文,加深学生对怎样 写清楚一件事的体会。另外,学生在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已经学过写一件简单的事。教学时,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习作经验。
第三,重视联系学生已经学过的内容。
感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