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9.古诗三首巩固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9.古诗三首巩固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2-16 18:02: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9.古诗三首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独在异乡为异客 ( )
A.有分别;不相同。 B.另外的;别的。 C.奇异;特别。 D.惊奇;奇怪。
给下列加点的词语选择恰当的解释。(填序号)
2.千门万户曈曈日( )
A.太阳刚出来时光辉灿烂的样子。 B.正午的太阳火辣辣的样子。
3.路上行人欲断魂 ( )
A.没有力气 B.伤感、哀伤。
4.独在异乡为异客( )
A.他乡、外乡 B.奇异的地方。
5.下面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爆竹声中一岁除(除:驱除。) B.路上行人欲断魂(欲:将要。)
C.独在异乡为异客(异乡:他乡。) D.每逢佳节倍思亲(倍:更加。)
6.“曈曈”是指(  )的时候。
A.太阳出来天色渐亮 B.夕阳西下 C.中午艳阳高照
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这里弥漫着呛人的一股橡胶味。 B.我虽然刚转到这个班,但很快适合了。
C.最近,我们班发生了许许多多的事情。 D.我们要认真纠正自己的错误。
二、填空题
8.看拼音,写词语。
yì xiāng( ) xiōng dì( )
jiā jié( ) gū fān( )
9.读古诗《夜书所见》,文中的“知”是什么意思?
10.《清明》作者杜牧是 代的文学家,字牧之,其诗歌成就尤高,与李商隐齐名,并称“ ”。诗中写了 的情形,“ ”表现出人们的悲伤情绪。
11.根据节日填空。
节 日 过节时间 节日习俗
春 节
元宵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乞巧节
中秋节
重阳节
12.试一试,把下列和节日有关的诗句补充完整。
1.( )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林杰《乞巧》)
2.梨花风起正( ),游子寻春半出城。(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
3.年年( )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赵蕃《端午三首》
三、语言表达
13.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读这两句诗,想一想,行人可能会说“ ”;而牧童的做法是 。
四、诗词曲鉴赏
阅读乐园。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注释】茱萸:香味植物。古风俗重阳节插茱萸避灾疫。
14.“异乡”的意思是 ,“遥知”的意思是 。
15.九月九日是 节,中国人有 的习俗。
16.“ ”一句表达了诗人强烈的思乡之情。
17.品读诗句,完成练习。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1)前一句属于环境描写,描绘了一幅 图。“ ”写出了行人的心境。
(2)这两句诗描写的传统节日是 ,这个节日的习俗是 。
《9.古诗三首》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答案 B A B A A A C
1.B
2.A 3.B 4.A
5.A
6.A
7.C
8. 异乡 兄弟 佳节 孤帆
9.文中的知是料想的意思。
10. 唐 小李杜 清明节行人扫墓踏青的 欲断魂
11. 一年农历的第一天 放鞭炮、贴对联、守夜、给小孩压岁钱、饮屠苏酒 正月十五 看花灯、吃元宵、猜灯谜 公历4月5日前后 祭祖、扫墓 农历五月初五 赛龙舟、吃粽子 农历七月七日 乞巧祈福、祈祷姻缘 农历八月十五 全家团员、吃月饼 农历九月九日 登高、插茱萸
12. 七夕 清明 端午
13. 小朋友,哪儿有卖酒的地方? 用手指向远处杏花深处的小村庄
14. 他乡 在远处知晓情况 15. 重阳 登高望远 16.每逢佳节倍思亲
17.(1) 清明烟雨 欲断魂
(2) 清明节 踏青、扫墓祭祖