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诗三首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绝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A.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B.浓浓的思乡之情 C.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2.以下诗句中描写的季节同古诗《绝句》相同的是( )
A.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B.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C.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3.下列词语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融化 (lóng) 鸳鸯 (yuān yāng)
B.惠崇(chóng)蒌蒿 (gāo)
C.河豚(téng) 燕山 (yān)
D.燕子(yàn) 黄鹂(lí)
4.根据所学内容,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惠崇春江晚景》的作者是宋代苏轼。
B.《忆江南》的作者是唐代白居易。
C.《绝句》的作者是唐代杜甫。
D.《三衢道中》的作者是唐代曾几。
给诗句中的加点字词选择正确的意思。
5.迟日江山丽( )
A.迟到的太阳 B.指春天白天渐长
6.泥融飞燕子( )
A.泥土湿润 B.泥土融化
7.蒌蒿满地芦芽短( )
A.一种动物的牙齿 B.芦苇的嫩芽
8.小溪泛尽却山行( )
A.副词,表示转折 B.再,又
二、填空题
9.春天来了,小明一家到郊外游玩。闻到田野里花草的香气,看到忙着筑巢(cháo)的小燕子,小明不由得想起了杜甫那首著名的《绝句》。请你在横线上把诗句补充完整。
江山丽, 花草香。
飞燕子,沙暖睡 。
10.默写古诗。
绝句
惠崇春江晚景
三衢道中
11.填空题。
苏轼(1037-1101),字 ,又字 ,号 ,世人称为 ,与父 ,弟 合称“三苏”,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散文与 并称“欧苏”,其诗与 并称“苏黄”,其词与 并称“苏辛”,同为 派词风代表。在书法方面与 、 、 并称“宋四家”,其画则开创了 派,尤擅画 、 、 等。
12.给下列生字组词。
1、惠 ( )( )( )
2、桃 ( )( )( )
3、江 ( )( )( )
4、欲 ( )( )( )
三、语言表达
13.拓展提升
(1)说说你在春天看到了什么?
(2)你还读过哪些赞美春天的优美句子?
四、诗词曲鉴赏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惠崇春江晚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蒌蒿满地______________,正是河豚______________。
14.把古诗补充完整。
15.这首诗的作者是 朝的 。他写了很多有名的诗,如《 》《 》。本首诗描写的是 时节的景物。
16.下列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芦芽:芦苇的嫩芽。 B.蒌蒿:一种高大的树木。
C.欲上:想逆江而上。 D.河豚:一种肥而味美的鱼,有毒。
17.这是一首题画诗。从题目中可以看出,古诗描写的是 (谁)画的一幅描绘 的画。下面三幅图中,最符合这首诗大意的是 (填序号)
18.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B.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19.下列对诗句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是作者为惠崇的画作《春江晚景》所写的题画诗。
B.诗人的视线由江边转到江中,然后,由江中写到江岸。
C.诗的前两句咏画面的景物,后两句是由画面景物引起的联想。
D.这首诗的高妙之处在于作者用想象和联想点活了画面,使画中的景物变得生机勃发,情趣盎然。
《1.古诗三首》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A B D D B A B B
1.A
2.B
3.D
4.D
5.B 6.A 7.B 8.B
9. 迟日 春风 泥融 鸳鸯
10.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梅子黄时日日晴 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 添得黄鹂四五声
11. 子瞻 和仲 东坡居士 苏东坡 苏洵 苏辙 欧阳修 黄庭坚 辛弃疾 豪放 黄庭坚 米芾 蔡襄 湖州画 墨竹 怪石 枯木
12. 恩惠 惠顾 惠临 桃花 桃树 桃子 江河 江水 江边 欲望 为所欲为 望眼欲穿
13. 春天来了,积雪融化了,小草悄悄地钻出地面,一派生机盎然。 春雨不同于夏雨的倾盆;不同于秋雨的沉闷;更不同于冬雨的冰冷。春雨如丝、如雾、如烟、如潮。透过春雨,世间万物如同写意画一般,淡淡的,蒙蒙的,若隐若现。
14.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芦芽短 欲上时 15. 宋 苏轼 赠刘景文 饮湖上初晴后雨 早春 16.B 17. 惠崇 江南早春景色 ② 18.A 19.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