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快乐读书吧《童年》导读课课件(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快乐读书吧《童年》导读课课件(共2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2-16 09:33: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童年》导读
六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名著导读
01.作者介绍
02.作品背景
03.主要内容
04.人物形象
目录
05.练习巩固
作者介绍
第一部分
· 作者介绍 ·
马克西姆·高尔基(1868-1936),苏联文学的奠基人。高尔基原名阿列克谢·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出生于伏尔加河畔的一个木匠家中,幼年父母双亡,寄居在开小染坊的外祖父家里。后来外祖父破产,十岁的阿列克谢就在社会上流浪,当过各种杂工。
· 作者介绍 ·
虽然高尔基只上过两年小学,却一直坚持勤奋自学,读了许多书。加上他本人曾广泛地接触过社会生活,积累了丰富的素材,终于使他成为世界知名的大作家。高尔基的处女作是发表于1892年的短篇小说《马卡尔·楚德拉》。《福马·高尔杰耶夫》(1899)是高尔基的第一部长篇小说。
作品背景
第二部分
· 作品背景 ·
《童年》是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早在19世纪90年代,高尔基就有撰写传记体作品的念头。在1908年至1910年间,列宁到高尔基所在的意大利卡普里岛公寓所做客,高尔基不止一次地向他讲起自己的童年和少年的生活。
· 作品背景 ·
有一次,列宁对高尔基说:“您应当把一切都写出来,老朋友,一定要写出来!这一切都是富有极好的教育意义的,极好的!”高尔基说:“将来有一天,我会写出来……”不久,他实现了这个诺言。
【截然不同】:事物之间界限分明,完全不一样。
· 字词学习 ·
词语集注
【感慨】:有所感触而慨叹。
【疲倦不堪】:指疲乏到了极点。
【小心翼翼】: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
【恍然大悟】:忽然间明白过来。
主要内容
第三部分
《童年》讲述的是阿廖沙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小说从阿廖沙随母亲投奔外祖父写起,到外祖父让阿廖沙去“人间”混饭吃结束。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反映了作者童年时代的艰难生活及对光明与真理的不懈追求。
· 主要内容 ·
人物形象
第四部分
阿廖沙是一个天真活泼、心地善良的孩子。有正义感、有同情心,敢于同邪恶力量作斗争,是俄罗斯一代新人的代表。
阿廖沙
· 人物形象 ·
在外祖母等人的影响下,他逐渐成长为一个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的人。。
事例:
1.为了替外祖母报仇,把酒馆女主人锁在地窖里。
2.继父欺负母亲时,用刀子刺继父。
3.为了生存,利用课余时间捡破烂给外祖母补贴家用。
阿廖沙
· 人物形象 ·
外祖母是一个果敢、刚强的妇女。她善良慈爱,默默承受着生活中的种种不幸。她勇敢聪明,有一颗博大的心。她是阿廖沙的启蒙老师,对阿廖沙的成长起决定性作用。她用对美好生活的信心,影响着周围的人。
外祖母
· 人物形象 ·
事例:
1.经常给阿廖沙讲怜悯穷人,歌颂正义与光明的故事。
2.发生火灾,沉着指挥大家救火并从火海抢出一桶硫酸盐。
3.挺身挡在受惊的马面前。
外祖母
· 人物形象 ·
外祖父当过纤夫,饱受生活折磨,经过努力成为染坊主,但贪婪、专横、吝啬、残暴。他凶恶、没有亲情、惟利是图、薄情寡义。
外祖父
· 人物形象 ·
事例:
1.经常打孩子和外祖母,曾经把阿廖沙打到失去了知觉。
2.剥削手下的工人,导致格里戈里最后只能出去乞讨。
外祖父
· 人物形象 ·
练习巩固
第五部分
1.童年的作者是( )。
A.老舍 B.高尔基 C.列宁 D.列夫托尔斯泰
· 练习巩固 ·
2.关于《童年》,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童年》是高尔基的一部自传体小说。
B.《童年》讲述的是阿廖沙三岁到十岁的童年时期生活。
C. 阿廖沙的舅舅粗野自私,经常打孩子,曾经把阿廖沙打到失去知觉。
D. 阿廖沙在善良慈祥的外祖母、乐观坚强的小茨冈和忠诚老实的格里戈里的影响下,成为了一个坚强富有正义感的人。
B
C
3.童年讲述的是( )。
A.阿廖沙三到五岁的童年生活 B.阿廖沙三岁到八岁的童年生活 C.阿廖沙三到十岁的童年生活 D.阿廖沙五到十岁的童年生活
· 练习巩固 ·
2.《童年》中,阿廖沙和他的那些“伙伴们”经常( )挣钱。
A.捡破烂。
B.抢东西卖掉。
C.把书本卖掉
D.做童工
C
A
下节课再见!
六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名著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